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问题分析10篇

时间:2022-01-24 10:49:14

高中物理教学问题分析10篇

第一篇:高中物理电学中电路与器材的选择

进入新时期后,高中物理学科中的电学教学也表现出很多新的特性。电学教学具有显著的实践特征,需要借助课堂实验来演示电学的基本知识点,从而达到电学教学的根本目标。通常情况下,电学教学所需的器材包含了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以及其他类型的器材[1]。在完成电学实验的过程中,师生不仅需要选择正确的器材,同时还要保证物理电路连接的正确性。为此,在明确电学实验基本目标的前提下,还应当明确电学器材与电路选择的关键事项,从而在最大限度内杜绝电学实验中的操作误差。

1电学教学的基本思路

电学教学或实验的基本前提就在于明确目标,结合电学实验的基本目标来设计规划。在高中物理中,电学实验通常包含了较复杂的多项内容;对于各项电学实验内容,教师都应当指引同学们进行适当选择。具体而言,电学教学与实验的设计应当包含如下关键点:首先,电学实验应当保证安全,杜绝电学实验各个流程的安全隐患,避免威胁师生安全。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对于电学实验还需要给出明确的操作流程与实验方案,确保设计的电学实验方案与电学基本原理相符合[2]。其次,师生在共同选择实验所需的仪器时,应当杜绝过大的误差。选择实验器材的过程应当具有简便性与科学性,方便对于器材选择的操作。同时,电学教学选择的各类器材也要便于直观观察,方便同学们记录各个时刻的数值与信息,因此必须具备精确性。第三,电学实验或电学教学所需的器材与电路都要具备可操作性,从而服务于实验结论与数值的精确性。例如对于滑动变阻器而言,在具体选择时就应当考虑到额定电流与电阻值。师生在确定实验中的电阻值时,最好选择方便调节的一种电阻器。

2物理电路的选择

从电路选取的角度来讲,通常可以选择外接法或者内接法用于实验电路。对于两类不同的选择方法,都需要依照最根本的电路原理来谨慎进行选择。具体的思路为:首先应当明确临界性的电阻值,如果实验得出的数值大于临界值,那么选择内接法就可以适应较大的电阻;反之如果实验数值没有超出临界值,则可以判断为较小的电阻,进而适用外接电阻法。某些情况下,题目已经提示同学们尽可能设计为简易的电路或者确保电路节能性,在这时最好选择限流式电阻。此外,如果题设明确给出了提高精确性或者从零点起调的要求,则需要选择分压式的电路电阻。进行各项的电学实验都要求提供电能,因此不能避免对于供电问题的涉及。从供电电路角度来看,这类电路通常可以运用分压接法或者限流接法的方法。对于限流接法来讲,如果将负载电阻连接于电路输出端,那么在忽视电池内阻的状态下,只需要考虑负载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之间产生的串联分压,进而确定负载电阻两侧可以调节的电压幅度。然而这种状况下,不能从零点开始调节负载电阻的两侧电压。例如:如果电学实验要求同学们描述灯泡在接入电路后的特征变化,则要选择与小灯泡相适应的滑动变阻器来进行实验。相比来看,这种操作流程具有简便易行的特征,同时也会消耗更少的电能。在某些特殊的电学实验中,也可能用到供电的限流接法。遇到这类情况时,就应当重新搭配负载电阻与变阻器的电阻值。在调节电压的过程中可以得知:滑动变阻器如果设置了较大的全电阻,那么相应也会获得较宽的可调范围。此外,分压接法也具有供电选择的特征,如果供电电路与负载电阻二者相连,那么分压接法的关键点应当在于计算串联分压。负载电阻与左端的滑动变阻器进行并联,然后再进行右端的串联。

3相关器材选择

在物理考试中,同学们经常遇到器材选择的相关题目,这类题目通常具有较强创新性特征。为此在选择适当器材的过程中,也应当全面衡量多种要素,确保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用于本次电学实验的操作器材。物理学科的根本宗旨应当在于激发创新性并且培育物理学科思维,因此教师有必要鼓励同学们发挥创造力,在独立思索的基础上选择电学电路和器材。在选择相关器材时,应当注意如下的关键点:

3.1杜绝过大的数据误差

电学实验本身具有精密性特征,对此应当慎重防控误差产生。在最大限度内,确保选择误差最小的电学实验器材。在杜绝误差的过程中,关键就在于选择最合适的量程,一般情况下需要限定于三分之一或者更小的指针偏转幅度,而不应当超出这个幅度。这是由于,实验器材的指针都可能产生特定角度的偏转,对此有必要慎重加以选择,从而在最大幅度内缩小仪器测量产生的误差。只有确保最低限度的实验数据误差,才能通过电学操作得到精准的电学实验结论。

