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探讨5篇

时间:2022-08-01 02:44:57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探讨5篇

第一篇: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定位的调查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的专业定位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决定了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高度和深度,因此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否准确,是否符合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对于一个专业来说至关重。现在很多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高星级酒店的中基层管理者。为了能使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能顺应时展步伐,准确把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系统分析岗位和职业要求,合理设置课程,将学生培养成社会、行业、企业所需要的人才,避免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笔者对温州地区的高星级酒店基层管理者做了抽样问卷调查,对温州高星级酒店中的人事经理做了抽样访谈调查,以了解温州地区现在酒店行业基层管理者这个群体的综合素质水平现状、酒店行业现在对基层管理者的要求、酒店对基层管理者的人才需求情况及酒店专业毕业生一毕业是否可以直接升任为酒店的基层管理者等。这次问卷调查的主要调查对象是高星级酒店的基层管理者,因为酒店基层管理者是酒店的中坚力量,他们是酒店政策的执行者,跟一线员工距离最近,也是员工服务技能的直接培训者,他们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他们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水平直接影响到酒店员工队伍的稳定性以及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酒店服务质量的高低;高星级酒店基层管理者也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所希冀的主要管理岗位,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岗位。这次调查的酒店包括了四星级和五星级酒店,有位于温州市区的,也有位于县区的,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基层管理者的问卷调查中,总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106份,回收率96%,有效问卷是94份,问卷有效率是88.7%。

1调查分析

1.1性别和年龄分析

被调查对象从性别上看,男性管理者占45.6%,女性管理者54.4%,这与酒店行业女性偏多的实际情况相符。从年龄结构上看,21-25岁的基层管理者占比最高,为37.2%,21到35岁的基层管理者占总数的77.6%,说明酒店基层管理者这个队伍还是比较年轻的,青年人是酒店基层管理者的主力军。

1.2学历和专业分析

从学历层次上看,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总数的53.2%,一半以上酒店基层管理者为大专以上学历,高中(包括中专)及以下学历也占了46.8%(其中初中毕业的占13.8%),说明温州酒店基层管理者的学历层次偏低。从所学的专业来看,酒店管理或旅游管理等相关专业毕业的占51.1%,说明这几年酒店管理或旅游管理毕业生已成为酒店基层管理者队伍中的主力军,这是值得欣慰的。然而从专业上看,还有25.5%基层管理者没有学过任务专业的,这是因为他们有部分人是初中毕业或普高毕业,这部分人群的专业素养还有待提高。还有23.4%的人所学习的是其它专业,这些人员中有些是专业对口的,如学电子电器专业的在酒店的工程维修部工作,学市场营销的在酒店的市场营销部工作,还有少部分人员是跨专业的。

1.3工作时间分析

①在基层管理者岗位上的工作时间被调查对象在基层管理者这个岗位上工作的时间在三年以内的占59.5%,有5年以上的占24.5%,3到5年的占16%。②在做酒店基层管理者前在酒店行业做基层员工的时间根据调查,被调查对象在升任基层管理者前做基层员工的时间平均为3年零4个月左右。这个调查结果出乎我们的意料,比我们预想的要长。而被调查者中学历是高中及以下的人员在基层员工层工作时间平均需要4年半的时间,是大专毕业的人员在基层员工层工作时间平均只需2年零3个月左右,而本科毕业的人员在基层员工层工作时间平均却为2年半的时间,大专毕业的人员比本科毕业的人员在基层工作的时间平均还少3个月,说明现在的高职高专在教改方面做得比本科成功,培养的人才更符合社会用人需求。研究生硕士以上学历在基层工作的时间也还平均需1年零7个月。

1.4晋升的原因分析

一位基层管理者从众多的基层员工中被提拔为管理者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当问及他们这个问题时,占比居前三的分别是工作有热情(64.9%)、技能水平好(58.5%)、沟通协调能力强(41.5%)。而工龄长、外表形象出众、口才好等这些因素占比都较少。这也说明酒店在提拔基层管理者时比较看重的因素是员工对工作的态度、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员工个人的沟通协调能力。而员工的工龄、外表长相等这些因素对员工的晋升并不起很大的作用。

1.5需求情况

从对酒店人力资源部经理的访谈中了解到,酒店对于基层员工的需求量较大,需求也挺紧张,而且基层员工队伍不稳定,流动性较强;然而酒店基层管理者的队伍则比较稳定,现有酒店对于酒店基层管理者的人才需求量并不大,人才需求方面并不紧张。

