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计划改革创新探索

时间:2022-01-03 08:53:11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计划改革创新探索

摘要:当今酒店业的发展速度迅猛,大量需要基层管理人才,而众多高职院校开设了酒店管理专业,但毕业后酒店就职率较低。如何为酒店培养出色的有基层管理潜力的人才是一个相当严峻的问题。本文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大胆创新探索,并提出了一线+二线+综合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模式

1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涉外星级酒店的不断扩张,不同的国际酒店管理公司例如:美国的万豪集团,英国的洲际集团,德国的凯宾斯基,法国的雅高集团等都在我国寻求商机,为不同的物业方提供管理服务。由于涉外星级酒店数量的迅速增长,造成了酒店基层管理型人才的短缺。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单位,高职院校应承担起关键的责任。而现今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存在很多不足,导致了很多学生毕业后进入酒店企业无法得心应手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在紧张激烈的竞争下,大多数学生还是选择了离开酒店行业,另投他处。然而本文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提供一个全新视角下的培养计划,望为奋斗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人士提供新思路以至于更有效地培养涉外星级酒店的基层管理人才。

2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计划现状分析及问题

大多数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是以培养具有良好的酒店服务与管理素养、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一定的国际视野,具备酒店服务、管理基础理论、酒店服务、管理基本技能,熟悉酒店服务与管理技术领域基本规范,适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具备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一定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基本上都沿用“2+1”教育模式,即在校理论学习两年,顶岗实习八个月或一年,通过顶岗实习进行毕业设计。在校理论学习包括利用校内实训基地所进行的实训课程。事实上,多数高职院校都有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除了毕业实习首选校外实训基地以外,在校理论学习期间也会因课程需要及酒店需要灵活安排短期顶岗实习。而现今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计划主要出现的问题在于四点:(1)办学模式相对单一,没有突破。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学习,虽然设置大量的实践环节,但样式僵硬。或并不能按质按量完成。学生只是接受指导,再应付了事,而真实操作比较少,比如:酒店信息化系统软件——OPERA前台系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帮助学生进行理论讲解,有条件的学校还会进行一些简单的上机操作,但到实际工作场合,学生往往还是要从头学起。(2)教学课程分配比例不均和课程安排不完善。一些课程安排在大一的时候专业课极少,大二让学生完全透不过来气,大三直接去企业实训更是疲惫。甚至一些学校在设置课程中,把传统理论研究性大学安排的高等数学硬添加到高职课程,给学生带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及学业困境。(3)缺乏合理的评估模式。大多数课程评估是以闭卷考试为最终考核,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应用性极强,很多酒店日常技能工作,需要有真实的操作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作完成。而传统的理论笔试基本达不到评估目的。(4)“双证制”的培养方式与企业需求脱节,如今大多数高职院校要求学生在毕业之前要考一个职业证书,例如:调酒师高级证书、高级服务员证书、茶艺师中级证书等。但是实际企业在录用员工的时候往往这些证书已经不是他们录用的资格条件,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有这些证书与无这些证书的员工没有任何实质区别。因此全新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模式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如不变,则会造成培养的学生无法尽快融入酒店企业,最终导致培养本质的隐性失败。

3新视角下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计划创新模式

在新视角下的高职酒店培养模式的核心整体与管理实训生体制保持一致,管理实训生体制是国际化酒店管理集团的一种用人机制,通常国际化酒店管理集团会在应届本科或硕士毕业生中经面试挑选出管理实训生,该管理实训生会经过两年的轮岗培训的锻炼,在成功完成培训项目后顺利晋级经理级员工,因此管理实训生体制对于应届毕业生非常有吸引力。当然之前国际化集团酒店只会选择至少是本科应届毕业生来参与此项目,但是近些年酒店行业的人员流失率大幅提高,对于酒店来说留住人才是非常关键的,也有一些酒店和餐饮企业对高职学生提供管理实训生计划。当今大部分有酒店管理本科或硕士专业的大学是基于研究型培养方向为学生进行课程计划,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则更侧重于实践应用,这样一来这个项目应该对高职学生更有优势。如此思考,高职的三个教学年的核心培养方向应侧重在不同的技能及能力。它应以一线(员工与外部客人)+二线(员工与内部客人)+综合能力的培养模式来进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模式设计。