3.2综合考虑多种实验要素

电学实验操作经常会涉及到较多环节,实验中的各项要素也具有密切的联系。为此在进行相关器材的选择之前,有必要对于各项要素予以综合考虑,经过全方位的考虑才能缩小实验误差。例如同学们在运用相关仪器测定电阻率时,如果待测电阻不会超出5欧姆的幅度,那么最好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滑动变阻器、导线与电流表等。此外,在选择测定电阻的仪器之前,也应当对电阻测定的各项要素加以综合考虑,其中包括最大电流、电路两端的电阻值以及滑动变阻器的具体规格等。

3.3重视实验中的细节

电学操作包含了较多细节,只有重视各种细节才能确保杜绝误差。因此在进行相应的器材选择时,同学们应当确保耐心和细致,杜绝粗心导致的误差。例如:待测的小灯泡标有0.3A与2.5V的相关字样,对此首先就要算出待测电阻在浮动范围内的阻值平方。经过电阻值估测之后,就能判定电表内阻的具体数值,在进行估测和判断的前提下就可以选择最合适的电阻测量器材与测量方法。

4结论

电学教学具有较强的实验性特征,只有运用实验的方式才能验证电学的基本原理。相比于其他学科,高中物理本身也具备显著的实践特征。在进行电学操作时,应当确保选择正确的实验器材与电路型号,只有进行正确的器材选择才能确保电学实验结论的精确性。为此在选择电学器材与实验电路时,师生有必要做到密切配合,共同探究实验器材选择的关键点。未来的电学教学实践中,师生还需要不断摸索经验,在此基础上服务于电学教学综合实效的提高。

作者:周崇勇 单位:四川省名山一中

参考文献:

[1]刘立轩.高中物理电学中电路与器材的选择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5(36):224.

[2]林明华.高中电学实验电路设计与器材选择的两个视角[J].教学与管理,2016(04):55~57.

第二篇:高中物理电学学习心得总结

进入高中以后,明显感觉到了学习氛围的不同,以前一节课下来感觉知识记忆非常容易,可是到了高中有时候一节课下来觉得非常累,脑子不够用,生怕哪个知识点记不住,影响后面的学习。老师也明确的告诉我们,高中阶段每节课讲述的都是重点,没有时间再跟你慢慢耗,必须打起精神开始奋斗。听完老师的话,我更加坚定了要好好学习的信心,也坚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课前的有效预习与整理

多年来养成的学习习惯一直没有丢,虽然高中阶段课时的安排非常紧凑,但是针对自己的学习基础,我每天都会拿出时间进行预习,把这节课的内容首先有个大致的掌握,这样听课的过程会更有重点。尤其是物理的电学部分,刚学的时候感觉电学部分特别难,一大堆的定理和公式摆在那里,里面牵扯的物理量还那么多,就算把所有公式背下来,做题的时候还是不会用。后来我养成了看例题的习惯,课本上面的每个例题我都把答案部分盖住,自己试着去解答,解答完之后再去跟课本核对,哪里的思路对,哪个公式没有套用,课本的方法简单还是我的公式简单。为了更容易理解后面的知识,前面的很多例题我几乎可以把解题思路背下来,并且在掌握更多的知识后,我可以用两到三种方法解决前面的例题,对于电学部分的知识我理解起来也更加明朗。其实很多的定理和公式都可以用物理学的两大基本定理来推导:一是欧姆定律,另一个是电功率定义式。明确了这个问题之后,所有的物理问题几乎都变成了数学问题,我只要正确分析题目,找准已知量,再套公式计算即可。

2重视听课过程,做好听课笔记

有效的预习之后,我发现听物理课简直变成了一种享受,老师抛出的每个问题我脑中都可以形成清晰的思路。并且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我不仅仅是能够跟上老师的思路,还能够迅速发现老师讲错的地方。老师还表扬了我,这更加激发了我学习的兴趣。课堂上我一直都有记笔记的习惯,记笔记并不是要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住,而是要记忆老师的思维模式图,为什么老师可以把前后的知识都串联起来,他们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我对物理电学部分的公式之所以可以应用自如,一部分来自于例题,更大的部分来自于老师的引导和启发。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平常对于物理的一些概念的认知是不科学与不全面的,比如电子与电荷的概念,很多同学都不容易理解透彻,我是这样理解的,电子是物质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带的是负电。电荷是人们对电的一种传统的认识方式,以前我们对电的认识比较薄弱,缺乏对电的本质认识,认为电仅仅是附着在物体表面上的,因而把电称为电荷。其实物体“带电”和“带电荷”是同一个意思。然而电荷比电子的范围要大得多,电荷一般是指带电的物质微位,如带电的原子核、质子、电子及正、负离子等,而电子只是带负电的位子,显然这二者在范围上是有很大区别的。

