群众路线发展论文6篇

时间:2022-07-02 11:06:57

群众路线发展论文6篇

第一篇:工运史领域的群众路线探析

中国共产党在创建初期,虽然只是一个由少数知识分子组成的精英团体,但先锋队的自我定位使其于建党伊始即宣布要走群众路线。因为他们深知在中国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性,所以他们以鲜明的群众观点和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新型作风从事革命活动。党的“一大”通过的《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会和教育工人,领导工人运动,对党领导工人运动的任务、方针、政策和方法都提出了规定或要求。这是群众路线在工运领域的充分体现。在随后的“五卅”运动中,群众路线的威力得以彰显。[1](P124-125)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内部在革命道路和方式的选择上产生了分歧。“城市中心论者”表现出了急躁的冒进情绪,他们在激进的策略驱使下将“群众路线”的实践引向了反面,“强调‘一切经济斗争必须提出政治要求’,并且从日常经济斗争中‘一直发展到武装暴动’”[2]。一些地区出现了强迫工人罢工的情况,使党在这些地区严重脱离群众。究其实,这种局面的形成一方面因当时临时中央政治局负责人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深入了解,另一方面则是受“精英政治”影响的革命者在实践当中执行了一条偏离当时中国国情的群众路线,导致了人民力量难以发挥应有的威力。而以为代表的一部分共产党人则坚持中国的民主革命不会像苏维埃俄国一样通过发动城市暴动就能够看见胜利的曙光,继而建立起新的政权,而是要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通过不断发动群众才能够最终获得胜利。为此,他们明确提出在当时城市已不具备开展群众运动的情况下党的工作重点需要从城市转入农村,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此,中共六大批判了“左”倾盲动主义,指出党的任务是争取群众,准备迎接革命的高潮。所以中共六大在《职工运动决议案》中规定:工人运动“现在之基本任务,就是动员所有的无产阶级来围绕着它的阶级组织(党及职工会)”。为了实现这个基本任务,革命工会要注意“领导工人日常生活的经济斗争”;群众罢工时,要正确估计客观形势和主观力量,提出可能达到的要求,采取谨慎态度,做好充分准备,反对强迫罢工……的斗争方法[2]。

1928年11月,李立三在与江浙地区党的负责人谈话时指出:“在总的群众路线之下,需要竭最大的努力到下层群众中去。”[3]这是在我们党的历史文献中最早提出和明确使用“群众路线”这一概念的文字记录。1929年9月,在主持起草的《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明确提出各项工作都要经过群众路线;[4]12月,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指出“一切工作在党的讨论和决策之后,再经过群众去执行”。[5]据此,我们可以看到“群众路线”的理论雏形开始形成。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并于1932年1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以保障工人群众利益为目的的劳动法令,它使工人群众切身感受到了主人公的地位,革命热情空前高涨。中国革命在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过程中,针对党内存在的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错误倾向,不断总结党的群众工作经验,提出许多关于群众工作的重要观点和论断,诸如党的正确的斗争策略,是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必须到群众中做实际调查的思想;共产党是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和群众生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只有深刻注意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才能代表群众,得到群众拥护的思想;真正的铜墙铁壁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才能进行革命战争的思想[6]。九一八事变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进攻和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激起了我国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盲动主义者认为革命高潮已经到来,党应当联系政治的和经济的斗争,尽量地去发展政治罢工,定出准备各地的或几个主工业城市的同盟罢工方针。[2]

为此他们强调扩大赤色工会组织,退出黄色工会。针对王明等人的错误,刘少奇连续写了《最近中国职工运动,国民党工厂法、工会法与赤色工会目前的任务》、《在目前反帝运动中赤色工会应努力的工作》、《批评“退出黄色工会”的策略》、《1931年职工运动的总结》等文章和报告。他指出,这一时期工人的斗争还是防御的性质,主张从实际出发,从工人切身利益出发,把黄色工会的领袖和群众分开,在斗争中既要严厉对待黄色工会领袖的破坏,又要与他们的群众建立联合战线,在黄色工会中做深入细致的工作,把群众争取过来。这些观点真实地反映出我们党在争取工人阶级中不同阶层的群众时灵活运用了群众路线,它是在革命事业处于低潮的情况下开展群众工作所采用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有效方法。总之,这一时期,、刘少奇等也从各自工作的实际出发,就群众路线、群众观点、领导群众的方式与工作方法等问题,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为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发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进入抗日战争阶段后,为了在国共合作抗战的历史条件下组织工人群众开展斗争,中共中央于1937年8月12日发出了《中央关于抗战中地方工作的原则指示》;1937年10月,针对国民党对工人运动和各种群众运动既想利用又想控制的政策,中共中央专门了《中央关于开展全国救亡运动的指示草案》,强调在任何时候,决不放弃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与教育群众的完全自由。这两个文件,贯穿着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要充分利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式,利用一切合法可能,独立自主地发动和组织工人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争取抗战的胜利。[7]1943年6月,发表了《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在这篇文章里他第一次系统地、完整地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指出:“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8]。

