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政府投入要加强公共卫生制度

时间:2022-04-16 05:10:00

有关政府投入要加强公共卫生制度

【论文关键词】政府财政公共卫生体系投入

【论文摘要】政府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要注重导向作用,关键在于唤起社会民众健康防病的意识,帮助民众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规范,构筑起全社会坚实的公共卫生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建设社区为基础的疾控、医院、社区三位一体防控体系尤为重要。从政府层面建立起稳定的疾病预防控制经费渠道;公立医院加强内部管理和机制,更好地承担临床救治;在社区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全科医师工作团队,以加强健康教育,帮助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健康促进以减缓慢性疾病的发生,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减少因治疗疾病消耗的卫生费用。

社会公共卫生的需要是社会公共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人在不断加大,但相对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而言仍有较大不足。当务之急是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尽快构筑起全社会坚实的公共卫生基础体系,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从根本上保证国家财政对卫生事业发展投人的有效吐和针对性。

1、建设社区为基础的三位一体防控体系

1.1疾控、医院、社区三位一体的防控体系

我国卫生管理体制长期以来沿袭了前苏联的模式,1998年借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模式,上海市率先成立了CDC,2000年国家肯定了上海模式并在全国先后成立CDC。CDC主要职能包括:制定全国疾病控制和预防战略、公共卫生检测和预警、突发事件应对、资源整合、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培养。上海在经过近十年结合国情的实践中,正在探索一条疾控、医院、社区三位一体防控体系建设的道路:一是整合、归并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网络,形成涵盖各种传染病及慢性非传染疾病的全方位疾病预防和控制网络;二是注重条块结合,形成市、区两级疾控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干的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三是进一步完善疾病防治三大网络,以医院为基础的疾病报告网络、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监测网络和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网络,实施疾病预防控制的全方位的网络管理。市疾控中心是实施政府卫生防病职能的公共卫生核心专业机构,在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组织实施全市卫生防病工作的技术保障其主要职能是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同时承担对区县疾控中心的业务指导、考核和技术示范职能。在政府对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的要求下,逐渐形成疾控中心重点加强技术决策、信息综合、防治实施、科学研究和预防服务;医院进行各类疾病的临床治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落实各项防治措施的实施三位一体的防控体系。

1.2组建高水平的全科医师工作团队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上海市卫生局根据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将原以医疗工作为主的街道地段医院统一翻牌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内容相应扩展为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功能,并开始了社区全科医师的培训。全科医师不同于传统观念上在医院工作的医师,其核心是“全”,需要全面掌握医学各相关学科的基础专业知识和基本处置能力,完成最基础的卫生保健。卫生行政部门应该结合社区卫生工作综合的特点,组建社区卫生工作团队。据上海市某区的试点,每个团队由全科医生为主,包括相应的公共卫生医师和社区护士共6一7人组成,每个团队负责1.5一2万的社区人口,以全科医学为基本理念,以建立居民家庭健康档案为抓手,为责任区居民开展’六位一体”基本服务_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相应的全科团队支持系统、病房系统、医技系统,为团队服务提供支持和帮助。这种新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比较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社区居民以慢性病为主预防控制需求。

1.3建立稳定的疾病预防控制经费采道

为了适应新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政府应该建立稳定的疾病预防控制经费渠道,改变和调整以往的财政拨款形式和比例,加大社区预防保健经费,现阶段总体上可按照每万人口20一50万的经费额度下拨,同时改变医保费用结算方式,实行医保预付制和收支两条线管理,从根本上切断医务人员个人收人与业务收人的挂钩关系,从以往追求经济指标转变为应有的追求社区居民满意度,使医疗行为趋向合理,医保费用增长得到控制,既解决因不合理的大检查、大处方所致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又保证了卫生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和应有的报酬问题。

2加强健康教育以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2.1加强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宣教

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各类疾病的重要手段。政府各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全社会整个人群的健康意识。卫生部门要制定健康教育指南,指导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针对重点人群,利用健康处方、健康咨询、讲座、影视等各种形式普及健康知识;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要高度重视和积极宣传科学的健康观念和知识,并将宣传纳人计划,加强力度,坚持经常性和集中性相结合的原则,引导群众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教育部门要将防病知识纳人学校的健康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其他部门要结合行业特点,开展人群的健康教育,同时加强对工作环境的管理,减少职业危害。各部门大力配合、综合治理,引导整个人群真正强化健康观念,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抵御各类疾病的发生。

2.2政府增加提供强身健体的场所

政府应当加强对市民体育健身的领导,将市民体育健身工作纳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证公共体育设施适应市民体育健身的基本需要,为市民体育健身活动提供资金保障。政府除明确规定公共体育馆所积极组织各类体育健身活动,免费向民众开放或提供优惠政策外,还应当在社区、乡镇、里弄和村庄加强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的建设,尤其要多多增加适合老年健身活动的设施,以全科医师为主体的社区工作团队要加强对民众体育健身活动的指导,帮助他们进行经常的、适宜的、无危害的体育健身活动,提高整个民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2.3营造人人讲卫生的健康大氛围

营造健康的氛围,除了积极的宣传教育之外,相应的政策保证必不可少。以控制吸烟的工作为例,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吸烟和很多的疾病发生有密切的关系,但是目前除了在一些公共场所采取强制禁止吸烟外,如何更好地控制吸烟却一直没有更好的办法。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目前常用的办法是国家建立香烟附加悦,税率一般掌握在3份~5研,最高的甚至达洲这样做起码有两点益处,一是增加吸烟者的费用,以达到因经济原因逐渐减少吸烟量而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二是听收税费返回用于公共卫生事业,从另一侧面既增加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又不增加政府财政的开支这种做法不仅仅表示一种措施,更重要的是代表一种理念,那就是全社会共同关注公共卫生,共同营造人人讲卫生的大健康氛围。