3联系生活学习物理知识

物理知识看似艰涩难懂,其实学完之后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中处处充满物理。我们家用的电灯、电话、电脑、手机、电视都是基本电器,电路应该怎么接你们观察过吗?家里新买一台空调需要往外引一根线,应该从哪里引,接到哪里,插座怎么接比较合适。不知道你的家里还有没有收音机,我曾经把家里的小型收音机后盖拆开过,里面我最先看到的就是那个喇叭,其实它就是一块电磁铁和线圈组成,上面还附了一层薄膜,音频电流经过永磁铁中间的线圈使线圈和永磁铁之间产生电磁感应,使线圈带动薄膜产生往复运动,使空气产生震荡发出声音。手电筒应该是家用电器里面最简单的设备了,它的工作原理就是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我曾经试着把家里的手电筒进行过改装,原来两节一号电池的手电筒,我改装之后可以用四节七号电池,手电筒的亮度增加了很多,不过不幸的是小灯泡很快就坏了,后来我又换了一个功率比较大的灯泡。由于家里照明电路的电压比较高,所以我还没有碰过大型电器的拆装和改装,不过我想电学里面的很多知识都是相通的,以后我也会试着做一些小型电器。现在很多小孩玩具也都非常有趣,里面也都是一些简单电路,唯一不同的是加上了别致的灯光和声音的播放器,再配上精巧的外形就一下子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只要认真钻研,生活中处处是物理,随处可创新。

4小结

物理是一门非常神奇的科学,从对它一知半解到学习的逐步深入,我对它的感情越来越深,每次上课不再感觉有压力,更像是一场科学旅行,懂得越多越加热爱。物理电学里面的很多知识并不需要刻意去记忆,当你明白它的原理之后,再把经典公式套入,比解数学题目还要简单直接。

作者:王琨荃 单位:盘锦市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陈海琦.高中物理电学学习心得总结与分享[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6(03).

[2]熊浩添.高中电学学习心得总结[J].好家长.2016(34).

[3]陈琴.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第三篇:高中物理难学问题探讨

我们高中学生面临着高考,学习压力大,课业负担重,所学课程相对来说也比较难一些,大部分同学尤其是面对物理这门课程,常常会觉得无所适从,觉得困难重重。针对于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本人想和高中同学们一同分析并解决物理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以健康饱满的心理投入到高中阶段的学习中。

1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的原因

1.1学习上存在心理障碍:第一,我们高中生大部分都对高中课程充满了神秘感,再加上听高中毕业生说高中物理难懂,难学。心理上就或多或少地产生了一些胆怯,慢慢就成为学生的心理负担。第二,物理课本身特点决定的。要求物理知识密切联系实际,如果所学物理知识不能很好结合实际,就会形成两张皮现象,导致我们学生心理紧张;第三,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数学能力有欠缺的话,就会出现物理学习障碍;第四,现在我们大部分学生缺乏刻苦学习的优良品质,常常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评价所学科目,致使自己存有较严重的学科倾向现象,面对物理学习,心理就变得脆弱起来……这些方面都会导致我们学习物理的过程出现困难。

1.2学习上存在思维障碍(1)错误的生活经验影响同学们分析具体的物理现象:我们高中生已经从生活和初中物理的学习中了解了一些物理现象,可以这么说,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一些生活经验不合乎物理规律,学生的深层次意识中很难转过这个弯,就会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式,在很大程度上就影响了物理学科良好思维的形成。比如“手握瓶的力越大,瓶越不容易掉下来”这一生活经验,就容易让学生产生“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手的握力有关”的错误观点。(2)数学关系式和物理概念发生混淆:部分同学在学习物理学科时,常常会将物理问题数学化,忽视了事物的物理事实和物理现象存在的意义,有时还用数学关系代替物理概念,单纯从公式出发,用数学知识分析题意,脱离了物理实质,这样学生就会得到错误的结论。(3)过于重视结果,轻视思考过程:我们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有些同学过于重视结果是否正确,轻视了思考过程。在解决一些物理现象时,不能很好地展开联想,思维出现僵化。如在电场这章的学习中,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动能的变化和什么因素有关”这一问题,大部分同学只考虑了电场力做功,却忽略了重力做功。