这段经典的论述成为党的群众路线形成完备的科学理论形态的重要标志。可以说,这一时期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群众观点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和完善。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报告指出群众路线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刘少奇在做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专门论述了关于群众路线问题。[9]党的七大上将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和内容载入党章。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在国统区领导工人阶级开展了争取生存权利、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中。通过这些斗争活动,揭露、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工人争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同时团结教育了广大职工群众,树立了我党在国统区工人运动中的群众优势,为后来的继续斗争打下了基础;在刚刚获得解放的东北解放区,面对国民党的包围与进攻,党中央做出关于新解放区群众工作的指示,是发动人民进行清算汉奸的斗争,是减租和增加工资的运动,是生产运动。在这些斗争中,大批工会干部深入基层,组织各种群众团体,建立党的核心,建立群众的武装和人民的政权,把群众斗争从经济领域迅速提高到政治领域,参加根据地建设。解放战争后期,随着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发展,大批城市陆续解放,回到人民手中。中共入城之初,面临着恢复和发展生产、接管城市、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等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党团结和依靠城市各阶层人民,尤其是工人阶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完成。为此,中共明确地提出了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和一系列具体政策,并取得了巨大成就。[10]正是对群众路线的灵活运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赢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各个时期的中国工人运动史,不难看出和他的战友们总是能够根据时局的变化,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并且能够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群众路线,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独立自主地来思考和解决中国的问题,从而成功地使其具有了为中国人民所理解接受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今天,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群众路线观及其工作方法在当前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李欢工作单位:陕西工运学院

第二篇:群众路线下政治体制改革

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因:密切联系群众,获取群众支持

人民的主体地位必然要求政治体制改革走群众道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现存的政治体制还有许多与群众路线不相符合、甚至脱离群众的地方,需要加以改进,以走好群众路线。政治体制实际上就是各种政治力量及其权力主体之间的关系的制度安排。现阶段,我国政治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在于人民的主体地位未被充分尊重,权力过分集中,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没有充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也没有充分体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改变这种现状,防止权力过分集中,真实地赋予人民群众民主权利,加强权力制约,增强政治的民主化、公开化和透明化,保证人民的主体地位。这实际上就是要走好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维护群众的切实利益,保障人民群众所拥有的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获取人民群众更多的支持,以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走群众路线的迫切要求。当前,党中央提出走群众路线,是因为在现阶段,我国出现了许多与群众路线背道而驰的现象,如滥用权力、官僚主义、脱离群众、主观主义等,这些都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使党和政府机构脱离群众,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也逐渐下降,严重损害了党的执政资源。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健全与完善我国的政治体制,运用各种完善的政治体制来防止贪污腐败等与人民利益相违背的现象。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社会主义各种体制的完善,如把各种民主、法制、工作体制进行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一套既具惩罚又具激励的体制,使得行政干部无法贪污腐败和滥用权力,以减少官僚化,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获取人民群众的更多支持。在政治体制改革中走群众路线,能改变以往领导干部高高在上的状况,而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更多地察民情、体民意、解民难,这样就真正解决了脱离群众的问题。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需要密切联系群众。多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在没有任何可借鉴的情况下,已经成为我国改革的一个难题,甚至有些时候已经阻碍了经济发展和其他体制的改革,如何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使政治体制能够符合当前我国发展要求,只有运用走群众路线的方法,才能真正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推动力在人民群众,只有人民群众才能真正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前进。邓小平也曾强调:“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2](P368)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力量源泉,要求和支持政治体制改革的是人民群众以及他们的先进代表。因此,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人民群众的参与,才能促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前进。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需要一个“顶层设计”,但这个“顶层设计”从哪里来?一个好的、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顶层设计”,一定是来自于人民群众。从根本上说,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依据,人民群众的实践则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基础和认识的来源。只有走群众路线,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才能找到一个适合我国现状的政治体制改革方案,才能代表和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这样才可能有真正的动力促使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才能取得改革的最终胜利。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改变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官僚主义这些作风,重新维护人民的利益、表达人民的心声与要求。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会给予改革巨大的支持,党中央设计出“顶层设计”,才可能在人民群众中顺利实施,改革才能取得根本性的成功。因此,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走群众路线。

