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策

时间:2022-02-06 09:34:53

探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策

1.太仓高新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太仓高新区在产业发展、企业聚集、科教资源引入,创新创业载体平台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产业技术日新月异的形势下,高新区与国内外一流科技园区相比,还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与挑战:

1.1产业集群式发展格局尚未形成

高新区现已形成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主导产业,聚集了一批在区域内和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但企业尤其是内外资企业之间尚未建立起紧密的业务关联,缺乏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产业中间性协作组织;另外在空间布局上,缺乏统一和前瞻性规划,相关产业企业分布零散,未形成上规模的专业化产业园区,产业配套设施不尽完善,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和协同创新效益难以有效发挥。

1.2科技创新内生机制尚不健全

高新区聚集了大量外资企业,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了区域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但同时也可能带来对外资过度依赖,外资转移后无法自立以及产能过剩后无法自控等潜在风险。因此要在继续扩大招商引资优势的基础上,抓住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加速向我国转移的机遇,力争融入全球研发体系,提升产业研发能力,同时注重培育本地民营科技型企业和高技术产业企业、加快其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进程,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园区内生创新机制。

1.3区域创新系统要素不够齐备

缺乏企业创业、成长、创新转型发展以及成熟拓展的系统化培育和政策支持;人才引进政策尚需进一步细化,“522人才计划”支持力度还需加大。支撑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引进与培训体系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欧美企业在高新区设立的研发机构所对研发人员的需求尚不能在本地得到完全满足,依赖从国外招聘或上海等周边大城市引进。因此,需进一步优化本地用人环境,推动与国内外高校和培训机构的合作,加大科技人才供给力度。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尚待提高,服务和加速成果转换与产业化的作用还不明显,需大力引进科技信息服务、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等国内外优质科技服务企业。

2.太仓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对策

2.1明确战略定位

2.1.1发展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

要充分发挥与德国的合作优势,无缝承接国际先进制造业高端环节,抢占全球产业制高点,集中打造中德先进制造技术国际创新园、精密机械特色产业基地、部级软件产业基地等特色基地,引导产业集聚,形成优势产业集群。高新区内应大力吸引国内配套企业,完善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同时充分利用国际产业技术溢出效应,提高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摆脱对外资的技术依赖。

2.1.2打造国际科技服务业高地

区内应以中德企业合作基地公共服务平台为载体,引进国际教育资源,推广“双元制”职业培训体系,并以此带动本地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提升民营企业员工培训水平。要加快发展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产业中间性协作组织,加强内外资交流和企业间联系,充分发挥集群效应。大力引进科技信息、科技金融、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等国内外优质创新服务企业,提升科技服务水平,以此提高区内企业管理水平和研发能力。

2.1.3建设区域新兴产业创新载体

国际合作为高新区带来了丰富的高端的创新资源,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能有效吸引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在区内设立相关技术领域的研发机构。与上海三家部级技术转移中心共建的国家技术转移联盟太仓工作站、与中科院上海分院共建的中科院浦东高等研究院太仓产业化基地,与中科院化学所共建苏州中科高分子材料研究开发中心和博士后流动站,与中科院计算机所共建数字互动娱乐传输研发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在相关产业技术领域的产学研合作,使其成为创新驱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载体。

2.2完善管理体制

首先,太仓高新区应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太仓高新区建设领导小组。由太仓市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由发改委、科技局、招商局等相关部门及高新区领导担任副组长,全面负责创新型科技园区的组织推进工作,考核评价执行工作组推进高新区建设的工作绩效。成立高新区顾问委员会,集合国内外知名产业技术专家、产业战略专家等资源,负责对园区各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制定规划和定期诊断。建立区域联合发展的制度和机制,促进与太仓经济开发区以及周边其他高新区联系,共同推进地域经济发展。其次,必须提升高新区战略地位。由太仓市委、市政府协调高新区与太仓市其他开发区之间的关系,把太仓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集中到太仓高新区的旗帜之下,突出太仓高新区在太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在市政府的授权范围之内,对高新区管委会充分授权,在空间上延伸太仓高新区管委会的管理范围,在联动区范围内实现空间安排、招商引资、品牌宣传的统一规划和管理。由高新区管委会负责联动区范围内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和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和评估;负责统一管理和使用政府支持资金,协助有关部门监督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再次,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和长效投入机制,保持每年20%以上的增长速度;在高新区建设期间(2013年-2015年),预计将投入5亿元支持科技创新。积极动员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可积极创新,重点鼓励银行、保险、创业投资公司和天使投资人等金融机构,加强对创新型企业的金融服务,力争3年内带动全社会科技投入累计达到80亿元。然后,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从2013年开始,按照省科技厅对省高新区建设要求,适度调整对高新区管委会的考核指标体系,突出对高新区创新核心区建设、科技创新能力、产业化和规模经济能力、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人才引进与培育等几个方面的考核,将考核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为高新区发展稳步推进保驾护航。最后,建立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出台完善创业环境的导向性意见,促进形成鼓励创新和激发创业活动的制度与文化环境;制定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重点支持的企业甄选标准和服务标准,完善企业融资支持政策,编制园区先进制造业及新兴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强化对区内重点产业的支持;成立产业联盟,举办技术研发沙龙和科技服务对接会,为企业间尤其是内外资之间交流创造机会。

2.3为区内企业提供配套服务

首先,要为新入园企业办理工商登记等手续提供全程跟踪服务。协调各部门,提高企业入驻效率。为现有企业提供科技服务。为企业建立产学研体系,为企业牵线搭桥与大学、科研机构等研发团队挂钩,实现项目规划定位,科技对接,科研资源管理和拓展。其次,协助企业建立研发机构。辅导企业完善研发制度、规划制定研发路线,大多企业只注重企业内部产品研发,没有注重研发团队建设,建立专业研发团队对上争取相关政策。协助企业成果转化。帮助企业的科研成果推向市场。协助企业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包括保护、管理等工作,为企业的产品申请专利提供技术服务,鼓励企业申报各类专利。协助区内企业完善科技财务体系。包括财务风险控制、研发投入的财务管理、资金预核算和财务报表体系。最后,要构建人才引进源体系,大力实施“522”人才计划。协助企业完善人才管理,鼓励企业对外吸纳高层次人才,提供相应高层次人才扶持政策。

作者:周晓娟单位:健雄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