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信贷对产业结构的约束

时间:2022-09-01 04:28:24

绿色信贷对产业结构的约束

从2003年英国的《我们的能源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思想以来,低碳生活、低碳经济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热议的话题。为响应低碳号召,“绿色金融”应运而生。与传统的金融相比,绿色金融的特别之处在于更加强调环境因素,它将对环境和资源的利用程度作为计量其活动成效的标准之一,它讲求金融活动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金融”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银行业,尤为突出的是银行的信贷业务方面,即“绿色信贷”。“绿色信贷”,即可持续信贷(sustainablefinance),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国家的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响应低碳号召,对从事生态保护,新能源开发,循环经济生产,生态农业等企业或项目提供贷款扶持,对从事高能耗、高污染生产的企业或项目限制其贷款额度或拒绝提供资金,从而起到控制资金流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

2007年7月30日,环保总局、人民银行和银监会提出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这一意见规定,各级金融机构必须按照产业政策,进一步加强信贷风险管理:鼓励类项目或企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给予信贷支持;限制和淘汰类新建项目或企业,不得提供信贷支持;限制类的现有项目或企业(国家允许一定期限内采取措施升级的),按信贷原则继续给予信贷支持;淘汰类的现有项目或企业,停止各类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财务措施收回已发放贷款。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在经济发展中充当媒介的角色,通过审贷体系中在风险衡量和定价方面的选择,依据企业所属产业,存在风险,环境等因素进行资金配置,通过差异化定价引导资金的流向,从而逐步起到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

一、中国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20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面临枯竭等问题也浮现在人们面前。经中国学者刘再起研究,中国的产业结构仍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而产业结构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有很大的影响。

1.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按照产业的发展规律来说,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国家,只有当国家充分工业化之后,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才可能向服务业等行业转移。从1978—2009年,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化非常明显(见表1)。第一产业占国民经济核算的比重明显出现逐步递减,从1978年的28.2%减少至2009年的10.3%;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一直保持着将近一半的比率上下波动,1978年的47.9%到2000年的45.9%到2009年的46.3%,第二产业一直是中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而第三产业从1978年的23.9%到2009年的43.4%,一直保持着稳步上升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工业一直处于中国产业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并有继续上升的趋势。

2.发达国家高碳产业向国内转移。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许多发达国家的高能耗、高排放行业面临强制性的减排要求时,很可能将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向海外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以达到自身节能减排的目的。

3.新兴低碳产业仍在起步阶段。发展新型低碳产业,积极研发新能源、可再生资源,使经济的发展由传统高能耗模式向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转型,是中国产业发展的长期方向。然而,尽管国家已经花了大力气来扶持新能源及新兴产业的发展,但较于发达国家而言,中国的新兴低碳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

二、绿色信贷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通过金融资源的调配对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促进作用,近年来是许多国内外学者争相研究的议题。很多学者对绿色信贷的应用前景抱着乐观的预期,认为绿色信贷能够有效阻断污染企业的融资渠道,迫使污染企业退出市场或不得不进行绿色转型,而那些绿色企业则因为能够有更多的资金支持得到更好的发展。关于金融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可以描述为:金融通过储蓄和投资手段影响资金的流量结构,从而影响到生产要素的分配结构、资金存量结构,进而影响到产业结构的调整(见图1):这一作用一定程度受企业融资结构和金融市场结构的影响。就中国现状而言,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的贷款,且近年来银行贷款在资金来源中所占的比重仍有上升的趋势。因此绿色信贷调节产业结构的作用是颇为有效的。绿色信贷是通过从产业资本的形成、产业资本的商业性的竞争机制以及产业资本的政策性倡导机制来改变资金流量供给配置结构和水平的,推动产业向健康化,高级化发展,从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1.产业资本的形成。产业资本的形成可以概括为,通过绿色信贷手段提高对从事某政策扶持产业的企业或项目的要素投入。

2.产业资本的商业性的竞争机制。商业性的竞争机制是指商业银行从自身利益出发,按照资金的收益性原则对企业和项目进行效益评估,选择收益高,安全性强的项目进行投资,采取“有帮有限,区别对待”的方式,使资金从低效的产业向高效的产业转移。

3.产业资本的政策性倡导机制。政策性的倡导机制主要体现在响应国家相关政策从资金融通方面来限制落后的高污染低效益产业的发展并扶持新兴绿色产业的发展。这里特别是指银行通过信贷汇率、融资产品等方面对不同产业的差异化标准造成的不同影响。

从理论上来说,绿色信贷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了很明显的促进作用,那么现实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呢?数据表明,银行正逐年将信贷资金从高污染行业抽离,转移注入到环保节能产业(见表2):绿色信贷从2007年正式实施后,增长速度加快,相对于中国贷款投放总量每年30%的平均增速,有大幅的提高。然而,同比于2007年“两高”行业贷款投放量39718.47亿元和2008年的22503.2亿元,环保项目投入的贷款总量仍远远不及。再有环保项目数量2009年仅4099个,说明绿色信贷并未完全铺开,投放力度仍有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