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对三农问题的实践

时间:2022-03-22 11:35:00

中国应对三农问题的实践

在我国,“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状况历来都是事关国家盛衰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也是决定中国共产党生存、发展和壮大与否的根基所在。因此,无论是在建国前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建国后的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党都十分重视研究和解决当时所面临的“三农”问题。

一、革命战争年代党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与实践

这一时期,中国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外没有民族独立对内没有人民民主,要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议会道路行不通,而只能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敌人异常强大,只有赢得人数众多的革命同盟者的拥护和支持才有获胜之可能。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正确应对,则为党及其所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铺平了通向胜利的成功之路。

1.“三农”问题的地位作用

“三农”问题之所以极端重要,是由其自身的功能作用所决定的:其一,农业是民生衣食的保障。“民以食为天”,农业是解决人们生活温饱的物质来源。旧中国是一个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特征的东方农业大国。我们党及其所领导的革命军队,在“敌军围困万千重”的环境中之所以能够岿然不动,靠的就是这种自给自足农业所提供的基本衣食保障。其二,农村是党和红军的根基。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主要集中在城市而广大农村则是他们统治相对薄弱的地方,由于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而引起各派军阀之间长期分裂和战争,同时也由于分散而封闭地方的农业经济的存在,这就使得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围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其三,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了人口的80%以上,并同工人阶级一样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剥削,具有有很强的革命性,因而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也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者。赢得了农民,就可以赢得中国。

2.“三农”问题的突出表现

新中国成立以前,“三农”的生存和发展长期遭受封建生产关系的严重束缚,自近代以来又长期饱受三座大山压迫、剥削和连绵战乱的反复摧残,处境极为悲惨。其一,是农业生产凋弊。其生产方式是传统的个体手工劳动,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低。农业结构单一,种植业的主体地位异常突出,其它农业发展非常缓慢。农业产量低下,全国几亿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但粮食还是不能保障自给。其二,是农村发展落后。农户居住分散、简陋和破旧,交通设施和卫生条件极其恶劣。夫权、族权在家庭中居于支配地位,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根深蒂固。文化、教育事业长期处在停滞状态,愚昧和迷信严重地影响和制约着乡村的文明进步。其三,是农民生活无着。他们处于社会的最底层。特别是其中占百分之七十的贫农大众,他们或者全然无业(既无土地又无资金),或者半无业(略有土地、资金),度日更为艰难。封建土地制度已经成为中国农村发展和农民解放的桎梏,是造成农民贫困、农业生产力落后和农村衰败的根源,也是整个中国贫困落后的根源。

3.“三农”问题的解决路径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解决“三农”问题有其特定的着力点。其一,是自力更生发展边区农业。实行工农武装割据,面临着敌人层层包围封锁和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为克服困难,党充分利用并发挥地方农业经济的优势,发动边区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而有效地保障了供给。其二,是建立巩固的农村根据地。党在发动各地武装起义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并发挥农村广阔天地和敌人力量薄弱的有利条件,深入农村开辟革命根据地,把落后的农村建设成为先进的农村,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局面,从而成功地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其三,是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党把土地革命作为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提出了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路线。正是因为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这就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生产和参军支前的积极性,使革命战争获得了夺取全国胜利的根本保证。

二、建国后头30年党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与实践

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而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执掌的人民政权能否巩固和完善、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能否彻底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能否顺利推进、工业化进程能否稳健发展,其兴衰成败都与“三农”问题紧密相连。

1.“三农”问题的地位作用

建国以后,党的工作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但是决不能因此而忽视“三农”问题。其一,农业直接关系国计民生。它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是工业和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独立化的基础;也是国家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这就决定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改善民生的基础,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政权的保证。其二,农村是城市发展的脊梁。它为城市建设和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了广阔的地域空间,输送了大批知识技术人才和劳动大军,同时也以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自给自足实现自身的生存和稳定而为之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假若没有农村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就根本不会有城市和工业化建设的起步和发展。其三,农民关系党和国家安危。它依然是新中国人口的主要部分,是工农联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同农民关系搞不好,那就会从根本上动摇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而最终导致社会的大动乱以及党和国家政权的灭亡。

