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体系研究

时间:2022-01-26 10:22:55

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体系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与实践,目前大都限于控制点(风险点控制)、控制线(流程控制)、控制面(政策制度控制)、控制体(组织控制),研究的视域限于企业范围。当前,随着商业生态的日益复杂化和竞争的白热化,供应链、战略联盟等新兴组织形态优势凸显,超越单个企业内部控制,聚焦于控制链和控制网的研究,更具战略高度、系统性和应用价值。控制链是面向供应链提出的内部控制理念,是指内部控制不只是限于企业内部,而要基于整个供应链的战略布局来合理设置和有效运行,核心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和供应链上其他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相辅相成,有效链接,产生内部控制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供应链是基于相关企业生产经营互补性和物流方向一致性而提出的,其在本质上是风险链和价值链。供应链上不同企业在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上具有差异性,但在供应链上也具有利益共生性和风险传导性。因此,供应链上不同企业实施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共同构建和优化相互对接嵌套的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系统,能够对风险链和价值链进行有效控制,保障供应链管理目标的实现。随着媒体不断曝光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事件以及全民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关注度提升,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已逐渐从宽度上延伸至企业所处的整条供应链,从高度上影响企业发展战略,传统灰色乃至红色的供应链管理不再适应人本社会经济发展的诉求,绿色供应链管理应运而生。绿色供应链管理对环境因素的重视,将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有机整合,能够控制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风险,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实现企业价值增值。全球已有不少企业开始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2007年沃尔玛开展“360环保”项目,坚持“5R”原则,为其全球供应链节约了成本,带来了经济利益;国内企业也开始重视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如立白集团提出“引领绿色健康”的口号、江中集团实施的“绿色创新战略”成就其跨越发展等。尽管如此,仍有不少企业考虑到环境成本投入不能立即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等问题而缺乏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实际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具有深远影响。同时,实证检验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分别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发挥促进作用[1]。因此,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作为一种控制社会责任风险、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与效果的有效手段,对于促进供应链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维护和平衡成员企业权益、实现企业和整个供应链价值增值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构建以供应链核心企业为基础、以利益相关者为导向、以社会责任风险管控为中心的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架构,并从决策、执行和监督三个层面提出实施路径,为加强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各节点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建设,推动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风险和价值管理,实现链条上各企业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和保障。

二、文献回顾

全球化发展日新月异,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逐渐由单个企业扩展到供应链。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是内部控制研究的新领域,两者有机耦合有助于推动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和风险控制。1.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现状绿色供应链管理起源于美国,国外学者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就是将传统的供应链网络与环境进行整合(Gilbert,2001),涉及到产品的设计、原料采购、选择、制造工艺以及最终产品交付给消费者的全过程(Srivastava,2007),是一种从战略角度帮助公司定位的工具(Schrettleetal,2014)。我国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我国学者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供应链管理模式(但斌、刘飞,2000),需要把供应链企业的业务流程看作是一个整体过程,形成集体化供应链管理体系(汪波、申成霖,2004)。绿色供应链管理包括两个维度,即软维度(高管承诺、组织文化、绿色动机等)和实维度(战略、技术等)[2]。汪应洛等(2003)则进一步将绿色供应链细分为生产系统、消费系统、社会系统与环境系统等四个子系统并提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四个基本原理[3]。虽然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于绿色供应链管理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都认同将环境因素融入供应链管理中,把绿色管理作为企业文化(武春友等,2001),是企业冲破发展瓶颈的战略选择(高洁,2014),是企业实现绿色化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彭娟,2009)。2.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现状全球化浪潮中跨国公司供应链管理的加强、发展观念的转变、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质性收益构成推动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外在冲力、思想基础以及内在动因(高凤莲,2006)。