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路线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方法,搞好政治体制改革就要走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本身就是一个工作方法。曾解释说:“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在集中和坚持过程中,必须采取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这是前一个方法的组成部分。”[3](P899-900)从这个关于群众路线的论述可以看出,群众路线是一套工作方法,而且是一套经过中国共产党实践检验比较正确的工作方法,政治体制改革也需坚持这种方法。同志对群众路线这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的阐释是中国共产党几十年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成功、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前进的法宝。正是这种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使中国共产党在十分困难的环境下取得了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回头看看历史,在实践中,每当中国共产党坚持这个路线的时候,就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进步之时,而当党没有按照群众路线的方法去办事时,就是中国革命和建设遭受困难的时期。因此,政治体制改革也必须走群众路线,运用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进行。也明确强调,在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要有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当然,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也必然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基本方法。运用群众路线的方法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从群众中寻找意见,收集与人民群众意志不相符合、违背人民群众利益的政治体制,了解问题之所在,经过研究和重新设计,对现有不适合的政治体制进行改革、修正或者废止和新建。然后,拿到群众中去执行和实践,再由人民群众提出意见,进行健全和完善,从而建立起一整套比较完善的、适合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能够保障人民利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政治体制,以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因此,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方法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一切依靠群众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需要以群众路线为保障,没有群众路线的政治体制改革必然是不成功的改革。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国关于群众路线的观点来源于马克思的这一论断。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财富的创造者,社会主义建设依靠的是人民群众的力量,政治体制改革更需要走群众路线,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明确阐述,“群众的观点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向人民群众学习。”[4](P354)由此可以看出,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大推动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可依靠的力量。在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中,也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发动人民群众不断推进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换句话说,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需要向人民群众学习,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首先,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需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无论政治体制改革是走从上到下还是从下到上的路,人民始终是改革的最大推动力量。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的是思想的解放,诚如1978年邓小平领导的人民公开讨论,进行一次全面的思想解放一样,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才能取得改革的成功。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需要获取人民群众的支持,借助人民的力量。其次,政治体制改革需要向人民群众学习。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史无前例的,这样的改革首先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创造性,创新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政策、措施,集中起来形成体系,再放到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加以检验,以形成一套正确的政治体制改革方案。最后,政治体制改革需要协调好人民群众各种关系。政治体制改革,从一定程度上也是权力和权利的重新分配,人民群众的利益重新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特别要注重人民群众之间的各种关系(如民族关系、区域关系等),才能真正获得人民的支持,促进改革的顺利前进,否则就会给改革带来阻碍。因此,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把人民群众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要靠人民群众去完成,政治体制改革的经验需要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去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人民群众去创新,所以,只有走群众路线才能真正保证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前进,没有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参与,政治体制改革必然难以深入。然而,要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依靠人民的才智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就必须走群众路线,即相信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保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为人民群众着想,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所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走群众路线,而且必须走好群众路线。总之,人民群众才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最大力量和最大保障,只有争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才可能真正取得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摆在我们的面前。很多旧问题需要继续解决,新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2](P342)因此,只有走群众路线,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才能真正完成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只有走好群众路线,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才有可能,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才有保障。

四、政治体制改革的归宿:一切为了群众

政治体制改革的最终归宿是保持党和政府走群众路线,或者说是保证和维护人民的最大利益。服务于人民是党和国家的根本宗旨,政治体制改革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民,而且政治体制改革的最终成果还要在人民的实践中检验。首先,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党为人民服务,维护人民利益的一种表现。说:“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3(]P1096)因此,作为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它维护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不是少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为了把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保障人民群众的各种利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发挥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进步,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走群众路线的政治体制改革,就是深入人民群众之中,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听取人民群众的意愿,表达人民群众的意志,达到一切为了人民的基本目的。因此,政治体制改革与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一样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走群众路线,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终归宿。其次,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最终结果就是群众路线。邓小平说:“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总的来讲是要消除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和基层单位的积极性。”[5](P177)如何消除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消除官僚主义就是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之中,听取人民群众的心声和意见;发展民主,就是由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之中,共同讨论,对各种国家事务做出决策与选择;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就要实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意见,保障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相信人民群众,使他们的创造性能得到充分发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这些最终目的基本上同群众路线不谋而合,即相信人民群众,为了人民群众,一切问题、政策、措施从群众来,再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在人民群众中实施与检验。因此,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就是走群众路线,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最终归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的群众路线。最后,检验政治体制改革成功与否要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说的就是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方法和政策措施都要从人民中收集意见,经过加工、提炼,形成完善的理论、政策之后,再放在人民群众中进行检验。政治体制改革也需要经历一样的过程。政治体制改革怎么改,改的对还是错,效果好还是坏,这都需要放到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去检验,特别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况下,几乎所有的改革和成果都是这样一步步地实验出来的,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每一个政策的对与错。“邓小平同志始终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总是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6](P152)因此,政治体制改革也需要看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也就是说,政治体制改革需要以人民群众的实践作为最终检验标准,所以,政治体制改革的最后检验程序还在人民群众之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走群众路线。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要求深化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必然要走群众路线,而且必须走好群众路线,否则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就不可能深入和不断前进。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的根本体现,是辩证法和认识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法和科学方法。因此,在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中坚持走群众路线,就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方法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和工作方法,就能发挥群众路线对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具有的导向作用,能够保证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前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坚持走群众路线,走好群众路线,就能实现政治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密切联系群众,服务于人民大众,同时也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优越性。否则,政治体制改革可能就要走相反的道路了。因此,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走群众路线,而且必须走好群众路线。

