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税专业“一带一路”倡议服务研究

时间:2022-07-09 03:51:01

涉税专业“一带一路”倡议服务研究

“一带一路”倡议拓宽了企业走向国际的空间。企业对外交往的规模和频次不断增加,同时面临的风险也在增加。迫切需要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对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以化解风险,助力企业走出去。

一、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服务走出去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向走出去企业提供服务的水平,远远落后于企业走出去的水平,不能满足企业走出去的需要。凤凰国际智库2016年《中国会计事务所国际化服务现状评估》报告中指出,中资所在涉外业务中,业务规模、业务能力、业务领域等方面与国际“四大”有明显劣势。国内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涉外业务的现状基本表现为:规模小、能力弱、领域单一,很难满足走出去企业在法律、投资、财务、税收、审计、咨询等方面的综合性、特定性、针对性的服务需要。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涉外服务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缺少国际化的专门人才。缺少国际化人才是制约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开展走出去企业服务的瓶颈。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开展境外尽职调查,需要一大批既懂语言,又了解当地法律、政策和市场的综合性人才。但受制于人才成本和业务规模限制,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涉外人才极为短缺。目前,仅从相对成熟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来看,全国中资所国际化人才不足200人,其他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涉外人才也不多。走出去企业的尽职调查大多依靠“四大”来做或依托“四大”联合去做,完全由中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提供的涉外服务非常少。人才短缺严重制约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对走出去企业提供服务的能力和规模,使得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提供的海外业务服务单一性、规模小、领域窄,远不能适应走出去企业对海外业务综合性、多样性的需要。根据国资委、商务部联合的《中国企业海外可持续发展报告2015》显示,“我国‘走出去’的企业,仅有13%的企业盈利可观,有24%的企业处于持平状态。”这也反映出我国整体上对走出去企业提供的涉外服务呈现整体性、系统性的供给不足,制约走出去企业的海外业务的纵深合作与发展。(二)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海外业务规模小、领域窄、业务单一。1.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海外业务规模小,远低于企业海外业务规模。根据财政部会计司2015年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报告》,“2014年内资所的境外审计业务总收入约为34.11亿元人民币”。而同期海外直接投资规模1231亿美元,进出口贸易额18032亿美元。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业务规模与走出去企业的经营规模不相适应。2.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海外业务领域窄。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涵盖国民经济的18个行业大类,但主要集中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建筑业、制造业这五大类行业,占总投资额的比例接近80%。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服务领域则更集中到金融业、采矿业、制造业等领域。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服务领域与不断扩大的海外业务不相适应,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走出去企业的需要。3.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业务种类单一。中资所提供的财务服务更多的是传统的审计服务,而咨询服务只占10%左右。原因是审计业务收益高、业务集中、一次性完成(如上市审计、投资审计、工程承包审计等),而咨询业务则较为分散、经常性发生、业务具体琐碎、成本高(如并购咨询、税务咨询、管理咨询),在缺少国际化人才的条件下,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不能或不愿介入。但对走出去企业来说,咨询业务恰恰是其迫切需要的服务。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业务种类单一,使其对走出去企业的服务能力较弱。(三)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海外业务成本高,制约其服务走出去企业的动力。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海外业务成本约束主要来自于三方面:一是人力成本高,涉外业务人才需要知识和经验两方面塑造,需要过语言关、知识关、经验关,人才的形成需要长期积累和磨炼,难以速成,使涉外人才成本居高不下;二是尽职调查成本高,尽职调查涉及当地法律、制度、市场、税收等各方面,与不同部门和人员接触,加之国情的巨大差异,调查成本高;三是风险成本高,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同样遇到走出去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加之宗教、文化、制度上的差异,很多风险不可把控,开展海外业务时,存在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等性。正是由于海外业务的成本制约,使得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在业务选择上,重国内业务、轻海外业务;重集中性业务、轻日常业务;重审计业务、轻咨询业务。(四)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与海外合作深度不够。基于内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海外业务在人才、成本等方面的制约,在拓展海外业务时,内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通常采取与国际“四大”所合作或利用国际网络合作模式承接海外业务。但这种合作主要是基于项目进行,合作形式较为松散,缺少与境外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长期稳定的深度合作。项目完成后,合作即告结束。这种合作方式在降低海外业务成本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在人才培养和形成稳定的业务关系方面作用有限。不利于内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海外业务能力的稳步提升。(五)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地区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服务于走出去企业能力薄弱。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发展不平衡,从机构规模、业务范围、业务种类等方面,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服务于走出去企业的能力弱。