3.1酒店一线部门技能及能力

第一个教学年,应主要培养学生对一线部门的认知及实际操作能力。国际化五星级酒店一线部门一般分为:客务部(客房部、前厅部和康体部)、餐饮部(宴会部)。那对于第一学年的课程安排应该围绕该四个部门的技能展开。第一学年分为两个学期,每一个学期初国家要求课程,应至少开设两门专业课程。例如:餐饮部模块,在一个学期中应涉及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包括餐厅服务、酒水服务和餐饮管理基础。此模块不单独开设课程,只是一个大模块课,可由不同教师来完成。课程应用双语(英语)完成授课。第一学年的实践教学环节则是培养方案的亮点,在每一学期应安排出一个半月的校内(半个月)和校外实践(一个月)。一般开设了酒店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都应建设了校内餐厅,校内小型酒店等设施设备。校内实践因此而变得很便利,但是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有本质的区别,校内实践不能完全实现真实销售场景,很多都在情景模拟模式下完成,则不真实。那么校外实践就凸显出其重要意义。学校应在自己的校外实训基地中精心挑选出符合要求的酒店,当然如有定向培养方案则更有优势。在第一学期就应当送学生去企业进行一个月的实习,实习内容的安排应与该学期的模块一致,例如:第一学期是餐饮模块,则学生去酒店企业也应是餐饮部的各个餐厅进行实践。一个月的实践不长,对学生来说应是一种初级认知,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力体会自己的兴趣点。当然有些企业不愿接受仅仅一个月的实习,但只要学校或系部有足够的资源一定可以将计划予以实践。每个学期进行一个半月的实践,则一个学年就是三个月的实践。一个月在学校,两个月在企业。这样在第一个学期可以让学生清楚了解到一线部门的运营模式,及酒店的组织结构及管理。

3.2二线部门技能及能力

第二个教学年,侧重不应该在基础实践技能,而是二线部门所需要的能力。国际化集团的酒店中二线职能部门有:市场销售部、公关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总经办、采购部、工程部、安保部等。而二线部门最需要的能力不仅仅是所谓的管理能力,而更侧重的是有效沟通能力、信息化系统及电脑办公软件的实践能力。例如:酒店人力资源部培训方向要求员工有很好的制作幻灯片、表格、统筹计划、组织协调等基础能力,当然更核心的是培训技巧。通过这些部门的任务分解,应为学生提供更为实用的专业管理课程。例如:开设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在开设此课程过程中不要总是以理论学习为重点,往往太理论学生学习过程会感到枯燥,而且不能提高主动性。相反,如果开设此课程,如了解酒店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划分,那可以为学生进行很多模拟工作安排,比如安排模拟面试流程,模拟入职培训,模拟档案管理,模拟办理离职等环节,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充分地了解酒店人力资源的日常工作流程是如何操作的。专业课程在第二个学年的设计应紧密结合酒店各部门的划分。第二学年的实践教学环节同样应在校内与校外共同完成。总时长与第一学年一致。校内的部分应根据学生意向分配到不同的校内职能部门进行实践,例如:安排学生去校人事处进行见习,让学生了解学校的人事处的分支部门及日常工作安排。每个企业的人事部门分工都大同小异,实践过程可以让学生有一个初步认知。而企业实习的短期二线部门实践则让学生了解在酒店企业的二线部门工作细分,并有横向比较。通过第二年的教学及实践,学生应该对酒店有非常充分的认知,也应该非常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这样就为学生在第三学年的实习做出了充分准备。

3.3综合实践年

第三学年的学习主要是在企业进行,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应尽力为学生安排综合实习的过程,比如:五三模式,五个月在一线部门实践,三个月在二线部门实践。这样的话对于学生的发展前景有很大的帮助。当学生在毕业前撰写综合实践设计的时候,不仅对一线部门有很清楚的实践体验,还对二线部门的认知要求有充分的认知。这样的话在毕业设计撰写过程中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应尽量与企业进行订单班式培养,这样在安排实践的过程中就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在谈合作的过程中应针对管理实训生计划进行更完善的设计,从而使得学生的利益最大化。如此良性循环,该专业会越办越好。

4结论

当今的酒店业竞争非常激烈,在用人方面各个酒店都希望留住人才,但往往在该过程中并不尽人意,有的情况是酒店方面原因,也有员工方面的原因。那么如何能为酒店培养出优秀人才,并得以重用。本研究的培养模式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带来一个新的思路。当然此培养模式还有不足,比如如何予以实践,在学年的教学过程中的协调安排和如何提供双语教学等。望之后的研究可以对此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及探索。

作者:陈涵 单位: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餐饮管理系

参考文献:

[1]范智军.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4):41-43.

[2]谢春山,贾玉云.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J].旅游研究,2010(3):88-92.

[3]林增学,温卫宁.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5):77-80.

[4]周文哲.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现代教育,2012(2).

[5]徐迎,陈巧霞.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情,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