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子化招标行政监督

时间:2022-12-08 04:07:23

浅谈电子化招标行政监督

随着国家与民间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政府与企业进行生产与建设时所产生的物资、工程与服务采购范围也在不断扩展,我国大多数采购部门都已经采用了招投标方式进行选商与定价。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级政府部门与各行业都建设了自己的电子交易平台并利用网络开展着电子商务活动,其中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平台的建设与使用就是一个典型的示例。全流程电子化招标,就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完成招标与投标的整个过程,招标与投标双方利用互联网在线完成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等全部活动。电子招投标平台提供了电子标书、数字证书加解密、计算机辅助开评标等技术,全面实现了资格标、技术标和商务标的电子化和计算机辅助评标,极大地提高了招标与投标的效率,节省了招投标的成本。电子化招标节省了招标人与投标人印刷标书与领取标书的时间,也省去了投标人舟车劳顿的辛苦,评审专家也不必再翻阅厚重的纸质文件,招投标的全过程都可以利用电子交易平台进行操作与查阅。电子交易平台上的资料与文件经过加密与权限化处理,似乎在平台上已经不会再轻易有机会进行违法违规操作。但是,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的使用是否意味着归口管理招投标工作的各级行政监管部门,包括各级政府、审计、财务或纪委等单位的监督与检查职责可以减轻或者取消呢。目前,有些行政监督部门以招标机构已经使用电子招标平台进行交易为理由忽略了对电子招投标平台的管理与监督。在越来越普及的电子化招标时代,电子交易平台是否可以保证招投标行为的公开、公平与公正,是否不再需要行政监管部门的专项审计与检查,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行政监督部门需要建立和完善电子招投标规范

网络交易平台的出现对传统招投标方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传统的招投标方式与做法以及部分法律法规的内容已经不能完全涵盖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和网络招投标的具体实践。一方面网络交易本身的虚拟性、实时性、广泛性优势比传统招投标方式效率更高、速度更快也更加合规合理,但另一方面,电子信息化招投标因其自身具有的风险性与不稳定性也迫切需要一系列完备的准则和法律法规作为其发展过程中的有力保障。利用网络进行招投标是我国物资采购领域出现的新生事物,我国各行业与各级政府关于电子化招投标活动的法律法规还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阶段,同时需要涵盖电子商务、公民信息、网络安全、电子技术等专业部门协同配合才能帮助电子化招投标平台建立一套适合与可行的规则与监督管理规范。各级行政监督部门可以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相关示范法或其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订有关电子商务的法律与法规,把电子凭证、电子合同和数字签名的法律效力及保管要求、数字认证机构的管理模式、电子信息与网络系统的安全等相关问题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下来,为电子化网络化招投标运行模式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提供坚实可靠的法律法规保障。

招标人设定的规则可作为行政监督的关键控制点

电子招投标平台的利用,可使招标人与投标人在利用网络完成各自的工作而不再需要使用电话与邮件进行反复的沟通与确认,但这并不意味着招标人使用了电子交易平台,就等于创建了一个完全合规与完全自由的市场吸引着投标人进行公平的竞争。实际上,招标项目的整个过程,从方案审批到对中标人授标各环节仍遵循着招标人定制的规则进行着运作。招标机构在平台中上传的招标方案以及发售的招标文件中对投标人资格与资质的要求仍然由招标人进行着界定与限制。因此投标人是否符合招标文件资质要求以及是否具有资格参与投标竞争,可以说主动权仍然掌握在招标人手中。另外,评标专家的评标过程虽然在电子招标平台进行,但是,平台随机选取的专家对于评审项目的专业程度以及对招投标文件的理解程度不同,也可能导致评标过程或结果受到招标人的影响与引导。因此,利用计算机与网络平台的电子化招标并不能保证所有招标机构都能做到公开、公平与公正,也不能承诺所有投标人都可以获得完全公平的对待,所以,招标人对于每个项目制定的招标规则应该成为各级监管部门主要管理的关键因素。电子交易平台可以限定招投标时间或权限,但并不能识别为每个项目所设定条件的合理性与合规性,因此解决招投标过程的合法合规问题以及处理双方的争议与投诉时,对招标人设定的限制性条款进行审查仍然是各级行政监管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

强化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监督

招标人与投标人借助计算机接入互联网进行电子化招投标操作的原因是对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与准确性的信任与依赖,但是目前网络犯罪已呈现多发趋势,计算机病毒借助网络广泛传播已是司空见惯。当招标人与投标人的电脑接入互联网的一刻起,招投标过程产生的操作行为与数据已经在互联网中进行着实时记录和处理,如果招标项目规格较大且利润丰厚,一些投机取巧者可能会利用技术手段选取、查看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以满足其决策的需要,因此电子化招投标在其在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也面临着极大的威胁。在电子信息化不断进步的今天,网络带给我们便捷与高效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负面效应,因此如何利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也是为管理招投标业务的行政监督部门提出的重要课题。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招投标并不意味着可以将全部权利与信任交付于自由的网络,相反,各级监督部门应该制定完善的网络运营法律法规或者构筑安全的防火墙并建立有效的监督软件对网络交易行为进行监督与保护,一方面可以保护正常交易人的权利与利益,同时也可以对一些利用互联网漏洞的人给予惩罚。

加强交易平台与网络知识培训

随着招投标双方在电子交易平台中的信息上载量与交易量的不断增加以及范围的不断扩大,在管理招投标工作与解决异议与投诉时,对电子交易平台中数据与资料的查询与调查能力成为各行政监督机构面临全新的挑战。各级行政管理人员必须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并积累经验,才可以适应新时期管理网络招投标工作的需要。电子交易平台的利用并不代表行政监督机构管理责任的消失,各级管理机构反而更加需要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与培训,提高对招投标工作的创新能力以及对电子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各级管理机构应在培训中增加对计算机应用、网络知识、防火墙运用以及网络病毒应对等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内容。由于电子招投标管理的对象、文件、线索、方法、流程、结果等方面较传统招投标发生了一些变化,各级政府监管机构的管理人员在建立一套符合网络经济发展特征的新管理体系基础上,还要使自己能够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时期招投标工作的实际要求。在世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与应用的浪潮中,几乎所有领域与行业均步入了全新的电子商务时代。电子商务的应用不但改变了传统交易的特征、方式,还给许多相关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网络招投标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传统招投标的交易方式,打破了许多行业与地区的贸易布局,从此,招标与投标不再是人们印象中蒙着神秘面纱的行业,也不再让一些想参加投标的中小型企业因为行业或地区因素望而却步。电子招投标平台的应用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一些根深蒂固的行业垄断或地区保护,同时也切断了一些腐败现象的源头,所以各级监督管理机构不该因为网络信息的负面因素全盘否定电子招投标的发展与运用,而应该冷静的思考自己的位置和发挥的作用,利用自己的资源与权限保护和利用好招投标平台,为招标人与投标人提供一个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为各级政府与各企业提供有效的行政管理保障。

作者:吴莹 单位:抚顺石化招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