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与信贷革新分析

时间:2022-09-01 10:18:08

农业产业化与信贷革新分析

一、建宁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建宁县地处闽西北,总人口14.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8万人,是福建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更是典型的特色农业县,现已形成以莲子、水果、制种、笋竹、食用菌等为主导的七大特色产业,培育特色农业基地25个,特色农业产值占全县农业产值的85%。近年来,地方政府按照因地制宜、相对集中、优质高效原则,把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点来抓,通过强龙头、固基地、抓市场、促连接,农业产业经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经济。

(一)产业化模式多样,利益联结紧密。经过多年发展,建宁县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不断创新和深化,经营模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基地+专业协会+农户”、“农村经纪人+农户”、“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通过不同组织形式的辐射带动,使公司、基地、农户之间结成以合同、订单、契约和最低保护价等形式连接的共同经济链条,利益机制逐步从松散型向紧密型发展,并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二)品牌质量提升,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增强。通过实施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建宁县先后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建莲之乡”、“中国黄花梨之乡”,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省著名商标7件,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产品15种,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证书5项,农业品牌名列三明市各县(市)前列。同时,培育出农业产业化部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7家,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日益明显。

(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市场化程度提高。截至2011年末,建宁县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已达71家,注册资本9736万元,共吸纳成员6620户,占总农户的23.2%,带动农户2.9万户,占总农户的75.8%。另据调查,截至2011年末,建宁县成立了3家农村经纪人协会,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农村经纪人276人,在三明市辖区10个县(市)中数量最多,发展最快、最成熟,其中,办理经纪公司营业执照35户,办理个体农村经纪人营业执照241人。通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经纪公司,促进了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大大提高了农民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创新特色农业产业融资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在多数特色产业种植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农村经纪人等还不具备以合格的融资主体从银行获得信贷资金的情况下,建宁县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创新信贷方式,探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信贷支持结合点,从种植、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开发适合不同农业产业模式和经营特点的信贷产品,促进各环节之间共同利益机制的形成,实现对整个特色农业产业的有效金融支持。

(一)探索针对种植农户的信贷模式创新,扩大名、优、特农作物种植面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致富

1.开展“果树所有权”抵押贷款模式。建宁县独特的地理气候造就了品质优良的特色水果,目前已形成以黄花梨、猕猴桃、黄桃等为主导的果类布局,水果产业链初具规模。果农及加工企业在发展果树种植与水果深加工的过程中,因扩大规模、流动周转等而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2006年建宁县农信社按照林权证抵押贷款模式,开办了以农民果树所有权为质押担保品的贷款模式,截至2011年末,建宁县农信社已累计发放果树所有权抵押贷款78笔,金额1420万元,为果农及加工企业及时提供资金支持,确保水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2.推广“订单合同前置”贷款模式。以企业、外商与基地农户签订的订单购销合同为依据,以双方在贷款行(社)设立货款结算账户并实行封闭运行为前提发放贷款。2007年以来,建宁县农信社发放该类订单农业贷款1150万元,支持245位个体种养大户与厦门、福州、莆田等地客商签订优质杂交水稻制种、食用菌生产、猕猴桃产品开发等项目,提高了农业的外向度。

3.实行“公司+基地+农户”贷款模式。针对农业产业化链条中公司与农户关系密不可分的特点,建宁农信社提出由公司为农户种植、养殖贷款提供担保的创新思路,为提高贷款安全系数,部分贷款还增设了由担保公司提供联合担保的环节。如建宁县文鑫莲业贸易有限公司实施万亩无公害“建莲”生产示范片种植,建宁农村信用社通过以公司作担保,将贷款发放给示范区农户,共向农户发放贷款315万元,促进1500户农户年均增收500元。

