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内部控制制度论文

时间:2022-04-16 12:49:00

银行内部控制制度论文

长期处于银行领袖地位的近代中国银行通过不断改进自身的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以降低经营风险,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信誉,这得益于其拥有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作为有力后盾。尽管”内部控制“一词最初正式出现于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出版的《内部控制——调整组织的各种要素及其管理当局和独立职业会计师的重要性》一文中,但内部控制的精神实质已在近代中国银行的各项规章制度中体现出来,其内容基本上包括组织结构即监督机构的设置;业务机构间的相互独立和相互制约;授权与审批制度;内部检查和稽核等。本文通过考察近代中国银行的组织结构、会计制度、稽核制度以及行员管理等方面,以说明其内部控制机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一、组织机构

组织结构主要指一个单位内部的机构设置以及责任与权力的分配,是内部控制要素——控制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近代中国银行建立在1912年清政府的国家银行一大清银行基础上,成立时即为股份有限公司。1918年的《中国银行章程》中规定中国银行内设董事会、监事会、行务总会和股东总会(1928年中国银行改为特许的国际汇兑银行后,监事会改为监察人会),董事会直接影响控制环境这一控制基础。”所谓监督与检查,其责任当在总持总行的当局,这不仅指总协理,董事监事是最高权力之人,其责任最重。监督检查一为行动上的预防,一为事实上的考核。“可见,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监事会或监察人会作为中国银行的监察机构,是内部控制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其职权包括:查察总裁、副总裁及董事等执行事件是否遵守规则及股东会之决议;审查年终决算报告;调查营业进行情况及财产的状况,遇必要时陈述意见于董事会;监视银行业务,并检查一切账目证券及库款。如中国银行监事会”应通知总处,将总处及各分支行的抄账表报,等总处办理手续完竣,即将原件逐日送会,由常驻监事查核,并将总处稽核日记逐日送交常驻监事阅看,以资接洽“,”常驻监事应逐日到行查核各项账表,对于发行账抄表报及资产科目和各项开支如有疑义,随时函询或面询总处,倘遇重要事件或有不合定章之处,应提出临时会或常会公决办理“等。股东总会对中国银行业务的正常运行起着重要的监督作用。”据上届股东调查及本年国会议员质问案,中行职员不免透支、侵蚀、蒙混等弊,如果属实,股东血本侵耗殆尽,自宜速筹办法,以资补救,推检查账款,责在监事,现在情弊重大,各监事不能纠察,未敢再行信任“。检查账目案被提出后,主席当场宣布,全体董监事一致赞成股东清查账目以明真相,当即选出检查人11名。

从组织结构上看,董事会、监事会(或监察人会)、行务总会和股东总会地位上相互独立,工作上相互配合、相互牵制,符合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公司治理理念,即股东投入专用资产或资源;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维护出资人权益,对股东会负责;监事会对公司财务和董事、经营者行为的监督作用,这种治理结构为内部控制提供基本的控制环境。

二、内部会计控制

银行业务主要由三个部门分工完成:对外由营业与出纳两部门分别负责,内部由会计部居间处理,业务方面的记录有赖于会计的分析整理、出纳对款项的收付,更需要会计的审核证实,这是银行三权分立的基本精神。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要求部门职能相互分离、相互牵制: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应该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等,这也正是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要求。

