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组织绩效评估革新

时间:2022-08-31 03:23:09

行政组织绩效评估革新

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改革的核心是促进公用服务事业发展及单位综合实力的增强。绩效管理是人员任用的依据,是决定人员调配和职务升降的依据,是进行人员培训的依据,是确定劳动报酬的依据,是对人员进行激励的手段,也是平等竞争的前提。只有将绩效考核发挥到最大的功效,人尽其才,事尽其功,公用服务事业才能持续发展。

一、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现状

(一)绩效考核体系忽视环境因素的影响

绩效管理理论认为,员工个人绩效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四个方面的因素:员工个人的知识、能力、工作动机以及机会,即员工和工作之间的匹配性以及其他外部资源的支持,这在事业单位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外部环境资源,即组织是否提供了足够的事业成就机会,对事业单位员工工作业绩有很大影响。

(二)绩效考核缺乏有效的沟通

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一般遵循组织结构内的权力路线,基本属于一种体现行政权力的组织行为。组织沟通是单向的、自上而下的,缺乏有效的双向沟通。因此,高层管理者一般难以收集到基层员工对组织战略管理方面的反馈。实施绩效考核的价值在于通过对员工和基层管理工作的业绩评估,寻找组织战略管理的缺陷,以便及时调整战略实施步骤,避免可能出现的重大战略失误,而不是通过绩效考核的结果,过分重视员工绩效的优劣和员工之间的差距。

二、行政事业单位推行绩效改革的必要性

(一)绩效考核改革将有效推进体制改革

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较多地出现机构臃肿、工作效率低下的现状。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行政事业单位在改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在社会的公平公正、事业单位的民主机制、政府与群众的互动方面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通过进行绩效改革,将行政事业单位的投入与产出相挂钩,将单位效率和绩效评估以及群众满意度置于同一指标体系,这是我国民主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在行政事业单位推行绩效改革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加快整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

(二)绩效考核改革将有助于提高管理绩效

将领导和职员的晋升与工作绩效相结合,通过外部的约束机制和内部的激励机制明确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目标,提高行政效能。事业单位绩效改革有助于增强忧患意识和绩效意识,努力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绩效。

(三)绩效考核改革有助于提高政府信誉和形象

行政事业单位的良好信誉和形象是政府展示效能的窗口,是顺利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将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改革同群众监督和满意程度相结合,将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流程和表现情况在单位内部和群众中公布,保证了阳光行政,将有效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信誉和形象。

三、行政事业单位推行绩效改革的应对要求

(一)考核办法科学化,激励手段多样化

考核办法的选择是一个关键而又敏感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方法要避免主观性较强,评价标准过于简单、粗廓,评价过程不够规范等情况。绩效考核办法的设计应根据组织的文化、管理者的素质等因素慎重考虑,并保证员工的充分参与。要让工作人员在沟通中感受到绩效考核不是与自己作对,而是齐心协力提高工作业绩,从而减少戒备心理。绩效考核不应仅与工资和奖金挂钩,这样会使员工认为实行绩效管理就是涨工资或减工资,应使激励的手段多样化,如员工个人能力的发展、承担更多的工作责任、获得职位的提升以及获得公开的精神奖励等。

(二)建立与考核结果相对应的激励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考核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激励措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励从内容上可分为两大类: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包括加薪、奖金、福利待遇的提高,等等;精神方面包括表扬、加重责任、更多的自由和授权,等等。因此,应完善激励机制,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工资福利、职务晋升、奖惩制度等。让高水平的工作绩效得到足够的补偿,进而激励工作人员保持高昂的情绪和持续的积极状态,促进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制订符合行业特色的行之有效的考核标准

做到考核内容、方法、指标等公平、公正、公开、可行。根据“德、能、勤、绩、廉”的考核要求,合理考量业绩在绩效考核中的比例与权重,对于业绩之外能量化的可尽量予以量化,对于不能直接产生业绩的行政管理部门员工,其业绩与相应的业务部门挂钩的,没有对应的业务部门的则与单位的整体业绩、社会美誉度挂钩,促进各管理部门员工纠正“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良现象,避免工作人员缺乏服务观念和合作意识,因管理、服务不到位而影响行业的发展。

(四)提倡全局意识、合作意识、服务意识

提倡各个部门、每个工作人员都以“下一道工序是客户”为工作的出发点,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和相互“踢皮球”的不良现象,清除管理中的一些死角和积弊,避免因个别工作人员的不合作,导致组织业绩不佳或社会形象受损。

(五)把绩效考核作为提高工作人员素质的契机

在组织绩效考核前,要集中培训绩效考核的执行者,使他们能真正客观、公正地对每个被考核人员的绩效进行考核,减少或避免考核误差;同时,对被考核者也要进行相应的培训,使更多的被考核者熟悉与自己有关的考核内容、方法、指标等,主动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纠正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素质,减少失误,不断提高自己的绩效,从而为提高部门绩效、组织绩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全员参与,实行上级考核与自我考核、下级考评上级相结合

绩效考核通常只是上级考核下级,部分工作人员对自己的感性定位与绩效考核的结果有些差距。只有让工作人员自己对照考核标准自我考核、找差距,才可能加深对考核内容、方法、指标等的认识,以便日后尽可能提高自己的绩效。同时,下级对上级部门、领导采取不记名考评的办法,更能促进组织的领导者以身作则,加强合作,搞好服务,从而为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