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监督机制预防腐败论文

时间:2022-05-24 08:25:00

改善监督机制预防腐败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从收入差距导致的失衡心理;贡献与回报的不平等心理;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侥幸心理;“人之常情”,“不灰面子”的人情化心理;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贪婪无度的心理;权力寻租的心理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区域、行业、个体间的收入差距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极少数干部会因过去的工作成绩而居功自傲、这种心态是腐败分子较为普遍的本质特征、情难却,灰了面子、伤了感情、失了和气对谁都不好、贪婪是人性的一大弱点,也是腐败分子共有的心理特征、钱是唯一可兑换各种商品的工具,而权是可以用钱置换的、收入差距拉大,物价上涨,各类消费品更新换代与入不敷出的现实等,具体请详见。

一、收入差距导致的失衡心理

区域、行业、个体间的收入差距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差距过大,必然导致一部人失去心理平衡。相同的消费环境下,因地区、行业、个体等收入差别,同工不同酬,导致少数人放纵自己的欲望,在攀比心态的驱使下,甘冒犯错误风险,捞取不义之财。另有极少数干部在某一岗位上工作多年,提拔无望,只好采取贿赂方式向其上级党政干部行贿,求得升迁机会或导致逆反心理,利用职权索贿受贿、谋取不正当收益。

二、贡献与回报的不平等心理

极少数干部会因过去的工作成绩而居功自傲,认为自己付出的太多,与收入不对等,产生贡献与回报不平等心理: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不捞白不捞”心理。还有少数干部在工资改革中因职级、职称不同,分配差距拉大,同龄人、同单位、同管理,待遇迥然有别。领导干部不仅报酬高,还有公车“相送”,运行费用由单位支付,请客吃饭也无需自己掏钱,看看自己干瘪的口袋、破旧的自行车,在地滩上随意吃碗粉面即可打发一餐的情形,这种不平等心态也会促使少数人产生模仿索取心理。

三、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侥幸心理

这种心态是腐败分子较为普遍的本质特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利益大小与行为后果不成正比时,即当腐败的成本很低,而利益远远大于可能承担的风险,并切有先例表明可以逃避处罚时,往往有人会铤而走险,抓到了算自己倒霉,抓不到是自己幸运,冒这样的风险划算。这些人多以为自己智商高,能算计到,只要做到天衣无缝,你知我知、天知地知,就不会出问题,即便出了问题,只要死不承认,挺过去就会安然无恙,类似赌徒的博一把心理,当尝到甜头而未败露时,便越陷越深,最后发展成贪婪无度的腐败分子。

四、“人之常情”,“不灰面子”的人情化心理

这种心理特征通常表现为:只要不是主动索要,为别人帮忙,人家有求于自己,自愿“表示”、“表示”!盛情难却,灰了面子、伤了感情、失了和气对谁都不好。腐败者多数都是从“盛情难却”、“不灰面子”开始收受熟人、朋友、下级等馈赠礼品或财物的,时间久了,便习以为常。起初小打小闹,当胃口逐渐被吊起来之后,便不能自拔,与“青蛙效应”极其类似,很多领导干部都是这样被拉下水的。另一种表现是:只要不是为自己,为了地方或单位,做出点越规的事,也不会有人追究。这种情况通常以“为公”托请人办事,用公款请客送礼,贿赂党政机关领导,谋取地方或单位利益,在他们看来,现实社会就兴这个:“不请不送,原地不动;既请又送,保准管用”。这种心态同样适合那些跑官要官、买官者,他们可以打着各种旗号,用公款请上级部门领导吃喝消费,沟通关系,变通方式行贿,为以后提升埋下伏笔。五、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

这种心理特征常以集体受贿出现,行为人通过“集体决策”,分散责任,形成窝案、串案等,“天塌压大家”的从众心理突出。表现在商业流通领域,如医院药品器械采购,除正常招投标药械外,如今又派生出药械营销代表“做临床”,他们可以通过各种关系网,打入医院内部,买通医院相关领导,承诺按比例分别给院长(分管院长)、药械科长、临床医生等1--10%不等的提成。所谓“做临床”的新特药都不是上市药,而是药械商买断经营的产物,这些药比同类药价高数倍至数十倍,然后再转嫁给患者,从中获得黑心钱。营销代表与医院部分相关人员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你给我钱,我替你卖药,互惠互利,兼顾长远。因此,药械营销代表不会出卖医院及医生,医院也不会家丑外扬。这种群体受贿,即使查出也是法不责众,原因在于医生往往都是本院业务骨干,涉及面大,处理他们就等于让医院关门停业,对医院,对患者,对社会都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和影响,这类案件一般都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六、贪婪无度的心理

贪婪是人性的一大弱点,也是腐败分子共有的心理特征,为钱财,可以不择手段,铤而走险,采取各种手段,甘冒生命危险,肆意索贿受贿,挪用侵吞公款,贪婪无度。什么钱都敢要,不管是下属、同学、朋友、亲戚等等都一概招收,给少了冷嘲热讽,“该办”的事拖着不办,直到行贿者“觉悟”大幅度提高才肯“帮忙”。这些人群中,不仅仅是领导干部,一般干部只要手中握有人、财、物等实权,他们都会充分利用法律赋予的权利“从严控制”,严格“按章办事”,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七、权力寻租的心理

在国有与私营经济共存的商品经济社会里,钱是唯一可兑换各种商品的工具,而权是可以用钱置换的,在一些腐败分子心目中,有权可以换钱,有钱可以办任何事情,把钱与权作为同等商品,形成了权钱交易行为。在一些“官迷”的心目中,当官是挣钱的最佳捷径,他们不惜重金买官,进行价值投资,一旦拥有官位,便迫不及待地索取“投资”回报。买大官,卖小官,只要权力范围内的,都可以得到充分利用,把公权私有化,公款私用,公车私享,公共利益私吞等等,什么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花钱买官能赋予你权用吗?有权不充分利用,就等于拿自己的钱打水漂。这种人一旦获取重要岗位,那里的人们必然遭殃!

综合分析腐败者的心理特征,不难看出,收入差距拉大,物价上涨,各类消费品更新换代与入不敷出的现实,是基层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少数人腐败的诱因;不平等心态既暴露了社会公平分配的原则问题,又反应个人思想意识问题;侥幸和从众心理,是对待腐败的认识和态度问题,其后患严重;人情化心理不仅反映了“老好人”对个人、对社会的危害,而且表明了腐败是一个循序渐进地被腐蚀过程,稍不留意就可能坠入深渊;贪婪无度和权力寻租心理应是惩治腐败重点打击的对象。而政府对社会资源的配置,部分贫富区间的差距加大,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均收入不足发达地区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党政一元体制下“一把手”权力高度集中的缺陷、监督机制的不完善等是有效预防腐败的制约因素,有待尽快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