社会责任主体从单个企业扩展到供应链,是供应链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4]。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展开(申光龙等,2009),整合链条企业社会责任(陶菁、顾庆良,2009),促进供应链活动与环境相容的程度以及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与实施(汪应洛等,2007)。实证研究表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对供应链管理绩效产生积极影响[5]。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从传统供应链管理向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转变,为供应链管理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和履行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如成员企业间文化差异、成本与利益协调问题等问题(李雷鸣等,2008)。那么,如何协调企业之间的关系,提高绿色供应链管理CSR的履行程度?有学者提出,我们应在“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引入共同治理机制[6],在供应链内建立合作战略,共同促进供应链CSR活动的发展[7]。3.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社会责任存在互动性,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通过借助财务绩效这一中间变量对企业社会责任与内部控制之间的互动性进一步实证检验,表明企业社会责任、财务绩效、内部控制三者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的关系[8]。在社会责任与内部控制融合的发展趋势下,我国众多学者试图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框架构建。王海兵、王冬冬(2015)对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概念、目标、主体和对象、原则等基础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对于深入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花双莲(2011)构建了“目标、要素、主体和层面”四位一体的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框架,从战略控制、管理控制和作业控制这三个层面展开研究[9]。王海兵、伍中信等(2011)则构建了以利益相关者为导向,以企业社会责任风险管控为中心的人本内部控制战略框架[10]。在此基础上,王海兵、刘莎(2015)进一步将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提升至战略层次,提升控制的效率与效果[11],推动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4.研究述评现有文献多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社会责任和内部控制之间两两关系的研究,三者融合研究不多,但前人的研究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提供了思路。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将三者有机耦合,能够实现1+1+1>3的协同效应。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为决策、执行和监督三个层面进行框架构建并提出实施路径,有效降低社会责任风险和实现企业及整个供应链的价值增值,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同时,促进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各节点企业的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建设,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实现供应链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理论与实施体系

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耦合,为构建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框架奠定基础,加强绿色供应链管理,有效防控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风险。本文主要从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耦合性和互动性、框架构建及其实施路径进行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理论框架的构建。1.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耦合性和互动性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耦合性主要体现在发展战略、流程活动和过程优化三个方面。绿色供应链管理整体发展战略与节点企业发展战略高度耦合,协调统一,提高内部控制的环境适应性,推动链上节点企业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承担水平。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业务流程构成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控制活动,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系统不断对其进行调整与优化。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耦合性是构建理论框架的基础,企业必须正确认识两者的耦合问题,努力营造企业绿色文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树立鲜明的企业绿色形象,追求环境利益双丰收以达到企业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供应链管理引领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促进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体现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互动性,促进耦合性的提升。在绿色供应链管理发展战略的引领下,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通过响应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需求,合理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设计内部控制机制,对整体流程进行有效控制,打破传统内部控制的局限性,帮助社会责任理念顺利融入绿色供应链管理中,有效管控环境风险,促进绿色供应链的持续优化和企业价值增值。2.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框架绿色供应链管理重视企业内外部环境影响,强调企业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方面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有助于防控企业社会责任风险,维护和平衡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的绿色健康发展。