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管理论文6篇

时间:2022-07-12 11:06:41

企业安全管理论文6篇

第一篇: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一、当前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1.消防安全管理人素质普遍不高

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工作关系着整个企业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也明确规定了企业自身应当履行的消防安全职责,对于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来讲,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人素质的高低至关重要。消防安全管理人由于素质普遍不高,不能很好地履行拟订年度消防安全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组织制订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检查督促其落实;拟订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方案;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工作;组织实施对本单位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组织管理专职消防队和义务消防队;在员工中组织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等消防安全管理职责,从而造成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根本不能起到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的作用,这极易给化工企业埋下潜在的火灾隐患。就目前而言,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人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2.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规范

化工企业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规范,如:未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未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未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防火巡查、检查工作未按照规定的频次开展;未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消防控制室无值班记录表或值班记录表填写不规划;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未持证上岗,不会对火灾报警控制器进行消音、自检、复位、主备电切换等操作,不懂消防控制室应急处置程序;未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等消防安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这些都无形之中增加了化工企业的火灾危险性,如果建筑消防设施出现故障,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再出现问题的话,极易积患成灾。

3.“四个能力”建设工作不规范

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是指: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期火灾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宣传教育培训能力,是公安部于2010年4月作为预防和遏制单位火灾事故的治本之策提出来的。四个能力是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也是对单位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但是四个能力建设的方法和方式是否符合要求,在单位日常管理中难以量化,并且社会单位的“四个能力”建设通过什么样的形式展示出来,接受消防部门的监督管理,有的化工企业甚至未开展“四个能力”建设。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消防监管部门和社会单位沟通时,因为缺少直观、真实的信息沟通而造成误解。因此,要想将化工企业的火灾危险程度降到最低点,就必须要让企业切实开展好“四个能力”建设,人人都懂消防自救逃生知识,事事都按消防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来衡量。但是,就目前来看,化工企业的“四个能力”建设工作做的远远不够,企业内部的防火巡查、检查工作不落实,消防安全培训、演练工作不开展,员工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等等问题,都与“四个能力”建设工作不规范有着极大的关系。

二、化工企业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对策

化工企业的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该工程既要考虑企业安全,又要兼顾生产,更要考虑企业的承受力范围。因此,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制定一个较为合理的对策,从而为化工企业实现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目的。

1.提升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人的业务水平

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人是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者和执行者,消防安全管理人的履职能力高低直接关系到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好坏。因此,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人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提升业务水平:一是积极主动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通过学习培训提升消防安全管理人履职能力。二是结合化工企业实际制定和完善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贯穿于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始终。三是加强对专兼职管理人员的培训。通过对专兼职管理人员的内部培训,一方面,可以提升消防安全管理人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在化工企业内部形成一个消防安全管理团队,从而扩展消防安全管理人在化工企业中的消防安全管理力度和广度。

2.切实加强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由于化工企业在生产、加工、储存过程中,化工原料以及化工产品具有高度的易燃易爆性、有毒性、腐蚀性以及火灾危险性,因此,若发生火灾或泄漏事故,情况复杂、影响持久、治理难度较大,部分剧毒化工原料,如:氰类、有机磷化物等等,普遍存在着燃点低、易点燃、易自燃的特征,遇酸或氧化剂易燃易爆,极易造成火灾或者爆炸事故。另外,化工火灾往往变化速度快,各种危险情况层出不穷,灭火救援人员的安全危险系数较大,同时也给灭火救援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要切实加强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一是要按照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要求,认真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巡查的内容应当包括: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等。二是严格按照消防规范标准开展好防火检查,通过防火检查最大程度的减少火灾隐患,推动消防安全工作的落实。三是加强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通过与消防设备生产厂家、消防设施施工安装企业等有维修、保养能力的单位签订消防设施维修、保养合同的方式,请专业维保公司对建筑消防设施器材进行维护保养,并严格按照《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规定,要求维保企业进一步规范维保项目和流程,每月维保后出据维保报告备案表,确保建筑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

