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可行性探讨

时间:2022-01-25 09:50:27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可行性探讨

摘要:最近几年许多企业都把大数据应用到自身的经营管理实际之中。此种现象表明,很多人已经注意到了大数据的应用价值。在对大数据的概念与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大数据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之中的应用所具有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大数据;引入;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可行性

作为国民经济的最基础产业之一,煤炭产业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之中一直占据较高的比例。而且有专业人士对此进行分析预测,在今后的半个世纪的时间之内,这一比例将不会低于49%。然而,煤炭这一行业是一个分布范围广、从业人员又相对居多的行业,容易出现事故。为提升该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必须坚持不懈地创新管理方法,完善相应的体系,把大数据概念自觉地应用于安全管理中。

1大数据解读与特点

大数据这一概念的提出起源于IT界,是相关的研究机构最早使用的概念。大数据没有新的处理模式是不能完成决策的实施的,因此,这是一种全新的处理模式。在这种模式的作用下,完成优化流程、提升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存储能力。现在,大数据已经渗透到任何一个领域及行业,成为一项极其重要的资产。当人们在运用与挖掘海量数据的同时,就会出现新一轮的增长率的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标志着发现新规律和对新生事物进行超前预测。大数据概念本来在生态、物理等领域早有应用,而且在通讯及军事领域的应用也由来已久。它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则是与互联网的普及同步出现的。日益膨胀的数据,对企业发展形成了特别的影响。尽管还有相当的企业并未真正认识到这种数据的爆炸有可能出现的隐患,但时间会让人们意识到这一点。煤矿的安全管理本质上来讲就是建立在一定的以往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的,这是因为大数据早已在管理中存在,而且在血的教训之中形成了经验积累。在权威人士看来,大数据的特点至少有三:一为全体关系。数据的指向都是用于对问题进行研究,最重要的是数据点与研究对象呈现一种相关性。假使进行研究的现象仅表现为某一特定的数据点,那么只要抓住这特定的数据点即为大数据。此种方式的使用,可以从许多的细节中看清。而此前是通过随机的方式抽取的样本,因此得不到这种想要的结果。二为混杂关系。小数据情况下,人们的愿望在于收集较为干净的数据,这些数据即为小数据,其质量相对较高。对于这些数据的质量如何,往往是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投入很大的资金才能实现的。大数据背景下,对于这种特殊的精确性则不必去追逐。尽管有可能在宏观上不准确,但不影响微观上的精确。三为相关关系。相关关系的表现情况过于复杂,既不是简单的正相关,又不是简单的负相关。但是有一点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种相关关系是由因果关系演变而来的。不能轻易地认为这种相关系能够轻易地得为人们所找到,人们所找到的只是发现相关关系。应该和不应该关注什么,从小数据再到数据相互比对,即可发现大数据是否能够适用于其他行业。

2大数据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应用

领域煤炭产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相应的生产经营规范,特别是一些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也形成了相关的法律文件,而且这些文件都是从大量的安全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没有哪一件不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随着开采的进行而修改的。以往的安全运营需要建立各种台账,要有安全记录、设备点检及地质条件方面的记录,这些记录历经长期的发展已经积累起一定的小数据。而在科技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各种现代设备不断投入应用,时时性的数据就出现了,因而小数据被逐步扩充,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即可以判断相应的灾害情况。在拥有大量的数据支撑的情况下,分析基础数据时所进行的内容是,多因素影响下事态的发展以及在趋势方式下所制定的安全举措。作为大数据而言,其在煤矿的安全生产之中在安全数据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都能够有所体现。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其应用本身还表现为一定的局限性。因为,现在的应用还仅仅是表现为简单数据的。数据的数量有限,在煤矿企业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的情况下,积累数据有了质的变化,然而其数据并不完善,也不够全面。数据本身还比较零散,庞大的基础性数据并未得到有效的处理,也就是说这些数据的处理方式还基本上是对样本本身进行的处理。在整个安全管理推进实施的过程中,与安全设施的设置有关的项目,特别是对事故进行查处、对隐患进行的预防、对危险源进行的查询,以及所进行的相应的统计分析,都还基本上依靠手工的方式进行输入,同时进行单机的方式进行处理。这种情况就导致了安全方面的信息在反馈的效率上严重迟滞,而且所进行的分析亦不够准确,不仅难以实现对资源的共享,而且也于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极为不利。

3大数据引入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可行性研究

大数据时代这一提法是随着互联网的普遍应用而逐渐出现的,对于煤矿在安全生产特别是管理方面的数据,如果将其放在海量的数据中加以审视,它只能算是一个个的个体样本。自采集数据到完成对数据的积累,这是一个繁杂的过程,因而表现得极为不容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建立起一个可以共享的、有效的平台,就可以实现数据库的建立。积累的过程囊括了信息的搜索、调阅与录入等过程,通过这些过程可以完成对大量信息的筛选,从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比方,液压支架在进行撤回的进程中,由于没有将侧护板进行有效固定而导致不够牢固,这种情况下就极易导致因为掉落而对人构成的伤害。对此进行分析时可知这是一起人为事故,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完全是由于作业初期对这种危险源进行辨识的工作没有做到位。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对检查事项的进行有所忽略,这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如果把危险源与作业事项建立起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平台的组建,就可以规避这一不足。进而能够实现更加精准、有效地对生产经营进行指挥。不仅可以完成各个平台间的数据对接,还能使资源实现有效共享。现在的煤矿生产经营中,除了在顶板压力、安全环境与人员定位等方面进行监测以外,而在人为因素对安全形成影响方面则难以实现监测的自动化,对这部分的监测还依然采取人工的方式。现在虽说采集工作仍在进行,但是其自身的价值已经大打折扣。比方在人为的不安全因素方面,是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信息的采集作为基础的。对于现场出现的不安全现象,及时通过记录的方式,明确哪些行为是需要加以制止的。现场记录所囊括的事项,要体现出员工的各方面自然信息,不可以漏掉丝毫有效信息,以预防有价值的数据被忽略的现象发生。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的运行,必须以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推进为基本前提条件。不断强化对相关的技术资料与管理资料的搜集、整理与研判,同时完成档案的建立。促进安全管理的相关数据库的建立。要不断探索信息系统的利用与开发,促进安全管理项目能够被系统地、科学地加以反映,特别是在标准、要素及项目方面更应该做到这一点。要真正地凸显隐患的整改、危险源的检测与控制、数据的统计分析与传递等项功能。另外,对于行业间的数据库如果真正实现共享机制,效果会更加理想。在拥有了庞大的数据资源的前提下,通过云计算的引入,就可以有效地完成对数据的分析。

4结论

对于煤矿自动化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促成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就可以使人为发生的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对于软件的平台通过接入相关的数据,技术人员及管理者都可以实时获取更加全面、更加丰富的数据资源,特别是可以实现对历史数据的了解和掌握。当有事故发生时,就会在相当的范围之内完成通告。而有关单位如果再从事同类业务,只要对数据库的相关事项进行搜索就会得知相关的信息。只要将关键词输入其中,就会调阅出故事案例及危险源,而且将其一览无余。这样就方便作业之前的培训与风险评估,也可以使同类事故的发生得到有效规避。

作者:郭黎明 单位:中国神华神东煤炭集团保德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