(二)探索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等农村经济组织的信贷模式创新,提升特色农业产业市场化水平,推动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1.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担保基金+会员”信贷模式。该模式主要针对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发展规模大、实力较强的特点,由会员成立担保基金,金融机构按担保基金的一定比例放大授信,解决内部社员(会员)资金需求量较大的问题(具体操作流程见图1)。以建宁县为例,建宁县笋竹业协会组建“建宁县鑫农担保有限公司”,与县农行开展信贷合作,农行按1:3比例向协会会员发放贷款,单笔贷款额度上限为担保基金的10%。截至2011年末,“建宁县笋竹业协会”会员45户,担保基金达3019万元,累计发放担保贷款2800万元,解决了27户会员的资金需求,有效支持了当地笋竹特色产业的发展。2.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订单(基地)农户”信贷模式。该模式特点是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订单生产模式,由与专业合作社和订单农户利益联系紧密的产业龙头企业成立担保基金,将“零散式”的农户贷款转为以合作社为中心的“批发贷款”,解决单个农户贷款的金额小、成本高、手续繁、抵押不足等问题,信贷对象主要面向基地农户(操作流程见图2)。如建宁县产业龙头企业“建宁县福鑫莲业食品有限公司”,通过该信贷模式与县农村信用社开展协作,为其关联的“建宁县莲子专业合作社”内部1200户社员发放信贷资金550万元,实现了多方共赢。

3.创新农村经纪人贷款模式。一是实行农村经纪人联保贷款方式。针对守信用、有威望又具备一定实力的农村经纪人,建宁金融部门采取“强强联合”的办法,采取农村经纪人之间联保互保的方式进行贷款支持。二是运用组合担保方式发放贷款。针对农村经纪人多数缺乏抵押物,担保落实难,又对大额贷款需求强烈的特点,建宁农村信用社开办“林业资源+果园+运输设备+公务员”等灵活多样的组合担保贷款业务,2008年以来共发放此类贷款850万元,有效解决了农产品流通环节资金不足问题。

(三)探索针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贷模式创新,引导其走专业化、精加工、外向型发展道路,增强对特色农业产业的辐射带动效应

1.实行“库贷挂钩”仓储式质押贷款模式。针对部分农业产业化企业有效抵押资产不足、产品季节性强又有广阔市场的特点,建宁县金融机构设计了仓储质押贷款模式,即以库存商品为质押担保品,以货款回笼优先偿还贷款为条件的“库贷挂钩”形式,解决生产加工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截至2011年末,建宁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此类贷款3900万元,解决了建宁县翠源食品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收购加工竹笋面临的流动资金缺口难题,既为企业带来效益,又解决了笋农的卖难问题,取得良好的循环发展效应。

2.开展商标权质押贷款模式。针对建宁品牌经济发展迅速、知名农业品牌众多现状,建宁县金融部门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将商标权质押引入信贷实践,2007年,建宁农村信用社率先在福建省内试点开办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以省著名商标“文鑫牌”专用权为质押,向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福建文鑫莲业食品有限公司”发放贷款90万元。2011年11月,建宁县农信社再次以省著名商标“华新牌”专用权为质押,向省级龙头企业“建宁县华新食品有限公司”发放贷款100万元,为公司注入生产经营扩张急需的资金,企业品牌的价值效应得到体现。

三、信贷创新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实障碍

(一)农业产业化规模偏小,自身管理不规范。从建宁县情况看,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仍较低,表现在产供销一体化不够紧密,农产品质量、科技含量及加工层次低,农户参与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的模式较为单一,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等。同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总数虽不少,但真正组织健全、运行规范、覆盖面广、带动力强的为数少,大多数合作组织处于初创期,规模小、资产少,缺乏实质性的产业积累资本。另外,多数龙头企业处于初创期,规模小,效益低,产品附加值不高,或属于家族式管理,财务不规范,信用等级低,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二)保障机制不完善,风险防控能力较弱。一是农村担保体系不完善,担保功能不健全。目前建宁县有各类担保机构9家,但服务对象多是中小工商企业和特定领域。作为农村新型经济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没有专门为之服务的担保公司,处于求保无门的窘境。二是保险机构缺位,缺乏风险分散机制。现阶段介入农业生产领域的保险公司单一,而且开办的业务品种很少,局限在商品粮种植领域,保险公司展业的积极性不高,业务难拓展。三是亏损补偿不到位,补偿机制不健全。没有建立农业信贷风险基金,涉农信贷资金风险大、收益低,不能解除银行对农业支持的后顾之忧。