3.进一步加强化工企业“四个能力”建设

化工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四个能力”建设,就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一是要着力提高义务消防队灭火操法的训练质量,训练质量的提高直接关系到扑救初期火灾能力的提升,要及时保存义务消防队灭火操法图片、视频等资料,坚决杜绝义务消防队训练流于形式弄虚作假的问题。二是要着力提高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制定并组织演练质量,要定期修订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每半年开展一次消防演练,要及时收集演练预案、演练签到册、演练照片、演练总结等开展演练关键环节中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确保预案演练活动的真实性。三是着力提高宣传教育培训质量。要广泛收集消防部令规章技术规范、各类消防知识课案、消防安全警示片、消防安全宣传短片等课件、素材、视频,确保对化工企业的员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岗前培训和定期轮训,确保企业员工熟练掌握“三懂三会”。三懂:懂基本消防常识、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三会:会查改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

三、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化工企业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预防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因此,化工企业要严格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履行日常消防安全管理职责,尤其是要在提升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人的业务水平、切实加强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化工企业“四个能力”建设等方面下大力气狠抓,真正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作者:陈刚工作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公安消防支队

第二篇: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实践

一、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一)员工安全意识不够,责任心不强

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保证企业在整个运转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人与物都处于最佳状态、每个员工都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设备运行和人员行为出现偏差,将安全管理工作是贯穿在每一个人的行动中,坚决杜绝和降低设备损失和人员伤害。但是目前很多企业员工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对自己的行为产生的后果认识不清,自我保护意识还远远不够,对于安全操作规程理解不够深刻,对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没有完全了解,这些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安全意识不强。

(二)安全管理手段较单一

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产权、人事、工资、奖励、保险等最根本的制度,基本上是由政府制定的,企业受到的制约较多,限制了企业自主经营的安全管理的手段,企业不能依据事件和环境的变化,实时进行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的一些规章制度及安全经费往往难以很好地落实。

(三)企业的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

新形势下企业往往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获发展,把企业经济效益作为第一因素考虑,大量时间、精力都放在产量、质量、经济效益上,忽视了安全管理,安全生产工作在企业的地位呈下降之势。另一方面企业劳动人事、工资制度改革在深化,但却缺乏相应的安全管理监督、检查和激励机制,没有把安全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进行。

二、企业安全管理完善对策

(一)责任落实要明确

确保安全人人有责,这是企业每个职工没有任何理由推卸的天职。企业要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切实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安全部门督促抓、业务部门共同抓的工作格局,建立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责任状不能一签就完,还应建立责任跟踪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追究制度。总而言之,就是要建立强有力的落实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安全生产责任制应有的功能和效用。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的量化考核,加大目标考核力度,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要一查到底,对严重忽视安全生产的部门和个人,要依法进行责任追究。追究责任必须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要坚决贯彻“四不放过”的原则。

(二)坚持以人为本,严格安全管理

严格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发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企业事故高发与企业员工素质不高、群体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科技水平和安全文化宣传推动不够直接相关。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抓安全,抓住安全工作的灵魂,才能真正克服安全管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的弊端,建立系统分析、安全评价、超前预测、事前防范、专家咨询的新机制,把企业安全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安全管理是对人的行为管理

安全管理是对人的行为管理。按照多米诺骨牌原理,在事故发生的五大因素连锁反应过程中有两大关节点,如果人的判断不发生错误,如果没有潜在的危险因素,就不会发生事故,也不会造成人身伤亡。避免事故的根本措施只能是消除潜在危险因素和使人不发生错误判断。实施这两个方面的有效控制是安全技术进步的宗旨。

