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院工商管理人才培育

时间:2022-08-03 06:00:14

民族学院工商管理人才培育

一、引言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指出,要“保持高等院校招生合理增长,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这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民族院校作为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阵地,承载着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为民族地区服务以及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的重任,在推进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中处于重要的战略位置。而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教育虽然在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但大多起步较晚,发展相对落后。在新形势下,民族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人传统的才培养模式面临新的问题: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高校间竞争日趋激烈,生源、师资、资源等方面的争夺使民族院校以及学科专业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民族院校长期以来以干部培训和知识教育为主[1],这种传统办学模式导致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上出现了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传承轻创造、重共性轻个性等不良倾向和问题,导致专业人才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就业质量及创业水平不高,未能有效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如何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四种能力”以使学生更好适应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民族院校该类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点。

二、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四种能力”不足及原因

(1)教学与实践相脱离,学生实践能力较差工商管理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多方面的实际管理能力。但在目前规模化的招生和培养方式下,高校在人才培养中难以顾及学生实践能力,这在民族院校中更为突出:工商管理的课程设计多以理论传授为主,同时由于师资力量所限,未能有效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缺乏实践锻炼导致学生不重视甚至忽视实践技能的原因。其次,民族院校的生源本身基础薄弱,加上在大学教育中不注重职业技能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很难得到全面提升。再者,由于观念和资金所限,民族院校很少配备经管类实验室,工商管理学生缺乏实验经历和实训演练,对企业生产流程和经营运作缺乏感性认识,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很难实现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不容忽视的是,院校在专业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质量评估和教育质量保证等各方面普遍缺少系统性和可检验性,也是容易造成师生不重视甚至忽视实践技能的重要原因。

(2)培养方式单一,学生缺乏创造能力由于起步晚,起点低,民族院校的工商管理等商科专业的发展处于师资力量和资源严重不均衡的态势;加上所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和商业氛围不足,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其二,长期以来单一的培养方式使得学生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主观能动性未能充分发挥,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系统的训练。其三,由于缺乏与企业和实地基地的双向联系,以及没有参加各种营销策划大赛的经验历练,很多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弱。最后,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受到民族习俗、宗教信仰及生活地区社会发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思想相对较为保守。然而,工商管理的学生就业主要是企业、政府等部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是非程序化决策问题,因而更需要加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3)专业缺乏特色,学生就业水平较低特色不突出是当前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不容忽视的地方。民族院校的特点决定了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主要是面向企事业及机构的管理人才和综合型应用人才,以及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府决策部门的中层管理人才。但由于工商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发展较为成熟的学科,在各大高校纷纷开设的前提下,市场日趋饱和,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加上民族地区经济不发达和市场发育不充分,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吸纳有限。工商管理学科发展的矛盾日趋凸显:人才的培养难以满足和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对优质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缺乏外在环境市场需求的拉动也使工商管理专业发展难以进一步提升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服务水平。众所周知,重点院校及发达地区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专业素养和理论知识方面都有比较优势,故民族院校的同类学科若不能挖掘和培养自己的专业特色,培养的毕业生将很难与985、211等知名高校的毕业生进行同台竞技,容易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4)创业教育体系不健全,学生创业意识薄弱首先,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层次较低。目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仍处在起步阶段,只有为数不多的高校成为创业教育示范或建设单位,有着较为系统的建设规划。相对而言,民族院校整体环境创业氛围不浓,创业活动缺乏系统指导和创业实践平台,使得大学生创业能力和创业活动难以培养和实现。其次,有些民族院校虽然设立了创业培训等相关课程,但创业教育教学模式与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需求脱节:培训方式仍以单一的课堂教学和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创业实践锻炼故难以真正培养创业技能。再者,高校创业教育的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培训教师多以本院校经济及管理学科的教师为主,缺乏社会创业实践的企业导师,导致创业培训教育效果很难达到预期效应。最后,高校对大学生创业的激励机制不足、创业教育活动开展和创业园建设的不到位,也影响到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

三、推进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四种能力”培育的基本思路

(1)改革课程教育体系,将“四种能力”的培育为核心,全面提高师资水平要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首先改革课程教育体系。因此,民族院校需要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构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将“四种能力”的培育作为制定专业培养计划的核心,在工商管理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材、培养方式、社会实践等方面深入改革,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四种能力”培育的良好机制与氛围;通过加强大学生“四种能力”培育,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2]。其次,在围绕学生“四种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必然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为此,我们应当着力全面提高师资水平:包括加快教师的知识更新,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加紧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教师,加强学术梯队建设与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加强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以适应当前管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加强教师科研素质的培养,鼓励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历层次和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加强高校与发达省份重点高校的交流合作,鼓励教师到名校进修和访学,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教学培养方法和经验。