2克服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的对策

2.1多和老师接触,了解物理学科特点:同学们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要尽量和老师多接触,多查阅物理方面的资料,多了解物理学科特点、性质以及有关物理方面的有关事项,努力做到心中有数。例如学习“牛顿运动定律时”,可以询问老师关于牛顿的生平;学习“万有引力”时,可以去查阅关于“万有引力”的轶闻趣事……一句话,要用心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和老师沟通交流,要认识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它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要意识到物理学科的学习过程充满艰辛的同时,也存有诸多乐趣。这样学生就不会在心理上对物理学科产生畏惧了。相反还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2.2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物理学科抽象,貌似不容易掌握,但是如果学生能很好地结合生活实际,结合一些真实存在的物理现象思考问题的话,还是不难理解的。比如在进行高二“机械振动”一章的学习时,物理老师先建立“弹簧振子”与“单摆”两个物理模型,从特殊的模型研究推广到一般简谐运动的研究,最后走向身边(比如水面漂浮物的振动,半经很大的凹面上小球滚动)……这样的教学方法我们高中学生接受的比较快。这时我们不仅认识到物理模型的重要性,还懂得了怎样理解复杂运动的途径。慢慢地我们就会养成细致观察、认真总结的好习惯,就会摸索出适合我们自己的学习方法,物理学科学习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2.3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进行反思和归纳:物理知识是系统的,我们高中学生在学习时要多进行反思和归纳,注意总结一题多解的变换,要多问,多总结,多探讨,任何学科的学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我们在摸索中成长、懂得、收获。

2.4平时要配合老师多进行一些发散思维的训练a.追求一题多解,培养自己思维的求异性:老师常说学习要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追求一题多解,多思考,努力培养自己思维的求异性。因为这样可以帮助我们从多角度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去拓宽解题的思路,我们经常这样训练,就能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b.追求一题多练,培养自己思维的多向性。我们平时在做题时,要多思考:假如题的条件发生变化,又会获得怎样的结果?从变化的观点出发,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才能培养自己思维的多向性。

2.5发挥物理实验对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积极作用: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平时的物理学习中,我们不能死记硬背,针对难以理解的物理知识,要有效借助丰富的实验现象来来加以理解,因为物理实验非常直观,可以同时调动我们的眼、手、脑,这样会掌握的快一些,记忆深一些。对物理学习中的每项实验,要争取自己动手,自己思考,自己发现,自己总结。因为这样不仅会提高我们自己的实验能力,还可以发展我们的创造性思维。总之,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还要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只要我们能夯实物理基础知识,积极动手参与实验,和同学认真探究、研讨,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及时解决物理学习中的种种困难,这样物理的学习也就会变得轻松容易起来。

作者:王宇罡 单位:衡水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林海兰;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李仙伟;高中生物理学习困难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第四篇:高中物理教学中体现学生的地位

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体,从一堂新课的讲解一直到这一章内容的复习,都是教师引导着学生进行学习,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学效果不理想.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鼓励学生编写习题

课本、辅导书、练习册上的习题数不胜数,水平参差不齐,涵盖的内容范围广、针对点不强、综合性过高.在学习每一小节内容以后,学生需要及时巩固知识,并且要有一个相对的提高,而这些要求已经有的习题是达不到的,就要让学生编写习题.学生根据本次课程学习的知识,结合以前学习的内容,编写习题,可以让学生提高自信心,巩固新学内容,并且培养创造性思维,不再拘泥于现有的习题.解题时只需要考虑这个题怎么解答,而出题时要考虑到很多内容,如题目的难易程度、涵盖的知识点、解题的方法以及严谨性,甚至要考虑到解题思想,让一道题目更成熟.教师要鼓励学生编写题目,并且适当辅助学生编写,体现学生在习题方面的主体地位.在讲一小节内容后,让每个学生都出一道题,统一收上来,再打乱顺序分发给每个学生,保证每个学生拿到的习题都不是自己的.在这个过程中,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考查了学生的严谨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讲“位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出题巩固位移这一概念.有的学生出题:一个小球从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多少?根据位移的定义,可得小球的位移为3m,而路程为5m.课堂上交换习题时,拿到这道题的学生没有做对,他认为位移也是5m,就是没有掌握“位移”的概念.这样,学生能发现自身的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小组合作展示实验

