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贷变革思考

时间:2022-09-01 09:56:39

农村信贷变革思考

近年来,各地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农村信贷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并取得了可喜成效。但是,由于农村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特别是在经营取向上对农村企业、经济组织与农户的金融需求存在较强的金融排斥性,使其信贷创新的能动性与适应性大打折扣,并出现了信贷创新产品单一、产销不对路、服务方式陈旧等问题,导致了农村信贷创新与农村多元化需求相脱节的矛盾,难以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因此,如何切实有效地加快农村信贷创新步伐,业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现实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信贷创新的现状

(一)农村金融机构信贷品种日益丰富。近年来,全国各地县市涉农金融机构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拓宽信贷支农渠道,因地制宜地推出了多种形式的农村信贷产品,如“白银质押贷款”、“公司+基地+农户贷款”、“中介组织+农户贷款”、“农户存单质押贷款”、“保证贷款”、金穗“惠农卡贷款”、“好借好还小额信用贷款”等,极大地提高了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以“白银质押贷款”为例,是湖南省某县市为有效解决辖内金银冶炼企业融资难问题而推出的,该县金融机构从2005年起推出了“白银质押贷款”业务,几年来深受企业欢迎。至今年6月末,该县金融机构共计发放白银质押贷款9.8亿元,余额达3.96亿元,占同期全县贷款余额的21.57%,较好地满足了金银冶炼企业的资金需求,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农村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不断发展。2008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决定在中部6省和东北3省选择粮食主产区或县域经济发展有扎实基础的部分地区组织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湖南省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地区,从2009年起在部分县市重点开展了“农户联保贷款+农户贷记卡一卡通贷款”、“信贷+保险贷款”、“订单农业贷款”与“农户林权抵押贷款”等农村信贷产品创新试点工作。同时,还积极改进信贷服务方式,在合理调整农贷产品期限、对象、额度和利率的同时,对公开授信的农户,凭授信等级证和身份证就可到当地信用社贷款,并在授信额度内周转使用,从而极大地简化了贷款审批手续,方便了贷款农户。

(三)涉农贷款总量及需求满足率有所提高。不断发展的农村信贷创新,有力地促进了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农贷覆盖面和满足率不断提高。据相关资料显示,2006-2008年,全国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分别为1.85万亿元、2.36万亿元和2.93万亿元,年均增长幅度达20%以上。今年上半年,全国支农贷款继续保持持续增长态势,新增贷款量大幅增加。以湖南省某市为例,今年上半年新增贷款量达14亿元,全市农业贷款余额达80.17亿元。其中,农村金融创新类产品贷款余额7.6亿元,比年初增加3亿元,增长65%。与此同时,全市涉农信贷的申请笔数和金额的满足率达41.7%和50.62%。

二、农村信贷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信贷创新品种与实际需求不配套。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创新产品不足,严重滞后于新形势的发展,且开发的品种主要集中在生产经营类贷款方面,属于生活消费类贷款的品种不多,难以满足现阶段农村多元化的信贷需求。笔者在湖南省某市做了调查,在金融机构20余种涉农贷款品种中,没有一种属于生产经营类贷款。从目前创新试点县的情况看,其创新品种也不太多,特别是个别品种业务由于宣传及相关配套工作跟不上,导致工作进展非常缓慢,信贷创新品种与实际需求不配套。

(二)信贷额度和期限与实际需求不吻合。从全国总的情况来看,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给予农户、农企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贷款,总体呈现小额度、短期性的特点。根据笔者在湖南省某市的调查情况看,在目前农村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中,5000元以下的贷款占了农户贷款总数的83.55%,1万元以上的贷款占5.06%,5万元以上的贷款占11.39%;从贷款期限看,短期贷款占了82%以上,中长期贷款仅为18%。根据样本市的调查,农村现有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1380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4家,50亩以上规模种植户3078户,5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1.54万户,仅这些经济体每年的信贷需求就达30.8亿元,贷款需求期限短的半年、一年,长的三五年不等,甚至更长。2008年,该市该类信贷投入约12亿元,总体满足率约38.9%,其中信贷额度满足率约32.5%,期限满足率45.3%,且支持对象也较为分散,金融助推作用不够明显。

