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育人才培育方式

时间:2022-08-18 06:07:44

物理教育人才培育方式

0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1]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新的中学课程标准实行等对师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范院校物理教育专业同样需要适应社会发展、创新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即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么样培养人”的问题。

1明确专业自身定位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的高师物理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专业发展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离不开先进、准确、合理的专业定位,只有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专业自身条件,才能在履行教育职能中找准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和服务方向,才能确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专业发展。“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的扩大,基础教育新的课程改革对师资提出的新要求;地方师范院校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中追求自身生态地位的主观定位,这三个因素使地方师范院校向综合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2]。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必须适应学生的多元化发展[3]。因此,在新形势下,为了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需求,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物理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向综合化、多元化方向发展,除了培养基础教育的物理教师外,还应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各类物理人才。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物理教育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氛围浓厚,有一级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学位授予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自身师资和科研条件,我院将物理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从事物理教育和研究所必需的物理知识、物理技能和科研能力,能够胜任物理教学和科研的中学物理师资以及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其他物理人才”。物理教育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物理实验以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训练,培养从事物理教学能力和初步从事教学、科学研究能力。

构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把握以下四个原则:国家需要是前提,学校定位是关键;社会需求是导向,培养模式是核心;通识教育是基础,能力培养是本位;知识应用是基础,创新能力是目标[4]。不同学者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有不同的看法,人们粗略地从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上将人才培养模式分为“精英模式”与“大众模式”等七类模式[5],这些观点对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有借鉴意义。有人提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包括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的改革等三个层次[6]。在理论方面,李宏探讨了高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7]。在实践方面,很多院校的物理教育专业结合自身特点,不断探索创新,提出了很多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浙江师范大学的“三•三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8],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的“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9],陕西师大的“2+2”人才培养模式[10]等。从2007年到2009年,在全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立和发展中,也涌现出了很多成功案例,例如,忻州师范学院的“扶贫顶岗实习支教”人才培养模式[11],山西师范大学的“3.5+0.5”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12]和洛阳师范学院的中学名师人才培养模式[13]就是很好的实例。我院物理教育专业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提出了一种基于本科生导师制“2+2”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两年学习专业基础理论课,第三、四年根据学生的意愿和就业需求进行分流培养,学习、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体做法就是加强本科生教师教育理论和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鼓励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

2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本科生导师制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要以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适应社会需求,注重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突出能力培养。根据我院物理教育专业的特点、科研条件和社会需求,依据培养目标,模块化地设置课程。1)基础知识和能力模块。该模块包括通识教育、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2)专业知识和能力模块。它包括教师教育和专业平台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分别掌握教育教学相关理论和技能,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3)拓展知识与能力模块包括素质拓展和专业拓展平台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从教、教研和初步的科研能力。近年来,在实行学分制的前提下,我国高校普遍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它是学分制的有益补充[14]。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本科生导师制的模式、实行状况,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15–16]。

一些高校的相关专业结合自身特点和实践,提出了具有特色的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例如,苏州大学艺术设计专业采用“专业导师+工作室课程导师”的混合导师制培养模式。我院物理教育专业实行的本科生导师制,其专业定位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并根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采用阶段和平台模式的导师制,见图1。其具体做法是将四年分为两个阶段,根据本科生的兴趣、心理和能力水平,导师以两个阶段培养侧重点为主,做到“思想上引导、学习上辅导、生活上指导、心理上疏导”。在大学一、二年级(第一阶段),由学院分配的导师指导学生专业学习和生活等,帮助学生确定大学四年及未来的发展目标;在大学三、四年级(第二阶段),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去向,重新选择导师,利用科研和教师教育平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科研训练。

学院选择讲师或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业教师作为导师,根据我院的师生比例,以宿舍为单位,安排每个导师指导八名学生,便于组织、交流。导师除了指导学生学习外,还帮助疏导学生心理紧张情绪。在指导方式上,以各种创新项目、科研项目、社会实践和相关竞赛活动等为切入点,依托教师技能培训中心和大学生创新实验基地,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国内外科技竞赛活动,开展学术交流,以拓宽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学分制的管理上,学院增加了与创新活动相关的实践学分,调动学生参与竞赛和创新项目研究的积极性。实行导师制以来,我院本科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例如,2010年获得国际(美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一项和二等奖两项,2005级学生的创业计划获得全国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铜奖。2005级本科生在考研、面试方面取得了好成绩,面试通过率达100%。针对实行导师制导师工作繁忙,无法保证取得良好指导效果的问题[15],学院将导师进行分组,充分发挥导师的不同特长,分解任务,创新灵活多样的指导形式,以期取得良好的指导效果。此外,学院还聘请行业界的著名专家、教学名师、研究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等担任兼职导师,不定期地指导学生。学院在注重本科生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注意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积极筹建师生交流平台。

本科生导师制实行过程中还存在诸如激励、约束及评价机制不断完善的问题,学者们也在理论上进行了宏观、定性的探讨[18–20],最近,有人又提出了本科生导师制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构想和构建原则[21]。我院建立了初步的导师考核评价制度,采用学生评价系统(类似学生评教系统),由学生评价导师的指导效果,其结果纳入导师的年终考评,对导师起到了有效的激励、监督作用。此外,学生自发举办“导师育我成长,我为导师颁奖”的“十佳导师”评选活动,促进了优秀导师示范作用的发挥。随着导师制理论研究的深入,我院基于绩效机制的、科学而系统的导师制评价体系已初见雏形,并将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