高中物理中的知识点、定义、公式,大多都是由实验推导而来的,大部分的实验在学校实验室是可以实现的.课本中对比较重要的实验介绍得相当详细,再加上教师的讲解,学生就能掌握实验的流程和注意事项,从而在实验课上独立完成实验.在传统的物理课堂上,一直都是教师演示实验,导致学生没有做实验的第一感受.教师应该提前讲解实验内容,让学生课下做好准备工作,上课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示实验,小组内部相互帮助,小组之间相互查漏补缺,指正错误,使每个学生发挥自己最大的实力.小组之间互动,能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让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更主动,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内容.例如,“研究平抛运动”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实验.由这个实验衍生出来的公式也很重要,在以后的物理学习过程中会经常用到.由学生进行这个实验的演示,可以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个实验的注意事项;由学生自己推导出来的知识,记忆更深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本上的介绍和老师的讲解,选取合适的实验器材,并且调整斜槽、木板的位置.期间,学生不会确定坐标原点,教师告诉学生方法:小球在槽口时球心在板上的水平投影,然后开始实验.由学生运用位移公式计算初速度.小组成员都有自己注意到的地方和盲点,大家互相帮助完成一个完整的实验.

三、学生提问,教师回答

每一次上课都少不了教师提问的环节,这个环节的作用是活跃课堂气氛、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但是并不能让学生提高能力,对于知识的进一步掌握也没有帮助.要想让学生有一个质的提高,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做出一些改变.课堂上的提问应该由学生提出,教师进行回答.教师要从一个或者几个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分析出大部分学生的问题所在,然后对这个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解答,再在这个基础上看学生的反应,使学生成为物理课堂的主人.例如,在讲“动能与动量”时,很多容易混淆的知识,单凭教师讲解,不能让学生清晰理解.如果改为学生向教师提问,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有的学生问了一个经典问题:动能和动量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这是这一节的重要内容,动能是标量,动量是矢量,动量改变,动能不一定改变,动能改变,动量不一定改变.学生继续提问:动能和功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动能的变化是用功来量度,两者都是标量.教师这样抽丝剥茧地回答学生的问题,才能清楚学生的症结所在,才能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才能优化教学过程.总之,在教学中,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后,再次向教师进行提问,有利于查漏补缺.做实验也是如此.只有自己动手演示,学生才能领悟到实验的重点,然后出题,巩固所学知识.只有学生之间相互督促、相互学习,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作者:朱霞芳 单位:江苏盐城市盐阜中学

第五篇:高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与初中物理相比,高中物理知识的难度较高,其知识体系也更加紧密,学生从初中阶段升到高中阶段,面对要求更高的高中物理学习,往往会感觉有些吃力,从而影响学习效率。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学习兴趣是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因素,因此,高中物理教学应采取相应的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物理学习。

1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首先,目前大部分的高中物理教学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这种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1]。另外,单向的知识传授使得学生的学习与记忆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其次,不少高中物理教学的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物理的教学内容较为复杂,涉及大量的定理与公式,而大部分教师由于过于追求分数,通常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记住相关的知识。此种方法虽然能缩短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但是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太大的帮助,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失去对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从而降低学习的主动性,影响高中物理教学的效率。

2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探索

2.1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善教学方法:高中物理教学应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重视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物理教学中来。高中物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将灌输式教学变为启发式教学,并舍弃“题海战术”,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与合作学习。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将相关的知识通过图片或视频直观地表现出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教授“行星的运动”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播放有关于九大行星运行轨迹的图片以及有关于木星或土星等行星运动的纪录片,然后让学生描述出这些行星运动的特点,并牵引出之后对行星运行原理的讲解,使学生在被宇宙的奥秘吸引的同时加深他们对行星运动的认识。其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时,可以为课堂教学设置生动的教学情境,并通过适时的课堂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2]。例如,教师在对“物体的形变”一课进行讲解时,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为什么橡皮泥经过挤压后会变形,且不能恢复成原来的形状?而弹簧受到挤压时也会发生形变,却为什么可以恢复成原来的形状?”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与思考,待讨论结束后,便向他们讲解弹性形变与范性形变的理论知识。如此,教师便能将单向的知识讲解变为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2重视教学实验的开展:物理学的理论是由前人在无数的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只有重视教学实验的开展,在教学中适当利用实验进行知识的讲解,才可以将复杂的物理理论转化为直观的物理现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与学习物理知识[3]。此外,生动的教学实验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物理学的魅力,从而提高他们对物理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进行“自由落体运动”一课的讲解时,可以让学生将同一个物体(如橡皮或小石块等)从不同的高度抛下,然后将其运动的时间与距离进行记录,从而通过数据的计算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学生在进行实验的时候会加深他们对自由落体运动的印象,而实验的直观演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及其原理,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2.3将理论与实际进行结合:物理知识的学习应以在实际中应用为最终目标,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将理论与实际进行结合,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加强学生对物理学知识的亲切感,激发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例如,在“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一课中,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在脱衣服的时候是否会听见“噼噼啪啪”的声音,然后为他们列举生活中产生静电的例子,接着向学生提出“静电产生的条件有哪些?”“为什么会产生静电?”等问题,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对静电现象的认识。结束语: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并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因此,高中物理教学应以学生为主,利用生动的教学方法与物理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加强高中物理教学的效果,促进高中物理教学的发展。