(三)信贷服务方式创新与实际需求不同步。一是在信贷风险评估方式上创新不够,始终没有摆脱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授信体制约束。农村金融机构普遍认为农业属于典型的弱质行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强,抵御灾害能力弱,而且农村信用环境差,贷款发放后没有安全保障。因此,在设置涉农贷款产品时,一般都要附加抵押、担保条件。在某地,农村金融机构现有的涉农信贷产品中,就有11种属于抵押、担保类贷款,约占总数的50%。而现实的情况恰恰是农户和农企、组织大多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物和担保人,从而使得信贷产品与农户和农企、组织的信贷需求难以有效对接。二是在经营模式上创新不够。调查结果证实,农户迫切希望办理贷款时手续能够简便、灵活。但是,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的正规贷款审批手续仍然较为烦琐,办理起来费时费力,某些条款甚至超出了大多数农户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不少农户由于对正规贷款的获得不抱乐观预期和缺乏信心,而没有尝试过从正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从而也就主动把自己排除在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金融服务的范围之外。三是在市场营销方面力度不够。调查显示,有46%的农户、农企、组织因为不了解金融机构的相关政策、产品和贷款申办条件、程序和手续等,而放弃了到金融机构贷款的机会。正是由于信贷创新与需求的不合拍,导致了农村的信贷可得性差。从抽样调查的样本企业和农户情况来看,有14.3%的农户认为根本就借不到,有10%人表示贷款额度不能满足其生产性或投资性需求。另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对2万多农户的抽样调查证实,有借贷的农户仅占调查农户总数的8.7%,农民的资金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三、进一步推进农村信贷创新的相关建议

(一)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培育多元化的农村信贷创新主体。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民间性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的整体合力与竞争机制作用,夯实农村信贷服务创新的内在基础。继续调整完善政策性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中的业务分工与市场定位。按照“低门槛、严监管”的原则,鼓励和支持在农村地区设立多种形式的新型金融组织与小额信贷机构,规定新型金融组织与小额信贷机构将资金主要运用于当地,促进乡镇区域发展。积极引导农村民间融资,规范民间融资发展,使民间融资在法律保护下公开合法经营。

(二)建立农村资金回流强制机制,增强农村信贷创新的压力。建议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县域商业银行必须将存款的一定比例投放到当地。可将县域经济按照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划分为不同层次,然后确定不同类别县域的最低存贷比例,对未达到存贷比例的县域金融机构实行缴存特种存款,提高准备金率、提高营业税等惩戒措施,对达到最低存贷比例的金融机构实行相应的激励手段。建立国家农业投融资委员会,强化支农资金管理。建议成立部级农业投融资委员会,将国务院各涉农部门的农业项目财政资金以及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农资金,农发行、开发银行、农行、农信社以及其他各商业银行的支农信贷资金统一归集到该委员会统筹管理,确保各项支农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提高使用效率。通过建立农村资金回流与稳定机制,倒逼农村信贷服务创新的开展。

(三)充分发挥政策杠杆作用,增强农村信贷创新的动力。对农村金融机构继续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并在再贷款、再贴现等方面结合支农贡献给予优惠政策。建立科学的县域金融机构的分类监管制度,建立一套因地制宜、因行制宜的县域银行监管考评体系和指标,适当放松对中小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比例的最高限制,放松对农村信贷创新产品的管制,对农村信贷服务开展较好的机构在机构设置、并购、业务范围、监管费用减免等方面给予支持。对支农信贷投入力度大、信贷产品创新多的农村金融机构给予部分税收的减免。

(四)推动信贷抵押担保创新,拓宽农村信贷创新的空间。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着力破除现阶段土地制度所制约的信贷抵押障碍,丰富农村抵(质)押品种,完善产权评估、流转交易管理等配套服务,及时出台林权、水权、土地经营权、应收账款、农村宅基地及其房产、大牲畜等财产抵(质)押的具体管理政策,不断增加有效抵押物,为突破传统担保方式的限制提供条件。积极研究专业协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的信贷担保方式,开发各种形式的联保、互保农村信贷创新产品,不断拓宽农村信贷服务的范围和空间。

(五)建立风险补偿与分散机制,激发农村信贷创新潜力。尽快建立政府农业信贷风险基金,发挥对农业经济的补偿作用,对出现因大面积自然灾害等引起的农村信贷风险的金融机构直接给予一定补偿。加快农业保险制度建设,建立农业风险分散机制,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职能,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发农业保险业务,建立银行与保险业在农村金融中的协作机制。健全农村各类信用担保体系,面向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设立农业担保机构,发展农村互助担保组织,建立担保基金,鼓励各类信用担保机构进行金融创新,积极拓展农村担保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