2结论及建议

高质量的高等职业教育需要科学的人才定位,而准确的人才定位是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这次的调研结果对我们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有大的帮助和启发。

2.1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差异化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为了体现学校人才培养的高大上,将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为高星级酒店的管理者、职业经理人;本科院校中酒店管理或旅游管理类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定为高星级酒店的中高层管理者;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出现明显的趋同,而高星级酒店管理岗位毕竟是有限的,对于管理岗位的竞争也较为惨烈;而与酒店相关的其它方面的人才如酒店设计人才、住宿或餐饮创业人才、经济型酒店或餐饮店连锁经营人才、酒店专业洗涤人才等却较为溃乏。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时,要与其它院校有所差异,体现“人无我有”的特色,培养酒店业真正需要和溃乏的人才,不然同质化较为严重,也是对人才的一种浪费。

2.2课程设置应突出基层管理者素养的培养

如果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基层管理者”,那么专业课程设置上还应突出基层管理者素养的培养。一个酒店基层管理者应该具备的素养包括对酒店的工作富有热情,喜欢在酒店工作,有较强的责任心;其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高,能培训和指导下属;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会带好自己的团队,能与其它部门和工作组协同合作,能进行良好的上下级和平级的有效沟通,其自身的沟通技巧良好。因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培养学生敬业爱岗的情操,让学生不仅有出色的专业技能水平,而且有一定的培训和指导能力;同时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使他们在毕业时就具备做一位酒店基层管理者所需要的素养。

2.3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进行适当的引导

这几年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时其专业对口率较低;毕业一两年后仍留在酒店工作的人更少,在酒店工作的毕业生离职率较高;对酒店的满意度较低。这一现象不无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自我职业定位有关。现在大多高职院校都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为管理者,在日常的教学中自然也会灌输这一思想,学生对自我的职业定位也是管理者。学生希望自己一毕业马上能被安排在管理岗位或经过短期在基层的工作就被安排在管理岗位,而现实是酒店一般不会将刚刚毕业的学生马上安排在管理层,他们需要在酒店里从最基层的员工开始做起,所做的工作跟管理没有什么关系。学生不知道他们需要在基层做多久才可能被提升为管理者,渐渐地他们失去了工作的热情,现实与期望差距太大,往往他们没有多少耐心去等待不知何时才来到的升职。高职院校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就业加以适当的引导,应该让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了解他们在基层大致需要做多久,这样学生也会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根据这次的调查显示,大专毕业的人员需要在高星级酒店的基层平均工作2年零3个月左右;让学生了解他们不是一毕业就会到管理岗位上,他们需要在基层经过较长时间的锻炼,具备了一定了工作经验和掌握娴熟的工作技巧才可能被提拔为基层管理者,需要引导学生除去浮燥的心理。

作者:李琼 单位: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淑贞.对高职人才培养专业定位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5(11):28-29.

[2]梁丹琳.从酒店行业人才流失现象探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式[J].群文天地,2012(9):293.

[3]韩静.酒店管理专业如何做好星级酒店与经济型酒店人才培养的统筹[J].旅游纵览,2013(11):98-99.

[4]李龙星.论怪圈现象探究下的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OL].中外企业文化

[5]童金杞.浅谈酒店基层管理者的职责和素质[J].华商,2008(14):115.

第二篇: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分析

当代职业教育价值观的取向可基本概括为:发展观、目的观、知识观、能力观以及理论观。高职教育较之中职教育则应该更加注重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塑造全面发展的职业人的目的观,由行为主义向建构主义转型的能力观。因此高职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以促进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持续生活的能力和持续工作的能力为主要目的。近年来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酒店业作为最活跃的一份子,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等职业教育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此时应该抓住契机,审时度势,改革专业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针对专业教育过程中教育教学形式仍沿用中职教育模式、强调简单服务技能而忽视实际能力培养、忽略学生管理能力和理论素质培养、脱离社会和行业实际需求等问题,本文对构建“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课中理实一体实景化自主学习

1.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为了解决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要实现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不改变课程设置的基础上适当减少理论课程课时,通过校本教材的编制,在课程内容方面果断摒弃旧观念,突出新工艺、新技术和新理念,使专业课程具备鲜明的时代特色。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多种形式:如模块化、1+X或X+1等。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对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服务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都有所提高,很多知识是在实际操作中学生遇到障碍、困难时被抛出来的,例如学生在处理客人投诉的实训过程中,必须掌握处理投诉的步骤、原则,才能更加顺利地处理投诉,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发生了很大的改观,以前传统的课堂满堂灌导致的厌学情绪也烟消云散了,他们发现研究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能够寻找到自己技术问题的答案,是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根本保障。而以实践教学为主也能够助推学生在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学技能、找方法、积累经验。