二、提高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服务能力的建议

伴随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潮流,为涉税专业服务机构走出去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如果从成本考虑只注重国内业务,势必限制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发展空间,难于形成品牌效应。因此,国内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应当着眼于走出去企业的现实需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积极为走出去企业服务。提高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为走出去企业服务能力,关键是人才。但由于人才培养周期长、成本高,短期难以见效。因此,可以通过整合国内外资源、加强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之间的业务合作、扩展合作方式和合作渠道等途径,既解决人才不足的短板问题,又实现海外业务拓展的目标。在合作过程,实现涉税专业服务机构走出去。可以以项目为切入点,建立起境内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之间以及中外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之间的浅层次合作关系,并逐步发展为深度合作。合作形式由项目合作、成员合作的松散形式,逐步过渡为合资合作的深度融合方式,条件成熟后直接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合作从内容到形式由浅入深梯次展开。(一)形成多渠道、多样化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合作方式。1.组建境内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合作联盟,加强东、西部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合作,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整合涉税专业服务资源。由国内涉税专业服务机构自愿组建合作伙伴关系,或由行业协会(律协、注协、税协等)牵头建立合作联盟,集中优势资源共同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服务,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分享、合作共嬴的机制。2.组建境内、境外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合作联盟,与境外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目前我国走出去企业覆盖186个国家和地区,内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不可能对覆盖的所有国家的中资企业提供走出去服务。即使国际“四大”所,涉及的境外业务也大多覆盖130~160个国家,并且相关业务由其成员所承担。因此,境内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单独承揽境外业务几乎不可能做到,有效的方式是与相关国家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合作开展境外业务。国内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可依托专业化国际网络或国际联盟,筛选确定境外合作伙伴,并发展为境外的成员机构,以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行业往来、人员互派、业务交流等方式形成利益共同体。这种合作方式在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提升本土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业务水平、人才培养、降低成本等方面有明显优势。3.建立中外合资(合伙)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形成深度合作。以共同出资方式建立中外合资(合伙)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使合作关系更为牢固。4.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实现涉税专业服务机构走出去。从长期战略看,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是涉税专业服务机构走出去的最终体现,标志着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全面提升。(二)提升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为走出去企业服务的能力。1.加强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当前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但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跟不上企业走出去的需要。涉税专业服务机构要把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要战略和迫切任务。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可以采取“走出去、引进来”方式进行。从短期看,主要是通过加强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通过人员互派、专项培训、业务交流等形式提高涉外业务能力。从长期看,则需要吸引优秀人才充实到涉外业务中。通过重点引进或培养1~2名涉外业务的领军人才,以带动团队整体水平提高。2.突出自身特色优势,提高竞争力。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海外业务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差异性的特点。单个涉税专业服务机构要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是不现实的。因此,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应该根据自身优势,选择某些业务领域作为主攻方向,将这些领域的业务做细、做精、做强,形成品牌优势,扩大影响力。再通过与其他涉税专业服务合作,共同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更全面的服务。3.围绕“一带一路”,跟踪走出去企业的活动领域,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应该追随走出去企业的步伐一同走出去,才能使涉税专业服务机构自身得到发展。