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贷款业务开展情况研究论文

时间:2022-09-10 04:49:00

助学贷款业务开展情况研究论文

2000年,吉县助学贷款业务在人民银行、各金融机构、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的协调配合下启动,并取得一定进展。从总量上看,从2000年至今全县共发放助学贷款50笔,累计金额25万元,到2006年6月末,助学贷款余额为13.15万元。

经调查,我们认为吉县助学贷款业务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放贷主体较少,业务发展缓慢。吉县助学贷款主要由农业银行发放,其他金融机构均没有开办此项业务;业务发展现状不甚理想,进展比较缓慢,贷款余额与同期全县信贷规模及消费信贷发展不相适应,2006年6月末助学贷款余额占全县消费信贷的0.1%,占全县信贷总量的比例仅为0.004%。助学贷款存在着推而不动,与经济困难学生需求相去甚远的问题。据调查,6年来,吉县提出贷款申请的学生约300人,申请贷款金额约150万元,而实际签订贷款合同50份,累计贷款金额25万元,约占申请金额的16.7%,这意味着大部分困难学生未能获得助学贷款。

助学贷款以商业性助学贷款为主,并呈逐年递减趋势。从贷款种类来看,农业银行发放的助学贷款均为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没有国家及地方财政贴息,且呈逐年递减趋势。2000年至2002年发放助学贷款13万元,2003年至2004年发放助学贷款12万元,2005年至今尚未发放助学贷款。

银行与学校的利益不一致,导致校方支持助学贷款积极性高,而银行开办助学贷款的积极性不高。从校方来看,近年来,学生拖欠学费问题一直比较突出,通过助学贷款一方面能够解决拖欠学费问题,将学生与学校的债务关系转嫁给银行;另一方面保证了学校收费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填充了学校教学的必要经费,加快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但从银行方面来看,开办商业性助学贷款,最终目的在于吸收学校的存款或向学校营销贷款。银校之间虽经多次磋商,但由于利益不同,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致使助学贷款出现了“两头热、中间凉”的局面。

助学贷款发展缓慢的原因

助学贷款发放模式及还款人收入的不确定性是影响业务开展的根本性因素。吉县国家助学贷款均采用个人信用放款形式,助学贷款期限一般为3~4年,还款方式多为利随本清。由于该种贷款为信用贷款,贷款周期长且执行基准利率不上浮,因此,一旦贷款人失去信用,还款便无法保证。从客观上讲,许多大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找到理想的工作,即便就业了,有的工薪也只能维持生活必需,无剩余资金偿还银行贷款,拉高了金融机构的贷款逾期率,给银行贷款造成风险。从主观上讲,一些大学生没有树立诚信观念和意识,个别的还存在攀比心理,认为无能力偿还者到期不偿还,那我为什么就要按期偿还呢?另外,商业银行对助学贷款的管理和考核视同其他贷款,一旦贷款到期不能及时还本付息,将影响商业银行的多项考核指标,致使金融机构开办助学贷款业务的动力不足,发放贷款慎之又慎。

贷款金额小、成本高、贷后管理难度大,影响了银行放贷的积极性。一是由于国家助学贷款利率低,收益差,贷款手续复杂,业务办理集中,投入人员多,导致每笔贷款的成本过高。二是与其他业务相比,助学贷款具有金额小、笔数多、客户分散、投放时间集中等特点,要求银行在学校开学时必须集中人力在较短时间内突击完成大量的贷前初审、表格填制、困难学生资格复审等具体工作,而目前各商业银行办理助学贷款业务的零售业务部门人员少,自身业务也很繁重,办理助学贷款既增加了业务量,也使信贷人员不足的矛盾更为突出。如吉县农业银行信贷部门仅有3人,承办包括各种贷款在内的所有信贷业务,再加上借款学生毕业后走向全国各地,就业渠道非常广泛,又给到期贷款催收和贷后管理带来巨大困难,无形中加大了贷款成本,严重挫伤了银行放贷的积极性。

缺乏贷款利息财政补贴机制和助学贷款损失补偿机制,银行办理助学贷款业务存在后顾之忧。据调查,借款学生能够在约定贷款期限内偿还小部分本息,贷款到期无能力偿还剩余本息的约占全部逾期贷款的30%;能够偿还利息,无能力偿还本金的约占20%;30%的学生本金利息均无法清偿,收贷部门多次催收并采取强制措施才得以偿还;只有20%的贷款家庭能够按规定时间归还贷款本息。从吉县目前助学贷款开办的情况来看,所有助学贷款连基本的财政贴息政策都未能实现,风险损失补偿机制更是无从谈起,这是经办行目前存在顾虑的重要因素。

银校之间缺乏相互制约的联动机制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不完善,也是阻碍助学贷款有效发展的现实问题。一是人民银行通常只注重窗口指导,采取联合发文等形式搞政策指引,缺乏与当地教育部门、银行和学校的协调配合。二是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制定的助学贷款管理办法不具备可操作性,没有对学生按时还贷起到有效制约。三是个人征信系统的缺失和不完善,也使银行贷前调查获得的信息失真,给信贷风险判断增加了难度,加大了潜在风险。

几点建议

从全面防范贷款风险的角度出发,不断深化银校合作,加大对助学贷款的跟踪管理力度。人民银行应继续会同教育、财政、银行监管等部门,加大对助学贷款的窗口指导、宣传协调和监督力度,多方联动构筑有效的相互制约机制,实行逾期贷款情况通报制度、恶意逃废债务媒体曝光制度等,为助学贷款提供政策指引和制度保证。应加快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为贷款学生建立专门的助学贷款账户,户随人走,健全防范个人违约风险的有效机制。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培养学生的信用观念,从而达到全方位强化助学贷款管理的目的。

从降低银行资产损失的角度出发,多方筹措,尽快建立并完善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各级财政要从支持本地教育事业的角度出发,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金融机构开展助学贷款业务,加大对助学贷款的支持力度。各商业银行应尽快研究制定国家助学贷款呆坏账核销办法和对该项业务的补偿办法,如建立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资金来源可从学校办学经费、财政专项资金和银行发放的助学贷款中分别提取一定比例,委托指定部门对基金进行专门管理,以补偿经办银行的贷款风险。

从规范业务经营的角度出发,积极改进管理模式,推动助学贷款业务的发展。各商业银行要改进助学贷款管理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在贷款担保条件、还款期限上要注重实际;在贷款发放上,要逐步扩大贷款范围,增加贷款份额,灵活采取抵押、担保或联保等方式;在贷后管理上,要对助学贷款单设科目、单独统计、单独核算和考核,只要操作规范且符合政策法规,形成的呆坏账可不追究经办行和经办人的责任。应着眼于长远利益,将助学贷款作为拓展消费信贷、培育潜在优质客户、树立金融企业形象的契机大力发展。

从银行履行职能的角度出发,积极沟通协调,将助学贷款纳入政策性银行业务范围。目前助学贷款这一政策性业务完全放在商业银行办理,与商业银行运作体制存在矛盾,背离了商业银行经营的基本原则,不利于助学贷款业务的开展和专项管理。因此,应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相分离。建议有关部门认真研究、沟通协调,确定专门的政策性银行办理国家助学贷款、教育贷款及扶贫贷款,商业性助学贷款由商业银行自愿办理,采取抵押担保等方式,推动助学贷款工作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