2.以高仿真实训室、校属实体为平台的实景化教学模式

“实景化”教学是为了解决学生职业体验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实景化”教学是学生在学校高仿真的实训室中或是在拥有教学自主权的、以追求教学效益为训室建设是实景化教学模式的必要保障,但简单地配备桌椅板凳已经不能满足酒店管理专业培养人才的需要,与企业设施设备完全吻合的高仿真实训室已成为必需,此类实训室随时能够对外开放,如社会酒店一样接待四方来客。以餐厅服务课程为例,在餐饮操作技能课中,全班分成两组,一组学生在厨房操作,另一组学生在餐厅操作,课程时间从早晨8:00至下午2:00,午饭就是由厨房学生自己烹制,两组学生在扮演厨房chef和餐厅waiter的同时,用餐时间则模拟到餐厅用餐的顾客,由餐厅waiters提供用餐服务,教师则在旁提点,及时纠正错误,尽管客人是同学,但是服务环境、服务程序、服务标准等均与行业实际保持一致。在增强了校内实践教学“实景化”实战性的同时,依托校属实体,即通过校企合作建设学校拥有自主权的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本位,由追求经济效益转变为追求社会效益的经营实体,部门经理、现场指导由教师担任,学生担任员工、领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进入四年级第一学期时便进入这样的实体中参与实景化教学,开展对客服务。实景化教学模式将教学环节由原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顶岗实习”演进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景化’教学→顶岗实习”。确保学生在走出校门前完成综合服务技能的提升,教会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如何积累实际的对客服务经验,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实现校企的无缝对接。

二、职场“三级跳”顶岗实习与实体创业的自主学习

1.“三级跳”顶岗实习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学生培养工作的最后教学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在这期间,学校在检验产品的质量,学生在适应市场的需求,市场在试用产品,而学生作为其中最为活跃的一份子,具有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主观能动性。以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为例,酒店是一个有着严格管理制度的企业,对于员工的仪容仪表、语言沟通、服务质量、工作效率等都有行业“规矩”,学生需要经历静观、改变、适应、发展这样的实习过程,这一切只有依靠学生自己的学习。经过调研,一些高职院校酒店管理已经实现与酒店的深入合作,制定了学生从“入职培训——第一次定岗——二次定岗——评价考核”一整套的实习计划。为了符合学生职业成长步骤及认知规律要求,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可以遵循“服务员→领班→主管”的“三级跳”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适应不同岗位的工作要求,自主调整不同职位的工作状态。

2.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高职教育较之其他教育而言,它是培养集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于一身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样的人才还需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开始尝试创业教育,学校利用自身优势为学生搭建了创业平台,没有租金,学生自负盈亏,如小型西餐厅、奶茶铺、西点房等,配备教师指导,以学生创业知识获得、创业技能获得和创业素养的形成为目标,而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意识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实践证明,参加创业教育的学生获得了创业的素质和能力,在做事、做人等各方面都更加积极主动,这种学习、生活、工作的态度也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三、课外借助网络平台的自主学习

1.搭建网络环境下学习平台方便自主学习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的实质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创造,即“学-研-创”培养新模式。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尽快适应线上线下的融合,即O2O(OnlinetoOffline)的电子商务模式,O2O运用于教育,可产生线上线下同步虚实结合、线上到线下翻转互动、线下到线上资源拓展等不同的教学形式,打破传统教学单一封闭的模式。如此,教学形式多样化,学习兴趣被激发,变被动为主动,死水一潭的局面被无数颗彩色的小石子击出朵朵涟漪。

2.构建智慧型课程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智慧型课程是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的,是智慧教育的核心。针对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特点,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更能吸引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而智慧型课程就符合这样的要求。现阶段的慕课、微课、网络课程、精品课程等,对于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上课之前在网上学习阶段;第二阶段,课中借助慕课、微课等探究学习阶段;第三阶段,走出课堂的拓展学习,网上作业、评教、评学、讨论等。智慧型课程让学生不需要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人群、特定教师都满足的前提下学习,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学习。

四、总结

实践证明,“三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传统授课一言堂的弊端,改进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并且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自由探索、实践、检验的机会,提升了他们的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三位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种创新培养模式,不仅仅符合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而且更加注重创新人才、创业人才以及人才发展潜力的培养。职业教育是“人人的教育”,其终身化的趋势也被提倡,因此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也势在必行。

作者:黄利 单位: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韩芳.高等职业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6.