作者:张毅工作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第三篇:群众路线制度化与伦理化研究

一、制度化是执政条件下群众路线实现路径选择的必然趋势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定政治话语,“群众路线”是萌芽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形成于国民革命和土地革命阶段、成熟于抗日战争时期并在解放战争时期得到最大限度运用的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根本工作方法。发源于革命时期的群众路线主要是通过运动的方式得以实现和巩固的,当革命成功之后,必然面对着实现路径依赖的根本转型。群众路线在革命和执政条件下的地位转换。在革命时期,严重缺乏一般政治力量所拥有的基本政治资源,如政权资源、金钱资源、外来资源等,因而人民群众就几乎是中国共产党可以唯一依靠的政治力量,“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1](P381)群众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因此,密切联系群众不仅是自上而下的政治要求,也是包括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自觉的必然选择。在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以后,原来严重缺乏政治资源的局面有了根本性的改观。党掌握了较为充分的政权资源、军事资源和一定的国际资源,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成就又使党掌控了较为充裕的资本资源。很多原来必须直接通过群众支持才能完成的事情,很多必须经过人民群众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通过掌控的政治资源可以更加便捷地解决,人民群众的力量在这种背景下显得不是那么强大,人民群众的工具性价值显得没有那么突出。脱离人民群众的现象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形成了、发展了,经过长期的积累,成为一种风气,在党内滋生、蔓延。群众路线工作方法在实际工作中逐渐被其他的工作方式方法所取代,群众观点更是由于种种原因被严重淡化,群众路线的根本政治路线地位受到了严重威胁。当前,严重脱离群众的危险已经演变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面对的“四大危险”之一,不仅严重威胁到党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而且严重威胁到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成为执政党必须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现实问题。防范脱离群众风险的努力及其局限性。对于执政以后党可能存在的这种脱离群众的风险,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是清醒的。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2](P1438)

在清醒认识的基础上,作为党的最高领导人,主要沿袭群众运动的方式保持群众路线的实践。建国初期,针对党内存在的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问题,开展了以“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为内容的“三反运动”,清理了一大批存在着各种消极腐败问题的党员干部,在社会上塑造了清新的政治风气。在此之后,政治运动成为党治理国家的一种主要方式,也成为包括保持党的群众路线政治优势的中国政治生活的主流形态。以为主导的防范脱离群众路线风险的努力,从动机上来说无可厚非,在建国初期革命政权尚未巩固的情形下也以强有力的方式荡涤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包括官僚主义、特权思想在内的一切污泥浊水,创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局面。随着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主要矛盾的转移,以政治运动的方式保持群众路线生命力的良好的愿望逐渐走向了反面,导致了动荡不止的政治局面的反复出现,最终演变成为这样“名义上是直接依靠群众,实际上既脱离了党的组织,又脱离了广大群众”[3](P105)的“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3](P105)实践表明,在执政条件下通过政治运动的方式维护党的群众路线政治优势,虽然在一定的时期内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总体上说来扩大了党内斗争的消极面,伤害了更多无辜的干部群众。运动,使“党的各级组织普遍受到冲击并陷于瘫痪、半瘫痪状态,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普遍受到批判和斗争,广大党员被停止了组织生活,党长期依靠的许多积极分子和基本群众受到排斥。”[3](P105)最终反而导致群众路线被严重歪曲、异化和消解。保持党的群众路线政治优势必须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寻找新的路径。群众路线路径依赖的转型。关于保持群众路线政治优势的探索和努力也有很多贡献和闪光之处,也留给我们很多宝贵的遗产和精神财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他为建立人民民主根本政治制度的实践和制定民主集中制的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从而为执政条件下实现群众路线的转型奠定了制度基础,提供了理论准备。

但本人并没有坚持在这样一个方向上走到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思想,将群众路线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3](P118)确立为思想活的灵魂之一,成为党要永远坚持的根本政治路线。在群众路线的实践路径方面,吸取了的沉痛教训,强调坚决不搞政治运动,而是要在执政条件下用制度建设的方式解决问题,从而开启了群众路线实现路径转型的历史征程。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强调中国共产党“必须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并在探索群众路线的制度化实现路径方面不断推出重大战略决策。一方面,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确认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之一,使群众路线在国家层面的制度化转型有了明确的方向。另一方面加强了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信访和人民监督各项制度,并提出了“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党内群众路线制度建设新思路,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建设原则,为实现群众路线实现路径的制度化转型做出了新的贡献,开辟了新的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上任伊始即以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党和群众的关系为重点,颁布实施并率先垂范,研究部署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方面,秉承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将群众路线视为党的根本政治生命的传统,另一方面更加强调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力。“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必须经常抓、长期抓,特别是要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要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制定新的制度,完善已有的制度,废止不适用的制度。制度一经形成,就要严格遵守,执行制度没有例外。”[4]这就表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只是新时期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开端,通过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整顿党内存在的严重影响党和人民群众的“四风”,通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力图扭转党内长期存在的忽略群众、轻视群众的倾向,为深入开展群众路线的制度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形成良好的氛围。

