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公共管理论文

时间:2022-08-18 04:02:58

职业教育公共管理论文

一、国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特点和经验

(一)教育部门与企业合作

在职业教育管理上,发达国家逐渐形成了一种由教育部门与企业共同合作管理的模式,并取得了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如美国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德国与瑞士的双元制等。加强教育部门与企业的密切合作,能够使人才培养具有实际导向性,更加符合市场需求,不仅解决了企业人才短缺的困境,同时有利于缓解毕业生就业难题。

(二)管理重心下移

发达国家的教育管理目标是追求教育平等均衡发展,从而实现国家发展战略。发达国家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职业教育的管理上有重心下移的趋势。如美国和德国,在加强对职业教育指导和监督的同时积极地将管理重心下移,让职业学校有更多自主权。职业教育的管理重心下移有利于减少高校对政府的过度依赖,符合高校去行政化趋势,减少行政管理制约,提升高校自身管理质量。

(三)法律体系健全

职业教育管理的根本手段是法律,它保障了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正常运行。各国都通过立法的手段管理职业教育。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都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的法规。加强职业教育的法律体系建设,对于改观高职教育低层次、低水平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四)政府投资力度增大

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公共服务内容,离不开财政资金的支持,经济手段为职业教育管理提供了必备的物质基础。各国对职业教育都极其重视,政府通过加大投资力度增大保障了职业教育的实施和发展。

(五)职业教育评估体系健全

评估是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加强职业教育评估体系建设,对于引导职业教育规范化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发达国家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加强对作职业教育的评估监督,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估、监督制度。

二、我国现行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问题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由于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出现的问题,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管理主体复杂多元

我国职业教育的主管部门有教育部门、劳动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办学等。各部门之间利益不同,职责重叠和缺位并存。种这种多头管理、各行其是、职能交叉的管理模式使职业教育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存在管理混乱、权责不明的问题,同时也增加了行政管理成本,学校自主管理的灵活性受到抑制。

(二)办学缺失自主权

我国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办学,决策权在中央,分级管理,以政府统筹为主,学校只能参与,很少有独立权,这种制度使得职业院校的管理缺乏个性和创造性,同时教育行政化管理也不利于科研环境的建立。

(三)职业教育法律不完善

职业教育的实施,离不开法律强有力的保证。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时间短,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还有待于完善。目前职业教育机构资质管理混乱,纠纷频发,其根本原因就是相关法律制度和监管的缺失,这就难以保证职业教育整个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四)缺乏现代高职管理理念

新时期高职院校管理改革的突破点就是管理理念的创新。只有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按照现代管理科学的理念、方法和规律来管理学校,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实现高职院校管理创新。然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多未能树立起现代高职和人本管理理念,管理制度明显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特色,行政管理较为僵化。

三、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对策

面对新的经济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要不断地完善和创新,应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明确政府职能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思想主张引入市场竞争、强调绩效评估和供给主体的多元化等,因此政府需要重新定位管理高职教育的职能。1.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现阶段,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仍存在一些与市场经济发展不适应的地方。因此,政府可以借鉴多数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做法,应重新定位其管理高职教育的角色,逐步把职业教育的管理权下放给地方政府,给予地方政府和学校更多的管理权和自主权。这就要求政府处理好与市场的关系,转变角色,合理定位,逐步从职业教育的“提供者”转变为职业教育培训的“购买者”,通过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落实职业教育的税费减免和资金扶持政策,激励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发展。2.地方政府要发挥在管理区域性职业教育中的作用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也要求地方政府加以引导、扶持和协调。地方政府应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对本地区内的高职教育工作进行统筹管理,把高职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发展规划中来,逐步放权给高校,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变直接管理为间接调控。通过进一步“简政放权”,提高地方政府与职业学校的办学积极性,同时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监督管理。3.完善政府统筹协调政府主要发挥宏观调控和统筹协调作用,理顺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减少多头管理和职能交叉。加强教育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和协调,使各部门在职业教育中做到分工明确、紧密协作。

(二)创新职业教育管理理念

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创新的管理理念。要完善和创新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机制,管理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符合时展要求的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新理念。1.“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根本宗旨。高职院校在管理过程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体现人本管理和柔性管理相结合,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为教师的工作提供更多的支持。应不断拓宽师资培养培训渠道,加大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建立职业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制度,倡导终身学习。2.办学理念和管理机制相结合在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建设中,管理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也极为重要。高职院校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于其要拥有现代办学理念,还在于其管理机制的运作是否与之相适应。应尝试构建多元内部治理结构,建立董事会制度,减少内部管理中间环节,建立两级管理体制和专业法人制度,建立支撑核心竞争力发展的高职院校管理机制,职业院校要做到办学理念和管理机制有机结合,使得其内部师生员工向着学校所期望的方向转化。

(三)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职业化管理

1.以市场为导向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基于市场的管理原则与措施,认为在公共管理机构中应该有基于市场的竞争和基于市场的绩效考核。因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面向市场,市场引导职业教育的需求和供给。市场的引导属于高等职业教育运行机制链条中的动力系统。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和供给相互作用,最终达到一种动态平衡。2.完善高职院校的职业化管理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企业管理技术在公共机构中的应用,强调经济、效率和效能,重视管理的职业化。因为只有通过职业化的管理,才能更好地提高效率。因此,为了高等职业教育经济、效率和效能,应逐渐实现职业化的管理。如建立灵活的职业教育教师的资格证书制度,采用教师资格年审制度,定期考核教师,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以符合教师资格标准。

(四)提高职业教育水平

1.树立为“顾客”服务的管理导向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顾客至上,政府和公共组织机构的服务对象是“顾客”。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中我们也应当把高职服务的对象视为“顾客”,坚持以“顾客”为导向,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水平。只有树立了以“顾客”为导向的理念,高等职业教育才能更好地发展。在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中的以“顾客”为导向的原则主要是指高职院校要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服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树立育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2.健全和完善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体系针对当前职业教育法律不完善的现状,应该对《职业教育法》做出相应的修改与完善。从法律上明确各个参与职业教育主体的责任与义务,明确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增加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五)创新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机制

在高职院校中,机制创新水平直接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决定着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1.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最基本思想就是强调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多元化。从公共产品理论上来讲,教育的产品属性为准公共产品,因此要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高职院校办学,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有利于高职院校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水平,调动高职院校管理的有效性和积极性,从而推动高职院校的良性发展。2.建立与完善科学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本思想强调衡量业绩,强调明确的质量体系与评价标准。高职院校要想高效地进行人才资源管理,应在重效益的前提下,运用双因素理论,建立一整套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勇于创新,不断完善和创新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机制,突出高职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调动高职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新公共管理理论已被世界各国重视并运用到各国政府公共部门的管理改革中。我国高职教育管理应该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针对我国高职院校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形成新的基于公共管理理论的管理对策,进一步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

作者:孙扬单位:山东省淄博职业学院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