(三)农村产权配套制度改革滞后,金融生态环境不理想。农业生产领域聚集着大量的生产要素及资源,然而由于相关制度不配套,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从调查情况看,当前农业生产大部分产权都不符合金融担保抵押要求的归属明晰、可流转交易等特征,特别是作为合作经济组织最重要资产的房屋和土地,一直未得以有效激活。以土地为例,土地是农民最大的财富,但由于土地流转机制和市场未建立或不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质押贷款尚处初探阶段,现阶段土地的财富功能还远未发挥,体现出来的仅是其保障功能。

(四)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创新能力欠缺。一是现行农村金融体系有缺陷,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发展银行功能单一,农业银行支农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较弱,邮政储蓄银行仍以揽存为主,保险公司缺乏开展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二是金融服务供给不平衡。农村地区长期以来重资金归集、轻资金发放,资金长期外流,突出表现为存款汇款多于信贷供给、人身保险多于生产保险。三是金融业务创新不够。国有银行实行自上而下垂直管理,山区县域机构权限小,既没有创新的能力,也没有创新的条件。

四、信贷创新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实施引导扶持,培育贷款资质。一是地方政府要加强对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长远规划。注重对农业产业化进程进行合理布局、引导扶持,积极与有关院校、科研所联系,引进、开发良种作物,加大农产品更新换代步伐,提高科技含量,强化品牌意识,促进农业产业化升级。二是要围绕主导产业、特色经济和资源优势,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采取与农户实行资本联合、劳动联合、科技联合等多种方式,促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健康发展。三是要高度重视龙头企业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内部机制的完善和规范运作,引导其建立规范的章程,重点规范其财务管理,增强其财务约束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四是金融部门要把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纳入信用评定范围,对信用等级高的给予授信方式、信用额度、利率标准、信贷种类等方面的优惠,通过正向激励机制,提高其信用等级。

(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优化融资环境。一是大力拓宽农村资产担保范围,把农村地区产权中占主导的房产、农业动产、运输工具等转换为担保资产,特别要积极探索农村建设用地的担保方式,解决农村众多房产不能抵押的问题。二是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贷款担保体系,推动组建专门的农业担保机构,并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信用合作,成立贷款担保协会等,形成政府、社会、农户多主体共存的农村金融担保体系。三是积极培育发展农村会计、审计、评估等中介服务体系,尽快建立农村产权相关的登记、评估、抵押、流转等中介服务体系和流通市场,为农村经济主体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中介服务。四是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合理引导和规范农村各类民间借贷活动,将非正规金融组织逐步纳入正规金融体系建设和监管之中,使其合法化、公开化、规范化,满足农村经济发展中多层次的信贷需求。

(三)找准防范风险与支农平衡点,加大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创新力度。金融机构应加强调查研究,掌握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分布及金融需求,了解产业化发展多元化要求,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一是摸清特色产业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各环节的特点,提供周转性贷款,保证其经营运作的顺利进行。二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根据不同产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联保贷款、组合式贷款、惠农卡贷款等新的信贷品种。三是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的范围。可尝试探索以农村产业组织成员拥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有稳定现金流的收益权、应收账款及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注册商标权等为质押的贷款模式,多渠道支持合作社生产经营。

(四)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形成扶持合力。建立多种形式并存、功能互补、适度竞争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改变农信社在支持特色农业产业经济上“单打独斗”局面。一是进一步完善现有涉农机构的金融功能。要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进程,健全制约均衡机制,提高经营能力,进一步发挥其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逐步完善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定位,不断扩大其支农业务范围。坚持农业银行股改的“三农”职能定位,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充分发挥邮政储蓄银行网点、网络优势,创新金融产品,为农村经济注入新鲜血液。二是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更广阔的融资空间。三是加快发展农村、农业保险机构,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并通过财政补贴政策鼓励商业保险开办涉农保险,分散农业经营风险。四是应发挥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的资金支持作用,充分运用再贷款加大对地方特色农业经济的有效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