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酒店管理建设思考

时间:2022-08-27 10:04:34

高校酒店管理建设思考

一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需求

(一)产业发展概况。根据上海盈蝶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酒店管理学院联合的《2017年中国大住宿业发展报告》,截止2016年底,全国住宿业的设施总数为422458家,其中酒店类住宿业设施288973家;江苏住宿业设施总数达23000多家,其中酒店类住宿业设施15000多家。截止到2015年底,南京市共有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主题酒店和精品酒店等3196家(迈点网)。根据南京市旅游委官网星级饭店统计资料,南京市星级酒店数为87家,其中五星级21家,四星级22家,三星级38家,二星级6家。商务部《2017中国住宿行业发展报告》显示,住宿业正处在消费升级、行业结构再造、产业链重塑的转型升级关键期。从业态上来看,新型业态将更加丰富,租赁式公寓、度假酒店、主题酒店、健康养生酒店、绿色饭店、民宿酒店、精品客栈等将迎来更大的发展。迈点网《2016-2017中国客栈民宿行业发展研究报告》表明,2016年末,我国大陆客栈民宿总数达53852家。在民宿集群中,以滇西北、浙闽粤、长三角地区最为发达,以江浙为代表的乡村度假型客栈民宿增长速度较为明显[2]。(二)本地区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情况。1.岗位需求分析。调研得知,目前高星级酒店主要渴求业务型高管,对餐饮总监、营销总监、宴会销售总监、房务总监、财务总监、人力资源主管等行政管理人员需求十分迫切。不仅要求有工作经验,精通业务,而且能够为酒店带来良好的业绩,还要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善于带领团队。连锁餐饮公司主要对中层业务骨干需求较大,包括门店总经理、营运经理、客户经理等,其中门店经理是关键人物。伴随行业的发展,传统餐饮行业出现了不少新鲜职位,如驻场歌手及乐队、泊车员、咖啡师等,为年轻的从业人员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发展空间。2.人才能力结构分析。依据现阶段酒店行业的基本情况以及酒店行业的发展,要求酒店管理人才具有优秀的思想素质,全面掌握现代酒店经营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熟悉酒店各部门的知识,掌握酒店业务、酒店服务的基本操作技能,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经营管理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在与酒店管理层的交流中,了解到酒店认为当前毕业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业认同度不高,自身定位失当[3]。酒店认为毕业生应该具备吃苦耐劳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组织协调能力,希望毕业生具备一定的服务接待能力、前厅客房餐饮等部门管理能力。由于国家取消了有关酒店行业的一批职业资格证书,且酒店业目前面临用工荒,所以对本科生基本没有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二酒店管理专业建设现状

(一)调研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建设概况。调研的11所高校分布在南京、北京、上海、杭州、重庆、青岛、武汉和西安,以本科为主,有的本专科兼招,也包括几所知名的专科学校,个别高校招收酒店管理硕士研究生。从学生规模来看,本科层次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在校生在200-500人之间居多,专科学校招生规模较大,多的超过千人;专业建设多由专科起步,本科专业设置时间较短,较为倚重专科阶段办学经验;专业特色上,作为国内酒店管理专业建设的领军团队,调研高校有着鲜明的共性特点:实践教学丰富多彩,实训设施先进、齐全,实践基地多;与海外合作办学,国际合作项目多,海归教师多,国际化程度高;学生就业不囿于酒店,同时面向旅游、航空、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除此之外,有的高校科研成果丰富,有效地反哺教学;有的拥有全双师型教师队伍,地方特色突出;有的办学机制灵活,课程改革成绩显著。其中有一所专科学校,教师的行业挂职经历、海外培训背景、双师素质、职业高级资格认证均为100%,值得本科院校学习借鉴。(二)本地区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开设情况。截止2016年底,江苏省开设本科层次酒店管理专业的高校共10所,作为全国特大城市的南京,仅有2所民办高校开设本科层次酒店管理专业。2017年教育部批准本校和另一所公办院校开设酒店管理本科专业,至此,南京开设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达到4所。

三调研结论

(一)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人才供给存在巨大缺口。酒店管理本科人才供给存在巨大缺口,亟需高素质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酒店管理专业教育需要紧跟行业需求,明确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制定符合酒店业发展需要的酒店管理教育体系[4]。(二)专业总体上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酒店管理专业进入本科专业目录时间较晚,专业总体上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不论是师资力量、课程体系、科研水平,还是专业本身的社会地位都不甚理想。但是,专业排名前列或形成一定特色的高校,都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具有强国际化背景、强实践能力或者强科研实力。在现阶段,应该着重通过提高专业教师素质进而推动整个专业的发展。(三)毕业生行业内就业率低。学生整体就业率高,但行业内就业低是困扰专业发展的普遍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起薪太低以及行业的社会地位不高。这一现象对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教学提出了迫切的需求,通过专业与企业共同施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缩短毕业后在基层工作的时间。

四酒店管理专业建设思路

(一)打造国际化、双师型教学团队。国际化教学团队建设总体思路为“内培外引”,内培主要针对现有师资,鼓励教师出国访学、攻读博士学位和到国际著名品牌酒店企业挂职等,开阔教师国际视野、提升学历和提升职业技能,鼓励教师参加CHE(国际注册饭店教育导师证书)和CHT(注册饭店高级培训师)国际资格认证培训。外引,一是引进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鉴于目前酒店管理专业师资相对匮乏以及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的博士较少等现实情况,建议高校招聘部分酒店管理专业海归硕士。二是柔性引进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行业师资。三是聘请境外高校的教师兼职,集中时段授课。“双师型”不仅仅是“双证型”,真正意义的双师型教师应该是具有较宽的行业视野、较强的行业实践能力和较新的教学理念的教师。推行专业教师酒店挂职、兼职制度,聘请行业师资,可使“双师型”落到实处。(二)开发、建设国际化课程与教材。与美国饭店协会、美国饭店协会教育学院合作,将全球酒店业通行的执业证书课程引入酒店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努力将本科教育与国际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开发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教材体系,积极引进国际酒店业前沿知识,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施双语教学,有条件的课程试行全英文授课。(三)力推学生境外交流或实习,创新实践教学模式。鼓励、支持学生申请交换生留学项目、境外实习和文化交流项目,开辟境外实习基地。与境外高校联合培养,建设2+2双学位项目、4+1本硕衔接项目、3+2本硕衔接项目等国际合作项目。境内实践教学充分利用实习酒店的人力资源和设施设备,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四)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将慕课、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情景化教学、线上和线下融合教学和混合教学等方法引入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制定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例如酒店管理教学改革实施办法、教学改革效果评估办法、教学改革教师激励办法等,确保教学改革创新顺利开展。(五)建立学位辅修制度。鉴于人们对酒店行业的传统认识短时间难以扭转,高校招生可强调学位辅修制度,使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能够同时辅修其他专业课程,取得双学位,打消部分家长顾虑。

参考文献

[1]刘爱萍,李强.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与实践研究——以桂林旅游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教育观察,2017,6(23):46-49.

[2]蒋乐松.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2017,(7):250-251.

[3]晁小景,王庆生.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基于酒店企业需求视角[J].教育现代化,2016,(3):32-34.

[4]王文慧.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创新[J].教育现代化,2016,(24):19-21.

作者:余子萍 单位:南京晓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