因此,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必须跟踪走出去企业的动态,了解走出去企业的需求,梳理走出去企业的业务特点和脉络,调整自己的业务结构,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使涉税专业服务与企业走出去同步,做到“企业走到哪里,涉税专业服务服务就跟到哪里”。通过对走出去企业提供有效服务,助力走出去企业的成长,由企业的成长促进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进一步壮大。(三)发挥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作用,搭建政策支持和保障平台。虽然参与经济国际化的市场主体是企业,但是政府和行业协会却起到保驾护航和桥梁作用。政府部门发挥政策支持和保障作用,行业协会应发挥协调纽带作用,为走出去企业和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提供便利化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1.构建国家间信息交流平台和国别信息及查询体系。走出去企业的决策及涉税专业服务,取决于对境外信息的掌握。除市场信息外,还有就是投资目的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受国外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或透明度的影响,企业单独获取国外政府政策信息难度大、成本高。这需要国家出面,通过政府间合作机制取得国外政府相关政策信息可大大降低社会成本。2.加强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建立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共享共治。走出去企业涉及政府多个部门的管理,包括商务、外事、财政、税收、公安、国资等政府职能部门。多部门管理是基于政府职能分工和专门化分类管理的需要,但同时存在管理碎片化、管理效率低等问题。因此需要将不同部门的相关管理信息进入统一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增强管理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另外,多部门管理容易出现政策之间不衔接甚至相抵触的矛盾,通过政府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增强管理的一致性,避免制度摩擦带来的额外成本。根据便利化原则优化管理流程和管理环节,为走出去企业和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3.建立双边或多边争端解决机制。由于国家间法律制度和经济制度不同,走出去企业出现投资、贸易、税收方面的争端也不可避免,加之各国执法水平和执法透明度的差异,有些争端造成对走出去企业的不公平待遇。随着走出去企业增加,迫切需要建立政府间的争端解决机制,通过政府间的磋商使争端及时解决,维护走出去企业的合法权益。目前产生的贸易争端在WTO框架下协调解决机制相对比较成熟,但其他方面争端(如税收、投资、反垄断等)的解决机制还不完善,需要政府间的磋商形成争端解决机制,为走出去企业保驾护航。4.出台支持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国际化业务的政策。涉税专业服务机构走出去的难度要比一般企业更大。原因在于涉税专业服务机构要比一般企业具备更为专业化的知识和经验,在一般的商业规则外,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必须对国外的法律、制度、政策有更深入的洞察和判断。在拓展海外业务初期,对涉税专业服务机构进行适当的政策扶持是必要的。建议可考虑以下扶持政策:一是对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开展国际化业务适当降低准入条件;二是对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引进的领军人才发生的费用加计扣除;三是对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海外业务培训费用加计扣除;四是对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境外业务的特定费用加计扣除或税收抵免;五是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服务于走出去企业取得的收入定期减免税。5.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整合涉税专业服务机构资源。行业协会是联系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纽带,在组织、沟通、协调方面有着天然优势。通过行业内部资源整合和跨行业资源整合,实现涉税专业服务机构资源共享、提升整体能力,更好地为走出去企业服务。一是建立行业内部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联盟,联盟内的成员事务所资源实现共享。建立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名录和专家库,将各成员机构的业务特点、业务领域、海外业务经历和案例等信息录入到数据库中,由走出去企业根据需要选择受托方。承揽业务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也可以选择合作伙伴,有利于把不同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优势资源发挥出来。二是建立跨行业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联盟,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律师协会、注册会计师协会、税务师协会有各自领域的专业化优势,但海外业务又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通过组建跨行业涉税专业服务机构联盟,可以满足走出去企业综合性、多样性的需要。三是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培养涉外人才。通过专家讲座、业务交流、案例讨论、国别情况介绍、国别法律及制度分析等,提升人才涉外业务能力。四是加强境内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与境外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交往和人员互动,搭建境内外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合作的桥梁。通过学术交流、业务互动、人员互访、派驻等形式,增进相互了解,为中外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提供平台。

作者:新疆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