(四)加大安全执法检查的力度

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工作是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督促基层落实各项安全法规、规章制度,治理事故隐患,降低事故的有效手段。要规范安全执法行为,界定安全执法行为的责任,促进依法管理安全生产工作。安全检查的时间、范围、程序和应负的责任都必须严格规定,必须改变那种一窝蜂式的庞大队伍的形式主义的检查方法。安全执法检查必须突出重点,检查各级领导安全管理是否到岗到位,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否健全、完善,各项制度、规定、规程的执行情况。对易发生群体伤害的作业区域、部位必须重点检查;对危险源和隐患深入细致的检查,而且要增加检查的技术含量。

三、结束语

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有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日常中要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将责任明确到每个人的头上,做到安全管理的分组管理,并且加强安全执法检查力度,严格要求企业员工的行为举措,提升企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作者:陈国强工作单位: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第三篇: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研究

1危险化学品的定义

危险化学品是指对企业、设备、环境、人体带来危险、伤害、损坏的化学药品、制剂、原料以及中间体,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的数量众多,危机安全的程度深,造成事故的影响范围大,是需要高度重视的关键生产要素和管理要素。做好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有利于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维护劳动者利益、确保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加快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当前企业应着眼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形成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从细节和重点上落实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措施,真正实现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实现危险化学品的实质安全。

2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

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必须以管理系统的完善做基础,才能确保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要从法律体系上、制度规范上进行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避免和制止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和管理工作存在不规范、不严格的问题,制定出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管理措施,避免和消除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各类隐患。

3落实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责任

在这个环节上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使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者认识到危险化学品管理的责任,要通过教育实现管理人员责任感的提升。二是将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化工企业要建立以法人为主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责任体系,通过层层分解和逐一落实,将管理、责任、权利三者统一起来,明确每个人对于危险化学品的职责,做到安全人人管、危险层层抓的局面。

4加大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投入

资金投入是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系统安全和全面管理的物质保障,无论从安全工作上出发,还是从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都需要加大对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在提高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和管理设施的装备水平上,达到机械、人员上的安全。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投入要利用新科技元素,要以新技术和新工艺为途径,从新材料和新设备的角度拓宽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范围,加深对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落实层次,以科技水平提高实现对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的全面控制和科学管理,从系统、细节和根本上避免安全隐患的积累,确保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万无一失。

5提高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人员素质

人员素质是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安全教育是企业安全工作的基础,也是确保化学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应以经验交流、技术培训、学习深造等方式提升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安全教育和培训的过程中要重点对安全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企业主要负责人法律意识,牢固树立依法经营的思想,全面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企业在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时要充分考虑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技术性和复杂性,尽可能配备或聘请危险化学品专业人员来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懂管、能管、会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从完善企业法规制度建设、加大管理力度、理顺管理体系、提高安全投入、加强安全教育等方面入手,防患于未然,从根本上提高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人员的能力,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综上所述,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应该用系统的观点和科学的理论对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研讨,在完善危险化学品管理体系,落实危险化学品管理责任,增加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投入,培养危险化学品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形成对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实质性支持,在关注细节、建立长远机制的基础上,形成新时期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新体系。

作者:龙立业1赵志芳2工作单位:1.黑龙江省劳动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安全工程开发部2.哈尔滨天元劳动安全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第四篇:非煤企业安全管理改进建议

1非煤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安全管理部门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职能

非煤企业尽管大部分都设置了安全管理部门,但是大部分安全管理部门都承担两种以上职能,有的一人甚至身兼五职,像与生产相关的调度值班查岗、节能、环保、质量技术监督、油脂管理、特种设备、车辆、质量与安标体系的建立等工作,安全管理部门的重心往往放不到安全管理上来,而是主要应付生产及领导安排的日常工作。有少数非煤承包单位还没有设置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管理组织不健全,安全管理网络经常中断,与集团公司生产矿井相比,非煤企业安全管理的作用相对淡化,广度和深度都不到位。

1.2非煤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偏低,技术骨干、高素质管理人才严重短缺

据了解,徐矿集团非煤员工中,具有高中文化的占员工总数的9.6%,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不超过员工总数的2%,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高达70%以上,96%以上的企业缺乏机电管理及技术人才。有的基层单位甚至无专职电工及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对安全管理造成了很大威胁。