[3]李媛媛.高职院校三位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以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3.

[4]刘佳环,何静.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校本实践探索.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

[5]陈琳,陈耀华,李康康,赵苗苗.智慧教育核心的智慧型课程开发.学术时空,2016.

[6]叶鉴铭,张赵根,陈加明.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高等职教,2012.

[7]吕虹,臧其林,冯立梅,范懋炜,刘泓.服务类专业学生综合技能培养“实景化”实训教学模式探索和实践.江苏教育,2015.02.

第三篇:高职旅游酒店管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摘要:建设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需求,是高职人才技能培养必要条件。文中针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作用和实施等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旅游酒店管理校外实训基地实践

一、高职旅游酒店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作用

1.完成高职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建设实训基地可以促使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了适应旅游酒店行业的管理、服务所需,从事旅游酒店管理工作的智、美、劳发展的实用性人才。因此,旅游酒店的学生在三年学习期间,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来学会餐饮服务、导游服务等技能。

2.促进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方面的合作改进。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提高学校和企业的交流合作,和企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计划等方面进行合作改进。学生的培养目标要符合企业的需求,务实做到服务于企业。

3.校企合作加强产学研融合的发展。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让师生走向企业,通过企业实际岗位来学习专业能力,还可以让学校走向社会,使老师的科研成果,间接的伴随行业转换为生产力,服务于社会实践,达到学校和企业的“共赢”。

4.快速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面向专业的一线岗位,掌握岗位工作流程,了解旅游市场现状,习得相关导游知识、酒店岗位技能。面对这种职业化的情景中,学生能够更加融入进实践中去,促使对专业技能的掌握。

二、高职旅游酒店管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原则

1.立足本地,向发达地区开拓。提供本地区服务是高职教育的特点,显现在学校生源主要来自于本地,毕业后服务于当地。所以选取本地区企业当作实训基地主体。

2.实训基地多元化。基于酒店管理知识在运用中非常灵活,在进行实训时依据专业特点,可以将酒店划分为多个实训模块,比如前厅服务实训、酒店人员管理实训等。

3.互利共赢原则。在实训基地实习时,很多实习内容都需要基地人员的指导和帮助,这必将给企业发展带来很多的负担。所以要使企业同意学生实习并变成稳固的实习基地,高校应该为企业带来利益。

三、高职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和实践

怎样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市场中培养旅游酒店管理人才,提升人才的素质,是高职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研究方向。下面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实践进行研究。

1.进行校企合作。积极进行校企合作,让企业在实训中获得利益。在借用企业实践的有利条件下,也要利用老师的丰富理论知识,为企业文化积极服务。在根据大学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长期的实践归纳出下面几种形式:第一,全方位合作型。邀请在旅游行业有着很高影响力的企业家进行定期校内讲座,利用企业家在社会的影响力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和这些企业家开展全方位合作。第二,优势相互补进。学校利用自身人才丰富、有着一批丰富智囊的优势,为一些旅游单位免费提供人员培训,帮助企业开展推介活动,对企业在相应区域进行免费宣传,对企业优先提供需求的毕业生。第三,就业基地型。学校在建设旅游酒店校外实训基地时以本省企业为重点,在加快本省实训基地建立时,向着国内发达地区建设省外实训基地。和旅游酒店企业联系,建设就业型实训基地。第四,传授和帮助型实训基地。面对旅游酒店管理专业需要的职业能力培训,学校可以和本省相关有影响力的旅游酒店企业建立实训合作关系。学校给予企业学生实习指导费用,企业则根据自身运营制定一套实践制度,由专人指导学生进行实习。

2.支持学生创业。学校应该倡导和激励学生自主创业。旅游酒店管理的学生利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利用国家法定长假组织旅行团,进行导游服务。旅行团依照出资金额承担相应的责任,部分学生创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创业本身就是很好的实训,通过创业学生本身融入到实质经营活动当中,承担相应的责任,学生可以完全发挥自身所学专业知识和能力。