二、伦理化是使群众路线融入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的核心目标

群众路线不仅对中国共产党具有工具性价值,而且应当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政治伦理。只有让群众路线由一种自上而下的政治要求转化为全体党员的内心道德准则,成为衡量党员干部执政行为政治正义性标准,才能从根本上转变执政条件下党员干部的执政行为,最终形成执政条件下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习惯和工作作风。政治伦理在中国特色政治文明中的地位。与西方从抽象的神性和人性出发不同,中国自古以来就以“关系”为出发点认定政治的正当性和政治行为的正义性,这种认定方式并不认可特定个体在政治上的权威性,而是认可某种特定价值关系的正义性,这就使中国古代政治伦理的界定方式具有二维趋同的特点,从而更加接近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也更加接近于政治的本质。与西方政治伦理不断在神性和人性的单向和二元对立中寻找政治权威的合理性相反“,中国传统的‘德治’、‘礼治’在求‘同’、求‘合’、求‘和’的思维定势下,自先秦一以贯之”,[5](P97)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之所以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不仅与中国古代政治伦理的内容有关,更重要的是这种政治伦理的界定方式为中国古代政治的超稳定结构提供了独特的思维基础。关键的是,这种从“关系”本身而不是从主体利益角度确定政治正当性的方式,经过几千年的积淀,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本身判断政治正义性的思维方式,成为中国文化最深层次的政治潜意识之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明确表示不接受从抽象人性出发的西式民主体制,反对将西式民主作为“普世价值”在中国付诸实践,这就意味着不仅不接受西方的多党制、三权分立这些政治制度,也对这种制度背后所蕴含的政治伦理价值从根本上采取了抵制的态度。中国当代政治伦理的确立,只能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寻找根据,并努力挖掘中国政治文明本土资源,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谈得上吸收借鉴包括西方政治文明在内的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群众路线在当代中国的政治伦理价值。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转型时期。就政治文明进步而言,还缺少很多东西,但是最为缺少的,是一种可以能够说服绝大多数人、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同的价值判断标准和内心道德准则。在这种情形下,尝试唤醒中国人沉睡多年的伦理意识,明确当代中国基本政治伦理内容,谋求超越个体利益和局部群体利益的普遍性道德准则或许可以成为值得尝试的蹊径。作为一个产生于革命时代的话语集合,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群众纪律、群众工作方法、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等诸多概念的统一体。“群众”这个概念的产生,从一开始就具有政治伦理的特点,是从“先锋队”和“工农阶级”、“少数”与“多数”、“先进”与“落后”、“领导”与“被领导”等诸多政治关系方面规定党自身的宗旨、行为准则和党员个人应当树立的内心道德准则的做法,具有明显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文化的特征。曾经反复强调:“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6](P1094)

全心全意而不是半心半意、三心二意地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也不应该有自己的利益,因此,能不能践行党的宗旨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存在的前提,心中是否装着人民、能否以为人民服务为最大的光荣,以损害人民利益为最大的耻辱是每一个党员首先确立的内心道德准则。颠倒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认为人民群众仅仅是党实现自己政治目标的工具,是巩固自身政治地位的工具,必然在取得其他政治工具后忽视、轻视、漠视人民群众的利益,甚至危害人民群众的利益,站到人民群众的对立面,夸张一点说,不仅是政治上的愚蠢,更是政治上的“乱伦”,不仅应当受到外部纪律的追究,而且应当受到自身内心最强烈的谴责。因此,在当代中国,群众路线不仅仅应当成为党组织对党员的自上而下的政治要求,而且应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基本政治伦理的核心内容,使群众路线从政治化上升为伦理化,使群众路线成为党员个人自觉的内心道德准则。惟其如此,才能使党员干部在市场经济考验面前有所淡定,在个人利益追求方面有所超越,在权力运用方面有所忌惮;也才能使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拥有最为深厚的国家政治伦理基础。

三、群众路线制度化和伦理化间的互相依赖和互相促进关系

群众路线的制度化和伦理化并不是群众路线发展的两个相互背离的方向,而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有机统一关系。其中,群众路线的制度化因其刚性特点为实现群众路线的伦理化进程提供基本的保障,而不至于使群众路线仅仅成为只可说不能做的政治话语;而群众路线的伦理化则为制度化提供基本的政治正义性前提和个体自觉执行制度的道德心理基础,推动群众路线、人民民主等方面的制度朝着自觉运行的方向发展。制度化是政治伦理的保障。实现群众路线由政治要求上升为政治伦理有很多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颁布实施《八项规定》,率先垂范,引领作风转变。这是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即强调的示范作用的体现。在党内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通过适度的政治活动进行一次全党范围内的整顿,这是中国共产党独创的整风运动在新时期的运用。这些正在为实现群众路线的伦理化奠定基础、创造条件。适度整顿活动毕竟是暂时的,而作风作为一种行为习惯的养成却是长期的。既然党已经放弃了通过反复运动的方式作为政治治理的根本途径,制度化就成为解决任何问题的根本选择,即使是群众路线的伦理化本身也是如此。事实上,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各种场合都反复强调了这一点。