1.3部分领导人员对安全管理的认识不足

一些非煤企业的高层领导没有真正理解安全唯一的理念,主要精力往往放在生产经营与产品销售上,总以为安全唯一的理念主要是针对井下生产的,与非煤企业关系不大。部分基层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不能及时了解上级的安全管理文件及管理意图,在向员工传达过程中“短斤少两”,从而形成了高层领导高重视、中层领导中重视、基层领导不重视的现象。

1.4对产品质量管理不到位

主要体现在,徐矿集团非煤企业中几乎没有完善的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产品在生产、使用过程中不能做到跟踪检测,尤其是产品的原材料不能由专门机构统一供应,各家自己采购,同时对原材料的检测检查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做到每批次都能检测。对质量管理认识不足,总认为产品质量不能直接造成人身安全危害,而忽略了由于产品的不合格会造成煤矿井下的安全隐患,有些甚至是重大安全隐患。比如在加工锚杆时,由于检测人员工作繁忙,对锚杆的材质、加工尺寸检测不细致、不全面,出现不合格产品,就有可能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诸多隐患。

1.5设备存在隐患较多

非煤企业以前是从矿多经公司分离出来的,使用的生产设备老、旧、杂,加上资金困难,几乎大部分设备都在超期服役、带病运转,安全设施、保护装置不齐全,距《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差距很大。例如部分非煤企业的低压供电电板、启动柜、车床、变压器等有的甚至还是20世纪50、60年代的产品,供电线路整体绝缘下降,长时间得不到处理,带病运转,严重威胁供电安全及人身安全。虽然非煤企业在低压供电线路上都安装了低压漏电保护器,但是很多企业因为电工短缺,同时也因为生产紧张,为了迎合上级检查,周试验及记录都是敷衍了事,保护装置规格、定置参数混杂不统一,一些固定设备的电压表、电流表、压力表、真空表、安全阀未按规定定期校验,低压供电三大保护未能按要求进行整定、测试、检查,特别是设备接地、接零保护做不到在完好状态下运行。

1.6非煤企业异地项目部安全管理失控

近年来,根据集团公司的转型转移,非煤企业随着主业向外转移。由于异地生产环境的多样化,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安全监管不及时、不到位,管理对象多样化。这就使得安全教育难以及时跟上新环境的需要。再加上干部职工身处异地,长期受环境影响,本部好的管理方法逐步淡化,安全理念逐步消失,易产生自满现象。由于工作需要,异地企业招聘了不少当地员工,职工培训不能及时跟上,导致安全工作难以得到保证。

1.7资金不足

非煤企业资金不足是个普遍现象。由于资金长期投入不足,不能及时更新设备,只能勉强维持生产,加上非煤企业工资一直都较低,使得员工对安全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导致一些有能力的技术人才纷纷跳槽,大学生来了就走。据了解,近年来,徐矿集团非煤企业大学生留住率不足10%。安全生产资金严重不足,现代化的设备与管理得不到及时补充,员工长期不能从密集型劳动方式中解脱出来,安全生产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2改进非煤企业安全管理的措施

2.1高度重视管理,有效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高度重视管理,首先必须是非煤企业主要负责人在思想上重视安全管理,切实把安全管理提到企业各项事务的首位,这是加强安全管理的关键。同时,对主要负责人建立健全“安全红线”管理制度,实行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真正让安全唯一理念深入非煤企业高管层。建立健全非煤企业的安全管理网络,从集团公司本部做起,建立相适应的上层安全管理机构,且相对独立。非煤企业基层安全机构的设置、人员配备、组织形式、体系结构都要因地制宜,因企业而异,不能一个模式,但应相对稳定。非煤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平时不但要根据自己的业务范围学习安全管理理论,还要深入学习一两门工程专业技术、现代设备管理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同时应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工程技术人员、员工组织到管理活动中来,使安全管理工作能够得到长期有效的提高。