3.勤工俭学。勤工俭学也是校外实践很好的方式,这同样是学生自身创造的实训基地。勤工俭学主要安排在长假进行,岗位也主要集中在本市内的旅行社和酒店。进行勤工俭学可以使学生真正的融入社会,以员工的身份在岗位上进行实践工作,这种实践活动同样补救了学校在开展实践教学的缺陷,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综上所述,建设实训基地可以促使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设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需求,是高职人才技能培养必要条件。实训基地的建设,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学生的实训效果得到不断加强。

作者:辜静静 单位: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周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选择性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19711):133-134

[2]王文霞.高职旅游酒店管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半月),2008(17603):26

[3]张静.高职旅游酒店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构想[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86-87

第四篇: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职业认同感研究

一、职业认同感的概念

简单一些解释,职业认同感所指的即为每个人在从事职业活动时所产生的动力,是对自身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从而让职业所产生的社会价值与心理期望值达成共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职业认同感所表现出来就是人们在工作当中所产生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认为当下的工作可以为自己带来幸福美满的生活以及未来的物质保障,从而对职业产生较高的忠诚度。职业认同感的高低与否可以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发展状态与层次。对于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职业认同感一定要建立在自身的职业兴趣之上。学生首先要对酒店管理这一职业建立起较高的参与兴趣,才能够自然而然地制定出一个美好的未来发展目标,从而释放更精力与激情,投入到这份职业当中。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低下原因探究

1、缺少系统培训,岗位技能过于单调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其实习期间,很多酒店都不会为其专门展开系统的培训工作。只是象征性地进行一些酒店相关部门的基础操作技能讲解,这种泛泛的培训让实习生感受不到实践的魅力,接受不到新的知识。一般情况下,酒店人力资源部门针对刚入职的实习生进行简单的培训活动,包括企业文化介绍、工作的基本内容以及酒店的规章制度等等。而后就会将实习生安排到具体的工作岗位当中。由于实习生对自己所要进行的工作岗位及其内容缺少一个正确的认识,所以在完成一些难度较高且负荷量较大工作任务时,常常会对自身所学专业及从事的职业产生怀疑与排斥。他们认为酒店的专业实习不仅没有将自己在学校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进来,而且还没有发挥出专业的真正价值。酒店实习岗位中千篇一律的工作内容让这些刚刚踏出象牙塔的学生们觉得异常无趣,他们的工作场地基本在酒店的前厅部、餐饮部与客房部。由于这些工作内容都比较简单,因此高职学生很快就能够熟练掌握。除此之外,很多规模不大的酒店为了能够节约培训成本,通常也不会让实习生经常交换岗位。长此以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就会认为自己的岗位是可有可无的,丝毫感受不到工作归属感与职业自豪感。

2、实习津贴过低,对实习生缺少人文关爱

大多数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都表示,酒店实习工作的薪资待遇过低,自己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在相同的职位中,实习生的工作强度甚至要高出正式员工,但是所能够得到的待遇却要远远低于正式员工,这就会让实习生产生很大的不公平感。另外,酒店管理者也没有让实习生感受到应有的人文关怀。不仅没有为实习生购买工作保险,而且在人才晋升规划中也很少会考虑实习生。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渐渐认为自己所选专业丝毫没有发展前途,进而在心理和生理上出现诸多不适感觉。

3、实习生的工作成就感较弱,缺少应有的职业认同感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实习生都会强烈地感受到理想同现实工作之间的巨大落差。在一开始,很多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得知自己将要去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酒店实习,都会产生极大的期待感,十分乐于去参加这份实习工作,并且幻想自己在实习期满以后要成为酒店的正式员工。然而当真正进入到酒店实习岗位以后,尚无社会工作经验的大学生们虽然在进入岗位之前已经基本做好了承受压力与吃苦的心理准备,但却仍然无法承受酒店日常工作的巨大强度。久而久之,这些备受家长和老师关爱的学生们就会渐渐的受不了规制的约束,从而逐渐的产生厌烦或逆反心理,更有甚者还会对服务行业产生深恶痛绝之感,并暗下决心在毕业之后坚决不要再从事该职业。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价值观与自控力,因此难免会出现想法幼稚或是鄙视酒店服务业的现象,这些都是降低实习生对酒店职业认同感的主要因素。

