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径研究论文

时间:2022-01-11 11:35:0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径研究论文

总书记指出,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本质内涵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对贫困地区而言,受历史、自然、经济、文化等因素制约,要贯彻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任重而道远。目前如何加快推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是贫困地区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探讨课题。

当前,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已进入实质的阶段,而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却任务艰巨,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观念问题。贫困地区村民思想观念整体仍然比较落后,缺乏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农村建设”对于贫困地区的村民而言,由于村民在思想观念上的意识不足,很大程度上是被动地接受,他们对于如何发展自身、改变自身,尚没有清楚的模式或目标,直接导致主观能动性不强,参与意识不够,而“新农村建设”如果没有村民的主动积极参与是不可能全面实现的。

二是温饱问题。温饱问题一直以来是制约贫困地区“三农”发展的重大障碍。贫困地区农村贫困人口由于贫困比较严重、程度深,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也比较多,单靠其自身能力难以在农业生产和其他经济活动中摆脱贫困。解决这些贫困农户的温饱和脱贫致富问题,是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跨越的难坎。

三是基础问题。贫困地区由于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水平很低,农业基础设施脆弱,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导致农民所得的农副产品要拉出“山外”变为商品,则必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劳动等,势必加大了村民的交易成本。因此,贫困

地区新农村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扎扎实实地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

四是结构问题。贫困地区经济仍然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装备落后、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农业组织化、产业化发展缓慢,很多地方仍处于小农状态、自然状态,农业产业链条短,与市场脱节,农产品商品率低,农业标准化程度低,有些地方甚至还处于自给自足的“原始生活”状态。

五是村貌问题。从现状看,贫困地区农村的村容村貌整体落后,人居环境脏乱差状况严重。有这样一种说法:“露天厕、泥水街、脏水井、鸡鸭院”,这是对贫困地区农民生活居住环境的形象描述。有的是“人畜共处、垃圾成堆”,有的是“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农村房舍建设缺乏规划,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

六是资源问题。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于资源环境的不断恶化。贫困地区自然环境恶劣,资源缺乏,土地贫瘠,耕地稀少,水少,经济落后,发展农业的资源环境条件极不充分,仅靠农业很难摆脱贫困。

针对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对的以上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应从最核心的环节抓起,从最有条件的地方起步,从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扶持,这样,新农村建设才有可能取得成效。当前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应主要从七个方面入手,加以思考:

一、从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入手,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贫困地区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从表面上看是经济的差距、资源优势的差距、硬件的差距,但最根本的、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在机制、体制、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所以贫困地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勇于创新,不能被那些墨守成规的思想意识,等待观望的消极心态,患得患失的私心杂念束缚自己,否则,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再好的思路也没有出路,再好的发展势头也难以保持。因此,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就是要在思想观念上解放自己。这样,新农村建设才能在贫困地区扎下根,才能取得实效。

二、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为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最基本的条件

中国有句古话:“要想富,先修—路”。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来说,这里的“路”就是农村基础设施。“九五”以来我国开始认识到农业和农村投入不足、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逐步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使得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相当滞后。这就需要我们提高认识,树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的思想意识,加大多元化筹资渠道,从资金投入上向贫困地区倾斜的力度。

三、从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入手,使贫困地区“三农”发展有新提高

贫困地区农村交通、通讯、自来水、农田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产业发展层次明显偏低,农民增收难度偏大。要使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缩小差距,尽靠贫困地区自身的力量,显然是脆弱的,这就需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力度,需要国家对贫困地区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更多的扶持和倾斜。要把依靠国家扶持与发动群众自力更生结合起来,坚持走开发式扶贫的路子,增强造血功能,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要加强对口帮扶、社会帮扶和定点帮扶力度,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实际困难,提高生产生活水平。

四、从加大技能培训工作入手,解决农民自我发展能力低弱问题,使农民整体素质有新的提升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没有新农民,就不可能建成新农村。要充分利用教育、科技、文化等各行业、各部门的现有资源,形成农民教育培训合力。要搭建农民培训教育平台,健全农民培训教育网络,为农民培训教育创造条件。要深入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实用技能和科技文化水平。要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总之,要通过多种形式、各种渠道的培训,切实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五、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入手,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我国农业发展将继续面临日趋明显的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贫困地区这种状况更加严峻。要想克服这一制约,必须加快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促进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一是要紧紧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和要求,对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进行调整。二是要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和现有生产基础,因地制宜,适应市场,依靠科技,尽快做大做强一批农产品优势产区。经营上要注重完善营销体系,培育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建立特色产业体系。三是要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比如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提高农业投入品利用率等。四是建立健全企业和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企业与农户采取订单农业、向农户提供各种服务、最低保证价收购等形式,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为此,在政策上,要加大对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在科技、信息、财政、税收、金融等多方面对企业给予支持,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带动力。

六、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入手,切实解决“三农”的核心问题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十一五”规划中的一句原话。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可以这样讲,农民收入问题是当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这是使广大农民由温饱全面进入到小康,使广大农民真正过上好日子。为此,一要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二是要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三是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发展要投入更大的力度,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七、从乡村规划入手,逐步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不仅仅是资金,还必须首先有一个合法、合理和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村庄规划的指导,统筹来自各政府部门的公共资金,解决当前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严重短缺的问题以及一些涉及村民安全的各类隐患,保护农村居民点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如果在规划上不符合实际,不尊重农民意愿,就可能导致新农村建设中投入了大量资金,付出了巨大努力,却没有实现预期目的,甚至引起农民抵触。所以在规划上,要形成科学、实际的规划,在规划和建设上量力而行,突出农民的主导地位,不增加农民负担。避免盲目建设,造成只见村民住房、村容、道路等硬件条件的改善,不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内容。

总之,在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会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只要我们找准了症结,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抓住农村经济发展这根主线不放,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就能够逐步解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黄瑶.重点解决贫困群众的“三个基本”问题.《求是》2006.4

[2]林毅夫.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中国国情国力》.2006.4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若干重大问题解读.红旗出版社.2006

摘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难度大些,但只要树立科学发展观,从实际出发,创新思维,找准突破口,采取有力措施,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能取得成效。

关键词: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