作者:张玉琴 单位: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李娟.浅议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教育教学论坛,2013(90):99-100.

[2]张文莉.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索和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6(27).

[3]邱营营.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考试周刊,2016(14):134-134.

第六篇:高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应用

1在高中物理课堂中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高中物理课堂开展探究性学习是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的。只有具备有创新思维、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人才才能真正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而探究性学习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物理课堂开展探究性学习是物理学科自身的需求。物理学习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主要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开展学习,而探究性学习是教师在进行环境创建的基础上引导孩子记性合作探究学习,将知识学习与生活学习密切结合在一起,二者具有一致性。高中物理课堂开展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中鼓励教师以科学探究为出发点开展教学引导,用探究性学习渠道过往的传统灌输教学,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2高中物理课堂探究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1让学生提出问题的困难

如何让学生主动在学习中提问一直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一个教育难题,因为只有当学生正确提出自己的问题后,学生才是真正感兴趣,才愿意真正全心全意的投入到问题探究中去。但是高中阶段的学生在经历了小学到初中多年的传统教学方式熏陶,更习惯老师提问自己回答的教学模式,缺乏提问的主动性,偶尔能提出问题,也并不是真正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2.2分析与论证中的困难

高中阶段学生在接触到物理知识后,对于如何去进行有效的分析很难把握,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层面的积累不够,很难深入有效的开展研究分析论证。

2.3评估阶段的困难

学生对探究学习的评估工作并不重视,经常在完成实验验证后,错误的认为学习过程已经晚了,忽略了对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估,常常草草结束。

2.4学生在交流与合作时的困难

过去的物理教学中,学生发言表达的机会很少,教师也很少针对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因此在进行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到位,词不达意的现象很普遍,在与同学、教师进行沟通时存在一定问题。

3中学物理课堂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方向

3.1积极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实际上在在充分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开展的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想、知识与情感的深度交往过程。在进展物理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进行学习的主体,直接决定了最终课堂教学成果如何,而教师知识课堂教学额组织者以及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好的教学环境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参与的热忱度,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能否得到更好的启发很大程度上取决了教师能否在课堂中创设好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更好的进行探究学习提供环境支撑。

3.2有选择的确定探究学习的课题

物理虽然是一门研究自然的科学,高中物理中也存在很多知识点都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是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需要开展探究性学习,因为并不是每个知识点都适合进行探究教学,因此在备课过程中需要进行选择。比如在进行欧姆定律的研究中,有些教师为了开展探究性学习,在课堂中在保持整个电路中电阻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使得电路中的电流出现变化,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进行电流和电压数据测试,研究数据,这实质上犯了一个错误,欧姆定律正是电压表和电流表被发明出来的理论基础,用电压表、电流表来参与实验实质上已经承认了欧姆定律,在承认欧姆定律的基础上验证欧姆定律,这明显存在逻辑错误。

3.3教师适时参与指导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教师要想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需要做好自身知识的积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不一定是教材中的知识点,甚至可能是教师并不擅长的东西,如果教师自身物理不够功底深厚,很难适应课堂中的瞬息万变。与此同时,教师需要把握好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方法,不能直接将自己的知道或者教学目标所要求的知识点直接告诉学生,而需要做好课程教学设计,预设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在思考中获得知识,通过独立自主的去实验、研究、调查等去验证知识,通过交流合作去深化对知识的认识。只要把握号引导方法,才能达到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学会研究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体验到平常学习生活中感受不到的情感体验。