三、提升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职业认同感途径探析

1、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强职业认同感教育

(1)高职院校要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列为主要的培养目标职业能力所指的主要为专业能力与社会能力两种。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中,职业能力不单单要强调工作者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还要包含一定的情感因素与社会因素,它应当是工作者所具备的一种综合性的职业能力。高职院校的教育者要加大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力度,为实习生职业认同感的养成打下夯实的基础。(2)重视带有职业特色的专业文化建设高职院校要提高对专业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根据当前的教育模式,适当融入一些与职业文化相关的内容。高职院校还可通过聘请酒店管理专业人员来校开展职业培训、展示本校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工作图片等方式,让本专业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接受酒店职业的文化熏陶,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职业认同感。(3)加强对实现全过程的监管力度在实习工作正式开始之前,高职院校要做好相应的动员工作,让学生可以对接下来的实习工作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在实习开始以后,学校应对专业实习生的工作和心理动向展开实时的追踪与关注,让他们可以尽快地融入到高强度的岗位工作中,从而逐渐实现从学生到酒店员工两种角色之间的转换。在实习完成后,学校应积极帮助学生做好工作总结,并针对表现优异的实习生给予一定的表扬和奖励,让他们可以在此次实习过程中积累更多正确的实践经验。

2、酒店企业要为实习生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

(1)开展专业指导,落实轮岗实习制度很多刚刚踏出校门的高职实习生都非常渴望能够在新的岗位环境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并将自己在课堂中所学习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以此来不断的提升个人的工作与学习能力。因此,酒店管理者应当针对刚刚入职的实习生展开系统的岗前教育和培训活动,结合在日常工作当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来进行灵活讲解;其次,酒店管理者还要为实习生指定一位一对一的实践指导老师,在一定的期限以内对他们的日常工作展开实时的跟踪指导;最后,酒店管理者在进行岗位设置时还要充分的考虑到实习生的工作能力与性格特点,尽可能地为他们安排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帮助他们在实习期间掌握更多的工作技能。(2)制定奖励制度,提供晋升机会酒店管理者应当为实习生提供一些加薪或晋升机会。针对表现较好的实习生要给予应有的物质奖励,并根据他们实际的工作情况来安排一些外出培训活动,同时赋予他们提前转正和晋升职位的资格。(3)完善安全保证制度,实施人性化管理对于处于实习期的高职学生来说,安全才是开展实习管理的重中之重。酒店的管理人员要尽可能将一些不安全因素排除掉,让所有实习生都能够感受到强烈的安全感。首先,酒店管理者要懂得站在实习生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给予他们更多的发言机会,通过聆听员工建议的方式来对当前的管理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其次,经常性举办一些内容丰富且形式有趣的活动,让所有实习生都能感受到自己就是酒店的一份子,提升职业归属感;最后,对实习生进行耐心的引导和帮助,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加薪和升职机会,帮助实习生树立就业信心。

3、实习生自身要摆正心态,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首先,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生要从根本上认识到参加酒店实习工作的重要性,并且适当降低对薪资待遇的要求标准,要将积累工作经验和学习新知识作为参加实习工作的主要目的;其次,高职学生要全面做好实习之前的心理准备工作,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来找准定位,争取利用最短的时间进入工作状态,融入酒店的工作氛围,从而找到实习过程中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最后,高职学生要在参与实习工作的过程中找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同时摸索出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此外,增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的职业认同感还要从改变社会偏见的角度着手。社会应认可并提高酒店服务工作者的社会地位,让实习生可以感受到强烈的职业荣誉感,从而提升实习生的学习能力与抗压能力。为他们日后的真正就业积累更多的基础经验,进一步夯实他们从事酒店服务与管理工作的决心。

作者:钟世敏 张友瑞 单位:广州东华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正光.提升酒店管理专业高职生职业认同感的策略[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0).

[2]乐彩珠.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探析[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0).

[3]董全月.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职业认同感研究[J].青岛酒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

[4]罗春燕,王小琴.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0).

第五篇: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企业课程学习”探讨

“企业课程学习”是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期间至关重要的实践学习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知识及专业技术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实践过程,也是学生对自己今后职业生涯的有益探索.近些年,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企业课程学习”大部分都采取校企合作模式,即把学生送到相关的酒店去学习一段时间,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一定的实践经验,为就业做好准备.因此加强对合作酒店的管理,成为“企业课程学习”的关键.

1“企业课程学习”过程中合作酒店存在的问题

1.1合作酒店缺乏针对性的管理

大部分同学是第一次进入五星级酒店,与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性格的同事相处,人际关系不像校园内同学之间那样单纯.95%的同学未满20岁,价值观念比较模糊,对星级酒店充满了美好憧憬,对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挫折缺乏思想准备,一旦在学习中遭受挫折,若酒店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关注大家情绪的波动,会导致同学们难以适应酒店的学习生活,丧失对酒店工作的热情和信心.