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抓制度落实,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他在参加中央军委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更进一步强调,“新形势下,必须增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抓作风建设,贵在‘常’、‘长’二字,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善始善终、善做善成,”[7]反映了党中央的战略性制度思维。只有通过制度建设确立群众路线的政治伦理地位,并通过各种方式保证密切联系群众的做法得到贯彻落实,才能使群众路线的贯彻落实从行为到习惯,从作风到文化,通过长期的努力积淀为党员个人的内心道德准则,才能保障群众路线的政治伦理核心地位的最终实现。伦理化是确立制度正当性的道德基础。制度的生命在于其执行力,制度的执行力需要对违反制度行为的惩戒,但又不能仅仅依赖于惩戒。惩戒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为了维护制度的长效性。相对于惩戒的激烈和强制性,伦理和文化对于个体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任何制度都是由人制定的,人们在制定制度时,都不免受到知识结构的局限,都会权衡制度本身可能给自身利益、群体利益和部门利益带来的影响,在缺少政治伦理制约的情形下,有较大的概率偏向于使制度朝着更加有利于局部利益的方向制定,或者至少谋求使制度对攸关自身利益的损失达到最小化的效果,这必然损害制度本身的正当性而受到来自于制度相对方的自发抵制。另一方面,任何制度最终都是要通过个人去执行的,个人在执行制度时往往会面临着个人利益与制度要求之间的激烈冲突,这个时候是按照个人利益的需要还是按照制度的要求进行行为选择,就成为个人心理活动的基本方面。在缺少政治伦理观念的情形下,个体的行为选择结果有较大的概率偏向于服从个人利益,满足最直接、最现实的感性需求。这种状况长期积累下去,从个人来说就会形成反制度心态,从社会来说就会形成反制度文化,从而消解制度对自身利益的限制,导致制度期望效果的落空。由此可见,没有基本政治伦理作为制度的灵魂,制度本身也就可能沦为一张白纸,仅仅在思想传播领域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而实现不了制度本身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已经明确宣示,在依法治国的道路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标志着总体上说来,中国已经由建章立制为重点转向了以制度执行为重点的阶段,同时追求更高的、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依法治国目标。无论是制度的执行还是更高水平的依法治国目标,都离不开基本政治伦理的构建。而群众路线作为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已经确立,在革命阶段渐成体系,执政之后也不肯抛弃、不肯放弃的政治理念,完全有资格充当起构建中国共产党政治伦理基础的重任。群众路线一旦升华为党的基本政治伦理,必然会促进党内各项制度的科学化和人民民主各项制度的执行力,推动中国政治治理向着“以人为本、以德建党、依法治国”的方向发展,最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基本要求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能得到较好的实现。

总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根本观点和根本路线,也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传统政治优势,是党的生命线。从革命到建设和改革,群众路线的实现路径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即从运动化的实现形式向制度化的实现形式转型。实现群众路线的制度化,一方面,是在党和国家层面通过党内制度和人民民主制度实现群众路线的常态化、长效化和刚性化;另一方面,是在党内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转化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基本伦理,实现群众路线的伦理化,使群众路线成为每一个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内在的政治品格要求和职业道德品质要求。制度化和伦理化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制度化的群众路线,才能保证党始终保持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始终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才能为实现群众路线的伦理化、成为共产党人的政治道德准则提供稳定的前提;只有使群众路线由自上而下的政治要求积淀为共产党人自身的内在政治道德准则,升华为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治伦理,群众路线才能最终摆脱单纯工具性价值,产生主体性动力,使群众路线的制度化真正得到贯彻落实,从而在国家治理结构方面实现以人为本、以德建党和依法治国的高度统一。

作者:肖泳冰工作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党校

第四篇:党章下群众路线创新历程考察实践

1七大党章修订:首次载入群众路线基本精神

1943年同志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这是我党首次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论高度对群众路线进行理论概括和提出基本内涵,并科学阐述了我党对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和实践路径。1945年,在七大做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和闭幕词《愚公移山》中,系统论述了群众路线观点,提出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突出强调了党的群众路线问题。刘少奇在《论党》中专门论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极端重要性,将它提到了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高度,从为了人民、服务人民、向群众负责、向群众学习、相信群众等方面概况了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七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必须与工人群众、农民群众及其他革命人民建立广泛的联系。每一个党员都必须理解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每一个党员都必须用心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和了解他们的需要,并帮助他们组织起来,为实现他们的需要而斗争。每一个党员都必须决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同时以革命精神不疲倦地去教育人民群众,启发与提高人民群众的觉悟。中国共产党必须经常警戒自己脱离人民群众的危险性,必须经常注意防止和清洗自己内部的尾巴主义、命令主义、关门主义、官僚主义与军阀主义等脱离群众的错误倾向。在第一章“党员”中添加了“为人民群众服务,巩固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了解并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需要,向人民群众解释党的政策”。党的七大通过的新党章,虽然没有出现“群众路线”的字眼,但却首次把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明确载入,集中反映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确立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党章中系统地阐述群众路线问题,概括了建党以来尤其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关于群众路线的理论和实践,标志着我们党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理论都成熟起来了。此后群众路线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方法为全党熟悉和掌握,自觉普遍地运用在各项工作中。

2八大党章修订:首次出现群众路线一词

新中国成立后,党成为带领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执政党。1956年9月八大召开,大会总结了七大以来的历史经验,着重提出执政党的建设问题,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大会通过的八大党章根据执政后党的状况发生的变化,要求全党继续坚持群众路线,并在七大党章提出的“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上,增添了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群众路线”一词首次出现在修订的党章中,强调发扬群众路线的传统,密切党群关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突出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意义;但八大党章的不足之处在于对“什么是群众路线”没有作出明确概括。

3十二大党章修订:首次写入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

1982年十二大召开,由于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因此十二大党章在继承七大、八大党章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作了许多有根本意义的修改。新党章在总纲中对党的建设首次提出三项基本要求,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上,第一次在党的根本大法中写入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即“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2]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在讲到党的建设时指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领导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全部过程中始终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党坚持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群众,并在自己的工作中实现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我们党首次在党章中载入“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但是没有明确写入群众路线的方法,没有呈现群众的首创精神、作者简介:丁晓青(1986—),河南省方城县委党校教师。群众的利益要求与党的主张的内在统一性,群众路线在党章中的表述仍显不够完整。