3加强健康促进以减缓慢性疾病的发生

3.1健康促进的目的在于干预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传播健康观念和知识,树立健康生活方式,而健康促进的目的在于干预人群危害健康的不良行为,满足人群健康的需要和需求。具体措施如针对吸烟、酗酒、肥胖、高血压、不合理饮食和静坐习惯等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以减少疾病发生或延缓疾病进程,帮助人群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掌握健康行为的技能,形成并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要求政府进一步加大相应投资,加强对全科医师的专业技能培养和训练,保证以全科医师为主体的社区工作团队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做好社区诊断,明确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对各类人群进行分类指导,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努力满足社区居民的健康需要和需求。

3.2加强对慢性病的预防措施

慢性病是指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糖尿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据调查,上海市现有高血压病人120万人,糖尿病病人3。万人;每年新发生癌症病例约4.2万人,死亡2.8万人,约1/3的癌症患者当年发病当年死亡。若以治疗一例癌症病人平均需要2万元计,全市一年用于肿瘤治疗的费用至少为8.3亿。综合计算,每年由慢性病造成的社会价值损失高达20。亿元。加强对慢性病的预防措施就是要建立健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满足居民卫生服务需要的慢性病防治体系,减少早卒,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健康期望寿命川。

具体的行动措施包括明确防治责任、建立相关政策体系、加强慢性病防治机构建设、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落实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综合干预措施、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交流合作等各个方面。所有这些方面都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实施综合治理,既完善慢性病防治策略,改善环境,控制和减少行为危险因素;又充分营造有利于预防控制慢性病的环境,减少慢性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减轻整个社会的物质损失。

3.3防止慢性病并发症的发生

慢性病的另一特点是随着疾病病程的延长,发生更为严重的并发症,导致更多的社会物质损失。以糖尿病为例,专家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治疗所承受的经济负担大约17%花费在糖尿病本身,而80%以上的钱都花费在糖尿病并发症上。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发病大国,其并发症包括眼病、肾病、神经损伤。

我国打破现有城镇三级医疗卫生体系,建立“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然而很多地方过干强调“数量”上的增加,在功能定位上还不是非常明确我们首先应该明确这种机构的根本任务是要满足人民最基本的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缓解医疗资源的过度利用,最终提高人民的基本健康水平。社区服务的生命力所在就是合理的功能定位和构建起新型城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如同国外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提高社区中心的竞争力就必须通过差异化定位将其和三级医院、其他的专业医疗机构加以区别,通过主动的服务来识别和占领有效的市场。同时,我们还要打破我国现有社区中心隶属不明确的现状,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二、三级医院中彻底剥离出来,通过业务指导和双向转诊来实现互动。此外,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主体众多,除了主管卫生部门,还要涉及财政、发改委、民政、劳动、建设等多个部门,因此,我们要学习国外,理清各行政管理职责,由主要单位作为归入口,统一协调,避免过多部门介人而影响效率。

3.4建立健全首诊和转诊体系,完善全科团队培养和管理机制

如何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如何建立首诊制度、和谐医患关系是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英国的到全科医生那里登记注册制度,形成“大病在医院,小病进社区”的格局。同时学习西方国家按需方提供的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借鉴澳洲的模式,由社区医生充当人的角色,帮助病人联系专科医生,进行联合就诊和就医跟踪,以便康复回归社区。在今后的改革中,要从简单的“上下转诊”转变到“全科转专科”“医疗转康复”的两个层面上来,避免改革的单项推进,使整个社区基本网络承担起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工作和“分流和筛诊”的作用。通过双向转诊来引导病人下沉,通过病人下沉来完善全科团队,通过全科团队的建设来改善和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我们通过注册全科医生制度来统一管理,通过开展全科团队建设来引进合适的竞争机制。

3.5开拓合理而持续的筹资渠道

发达国家,无论是政府主导型还是市场主导型,基本上都有很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作为重要的支撑,成为社区医疗服务的筹资和合理补偿的重要来源随着我国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视,经费也在加大,然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补偿不到位;我国的补偿是以复合式补偿为主,主要通过国家的财政拨款、医疗收入、药品收人三条渠道,为了解决以药养医的局面,杜绝医生的趋利行为,政府对社区医疗中心进行收支两条线改革,社区中心药品平价出售:然而我国公共财政能力有限,政府所投入的经费还不能完全满足社区卫生服务的可持续需求。所以,我们要实行国家、集体和个人合理负担机制,并和城市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结合,积极推进和健全预付费机制,以作为筹资的补充手段。

3.6建立第三方评估体系和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品牌意识

我们采用建立合理的第三方质量标准评估机制,通过群众受益角度、社区卫生服务和质量角度,以及潜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对社区中心进行评估,并通过评估结果来树立优秀社区卫生中心的品牌形象,从而杜绝医疗服务和效益差的中心的搭便车现象。此外,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品牌意识,不仅仅从技术层面上,还可以尝试在全国或者某个地区构造一个社区卫生服务文化,弱化传统的管理,

强化文化管理,可以通过人性、文化、品牌来增加老百姓的信任感、社会信誉度。社区卫生服务应从机构、项目、服务者三个层面去打造品牌,机构品牌只是一个载体,这种载体通过项目品牌打造产品、效益。通过市场上的卫生服务品牌口碑来促进各社区中心的竞争,这样才能把我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支撑起来,使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仇元峰,张鹭鹭,田伟,等.国内外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比较

2.中国全科医学,2006,9(17):1398一1400·

3.吴健明,刘朝杰.澳大利亚社区卫生服务筹资与补偿机制对我国的启示〔J〕.卫生经济研究,2006(1):27一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