运用内部控制手段控制与监督企业合理履行环境责任,有效管控环境风险,是人本经济时代下供应链上的各企业贯彻落实其社会责任的必然选择。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从宽度上将社会责任延伸至整条供应链,从高度上影响企业发展战略,对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框架包括企业绿色发展战略、控制活动、控制报告与评价以及信息与沟通四部分(见图1)从上而下依次包括决策、执行和监督三个层面,纵向实施从战略目标到内部控制评价的整体流程控制和五大模块之间的信息传递,横向实施从绿色设计到绿色物流的部分流程控制和信息传递,通过整体与部分、静态与动态的结合,形成闭环的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系统,促进链上各节点企业在采购、生产、营销等一系列经营活动过程中关注内外部环境问题,实现供应链整体和企业的不断增值。绿色发展战略是总控,企业作为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体,将环境因素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绿色发展战略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社会和环境而言,企业和供应链层次的决策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12],其应与供应链整体发展战略协调一致。绿色供应链管理包括设计、采购、生产、营销以及正逆向物流五大主要流程,可以将其细分为绿色工艺和技术、绿色材料选择、绿色供应商选择、绿色智造环境、绿色智造流程、绿色包装、绿色销售以及材料和产品回收等,构成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控制活动,不同企业通过共同构建和优化相互对接嵌套的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系统对供应链流程各个节点进行风险控制,保障在各个环节实现资源消耗和环境负面影响最小化,促进绿色发展战略的实现。同时,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系统对企业实施绿色度考核等监督手段,形成控制报告,包括内部控制自我评价(CSA)、内部审计(CIA)和外部审计(CPA),共同构成C-SIP-A评价体系,形成三道沿着时间轴递进的评价与审计防线,对控制效果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此外,还可以建立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QHSE(QualityHealthSupplierEnvironment)管理体系,对供应链上各企业进行监督。处于复杂商业生态环境下的绿色供应链节点上的企业,不同于传统的原子型企业,各个节点企业环环相扣,相互影响,风险共担,协同共生。因此,实施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不仅应重视单个企业内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还应考虑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主要包括预算信息、财务信息、人力资源信息、合同信息、内部控制报告与评价信息、制度流程信息以及其他信息,信息与沟通的内容和宽度在传统内部控制信息的基础上大大拓展。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通过信息在不同环节、不同企业、不同部门、不同业务流程之间的输入与输出,不断优化绿色供应链管理系统,促进绿色供应链管理实现流程通畅、流程增值和流程可持续。3.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实施路径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实施路径,从环境分析、机制建设、流程控制、阶段分析、点面结合、流程监督到调整与优化分为决策、执行和监督三个层面(见图2),这是由绿色供应链管理系统复杂的布局与囊括多元化的成员企业等特性所决定的。(1)决策层面。决策层面主要从环境分析和机制建设两条路径出发,是保障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顺利开展的前提。环境分析即核心企业和成员企业运用量化与质化分析手段综合分析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制定并调整绿色战略目标,确定风险偏好并合理评估风险,为企业绿色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政府作为环境优化的加速器,宏观环境的调控者,应当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提供有效的制度环境。研究发现,当政府加大对不采取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的惩罚力度,并提高对采取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以及消费者的补贴,可以促进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13]。同时,消费者是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推动者,也应作为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只有对企业内部环境以及所处的行业环境、制度环境等全面分析评估,才能制定出使供应链管理系统绿色发展,实现绿化企业发展战略的目标与机制。机制建设包括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制度建设即核心企业根据其对内外部环境的分析,结合供应链整体发展战略,通过各利益相关者及成员企业参与,引入共同治理机制,共同构建相互对接嵌套的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系统,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中,有效防控企业社会责任风险。文化犹如企业的血液,历久而弥坚。核心企业应营造良好的绿色企业文化,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引领整个供应链管理体系都建立以绿色环保为主流的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为内部控制有效性提供有力保证。同时,企业文化的不可复制性也有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此外,传统的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侧重于单个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除了囊括多个不同企业以外,还要将环境因素加入其中,为CSR内部控制活动的开展增加阻碍。因此,在机制建设过程中,还应考虑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运作过程中的障碍因素,比如成员企业之间缺乏沟通、缺乏信任和绿色技术瓶颈等,制定应对措施,促进绿色供应链管理顺利实施。(2)执行层面。执行层面分为流程控制和阶段分析两个环节,主要针对流程进行控制和分析。流程控制可以细分为纵向整体流程控制和横向供应链流程控制。纵向整体流程控制,即核心企业根据绿色发展战略,结合风险应对策略,综合运用控制措施,从绿色发展战略到内部控制报告与评价整体流程实施有效控制,维护和平衡各企业之间的权益。成员企业则应积极响应核心企业和供应链的需求,履行好自身的社会责任。横向供应链流程控制,即企业对从绿色设计到绿色物流一系列业务流程进行控制。