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社保服务社会保障

时间:2022-10-31 10:49:07

浅谈基层社保服务社会保障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一只不可轻视的力量,在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前提下,社会保障事业也翻开了新的篇章。如何在全新的发展形势下,促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着重对基层社保统计工作以及服务社会保障事业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从交代目前国内基层社保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进一步提出了三个具体的实践要点,分别为社保统计数据力求“实事、求是”、社保统计调研方法改革力求“适时、适需”、社保统计服务力求“全面、高效”。

关键词:基层社保统计;社会保障事业;“实事、求是”;“适时、适需”;“全面、高效”

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繁荣进步的今天,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可观,许多老百姓得力于此,日常生活得到了基本的保障,幸福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然而在社会保障事业体系内,还有许多细节性的工作需要得到注意,比如基层社保统计工作。在实际的数据统计工作现象中,由于部门设置不科学、工作人员操作有误,技术运用不合理、监督系统不完善等问题的存在,导致社保数据统计工作的质量不高,这无疑不利于统计工作实现服务于社会保障事业的功能。如何做好各项工作,值得相关部门思考。

一、目前国内基层社保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无序性统计的问题。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劳动人口在总人口数量中占了很大的比例,鉴于用人单位数额巨大且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属性,为了做好社保统计工作,我国的许多政府社保统计部门经常会采取分块统计的办法。比如,在社保的统计工作阶段中,可以把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不同的保险类型分别加以统计,同时按照用人单位的属性细化统计。这种分块的社保统计基本方式,既有其优势,也极易导致社保统计工作的无序性,最终导致很多单位在社保数据的报告方面随心所欲,社保部门的数据统计工作也可能出现重复的现象,使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障。(二)数据存在一定的水分与随意性。基层社保统计工作和社会保障事业息息相关,而社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体现某地区整体经济水平与政府业绩的作用,因此在基层的社保统计事业内,可能出现行政负责人为美化政绩而随意篡改数据的情况,从而为基层社保统计工作注入水分。除此之外,还可能出现地方政府部门领导为掩饰现实工作业绩,干扰社保统计工作流程,从而促使基层社保统计数字随意填写的现象出现。(三)基层社保统计缺乏统一的管理部门。一直以来,中国的社保统计工作模式都是各部门自行完成、再汇总整合各部门数据的模式,毫无疑问,这是缺少统一的部门管理的。在实际操作中,各上级社保统计部门有权限要求下属自行上报部门社保数据,而缺乏专门的机构来进行规范化地工作指导和行为监督,如此一来,就很可能出现数据误差,乃至于发生误差的查证不力的事情,从而对人力和物质资源造成浪费。

二、社保统计数据力求“实事、求是”

(一)依法规范操作。就目前的发展情况看,社保统计数据无疑是国家社会保障能力的代表,也为接下来的保障政策制定工作提供参考,因此必须做好社保统计工作,保证其真实可靠程度。而为了防止出现较大的数据误差,就要制定科学的数据审核把关机制,有的部门已经在社保数据统计的工作流程上增加了数据质量保护屏障,规避了虚假操作行为的发生。特别是对于那些增减幅度超常的数据,往往是基层参保单位要尽力澄清的对象。而“实事求是”效果的达成,离不开法律的保证,因此许多政府呼吁相关部门深入理解与县级社保数据统计工作有关的法规,只有依法开展社保统计,才能够保证社保统计工作的有序化和科学性,最终得到可靠的数据资料。(二)不断提升社保统计人员的素质。由于工作人员的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严重影响着社保统计工作的质量,因此相关单位要注意人员的素质把关和提升问题。在社会快速变化、知识迅速更新换代的情况下,基层社保统计部门需要强化职工对统计知识的学习力度,举办定期的技能训练活动,以工作者的社保统计能力为对象,严格做好技术考核工作。同时加强思想素质教育,使员统计工作人员从思想高度上树立尊重法律、合法操作的意识。