中国银行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集中体现在其会计制度中。中国银行自成立始,就注意到建立健全会计制度的重要性,把加强内部会计控制作为控制的关键点。总处聘请谢霖设计新式会计制度,于1918年修订成《中国银行会计规则》,其特点有设置会计科目和总账,每一账户都按科目分别编列账号,以便于检查;记账以”传票“为凭证,把原始凭证作为传票附件,两者附在一起,以便于审查和检查,这在当时具有先进性。1930年11月,中国银行会计制度《中国银行会计内规》颁布,会计核算手续得以简化,内部会计控制进一步得到加强,其中最显著的是岗位分工控制和授权审批制度。如《中国银行会计内规》第12条规定,各种报表填记完毕,均须换人复核,并由复核员盖章证明。第23条规定,记账员生不得办理应付柜台;填制传票,委托书及报单;填制对外单据;验对印鉴;收付现金;保管现金、证券契据及抵押品等;收发联行往来的委托书及报单等事项;日常对账应指派专员办理,不得以记账员生核对本人所记之账;记账员生的工作应时常更调,但不必同时全部调动,其登记总行及存款项的至多2年须予调动。第24条规定本行职员的签章印鉴分单签有效和会签有效两种,各分支行经副襄理办事处主任,单签有效,各分支行主任及办事处会计员,会签有效,办事处除会计员外,需要陈准管辖行指定其他人员会签有效。凡发出联行或他行委托书报单及对外存单本票汇票与其他重要的收条凭证,至少必须单签有效者一人或会签有效者二人签章。可以看出,随着近代中国银行会计制度的变化,内部牵制制度即”钱账分管制度“更明确,内部会计控制措施逐渐得以完善。

三、稽核工作

“稽”是计算,“核”是实在,稽核是稽查成数而核定是否实在。金融稽核实质上是金融内部审计或内部监督“。中国银行的稽核组织随着业务发展而日趋完善,并成立了有特色的赴外稽核和专项稽核组织,为近代中国银行防范风险,避免和减少差错、舞弊和违法违纪等行为的发生提供了重要保障。

中国银行成立时,总行设八局一室,其中由检查局负责稽核检查工作。1914年9月,总行改为总管理处,总裁、副总裁之下设”五总“,即总书记、总稽核、总司账、总司库和总司券,其中总稽核一人,综理稽核事务;另设赴外稽核室。自此以后,”中国银行的稽核工作是在总稽核的专门负责下领导稽核人员完成的,把原总行会计处所司管的’稽核账目及各行账务‘的职责划归总稽核领导下的稽核队伍承担,开创了稽核负责制的先河“。1928年,总管理处迁到上海后,设稽核4人,稽核全行业务,稽核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1929年4月的组织大纲规定:总管理处设置业务、会计、总务、调查四部。其中,会计部掌管稽核本行各项账目及关于国库事宜,总管理处有稽核人员,各个分行的会计课内设稽核组,由监管稽核的副经理兼领、总处任命会计主任具体负责,对辖内支行处业务进行稽核。1928年后,中国银行成为特许的国际汇兑银行,为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总管理处挑选并充实稽核人员,使稽核工作成为检查、贯彻业务方针政策,维护行风、行记的有力保证。1931年,中国银行进行改革调整,恢复总稽核制,总稽核的职责扩大,掌管全行各项业务:”计划国内外业务的发展及营业机关的设立与变更;审定全行及各行业务方针;调拨全行营业资金;综核全行业务及查账事项;规划全行及各行发行与准备事项;主管信用调查及规划推广业务方案;审定重要业务契约;掌管各行国库事项“。而且,总稽核应直隶于监事之下,有绝对准驳权,监事得随时派员赴各行查账,稽核对违反制度的人和事,有就地处理权力,包括对支行经理的黜免,当时谑称稽核是钦差大臣,持有尚方宝剑。