3.4教师要注重评价的激励性和发展性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进行凭教师要注意评价是否对学生具有激励性,能够实现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不仅要关注当前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还需要关注学生在接下来的物理学习中的发展性,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与爱护,不仅要借助评价的作用实现学生物理学习水平的提升,以实现高中物理教学的具体教学目标,还要不断对学生的潜力进行挖掘,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培养学好高中物理的自信心。在评价中要多给学生一定信心,充分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启发学生更深入的进行思考,不断提升自己。

3.5教师需要及时进行教学观念以及教学角色的转换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扮演着学生学习中的导师橘色,不仅是学生的合作者,还是教学的重要参与者,要充分利用教师的引导作用将课堂打造成一个集合师生纵向交流、生生横向交流的多层交流空间,组织师生共同进行教学研究,使课堂发展成极具有个性的创造发展过程。根据新一轮教学改革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对自身的教学理论体系进行不断调整,与教学实践中发现的教学规律有机结合,提升自我物理教学专业知识,借助更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开展教学,使自身的素质与不断变化的教育对象以及教学方式更好的匹配。当改革与发展成为世界教育的主题,各国的教育模式都开始从智力型人才向技术性创新人才转变,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成为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但是探究性学习是一个相当大的课题,很多相关的理论还需要不断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摸索。

作者:陈红艳 单位:湖南省张家界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郑渊方等.探究式教学的模型建构探讨[J].学科教育,2001(5).

[2]靳玉乐主编.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3]李黔蜀.试析探究教学的本质、特征及实施策略[J].山东教育科研,2002(8).

第七篇:高中物理教学中思维迁移能力培养策略

现代教育学研究表明,思维迁移能力是指一种学科的学习方式对另一种学科学习方式的影响,它也是指学生在一种状态或情境中学习得到知识、技能或情感态度对于在另一种状态或情境中学习能力的影响。对于学生高中物理教学来说学习、迁移和思维它们之间存在着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和互相制约的关系。在新课标的要求中,提出了把高中课程教学的目标分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内容。这种要求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只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方法,把知识的获得过程讲授和展现给学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从中得到发展。这种将思维迁移能力运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能够提高物理教学效益。所以,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注重创设良好的迁移条件,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从而提高物理教学水平。

1高中物理教学中影响思维迁移的因素

思维迁移分为两种,一种是正迁移,一种是负迁移。正迁移对学习具有促进作用,也就是把在其它方面得到的知识和能力或在以前学习得到的知识和能力来促进这新知识的的学习;负迁移对学习具有阻碍作用,也就是在其它方面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对另一种知识的学习会起到干扰和阻碍作用。在高中物理教学和学习中,当学生把在其它学科养成的固定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不正确地运用在物理知识的学习中时,如果在运用这种思维能力时不变换思考问题的视角,只是简单的直接迁移,这对物理学习是消极的不利的。所以,教师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必须正确培养学生的正向思维迁移能力,尽量避免负向思维迁移的发生,从而有效提高物理教学水平。教育教学的研究表明,影响高中学生思维迁移能力主要有主客观两种因素。主观因素包括:学生心理特点、认知能力水平、对物理学习的爱好兴趣、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认知结构、类比推理能力等。客观因素包括:教师的物理课堂教学方式、教师教学风格、学习资源和学习情境的相似性等。

2培养学生思维迁移能力的对策

2.1科学运用类比推理方法培养思维迁移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是一个有效的好方法。类比推理能力是我们在日常中普遍使用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和基本技能。在思维迁移的过程中,当学生在一种学习状态下和另一种学习状态具有相似或共同的成分时,就容易实施迁移。当这两种学习状态相似或相同的地方越多,原有的思维方式或经验发挥作用的能力就越大,思维迁移效果也就越明显。具体到物理学习来说,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种物理规律和现象之间的相同或相似程度,从而推导出另一种物理现象也具有相似或相同的物理规律。这种类比主要是思维方式上的类比,也就是思维迁移。在高中物理教学时,有许多比较复杂的物理知识、规律和实验,运用一般方法不易理解和掌握,如果运用类比推理的思维方式,就可以使学生更方便更容易地理解这些物理知识,并且还能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例如:在物理学习中,我们可以将重力场与静电场进行类比,因为重力场的物理性质和规律与静电场相似性很高,运用重力场的规律能为研究静电场的性质和规律提供思维方法;可以将电磁波与机械波进行类比,它们之间也存在许多相似和共同之处,掌握机械波的规律对探索电磁波的规律有重要帮助。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类比法,能够实现思维能力的有效迁移。

