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9-21 09:36:29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确保了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事故多发、频发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分析其原因,除了经济增长方式落后、安全欠账严重等因素外,主要还是部分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缺失才是症结所在。如何推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落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词: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精细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即便是把安全生产当作天字号工程的今天,煤矿安全事故并没有销声匿迹,一起又一起煤矿事故不断地考验着人们的神经,冲击着人们的承受能力。在纷繁复杂的煤矿事故背后是一些企业不能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生产主体在生产过程中责任严重缺失已经成为诱导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1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及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面临的问题

煤矿企业是安全生产的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综观目前的安全生产发展形势,要切实做到落实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可谓任重道远。1.1安全意识淡薄。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是实现矿井安全生产的前提。但是有的煤矿企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往往重生产、轻安全。这客观说明了企业部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折射出煤炭企业的安全文化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的阶段,是被动的“要我安全”,而不是主动的“我要安全”。安全不能决定一切,但是安全可以否定一切。只有扎扎实实搞好安全,企业所取得的经济利益才能为人所肯定。实际上,只要能够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把安全与生产都摆在可持续发展地战略高度上来认识,才能取得企业与职工的双赢。1.2安全基础工作不扎实。安全基础工作不扎实,主要表现在部分管理人员安全管理粗糙,对瞬息万变的井下地质条件没有充分的认识和心理准备,致使出现应急事件的时候不能够沉着、稳妥地处理,为安全事故埋下了隐患。许多煤矿企业只从短期经济利益考虑,减少安全投入,也有部分企业处于一种等待观望的态度,片面认为政府对安全生产的要求太高太严,因此能拖则拖、能省则省、能不做的就不做,按规定该配备的安全设施也没有配备齐全,或者形同虚设,还有部分企业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也不健全,管理上有时候会出现多头管理或管理空档的现象,导致部分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相互推诿或无人问津,往往错过处理隐患的最佳时机。1.3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安全技术均存在欠缺。本质安全人、物、系统、制度四要素中人是最根本的最终的要素。然而很多企业在职工安全技术培训中并没有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或者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职工教育制度,但没有照本宣科地执行,收效甚微。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或者走过场的现象,部分职工在接受安全培训后并没有对岗位工种有很深刻的认识,不能适应岗位要求,自我保安意识差,临场应变能力弱。特别是“三违”人员和安全不放心人员的教育。没有真正发挥出安全培训、帮教提高的作用,让这些人员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它的作为或者它的指令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再从技术上进行辅导,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进而规范他们的岗位行为,履行安全职责。1.4没有建立起具有煤矿特色的安全文化。一个企业的安全文化是它在过去的很多年内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的总和。煤炭企业有它的生产经营文化,有它的管理规章制度方面的文化,也有安全文化。其中职工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一举一动都深深地打上了安全文化的烙印。煤矿的安全文化也一样,过去养成的一些习惯在以前那种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年代里似乎是合理的,但用现在的眼光看就是习惯性“三违”。煤矿的企业文化包括安全理念、安全教育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种种与安全生产有关的东西。随着社会的发展、矿井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煤矿的企业文化也应当与时俱进,加快改革发展的脚步,以适应职工在安全生产中不断增长的需求,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指引职工树立“安全优先”的理念,真正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