以核心企业为主导采用问卷调查法或分析企业前期财务数据、销售记录等了解消费者绿色偏好,调整产品设计,在合理控制成本的前提下,确保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最小。采购环节应特别关注材料和供应商的选择,与供应商进行对话并建立伙伴关系[14],了解合作企业风险价值,评价合作企业的风险度,对具有不同绿色度的合作企业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15],还应设置合理的供应商激励机制。人本经济时代,生产环节应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利用绿色材料、绿色生产设备、绿色生产技术等资源,为员工创造宜人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新时期内部控制的职能。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不仅可以改善员工的生活质量、工作条件以及生产流程[16],还可以提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水平。对于销售环节,企业应采用绿色环保的包装材料,选择合适的绿色营销战略并对下游企业与消费者宣传可持续消费理念。对于运输环节,企业应选用对环境危害最小的交通工具,并且对其提供废旧产品的回收再利用的技术支持,实现绿色物流。阶段分析,即各企业通过对不同阶段的流程进行控制,分析差距和问题并及时反馈做出修正,对各阶段社会责任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因此,企业内各部门兼的合作与分工,成员企业间的信息与沟通尤为重要。在“大数据”、“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由核心企业为中心建立社会责任信息管理网络系统,打破各部门之间信息不能共享的壁垒,稳固供应链上各关联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增强企业绿色发展意识,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3)监督层面。对于监督层面,主要通过点面结合对供应链整个流程进行监督,不断调整和优化实施路径。以单个企业为点,以整条绿色供应链为面,再结合非营利组织(NPO)、行业组织等第三方机构对其实施全面监督和全程监督。从供应企业角度实施监管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监管产品生产、销售和运输等过程是否环保,安全;二是监管对使用后产品的回收、处理以及合理处置[17]。以单个企业为点,即链上各节点企业从绿色发展战略到内部控制报告与评价实施全程监控,通过由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共同构成的C-SIP-A评价体系,来评价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缺陷的性质和原因,以适当形式及时向上级汇报。在“互联网+”时代下实现“三联”审计和功能协同,包括实施互联网+内部审计的“联网”审计,建立内部审计的“联审”机制,以及实现内部审计与外部相关组织的“联动”[18]。以整条绿色供应链为面,即通过QHSE管理体系,积极开展QHSE审计,对供应商、上下游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环境影响等进行不定期考评,及时形成评价报告并进行公开披露,实施全面监督,有效防控企业社会责任风险。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进行整改并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帮助其提高绿化水平,还能加强跨部门、跨企业的合作力度。同时,NPO、行业组织、消费者等的第三方监督对树立企业绿色形象,提升履责水平,减轻环境压力降低环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汤晓建(2016)认为内部控制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调节器,对其有正向调节作用[19]。因此,监督层还能通过信息反馈机制起到调整与优化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和供应链系统的作用,通过内部控制报告与评价,发现缺陷和问题,采纳各方部门、机构对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构建与实施的不同意见,层层反馈,为企业决策层不断完善与改进企业机制、制度与文化以及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供应链在本质上是风险链和价值链,供应链管理同时也是对风险和价值进行管理。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重点关注环境等方面的社会责任,响应绿色健康发展的号召,运用内部控制手段控制与监督企业合理履行环境责任,有效管控环境风险,实现企业价值增值,是人本经济时代供应链上各企业贯彻落实其绿色社会责任的必然选择。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存在耦合性和互动性,本文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提出了以核心企业为基础、以利益相关者为导向、以社会责任风险管控为中心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框架,从环境分析、机制建设、流程控制、阶段分析、点面结合、流程监督到调整与优化分为决策、执行和监督三个层面提出实施路径,为加强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各节点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建设,有效防控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风险,实现链条上各企业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和保障。同时,国家法律法规等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出台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具有促进作用,能够推动绿色供应链管理落地,减轻企业的环境压力与社会责任风险。未来的研究需要从更细致的层面对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实现机理与实施路径进行探索,明晰承担社会责任在实现供应链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地位与意义,加强建设企业绿色文化与制度,培养各阶层管理人员与员工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后续研究可以将预算控制纳入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框架中,加强企业预算控制建设,保障绿色供应链管理顺利实施;还可以将合同控制纳入绿色供应链的供应商管理中,加强企业对供应商环境行为的管理,同时将“互联网+”思维融入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建设中,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更好地建设绿色供应链管理下的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有效管控供应链上节点企业社会责任风险,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价值增值和供应链上企业的协同共生。

作者:王海兵 贺妮馨 单位:重庆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