4十四大党章修订:科学完整表述群众路线

1992年修订的十四大党章对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提出更高的要求,群众路线在党章中第一次被科学完整规范的表述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3]同时将党风问题、党群关系问题提高到党生死存亡的高度,要求全党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群众路线的内涵包括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方法与作风问题。“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首先解决的是在实际工作中相信谁、依靠谁的问题,回答的是党的群众观点,它是群众路线的基础和前提,坚持群众观点,才谈得上坚持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决的是群众路线的方法问题,“从群众中来”是对群众实践的尊重,对群众首创精神的尊重,党和国家的很多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来自群众,群众是“原料”的提供者,党“只有认真总结群众的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才能指出正确的方向,领导群众前进”。“到群众中去”就是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通过科学的分析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路线方针政策再回到群众中去宣传解释,将其化为群众的内心信念并付诸行动,进一步在实践中加以检验。群众是政策的执行者和检验者,将“党的正确主张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就是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与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统一,就是党的主张和各项工作与人民的实践、要求和利益的统一。至此,党的群众路线第一次系统完整地反映在党章中。

5结语

新世纪以来,十七大、十八大党章虽没有修订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但进一步要求全党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强调党群、干群关系,在全党明确“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新时期的党章赋予群众路线新的时代内涵,群众路线在实践层面上真正回归到群众生活,切实满足群众的利益。为民务实清廉成为全党的价值追求。我党为了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先后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赢得人民的爱戴和拥护。当前,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依然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尖锐问题,在党的十八大上明确提出“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4]“为民”是贯彻群众路线之根本,要真让人民“敢说话、说实话、解心结”,使人民消除疑虑,为国家建言献策;“务实”是贯彻群众路线的基础,党的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率先垂范,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关注群众呼声,关心群众需要,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只有群众需求满足了,才能真正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清廉”是贯彻群众路线的必要保障,要求全党要坚定“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鲜明政治立场,要充分认识到“腐败问题”解决不好,会对党造成极大的伤害,甚至亡党亡国。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不仅为了人民,也必须紧紧依靠人民,需要集中全体中国人民的智慧。

作者:丁晓青工作单位:河南省方城县委党校

第五篇: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

一、深刻理解群众路线的内涵,明确新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必要性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能够带领中国人民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走上小康之路,最关键就在于党坚持了群众路线,同人民群众结成了密不可分的鱼水关系。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发展历程昭示我们,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了,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一个传承,我们党是靠它起家,靠它发展壮大,也是靠它走到今天的。回顾一下我们党的奋斗历史,上个世纪20年代初我们党刚成立时,是个只有50多名党员的小党,当时中国政治舞台上各种政治力量很多,我们党作为一个刚成立的小党,既没有权也没钱,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唯一跟别的政治力量不同的地方,一是我们党有先进的理论做指导,二是我们党能够紧密联系人民群众和工人群众,有他们的支持,代表着他们的根本利益。正是因为这点当时国民党才愿意跟我们进行第一次国共合作,共同推进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之后,1927年,领导湘赣边界的民众发动了秋收起义,带领起义队伍在井冈山地区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在全国范围内成功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这之后,党放手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典型的根据地在全国广泛建立。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在白色恐怖之下为什么能够存在?靠的就是老百姓不惜生命支援红军。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历史的过程。我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联系群众。翻开我们党的历史文献,我们党的历代领导人都高度关注群众路线并做了大量论述。在我们党最初的文献里,就有群众路线的论述了。1945年,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第一次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提出来,并且把它提升为我们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群众路线伴随着我们党的成长并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群众路线是一种精神。群众路线首先表现为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留给群众、把死的可能留给自己的勇于牺牲的崇高精神。这是一种最彻底、最无私、最伟大的精神,是群众路线的精髓,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最高表现。在个人利益与群众利益发生矛盾时,心甘情愿地奉献个人利益;群众路线还表现为敢想敢干,说干就干,干就干好的艰苦创业精神。

二、新时期坚持群众路线面临的挑战

邓小平在《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一书中讲到,“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决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多地群体性事件多发高发,维稳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压倒一切的第一责任。据公安部的统计,2008年以来,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每年大概在10万起以上,2012年是16万起。这些重大群体性事件表明,我们个别干部和组织已经站到了群众的对立面。可以说“脱离群众”已成为我们党所面临的最大危险。首先,在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巨大变动与调整过程中,传统的社会结构被打破,社会出现严重分化。一些党员干部难免滋生骄傲自满情绪,逐渐淡忘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工作生活中贪图安逸、追求享乐,个人主义严重,遇事只为自己考虑,不为群众考虑,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呼声置若罔闻,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甚至见利忘义、以权谋私,与民争利。这些问题看似不大,但实际上都是脱离群众的表现,长此以往,我们党就会有失去群众信任和支持的危险。政治优势会逐步流失,到一定程度,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鱼水关系就可能会变为“油水关系”、“水火关系”。如果两者之间无论是经济地位还是政治地位,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思想观念,无论是价值取向还是生活诉求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彼此之间利益矛盾与冲突就更加明显。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趋利性被强化,当干部们因迷茫于“谁是群众”而不知道“为了谁”、“依靠谁”的时候,被强化的趋利性会作为一种难以抗拒的力量使他们选择与强势者合作,以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正确的群众路线可能会被有意无意地回避。这样一来,群众路线的贯彻和坚持就出现了问题,“群众”的范畴会更多的局限于社会的少数即强势者之中,在部分干部那里,“密切联系群众”更多是与强势者的联系,而与弱势者的联系则会被减少或弱化。这必将导致群众路线的扭曲,导致社会不满情绪增多,矛盾加剧,使社会管理出现较大问题。