1.2学习计划不明确,岗位安排不合理

经了解大部分酒店缺乏系统性的企业课程学习计划,没有把这种实践性的学习作为一种制度,也没有兑现轮岗计划,有些酒店从成本和管理角度出发,哪些部门缺人,就把学生分到哪里进行学习,很少会给学生提供轮岗机会,学生没有机会了解到酒店整体的运营状况.

1.3培训机会较少

学习初期,所有酒店均会对同学们进行一次5到7天的入职培训.进入岗位后一方面企业课程学习时间相对较短,导致酒店不愿意投入过多成本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培训,偶尔有,也只是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同学们在校期间学过基本的对客服务技能,有一定的上手能力,主管们无心过多培养.由于酒店缺乏系统性、科学性、规范性的部门培训,导致部分同学在工作过程中表现业务不熟练,偶尔犯错误,客人投诉屡见不鲜.

1.4学习补贴过低,劳动强度过大

在随机的交流中,我们得知酒店给同学们的补贴普遍在1300左右,相当于正式员工的一半,而工作时间与正式员工一样,碰到旺季,加班现象频繁,有时甚至会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却不给加班费,甚至部分酒店也不补加班小时,碰到法定节假日只允许正式员工休假,我们的学生仍需坚守岗位.这些都是引发同学们不满情绪的主要原因,学生在未去酒店之前几乎未经历过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一时感觉身心俱疲,难以承受.同时劳动付出与所得报酬不成比例,巨大落差引发了同学们的不公平感,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1.5酒店督导和员工对同学们的影响

酒店门槛进入度较低,对员工的学历和专业没有硬性要求,所以酒店的大部分员工不是“正规军”,学历层次也是多种多样.且部分领导,也是从基层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其文化程度也不高.这部分群体对同学们的影响非常大.经调查,52%的学生反映酒店基层员工因为工资少、工作量大、社会地位较低等原因,导致他们情绪不稳,抱怨较多,工作主动性不够.这些不良的现象无形中影响着同学的一举一动;酒店部分督导也表现出学历不高、管理方式粗暴、不够关心体贴下属等,这些让我们这些自恃高学历的学生更不服气.

2具体的解决对策

2.1加强学习管理,提升学生的行业热情和信心

“顾客是上帝”是酒店的生存法则,但要贯彻这一宗旨,最终还是依靠直接为客人提供服务的一线员工.“先有满意的员工,后才有满意的客人”,这就需要酒店管理者树立“员工至上”的思想.企业课程学习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第一次踏入酒店,心理上一时难以适应,因此酒店应安排专人负责学生在酒店的一切事宜,切实的关心、爱护同学们,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角色转变;酒店在对同学们的管理中要注重人文关怀,对于同学们工作上出现的失误,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切忌不可在公众场合批评指责、扣工资;对于同学们心理上的波动应给予耐心劝导,而不是讽刺挖苦.此外,酒店可以在同学们的生日当天为其送上祝福,在其生病时给予关心问候,在不忙的时候能组织大家一起开怀畅聊,在学习结束时为其办一个小型欢送会等.这些举措都会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酒店的关怀,与酒店建立起浓厚的感情,从而提高同学们对酒店的忠诚度和归属感,提高其毕业留任的可能性,成为酒店的储备人才.

2.2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安排合理的学习岗位

在企业课程开设之前,学校应与酒店商讨并确定明确的学习计划,计划中要循序渐进地安排学生学习的具体内容.酒店工作的任务较为繁杂,一线员工的工作量更重,常常超负荷劳动.但同学们刚刚进入酒店,对酒店工作还不是很熟悉,酒店应安排同学们跟在老员工后学习两周,再让大家独立上岗.否则,如果一开始就让大家独立操作只会让同学们对酒店工作产生惧怕的心理.因此酒店相关部门在安排同学们的学习内容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同学们的总体特点和在酒店学习的阶段进行合理定制.只有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学生才能在酒店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工作的乐趣,才会渐渐适应酒店工作,从而减少对工作的抱怨及不满,提高同学们毕业后行业内就业的可能性.除了合理安排学习进度外,还应丰富学习内容.学生长期在一个岗位上进行重复操作,会产生厌倦感,也不利于学生全方位专业能力的培养.因此,酒店应在学习期间尽可能为同学们提供不同部门轮岗学习的机会,便于同学们对酒店各个部门的操作流程和运营情况的了解,促进其专业技能的全面培养.