2.2强化非煤企业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相适应的分配和激励机制

以人为本,打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管理理念,以现代人才的眼光看待本企业人才资源的开发,以爱才求才为共识,真正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制定顺应时代的工资分配和奖励机制,建立切实有效的绩效管理模式,将个人绩效与部门绩效、企业绩效相结合。坚持工资、奖励分配向苦脏累险、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倾斜,特别要对非煤企业核心员工(包括管理高层)的绩效考核与企业利润、员工平均工资挂钩,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把员工的行为引向企业目标,促使企业有序、良性、健康、持续发展。

2.3加强质量标准化管理,以质量标准化促进安全管理,提高全员安全管理意识,牢固树立安全唯一的思想理念

质量标准化是确保非煤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非煤各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逐步完善适合自己的质量标准化考核标准,成立务实、高效的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标准化建设奋斗目标、具体措施及完成时间等。建立健全质量标准化奖罚制度,开展多样化的质量标准化竞赛活动,使质量标准化工作贯穿于非煤企业的生产经营中,促进安全管理工作,使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最终使安全唯一的理念深入到每个员工的脑海中。

2.4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控制及检测体系,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非煤企业生产的矿用产品质量关乎煤矿安全生产。产品质量控制首先应严格按产品设计标准严格执行,一丝不苟,不投机,不取巧,严格按照规程标准及施工要求,严把原材料进货关,在进货过程中要辨别真伪,严把质量关、验收关,出现问题问责到底。其次是严把生产关键工序关,坚持阶段性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严把产品专人专职验收关,产品验收标准严格按照设计及国家标准执行。验收合格的产品应在产品明显位置贴上标有生产企业,生产日期及规格,生产执行标准,原材料标准及验收合格人等的信息。做好产品出厂前的抽检抽试工作。抽检产品数应按相关行业及国家标准执行,抽检人员应是专职专人,做好产品出厂前最后一次检验工作,是保障产品质量的最后一道屏障,其意义非常重要。

2.5加强设备管理,逐步更新和改造一批淘汰设备

虽然非煤企业最近几年对设备改造和更新投放了大量资金,但是还有一批设备亟待更新改造。首先在地面低压供电中,无死角地全面推广使用合格的漏电保护器且正常使用,投入资金更新改造一批生产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产品有效生产时间,降低单元产品生产事故。建立健全管理机构,掌握设备动态管理,完善设备综合管理制度,配齐设备管理人员,实行流程化管理,建立设备大修资金制度,并严格执行设备大修制度,确保设备的完好运行,使设备管理真正走上制度化、正常化、规范化的道路,为非煤企业的安全生产做好保障。

2.6强化非煤企业异地项目部安全管理薄弱环节建设,投入必要的资金完善安全管理工作

非煤企业异地项目部的安全管理工作,由于其环境、人员、机制等方面条件限制,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应从以下几点抓起:①项目部主要负责人应选用复合型人才,多才多艺、德才兼备者是首选,应从本部企业中选送优秀人才;②劳动报酬要比本部成倍增长,让优秀人才积极自愿外出创业,而不是组织硬性安排;③建立一整套既适合异地又适合本部的安全管理模式,并在运行中不断完善;④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信系统建立本部异地安全管理信息共享;⑤安全管理人员、专职安全员定期培训,岗位相对保持稳定;⑥配齐配足生产中的安全管理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充分利用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留住非煤企业高层及安全管理人员,使他们真心地、无后顾之忧地、不左顾右盼地、一心一意地为非煤企业的安全生产贡献自己的一切。总之,只有结合集团公司非煤企业的安全管理实际,切实采取积极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大胆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及不拘一格的管理形式,实现非煤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高效化和最优化,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保障非煤企业正常有序健康发展,促进非煤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使集团公司非煤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鲁建东工作单位: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庞庄物业公司

