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绩效管理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8-23 08:53:55

预算绩效管理现状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的重要社会组织,其肩负着为公众服务的责任。单位的主要收入来源为财政资金,每个年度需要按照预算向财政部门申请。为使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获得进一步提升,应当积极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然而,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得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借此,本文就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现状及对策展开浅谈。

一、预算绩效管理概述

预算绩效具体是指预算内的资金能够达到的预期效果,这是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衡量绩效管理工作成效的关键性指标之一。在预算年度内,以调查取证的方法,通过科学的评估体系,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效率、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量化,再利用恰当的绩效评价方法,综合评价预算管理中的投入、产出以及所带的绩效,进而得出评价结果,据此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通过合理的预算,可为公共职能的履行提供财力保障,这种预算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年度性、收支性和法制性。同时,预算受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限制和约束。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涵盖的范围较广,其中涉及诸多学科,如经济学、政治学、行政学等等。此外,预算管理是一项政府活动,其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周期性,从预算编制开始,到审批直到预算执行,是一个完整的预算年度。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模式有以下几种:单式预算、复式预算、分项排列预算、零基预算等。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缺乏预算绩效的深度认识。由于受到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和制约,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行政事业单位中,预算绩效管理涉及所有的职能部门,然而,因为各部门负责人缺乏对预算绩效的深度认识,致使预算绩效管理成为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够默契,影响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其应有的作用也未能获得充分发挥。(二)缺乏实际运行中的执行力度。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执行力度缺乏是一个较为典型和突出的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具体原因如下:一是协调性不够。单位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联系,各自负责本部门的工作,由于协调性不足,从而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造成了阻碍。二是预算的严肃性不足。因财政预算的透明度不高,加之财政收支计划的编制不够科学,致使各部门在实际运行中,常常出现追加预算的情况,从而导致财政部门为应对临时追加的支出预算留出充足的备用预算。三是执行进程过于缓慢。行政事业单位的一些项目经费虽然都提前进行申请,但是这部分资金到位的时间却相对较晚,致使项目的实施进度受到经费的影响,无法与预算执行要求保持一致。(三)绩效管理的广度不足。预算绩效管理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等特点,其中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如预算指标体系、预算考核体系以及监督体系等等。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政策性因素、经济因素等等,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指标体系的设置科学性不足,致使预算绩效管理的职责分工不明确,责任划分也模糊不清。此外,因考核机制的缺失,无法对预算执行效果进行科学评价,制约了预算绩效管理作用的发挥。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广度不足。(四)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实施具有较大的难度。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具体项目时,需要进行资金申报,获得批准后,由财政进行拨款。然后,由于我国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尚不完善,对财政资金的管理使用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由此造成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机制的实施难度进一步增大,对项目的开展形成制约。

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为解决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单位必须对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进行不断强化。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其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程度高低,直接关系到此项工作的开展成效,所以必须不断提高单位领导意识。想要使预算绩效管理的作用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获得充分发挥,单位领导必须对此项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因此,应当不断提升单位领导的责任意识。组织部门可以采取专题讲座等形式,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进行培训,具体的培训内容包括预算法及预算绩效管理办法,以此来增强领导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进而积极主动地支持此项工作的开展。此外,预算绩效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也与此项工作的开展有着密切的关联,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可以促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二)提高专业人员的素养。在当前的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应当重视对专业人员的素养建设,可在单位内部加强对预算绩效管理的宣传,借此来提升专业人员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使他们充分认识到预算绩效管理的作用,并为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大对专业人员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强化专业人员的工作能力。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当加强对全体人员的教育,使他们了解并掌握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性知识,推进此项工作的有序进行,促进单位的持续、稳定发展。(三)改革绩效,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在对预算进行编制的过程中,应当转变理念,围绕预算编制的重要意义,提升部门预算编制的水平,并对预算绩效进行改革,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及其各方面的作用是否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与相关的制度是否合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虽然宏观的制度,对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可以起到一定的指导,但可操作性却并不是很强。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必须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加快构建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以此来为此项工作的开展及其作用的发挥提供制度保障。(四)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的业绩评价机制。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并逐步健全业绩评价机制,以此来促进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的提升。在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制定的过程中,应进一步强调预算执行的刚性,并在具体的执行中,赋予各部门更大的灵活性,可将项目预算作为立足点,使部门职能与项目紧密联系到一起。同时,应当遵循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原则,对评价指标进行选取和制定,以此来增强预算绩效考评的可操作性。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作用予以充分的认识,并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据此,采取合理可行的方法和对策,弥补缺陷,改进不足,进一步提升预算绩效管理的水平,使其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作用和价值得以充分体现,这对于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华忠.基于内部控制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研究[J].财会学习,2017(1):43-44.

[2]董朝辉.内控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探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7(2):36-37.

[3]钟友鹏.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分析——基于内部控制视角[J].中外企业家,2017(9):102-104.

[4]朱澜.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分析及改进建议[J].财会学习,2016(12):143-145.

作者:马永胜 单位: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环境监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