2.“三农”问题的突出表现

建国以后,“三农”发展随着在全国范围的强力推进和胜利完成而获得了新的生机,但是问题依然长期而曲折地尖锐存在着。其一是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建国初期,以一家一户为一个生产单位的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难于适应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合作化时期,集体经济迅速取代个体经济,并服从工业化的需要提供巨大积累,而自身投入严重不足。化时期,因受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的严重制约,农业经济效益呈下降趋势。其二是农村面貌改变不大。国家工业化初期所形成的二元结构,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向城市转移,知识人才则大都跳离“农门”而进入了城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极其缓慢,城乡差别进一步扩大,整体面貌并无太大改观。其三是农民生活依然清苦。他们依靠个体私有经济增收有限,且易于发生两极分化。推行为城市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而自身孤立无援的集体经济,他们遭受严重剥夺而势必陷入贫困的境地。因此,直到1978年,全国8亿农民生活并没有得到普遍提高,其中仍有占人口总数四分之一的两亿人吃不饱饭。

3.“三农”问题的解决路径

建国以后,党依然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新出现的“三农”问题。其一是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按农轻重次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坚持以粮为纲,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大规模兴修农田水利,提升抗灾能力。实行机械化和其它技术改造,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坚持“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八字宪法,改进耕作制度与方法。其二是变革农村经济社会制度。对私有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兼有行政和经济功能的合作社。发展农村工业化,壮大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有计划地扫除文盲。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证广大农村“有医有药”。其三是帮助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根据自愿和互利原则,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集体化道路,避免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在分配制度上兼顾国家、集体、农民三者利益,反对把农民挖得很苦。上述思路和举措不乏正确之处,其中如大规模兴修水利、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做法值得称道和学习借鉴。但是失误也极其明显和严重,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的发展上国家投入很少而又不切实际地盲目追求产量的高指标;在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上推行城乡二元结构并成立“一大二公”、政社合一的高级社、;在动员和组织农民的方法上推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群众运动形式。这就势必事与愿违地严重伤害“三农”利益,而依然把农民挖得很苦。

三、改革开放时期党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与实践

这一时期,中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同时也是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封闭转向开放、从解决人民生活温饱转向全面小康并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因而也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矛盾凸显高发的时期。“三农”问题的最终化解,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决定性因素。

1.“三农”问题的地位作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三农”占有更加突出的位置,成为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一是农业兴则百业兴。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性、根本性、战略性产业,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农业不发达,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吃、穿、用等基本生活保障,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就不可能有工业和其它新兴产业的发展。其二是农村稳则天下稳。农村是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载体。农村经济发展是全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全面进步是社会进步的前提。农村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关键。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其三是农民富则国家富。在当代中国,农民依然是最大的群体。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民生产建设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就不可能彻底改变农村乃至整个国家“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

2.“三农”问题的突出表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计划经济时代的“三农”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而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新的“三农”问题却又凸显和尖锐起来。其一是农业基础仍然薄弱。耕地和水资源短缺,生态脆弱。农田水利建设滞后,“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日趋严重。物质技术装备落后,产业化程度低。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速度缓慢。生产成本迅速上升,比较效益明显下降。其二是农村发展仍然滞后。耕地大量被占用,资源要素持续外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富余劳动力转移困难重重。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教育、公共卫生、社会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等资源配置存在明显差距。其三是农民增收仍然困难。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增收越来越困难。在家务农,面临着农产品价格波动和成本攀升而导致比较利益持续下降的风险。外出务工,则随时都有可能失业而失去工资收入;占其中比例越来越大新生代农民工对农业不熟悉而又难于融入城市生活和城市社会。3.“三农”问题的解决路径这一时期,党明确提出了“三农”的命题,在思想上摆脱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局限,形成了科学的理论体系;在实践上跳出了就“三农”说“三农”的局限,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思路。其一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基础建设,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推进科技创新,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开发多种功能,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健全市场体系,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破除思维惯性,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造就人才队伍,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其二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经营体制,改革乡镇企业产权制度,完成农村所有制结构调整。改革体制和推行村民自治,实现农村治理结构转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其三是领导全国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免除农业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实行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实施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的“四项补贴”政策。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创业就业能力。发展现代农业、壮大县域经济和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和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实行村务公开,尊重和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

综上所述,可见:党90年来一直十分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其实践探索既有成功也曾有过失误;其中,革命战争年代和改革开放时期所取得的成就最为显著并居于主导地位;建国后头30年中,1957年以前是成就大于失误,之后则是失误大于成就。其理论探索,革命战争年代着力解决的是农村根据地和农民土地问题,但是思想体系却最为成熟,并构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内容;改革开放时期则必须从整体上着力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虽然更具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但是在总结建国后头30年经验教训和认清当前中国工业化所处发展阶段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深入探索而初步形成了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农”思想体系框架。其基本理论观点是:在战略布局上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在价值选择上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民主权,按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发展方略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缩小城乡差距;在政策措施上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而这,正是指导我们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希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