第五篇:企业安全管理效能关系

1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

企业安全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含了企业与员工的能力、态度、价值观、行为方式等不同方面的内容,并且决定于企业管理风格,与企业的生产作风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需要具有足够的信息交流,将安全管理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相关安全管理措施可以有效的落实与实现。企业安全文化是营造安全生产氛围,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的重要基础。只有真正的在员工生产过程中,将安全生产进行重视,并且将安全生产与企业发展相结合,才可以更好的将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落实。安全文化的建设途径有很多,其中有效的宣传、教育、奖惩等手段,可以让员工自身安全修养得到提高,改变自身技术水平与思想认识的不足,真正的将被动安全管理转变为主动安全管理。

2企业安全问题发生的原因分析

第一,安全生产过程中,技术存在着一定的双刃剑的特点。在以技术为基础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的过程中,随着技术的不断深入应用,生产分工更加精细,系统管理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生产人员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得一些安全隐患不能第一时间被发现。第二,企业处于对经济效益的追求,缺乏全员安全管理的理念。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投入不足,认为安全培训、工作环境改善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在对运营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就会大幅度的缩减安全管理成本,不重视安全生产的主体性地位。第三,思想观念上的不足。生产的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的情况,很大程度上与操作人员的自我意识有关,如果不能正确的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就难以对安全管理的效能进行保障。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具有良好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环境,并且以生产人员的高度安全意识为重要的执行基础。

3如何更好的打造企业安全文化,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3.1决策层的改变

企业的决策层要提高自身安全文化素质,树立正确的安全文化观念。首先,管理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企业决策层要真正的推行人性化管理,保证员工的自身需求得到尊重与满足,注重培养员工的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承认员工的自身价值。只有为员工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员工才可以更加积极创造自身的价值,并且提高自身责任感,真正的参与到企业的发展当中。其次,要形成以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观念。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决策者要注重实行主动式的安全管理工作,以预防为主要的安全管理工作,将以往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最后,要树立正确的安全效益观念。很多企业由于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过于重视经济效益而不能真正的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所带来的效益。有效的安全生产投入,可以更好的为企业来汇报,更好的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企业决策者要正确的认识到事故的成本,并且提高对安全管理工作投入重要性的认识。

3.2管理层的改变

管理层自身的行为,是对于安全管理工作制度执行的重要关键,也是落实相关管理流程的重要前提。管理层要认真的对于安全生产的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进行学习,保证日常生产的规范性。管理层要严格的遵守企业的相关制度,并且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进行合理的引导与促进。在开展安全文化宣传工作中,要做好榜样,让员工真正的了解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了解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为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保障。管理层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不断的学习管理理论,提高管理能力,加强企业安全文化与业务技能的结合,将安全文化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充分的体现出安全文化的实际意义。管理层要对于企业的培训、监督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直接的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当中,明确的分配不同管理岗位的具体职责。企业必须要深入管理改革,建立一个和谐、民主的安全管理环境,真正的将安全文化的作用进行发挥。安全文化的根本在于企业全员参与到安全管理当中,并且通过不同活动的开展,让员工逐渐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认同安全管理行为,最终主动的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当中。

3.3操作层的改变

操作层作为企业生产的最前线,其是安全生产的一线执行者,其自身安全素质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同时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决定了企业生死存亡。首先,要通过建立企业、社会与家庭共同参与的方式,有效的提高操作层员工的安全意识。员工的安全意识是安全文化建设成的重要体现,也是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内涵。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受到了企业、社会与家庭共同的影响,需要全员参与。在开展生产的过程中员工要深刻的认识到自身安全对于企业、社会与家庭的重要意义,提高对自身安全的重视。其次,大力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与教育。操作层员工自身安全意识水平,决定了安全生产能否有效进行。员工要将以往被动的安全转变为主动的进行安全生产,真正的了解企业安全文化,融入企业安全文化,进而实现安全素质的全面增长。最后,要加强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管理者要了解员工的心理状态,对员工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帮助员工解决心理的问题。通过制度的落实,力争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并且通过合理的人性化管理,有效的保证员工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帮助员工更好的解决后顾之忧。通过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让员工消除心理的不良情绪,保持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保持平和的心态,维持良好的工作热情,真正的将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落实,提高安全生产能力。

