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课程研究

时间:2022-04-20 03:13:46

行政管理学课程研究

摘要:本论文以《行政管理学》课程为例,从课程导入、课堂教学、课后巩固三个角度探讨如何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课堂,进行教学创新,锻炼学生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教学创新;行政管理学

《行政管理学》课程是管理、经济管理、文秘等专业必开的专业课,在传统教学中偏重理论,随着市场化的发展,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这要求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要有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能力。因此,教师授课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入案例教学法,从课程导入、教学内容与方式多方面进行教学创新,以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一、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学》课程中运用的必要性

20世纪初期,美国哈佛大学首次出现了案例教学法。[1]上课时由老师引出案例,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析并得出结论。结论的正确与否并不重要,注重的是分析的过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思考和控制进程,学习和思考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串讲理论,学生死记硬背,如何将理论性的课程讲出新意,让学生学以致用,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去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贯穿案例教学,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用理论分析问题。

二、以时事导入课程,引导学生思考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经常是以理论导入理论,一方面未显示出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不能引起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在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前提下,作为教师,应该在备课时积极了解与理论知识相关的新闻热点,以便在课堂上以时事案例导入,先让学生进行思考,再引入理论内容。以《行政管理学》课程的第三章“行政职能”为例,[2]51在传统教学中,通常以“行政职能是什么”开篇,稍显死板和单调。要创新教法,可以先给学生介绍一个与课程相关的时事,比如:2011年、2014年中国两次大规模的“利比亚撤侨”事件,再让学生思考“中国政府为什么要不计一切代价从利比亚撤出华人?”从而引出“中国政府的行为是由政府的行政职能所决定的”,进而引入课堂内容,学生会带着案例一步步去探索、去思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使得课堂更加灵活、丰富。

三、以热点串联课程,丰富学生见闻

《行政管理学》课程是管理学、经济管理学和文秘类等专业的基本课程,作为这些专业的学生,不论是在就业过程中,还是就业之后,掌握当前社会的热点新闻,并懂得用理论进行分析都是必备技能。[3]比如毕业后考公务员,笔试和面试都需要了解热点新闻,并会分析。很多企业在面试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应聘人员对热点新闻的敏感程度。但当前的大学生缺乏对政治、经济、文化类热点新闻的兴趣。作为教师,就要在课堂上积极的将理论知识与新闻热点相结合,以“熏耳朵”的方式“帮”学生积累热点,进而激发学生对新闻热点的兴趣,并且使理论知识立体化、生动化。比如,在《行政管理学》第六章“人事行政”这一部分,[2]117可以列举公务员考试的公告要求、阿里巴巴和万达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例等,让学生了解中国公务员制度和人事管理在企业中的实践应用。这些课堂案例亦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学生掌握热点与理论的关系,以及如何用理论去分析热点。

四、以案例深化课程,激发学生运用

案例教学法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开展案例分析,传统的教学中,往往将教师设定为课堂的主角,然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导向下,如果还一味的追求教师占据整个课堂,必将遭到市场的淘汰。教师要把握时代需求,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给学生创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案例分析一般安排在理论课程之后,比如在“行政环境”这一章可以安排学生讨论案例“贫困县摆谱症”,在“行政法治”这一章可以安排学生讨论案例“孙志刚事件”,在“公共危机管理”这一章可以安排学生讨论案例“无锡太湖蓝藻污染”。案例由教师自主选择,要与课堂内容紧密联系,不设固定答案,鼓励学生灵活思考、举一反三。案例分析一方面可以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旨在激发学生活学活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五、结语

作为理论性强的《行政管理学》课程,要积极引入案例教学法,将案例贯穿于课堂的全过程,想方设法调动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兴趣,将理论深化,紧密的与实际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这门课程才能显示出其开设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王玉西.探索案例教学法在翻译硕士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翻译教学,2012(4):41.

[2]夏书章,主编.行政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

[3]刘元文,岳玲.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企事业行政文化建设方向)为例[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4(3):102-105.

作者:刘玉婷 单位:商洛学院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