2煤矿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对策

煤矿企业在享受法律上给与的生产经营权的同时还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自觉地承担起履行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促进企业安全、稳定、和谐的发展。企业的经济效益,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经营者业绩的体现;而企业的安全生产,是隐性的,只有等到发生事故时才能看得见。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的结果是往往出现“没有事故忘安全,出了事故想安全”的被动作为尴尬局面。如何落实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已经成为当前安全生产向前推进的重点。笔者认为,要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企业必须在三个方面发挥主体责任的作用。2.1加强矿井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体责任,二是企业员工的个体责任。这两个责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密不可分,必须坚持两头抓两头都要硬的原则。加强宣传教育和自我教育,落实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体责任。古语有云:上有所好下必甚之。这句话简单明了的告诉我们在企业安全生产经营过程中如果领导层能够切实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严肃对安全生产的态度,那么必然能在企业中层管理干部形成一个说安全、抓安全、管安全,在职工中形成想安全、能安全、会安全的良好氛围。企业中高层管理干部一定要认真为职工做好表率作用,加强自我宣传教育,熟悉国家、省市以及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并将他们与现场的安全生产结合起来,加强现场的安全管理力度,提高现场的安全可控程度。建立完善的职工日常教育制度,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中的合法权益。企业安全工作的主体是职工,搞好企业安全必须依靠职工。因此建立健全职工的日常教育制度,时刻抓好职工的安全教育工作至关重要。坚持每日一题、每周一案、每月一课、每季一考制度,坚持班前会合安全活动制度,确保职工时刻掌握工作现场的安全动态和新的安全知识,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综合素质。同时还要坚持职工岗位的“手指口述”操作,达到知与行合一。营造安全氛围,引导职工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到安全生产工作当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一段音乐响起的时候,我们都会不自不觉地和着音乐的节拍,享受美妙的音乐。安全工作也如此,企业通过网络、井口黑板报、广播等宣传阵地、安全劝导,安全应知应会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让职工知道做好安全工作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职工自己,还要让职工感受浓郁的安全氛围,身在安全氛围中,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建立煤矿特色的安全文化。安全文化蛰伏于人的潜意识中,潜移默化地影响职工的岗位行为。企业可以将各种安全理念、警句汇编成册或者建立井口安全文化长廊,要求每天班前班后开会进行学习讲解,自觉指导并运用到安全生产中,并定期开展安全理念的渗透专题研讨、讲座、交流活动,提高员工对各种安全理念的认识程度,同时强化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考核兑现。这样通过刚性的制度约束和柔性循循善诱,可以使广大员工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新的飞跃,企业安全文化层次也将得到极大提高。2.2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职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的提高光靠制度管理和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起完善的教育与培训机制,采取灵活多变的教育形式,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机制,切实提高安全教育效果。安全素养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加强教育培训,进行正确引导。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机制,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专业素质和自我保安能力,使职工适应矿井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求。强化采掘一线工人的培训。采掘一线工人不同于一般职工,这些人往往文化素质较低,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系统培训,或者根本没有煤矿从业经验,对煤矿没有充分的了解,在加上这部分人往往抱有临时观念,为了挣钱,在生产过程中重生产、轻安全,不利于矿井搞好安全生产工作。为了提高这部分群体的本安能力,首先要强化对他们的教育培训工作,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相结合,不断提高他们的从业素质。二是加强安全理念教育,做好感情文章,通过祝福信、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强化采掘一线工人的安全意识。有针对地对“安全不放心”人员开展教育培训工作。要加强对“粗枝大叶的粗心人、图省事的懒惰人、违章作业的侥幸人、盲目蛮干的大胆人、精神不振的‘分心人’”等五种安全不放心人员的帮教工作。要排除这类隐患,必须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有针对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及时培训、疏导、帮助、引导他们时刻牢记安全不放松,杜绝各类违章违纪行为,实现区队稳定,有效推动矿井又好又快发展。2.3加强安全精细化管理,提高现场安全可控程度。许多煤炭企业沿袭了相对陈旧的管理模式,现场管理粗放,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职责不明确,出现管理混乱的现象,给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在生产现场推行安全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现场的安全程度。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人的责任。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主要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安全规划、安全目标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使企业安全与发展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建立企业内部安全指标考核体系,落实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充实安全管理人员,加强企业内部安全管理;足额提取和有效使用安全费用,保障必需的安全投入,治理和消除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安全技术培训、考核方案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同时必须建立各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能部门的业务保安责任制和各工种的安全岗位责任制,明确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各个岗位的职工在安全生产中应负的职责,分级管理,层层落实。强化现场管理,提高安全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度重视“一通三防”管理,加强对复杂条件下矿井通防系统的分析,确保通防系统稳定、可靠。加强顶板、机电、运输、防治水管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强化生产现场的安全监察和隐患排查,认真查找存在的隐患或问题,并严格落实整改责任,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加强对生产过程的动态控制,重点抓好生产现场、操作岗位、重点环节的安全监控,对重大工程、安全关键点实行会审制、包保制,每月排查不放心地点、不放心区队、不放心专业,形成制度。坚持定期调度分析,及时把握和指导解决重大安全问题,防止重大事故发生。加强安全监察职能,按照“标准不降低,制度不打折”的要求,使矿井的各项安全考核制度和措施,得到同步贯彻执行,做到不留空档,不留死角。下移安全管理的中心。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光靠某些人去抓、去管显然是行不通的。要想形成一个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必须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使每一个人参与到安全管理中去,形成上下互动管理的综合格局。部分煤矿现行管理制度管理人员与现场职工往往是割裂的,安全管理浮于表面,没有抓到本质,所以发动职工参与安全管理,进一步推进安全精细化管理进程,实现矿井的良好安全氛围至关重要。首先是要下移安全管理的中心,采掘队长、班组长、瓦安员都应该有适当的三违治理任务。虽然给三违治理下达指标是管理的初级形态,但是对于矿井治理三违,规范职工的岗位行为是很有作用的。其次要把三违治理向夜班延伸,向边远死角延伸,使三违治理触角延伸至每一个班次,每一个角落。

3结语

安全是煤矿企业的根基,是企业的生命线!安全是效益的保证,安全是天!我们的企业时刻以“每个矿工的生命都重于泰山,每个矿井能否存在的唯一标准就是安全!”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进安全文化的发展,构建安宁和谐的社会,不但是我们共同的任务,也是我们心中共同的呼唤!

作者:李明耀 单位:福建煤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