(2)明确培养目标,校内仿真实习+企业实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民族院校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其培养目标必须着眼于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应该坚持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以培育大学生“四种能力”为重点,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在实践教学中应创新思维方式,通过在校内建立仿真企业模拟实验室,争取在学校内实现跨专业仿真实习,训练学生从事经济管理的综合决策能力、综合执行能力。首先,参照典型的生产企业的业务链设计一系列经济组织及其业务流程,形成一个科学的企业仿真实习体系。其次,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和知识能力结构的特点,把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配置到不同仿真企业和不同机构的不同工作岗位,组成仿真社会生产和服务系统,处于复杂市场环境下的企业经营进行大规模的仿真运作。最后,通过仿真实习将有助于学生全程参与仿真企业及相关职能部门和服务机构的多样性决策,处理仿真企业及相关职能部门和服务机构纷繁复杂的业务,经历了仿真企业及相关职能部门和服务机构的基本业务环节和流程,全面而综合地增强学生参与实际工作的能力。此外,还需要落实和建设好校外的实习基地,让经过仿真训练后的学生进入企业现场实习,能有效增强其校外实习的质量,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校内仿真实习和校外实习相配合,将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3)创新教学方式,加强与企业需求对接,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要创新教学方式,营造开放创造性教学氛围,废除“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通过各种方式,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特别是工商管理课程教学中要注意引入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启发学生创新性思维,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这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思维。此外院校还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通过校(院)企合作让学生参与企业课题研究;甚至要求学生主动去企业去找课题作为创新团队的作业或任务来完成,以训练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可组织工商管理类商科学生积极参加企业举办的各种市场营销策划大赛和新产品推广调研等竞赛,按照参赛要求进行调研和设计以完成项目任务书或商业策划书。通过组建团队参赛不仅培养了学生协同作战的能力,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其实践技能,实现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同时也有助于企业寻找新创意和挖掘到所需要的创新人才,实现互利双赢。

(4)打造专业特色,“3+1”培养模式暨双导师制,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特色教育是解决中国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趋同化”的一条有效途径;民族院校必须挖掘和确立自己的专业特色,依托区域优势和特色学科,以差异化定位打造竞争优势。如广西民族大学作为国家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基地,具有东盟小语种的特色学科优势;且广西地理上与越南接壤,是进入东盟国家的桥头堡。因此工商管理专业应借助地域和特色小语种学科优势,灵活采取“3+1”、“2+2”跨国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国内培养2~3年,然后到东盟国家高校留学1~2年),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来打造自己的专业特色优势。一方面,采取国际合作培养模式不仅有助于培养熟练掌握东盟语言、了解东盟文化、专业功底扎实、具有国际化背景和视野的复合型人才[3],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另外还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和空间,实现既可选择在国内就业也可以进入东盟甚至其它发达国家就业的目标。为此,工商管理专业需要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各国联合办学,扩大国际留学生的相互交换制度,拓展和深化国际培养模式,形成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此外,在国内学习期间还可以推行“双导师制”,即为每一位学生配备校内学习导师和校外实践导师,强化理论知识与实践指导,进一步提高专业培养的有效性和扩大特色优势。在实践中,需要加强与不同行业的联系,通过合作建设教学实践基地,紧密联系产学研,落实校外导师的聘任制度,加强校外导师对学生帮扶力度和指导效果考核,推动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外向型发展。结合“走出去”的国际合作办学模式和“请进来”双导师制,将会极大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为民族院校工商管理等应用型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打开新思路。

(5)树立创业意识,加强创业培训并积极参与创业孵化,拓展学生创业能力加大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训,增加更多的创业实践机会,是建设更完善的大学生创业学习与实践的社会平台首要任务。实践中,要从入学教育开始树立学生的创业意识,通过学院的创业网、广播、宣传栏、图片展等,对政策、项目策划及典型创业事迹进行展示宣传;另一方面,邀请成功创业校友宣讲创业史作为示范,全方位营造积极推动鼓励创业的校园氛围[4]。其次,要邀请专任教师、法律专家、优秀校友以及咨询机构进行创业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市场准入、政策解读、劳动、工商、税务、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扶持政策,围绕创业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以推进创业培训取得实效。再者,切实以“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为契机,鼓励大学生动手创业,从构想开始,指导他们如何市场调查、如何确立创业项目、如何写创业规划书、如何申报注册公司、如何进行运作和经营、如何合理规避风险等等,做好自主创业毕业生的参谋。最后,还要着力构建“政府、企业、院校、金融、中介”五位一体的创业孵化模式,充分利用国家和政府提供的多渠道的金融支持体系和各种大学生创业基金会,努力帮助学生联系创业资金和融资渠道;同时鼓励大学生着眼于一些“投资少、见效快、易调头”和“短、频、快”的项目上,组建团队着手以创办微小型企业为主的创业实践,积极参与项目孵化。另外还需要搭建风险投资与创新创业项目接洽会,强势推动优秀创业项目落地孵化、市场化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