由于中国银行总处管辖范围广,赴外稽核人员就成为联络总行和分行的纽带。1915年7月特设赴外稽核检查各行账目,由于停留时间较短,只能作账面上的核对而不能作业务上的指导。随着中国银行业务发展以及各处金融情形的复杂化,中国银行产生了添设辅助稽核人员的必要,并于1921年7月在每一区域设置驻外稽核,辅助总稽核办理各行营业上一切稽核事务,其职务包括检查区域内各行账目;调查区域内各行业务情形,协助调剂营业资金余缺等。1931年总处设立检查室,恢复赴外稽核名义,执行职务时会同分区稽核同时办理,对各分支行处的稽核事项包括:检查账目;审核业务;调查商情;视察人事及设备。宋子文改组后更加注重赴外稽核的执行情况,表现在赴外稽核不仅要检查各项规章执行的实效,而且要检查对各项规章改进的建议以及考察各行处实际情形、有关改进的建议等。赴外稽核制度的演进说明总处对各个分行处的控制力在增强。专项稽核组织是银行为降低企业的贷款风险而专门设立的。在中国民族资本工业中,由于纺织工业发展较早,规模最大,中国银行总管理处为加强对纺织工业放款的管理,1934年成立纱厂放款管理委员会,由总经理指定业务稽核,由与纱厂放款关系较重的分行的副经理及专员负责。这样,专项稽核组织在加强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减少银行贷款风险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事前以分课分掌的组织相互监督,事后以检查制度以警戒过去及将来。分课分掌的组织,原来是为经营事业或整理事务上分工方便,因为有连带牵制关系,行员就无从舞弊,而且可以纠正其过失懈怠。由于节俭经费或求办事敏捷使分课分掌的办法不能周密,而检查制度能补其缺点。所以银行检查与分课分掌二者不可偏废“。内部会计控制通过内部牵制达到事中控制的效果,而稽核工作不仅能起到事后检查的效能,并且对提出改进建议、保证管理层与银行内部的顺畅沟通起着关键作用。

四、员工管理制度

良好的内部牵制组织必先有良好的人事组织,离开了人的能动作用,制定再好的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也都无济于事。因此”内部控制制度的严格执行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关键,而制度是否被严格有效地执行,关键则是人“。对于近代中国银行,首先是领导层人员以身作则,如上海分行,其内部管理贯彻经理宋汉章的崇尚节俭、勤劳工作、廉洁自律等优良作风,总处为了做好稽核工作,首先示范,召集各分行检查人员检查总处各部工作。只有领导人员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才能使各项制度得以落实。其次,严格选拔稽核人员。稽核部门作为检查机构,如果有稽核人员与所检查的分行串通作弊,不但不能起到稽核监督的作用,反而会使舞弊行为更加猖狂,产生更恶劣的影响,所以对稽核人员应有更高的素质要求。中国银行”稽核部门已成为当时的业务中心、管理中心和参谋中心。所以全行对稽核人员的遴选十分严格,不仅总处如此,各分行稽核组也是精选业务品德兼优的人员来担任这项工作;并规定严格的工作纪律,一是保密,二是不得利用职权谋私“,对于赴外稽核,更以资格和技能并重。再次,格外重视行员教育。张嘉墩曾这样勉励行员:职位不拘高低,必须人人操守廉洁,屏除恶习,更须公而忘私;做事不能仅以无过为尽职,必须不避艰险,不畏强御。中国银行通过加强员工思想道德教育,切实提高了员工职业道德水准,增强了每位员工执行制度的意识和自觉性,特别是领导层人员的言传身教,对行员进行”柔性“教育和”硬性“监管并重,这对各项制度的有效执行起着重要作用,为中国银行内部控制制度提供了良好的控制环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是伴随着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而进行的,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尽管中国银行内部控制相对于当前银行的管理制度来说尚不够健全,但在20世纪上半期我国金融业处于起步阶段、内部控制观念尚未形成的情形下,中国银行的内部控制体制能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也确实不易。总体而言,中国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监控机构地位的独立性,无论是监事会或监察人会,还是拥有”尚方宝剑“的稽核机构,都能独立地开展检查工作,不受其他机构干涉;第二,监控活动随时进行,被检查方不会为应付检查而弄虚作假,保证了检查的有效性;第三,内部控制是多层次的,既有最高权力层监事人或检查人会,又有总管理处对各分行的稽核,以及分行内部会计课的稽核组,这种层层监督完善了内部控制体系;第四,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与有效提供了前提;第五,赴外稽核、对放贷企业派驻稽核员是中国银行内部控制的特色;第六,中国银行领导人思想作风为行员树立了榜样,使中行全体行员都能团结一心,为本行的工作而努力,保证了内部控制制度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