三、社保统计调研方法改革力求顺应时代需求

社保统计调研方法影响着统计数据的质量高低,同时左右着其工作效率,需要引起重视。而社会保障事业服务本身是一项长期存在的工作,且社会环境又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因此需要注意做好社保数据统计事业的变革,不断调整工作方式,满足新的时代需求。(一)在社保调研内容方面。需要部门切实把握区域社保统计的特征,在明确国家社保统计机制及具体操作办法的过程中,贴合实际,完善社保统计指标框架系统,关注用工规模和水平等方面的指标,增加新增可以体现社会稳定性的指标,使该系统具备统计指标简单、组合效应强大、操作简便、反映准确的特征。(二)要适时、适需调整社保统计调研频率。把握频率,最基本的就是要注意工作流程的重复性问题,只要是一次能完成的统计调研坚决杜绝长期反复性调研,只要是抽样、典型调研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采用全面调研的方式。而在社会背景下,不断涌现的新的调研项目和内容,就应该得到差异化对待,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频率。(三)要适时、适需调整调研手段。在信息化工具快速更新的今天,统计调研的途径也得到了拓展,有更多的方式和思路可供统计人员选择。信息手段具有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数据处理精确、人力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的优势,已经成为许多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的青睐,并且引进到生产经营流程中去。社保统计部门也可以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完成信息管理工作,同时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数据采集与分析优势,科学运用。

四、社保统计服务力求“全面、高效”

(一)强化对社保形势的监测。在县级政府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中,社保统计工作作县级政府的全面指标提供了准备的参考依据,同时为社会公众搭建社保信息咨询平台。社保统计服务的全面性,要求做好对社保形势的监控工作。工作人员坚持深入县内各政府单位进行调研,就能拿到最宝贵真实的资料,从而保障下级政府社保数据的质量。当然,做好社保情势监控和分析更是重中之重,严密把握社保数据重点指标的更新情况,及时抓住变化过程中的问题所在,准确抓住社会保障事业的大方向。(二)提高决策咨询服务质量。为了更好实现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的目的,需要正确认识与监测社保形势,县级政府内各个部门对统计分析工作进行重点关注,对传统的就数论数分析模式进行创新,把眼光延伸到数字背后的隐藏意义上去,挖掘更深的社会保障发展规律,无疑可以使统计结果更为精细。现在的许多社保统计机构采取了重点课题责任制度、统计分析定期评估制度、热点问题及时追踪制度等等,全面地了解咨询,防止漏洞的隐性发展,进一步提升了统计分析的质量。(三)创新信息服务载体信息服务是社保统计的基本职能,为公众选择理性行为提供科学、准确、及时、有效的社保统计信息服务是社保统计服务于社会保障事业的重要体现。因此社保统计信息服务必须正确把握好为上级业务部门,为政府,为基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方向,针对不同对象,确立不同的服务重点,适应各方面需要,不断创新服务载体,拓展社保统计信息服务的领域与空间。实践证明,通过依托并不断创新这些服务载体,拉近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党委政府领导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区域社保统计工作之间的距离,社保统计工作的地位亦相应攀升,社保统计工作的环境亦相应趋暖,社保统计工作的天地亦越走越宽。

综上所述,加强基层社保统计工作具体操作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提升统计工作的质量,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保障事业,但是鉴于当前国内基层社保统计工作尚且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无序性统计的问题、数据存在一定的水分与随意性、基层社保统计缺乏统一的管理部门等等,就需要相关部门加以关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在实际的条件阶段,有以下几个要点值得注意,其一,在社保统计数据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严格要求社保人员依法规范操作并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其二,社保统计调研方法改革力求“适时、适需”,对社保调研内容进行及时关注,并对社保频率频率进行恰当的调整。其三,社保统计服务力求“全面、高效”,要求强化对社保形势的监测、提高决策咨询服务质量、创新信息服务载体。

作者:胡士庆 单位:微山县社会保险事业局

参考文献:

[1]惠丽萍.县级社保统计如何服务于社会保障事业[J].统计与管理,2014,01:19-20.

[2]刘静.发挥基层社保统计功能服务社会保障事业[J].统计与管理,2015,09:17-18.

[3]王鹤超.合理运用社保统计服务社会保障事业[J].统计与管理,2016,02:168.

[4]曹向丽.社会保险统计如何服务于社会保障事业[J].统计与管理,2010,0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