4结束语

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可以更好的在企业内部营造安全生产的环境,保证企业安全环境的稳定,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素养,弥补管理制度中的不足,有效的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效能。与此同时,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可以更好的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适应,提高企业的经营与生产能力,提高企业的整体形象,促进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提升,更好的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作者:康瑞红工作单位: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吕梁供电公司

第六篇: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研究

1刚性管理是保证电力企业安全发展的前提

1.1刚性管理在安全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刚性管理是指“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制度至上是刚性管理的显著特征。在刚性管理中,管理者围绕工作流程制定相应明确、具体的制度,每位成员都要严格遵守既定的制度,不得自行其是,管理者按照制度对成员的工作进行绩效评价,或表扬或惩罚,从而形成一种良好、有序的工作环境,以便高效完成组织的目标。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形成一种“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氛围。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刚性管理体现在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和安全监管机制方面,并在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中起到了积极作用。首先,刚性管理促进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化。电力企业的业务范围点多、面广,涉及到国、省、地(市)、县等多层面,若安全管理模式不一致、安全规章制度不统一、制度执行力度不到位,安全生产很难保证。因此在输电、变电、配电等每个专业内部实现规范化管理,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必然要求。然而在推行安全管理规范化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就是各类规章制度的统一制定和有力执行,也就是刚性管理。否则,企业的管理就会无序,员工行为无法协调一致,从而出现安全隐患,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其次,刚性管理公开透明,标准统一。在电力企业中,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制约员工规范生产、安全作业的重要方式。按照刚性管理的理念,管理者的意志主要通过有形的、可见的条文体现出来,映射到电力企业,即指已公布的、人人皆知的规章制度。管理者对职工进行评价也主要是以规章制度为依据,具有统一标准,减少了因人的感情因素给考核、评价带来的不一致,体现了安全管理工作的公平、公正。再次,刚性管理可方便、快捷地用于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相对于人的主观判断、酌情考量,刚性管理以其明确的规章制度、严密的组织结构、统一的领导及理性的处理,使得管理活动方便、快捷,将其应用于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则体现出迅速的执行力和显著的实施效果。

1.2刚性管理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弊端

刚性管理是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理性科学管理,是站在管理者的立场,预设一种工作最优化模式。然而在实际的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若一味采取刚性管理,硬性安排监督检查和考核兑现,则缺乏灵活性,容易使员工产生负面情绪,阻碍安全管理的顺利进行。刚性管理往往把员工物化及理性化,忽视员工的非理性因素在工作中所起的作用,严格或苛刻的规章制度、严密的组织结构、森严的权利等级,容易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置于对立面,使员工缺乏主动参与管理、参与决策的意识,自律自控能力低,其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调动及发挥,长此以往则容易形成惰性。另外,电力生产的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无法定时、定量、难以准确计划与考核的工作,仅凭刚性管理无法准确实施。例如科技创新工作、电网保电工作、应急准备、突发事件响应等,这些工作必须结合协调、人为评判才能有效管理和考核。

2柔性管理有力推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

2.1柔性管理在安全管理中的体现及优点

柔性管理即人本管理,它强调以人为中心,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依靠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心理文化氛围,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员工心中产生一种潜在说服力,使员工产生自控意识,达到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责任感,从而把组织意识变为个人的自觉行为。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柔性管理体现在安全演讲、安全教育专栏等企业安全管理文化中。柔性管理作为更高级的管理模式,不是依靠上级命令,而是依靠民主管理、权利平等、人性尊严来调动每位员工发自内心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在员工心理上产生内在驱动力和自我约束力。它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要,能深层次地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积极挖掘自身潜能,做出超常的工作成就。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使用柔性管理,有利于在组织内部形成集体主义和相互协作的精神,有利于形成员工自我管理、自控自律的习惯,有利于形成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机制,从而在员工思想上形成安全意识,实现安全生产。