三、努力躬行实践,当好新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模范

一是要以群众为本,把群众“欢迎不欢迎”、“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群众为本,就要充分相信群众,紧紧地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创造精神。要善于用群众的实践去启发群众的自觉,引导群众的行动;党员干部要身体力行,走在群众的前头,做好群众的表率。二是要向群众学习。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同志早就提出:“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甘当群众的一个小学生。”因此向群众学习要积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虚心向群众请教,不断总结群众创造的新做法、新经验;真心实意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顺应民意、集中民智,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在服务群众、造福群众的实践中不断提高素质和能力。三是要接受群众监督,真正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监督也是一种制约。权力离不开监督,失去监督就会导致腐败;纪律离不开监督,失去监督就会导致涣散。党员干部要正确对待群众监督,也要率先垂范,把自己摆进去,以身作则,带头“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又要以“踏实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严格监督,坚持原则,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群众中塑造良好的形象。综上所述,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坚持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增强群众观点。十三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共产党员如何对待群众,是一个根本的立场问题、世界观问题、党性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中国梦,我们必须以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坚强的党性,认真执行党的群众路线。

作者:白云云工作单位:中共志丹县委党校

第六篇:群众路线下电子政务的作用

1电子政务在群众路线下的积极作用

在这种大的趋势下,该如何发挥电子政务在群众路线下的积极作用,本文认为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1提升自身实力

只有足够的能力,才能做好电子政务系统,才能提高政府部门办事效率,才能更全面地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与其他公司合作是提升自身实力的重要途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势必要求公司人员与本公司以外的一切保持良好的沟通和精诚合作的关系,才能够与时俱进,最大限度地学习其他公司的优点并对比出自身的不足。比如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权力阳光系统,在外网申报数据转入内网进行审批过程中,数据的传输技术没有其他公司的强,公司人员就和其他公司合作进行这一项任务的进展,以求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并方便企业的申报。

1.2倾听群众心声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权力阳光系统开设的网上办事大厅设有厅长接待日等与群众互动的模块,积极为群众提供建议和意见的途径,为政府和群众沟通搭起快捷的桥梁。长期以来,通过书信、公告、上门访谈等传统征求意见方式限于人力、财力等因素,无法在短期内大面积地进行,而随机抽查等调查方式也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人民群众的意见无法充分表达。通过成熟的电子政务系统可有效克服上述不足,利用群发邮件、官网发放调查问卷等信息化手段向全社会(或特定行业、人群)收集群众意见,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程度,并结合专家学者的专业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干部作出既符合专业要求又符合民情民意的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切实做到决策的民主化。

1.3服务人民群众办事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权力阳光系统开设了网上办事大厅,方便社会企业单位在网上进行事项申报、查询等基本业务,极大地方便了办理单位,提高了办事效率。电子政务可不受时空限制为人民群众网上办事提供有效服务,减少家里、单位、办事单位反复跑的次数,免除排队、等候等“麻烦”,越来越多的网民选择使用互联网方式访问相关政务网站,办理个人或工作相关业务。江苏省环境保护厅网上办事大厅投入运行以来,业务办理单位将自身可在网上办理的事项上网,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在线办理业务。业务办理单位的行政审批事项是各业务部门的业务对象,通过建设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系统,利用电子政务手段规范各单位办事事项的名称、内容,实现事项设立、变更、撤消的有效管理,使每个单位可在网上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清晰地展现在人民群众面前。通过点击相应链接,办事群众可了解每个事项的办事流程、所需材料、办理期限,按要求完成网上办事,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权力阳光网上办事大厅提供的有效服务和网上办事的便利。利用电子政务为人民群众办事提供有效服务,是政府部门适应时代要求,在管理层面的创新。

1.4赋予积极的行动

江苏省环境保护网站设有办理公示、公开信息等公示栏目,随时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并且,权力阳光申报中还专门设有监督投诉模块,以方便办理单位和人员的监督投诉和意见的交流。另外,权力阳光系统中设有电子监察功能,可以由系统客观地对公务人员办理情况、办理效率等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并可以对不正确的行为给与发送错误办理提示,可以督促公务人员认真、及时地办理好业务,更好地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要发挥好电子政务系统在群众路线下的积极作用,必须时刻心系人民群众,倾听人民群众心声,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电子政务是对工业时代政府形态的改造,电子政务是信息化时代工作的业务延伸,将电子政务积极应用到新形势下的群众路线中去,研究好、发挥好电子政务,对于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和走好群众路线均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媛1许生涛2工作单位:1.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控中心2.江苏国泰新点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