2.3加强培训,提高同学们的专业技能

同学们虽然还不是正式员工,但在酒店承担着和正式员工一样的工作,酒店产品具有生产和消费同步进行的特点,这意味着员工服务水平高低直接影响酒店产品的质量和声誉;从学生学习安排的角度来说,企业课程学习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需要将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到岗位的实践中,但由于同学们经验尚浅,需要酒店提供各种培训来提高专业技能.因此无论从酒店还是学生利益考虑,酒店都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制度.首先,在同学们刚进入酒店时,应安排入职培训,向同学们介绍酒店的发展历程、酒店文化、酒店经营理念,增强大家对酒店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将自己看作酒店一份子,尽快融入酒店环境.其次,待具体岗位分配之后还应根据不同的岗位提供针对性的培训,使同学们尽快熟悉并掌握岗位所需技能,除了统一安排的培训外,部门还可安排技能娴熟的老员工带着同学们工作一段时间,通过以老带新,使同学们尽快进入角色,适应部门工作节奏,尽量避免工作中走弯路、效率低下的现象.最后,除了这些服务技能的培训外,笔者认为服务意识的培训也要贯穿始终.酒店可以组织基层督导向同学们传授酒店基层管理理念和对客服务意识,强调服务意识必须存在于酒店每个人的思想认识中,只有所有人提高了对服务的认识,增强了服务的意识,才能提升服务的技能.酒店所处环境复杂多变,市场竞争不断升级,而竞争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加上顾客需求日新月异,所以培训已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酒店生存与发展的必然手段,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增强员工的自信心和安全感,为员工晋升创造条件,为职业理想打下基础.因此,酒店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制度,对同学们进行全面的培训,达到企业课程学习的真正目标.

2.4制定合理的劳动强度和补贴制度

酒店基层员工工作任务本身就比较重,旺季更是超负荷劳动,但酒店相关部门管理者对学生工作量的安排不能简单的等同于正式员工,应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阶段,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合理安排,此外,大部分酒店协助院校开展企业课程学习的首要目的是降低成本,所以支付给学生过高补贴的可能性不大.从第三章的分析可知,学生对酒店给予的补贴满意度极低,补贴问题也是酒店和同学们矛盾激化的关键问题.虽说赚钱不是同学们来酒店学习的主要目的,但是不能忽视金钱作为双因素理论中的保健要素,不满足必然会引起不满.因此,要想提升同学们对酒店的满意度,酒店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改善同学们的补贴及其他福利制度,适当提高实习补贴和奖金,另外,酒店还应支付学生加班费、酒水服务费,过年过节的福利也应等同于正式员工,还要为学生购买相关保险.对于表现突出的同学,酒店还可考虑给予适当奖励,调动其他同学的工作积极性,鼓励大家为酒店做出更多的贡献.

2.5关心基层正式员工,提升督导管理水平

酒店属于服务性行业,中国传统的观念导致普通大众对从事服务人员的粗暴无礼比比皆是,酒店行业服务人员社会地位极低,加上酒店基层薪资水平普遍偏低,工作强度还大,这些都导致酒店一线员工抱怨颇多,工作过程中懒散不积极.同时酒店基层领导大多文化程度也不高,他们不够关心体贴下属,不懂得尊重下属,随意辱骂使唤下属,滥施处分以惩罚作为管理的主要手段.这些不良的现象无形中影响着同学的言行,使其失去在酒店工作的信心.“一流的管理者不用指挥,下属都拼命干;二流的管理者自己指挥,下属拼命干;三流的管理者自己带头干,下属跟着干;四流的管理者自己拼命干,下属不干;五流的管理者,不知道怎么干”.所以说督导的管理能力,决定了整个部门的绩效,酒店应挑选专业技能过硬、善于沟通和处理人际关系的人担任督导一职.学生在学习期间与基层员工和各部门督导接触最多,希望他们在工作过程中能向学生们传递笑容、阳光、敬业等正能量.

3结束语

酒店是企业课程学习的主体,也是开展企业课程学习的基地.酒店强化管理,采取有力措施提升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减少与学生的矛盾,弱化与高校的冲突,对于企业课程学习管理的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林 单位: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齐炜.基于高位就业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践[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2):145G149.

[2]徐莉.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下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管理质量探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2.

[3]高振杰.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效果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8.

[4]秦炳真.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145G149.

[5]魏静.山东省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管理改革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6]黄丹,姜红.酒店管理专业实习过程管理研究[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1,(3):79G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