2.2柔性管理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弊端

柔性管理假定人是理性的,假定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总是能够理智地判断和决策。但在安全管理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个体在信息和认知上的有限性,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管理者一直能理性地处理问题是无法完全保证的。也就是说,由于信息有限、个体心理状态不确定等因素的影响,在安全管理中完全依赖柔性管理会不可避免面临尴尬局面的风险。另外,“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所面向的是个性问题,由于每个员工个性不同,所以柔性管理在电气企业安全管理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安全管理的设计、实施、考核和评估等过程所处理的信息将更多,所花费的管理成本更高,操作的难度更大,收益的风险也会更大。

3柔性引导与刚性制度相结合,提升电力安全管理水平

3.1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辩证关系

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来看,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各有所长,是矛盾的统一体。企业的创立必然是跟随着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而进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规章制度不断更新、完善,从而促使企业迅速发展,这是刚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说,刚性管理是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柔性管理则是对传统刚性管理模式中所表现出的重物轻人、手段强硬、缺乏弹性等现象的一种辩证否定,其实质是尽可能地挖掘员工潜能,不仅仅满足于员工的物质利益要求,而且满足员工人格、心理的要求。因此,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刚性管理构成了管理的骨架,柔性管理则构成了管理的血肉。刚性管理是柔性管理的前提,是柔性管理的基础和立足点,而柔性管理是在刚性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高形态的管理模式,是对刚性管理的有力补充,是刚性管理能够深入持久进行的支撑,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从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方面来看,管理的方法应体现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有机结合,管理的范围应涉及企业内的所有要素,管理效果应是带动员工充满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高效的工作节奏。

3.2实现两者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共同递进

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是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首先,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无证上岗作业、违规违章作业始终是发生电力企业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应严格源头把关,加强行业监管,保持“刚性管理”不缺失。其次,在企业文化得到日益重视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管理者意识到,员工心态安全是行为安全的保障,因此在强调安全生产时,不能仅仅是上级强迫下级完成的一项硬性指标,而是要在思想观念上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即应用柔性引导的方式。因此,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需要将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互渗透和融合,实现两者的共同递进。可以将刚性管理看作一种效率管理,将柔性管理看作效力管理,效率管理强调员工以正确的方法进行生产工作,强调所从事电力生产工作的方式和流程,强调员工依照规范的流程高效率工作;效力管理则要求实施正确的生产行为,提倡尊重员工的思想和需求,提倡心悦诚服的和谐,提倡一种领导力和影响力。具体实施中,坚持用刚性制度约束员工的同时,兼顾“柔性管理”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即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安全制度必须不折不扣,严格执行;同时,电力企业应充分利用安全日学习活动、员工家属安全寄语、安全承诺、安全书画展、安全演讲等形式营造浓厚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提升员工安全行为的主动意识,从“利益驱动型”向“利益驱动与价值驱动并重”转换。针对不同的管理对象,管理方法也应有所侧重,例如对于文化程度较低,工作态度不够积极,尤其是多次违反安全规定的员工,宜偏重于刚性管理,而对于文化素质较高,工作积极主动性强,安全意识较高的员工,尤其是从事创造性工作的员工,则可考虑适当偏重柔性引导。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电力企业内部,要把握安全管理方式的均衡,以避免处理方式的“不公平”而引发员工负面情绪,造成“心理安全隐患”。

4总结

总之,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实际操作中,刚性管理易于维护正常的电力生产安全秩序,并有利于对员工进行量化管理,柔性管理则能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要、激发工作斗志、挖掘更深的潜力。可见,在现代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应当坚持刚性规则与柔性引导相辅相成,既要有安全文化教育的柔性管理,又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安全监管体系,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作者:王芳a郑建柏b工作单位: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a.检修分公司b.厦门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