2.2运用物理模型培养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在物理科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构建和运用是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在物理教学中运用物理模型进行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由于物理模型的建立过程,是复杂的思维过程,在构建中要用很多知识来证明,也是一个其它知识学习的过程。所以,如果学生能学会和掌握物理模型的建立过程,那么与之有关知识都会被学生用来证明或解释其它知识,也就能实现思维的迁移。思维迁移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思维迁移能加深学生对已有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这种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而言,运用物理模型教学能使学生较好掌握课本知识,同时还能将知识和学习的思维过程迁移到其它内容或学科上,以有利于对其他物理知识的学习理解。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注重利用物理模型和过程模型进行教学,使学生在物理模型的建立过程中,有效实现正向思维能力的迁移,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质量和水平。总之,发展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对物理学习非常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加以运用,以提高物理学习水平。

作者:王春波 单位:浙江省德清县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胡景勤.高中物理思维迁移教学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

[2]雷运平.高中物理思维迁移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10.

第八篇:良好心态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1前言

高中物理的学习一直是高中学科学习的一项难点,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困难,在面临学习中出现的困难,良好的心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高中物理学习中出现的难题,从而对物理知识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良好心态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不仅仅可以正确认识物理学科的内涵,同时也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直面来解决。另外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减少人为不必要的误差,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从而获得更为精准的实验结果。良好心态的作用效果贯彻在日常学习中的方方面面,正确认识所学的学科,理解学科的内涵可以有效提高高中物理学习的效果,让我们更好的认识物理学科,并爱上物理学科。

2良好心态在高中物理学习中重要性探析

在高中学习中我们不仅仅应该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还应该锻炼自己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在日常学习和考试中正常发挥出自己的实力。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在高中物理学习中良好心态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学习生活,锻炼我们的学习意识,因此培养良好的心态对我们未来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和意义。

2.1良好心态可以让我们正确认识物理学科内涵

首先良好的心态可以让我们正确的认识物理学科,掌握相应的物理知识。在学习物理学科之前很多人多说物理学科学习起来十分困难,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有很多的难题,而良好的心态就可以让我们正确的认识这门学科。高中的物理学科知识体系更为明确,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要比初中物理的学习要高很多,这样给我们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难题。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有直面困难的勇气,善于在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而良好的心态也就决定了我们看待困难的态度,也决定了我们未来学习的方向和学习的情况。因此良好的心态可以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让我们在困难面前更加游刃有余。

2.2良好心态可以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会因为遇到一些难题而对物理丧失信心,而良好的心态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使物理知识变得更具有应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提高对学习的信心,从而完成日常的学习和任务,提高学习的效率。良好的心态也可以帮助我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不断的坚持和对学科知识的进一步理解,这样才能在多个方面来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动力。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良好的心态可以帮助我们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这样我们可以更加积极的看待学习中的问题和自身的不足,对出现的问题和不足的地方进行及时有效的改正,全面的提高学习的效果,在根本上解决学习态度不端正的问题。良好心态包括多个方面,一方面是当遇到难题时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耐心的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整理,对题目中的信息进行全面的认识,从而加深对题目的理解,帮助我们进行更好的学习。另一方面可以我们需要有好学的心态,这种心态可以帮助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与其他同学进行有效的讨论,虚心听取他人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并将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当中,从而提高高中物理学习知识的效果和质量。学习心态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也是我们正确的看待物理学科,在面对问题时可以更加耐心细心的解决,从而提高物理学习的效率,改善物理学习困难的问题。

2.3良好心态可以提高实验准确性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实验的操作和认识对我们正确理解物理知识有着直接的作用。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我们的每一个步骤都会对实验的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按照试验流程进行实验操作对于我们获取实验现象有着重要的意义。良好心态可以让我们更加熟练的掌握实验流程,对实验操作中的细节要求进行群面的理解和掌握,这样可以保证我们在实验操作中不出现问题,同时减小人为的实验误差。另外实验的准确性也会影响到我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而良好心态又是做好实验操作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良好心态可以通过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来提高高中物理学习的效果。良好心态也决定了我们对知识和同学老师的态度,我们应该保证端正的心态,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可以悉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从而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识和技能。另外在学习的过程中注定会有很多的因素影响我们的学习状态,因此有良好的自律心态对我们进行高中物理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自律心态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约束自己,从而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集中上课的注意力,加强课后的训练,从而更加有效的提高我们的物理成绩。

2.4良好心态可以进一步提升我们的物理素养

在初中阶段我们对物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很多同学都有了一定的物理基础之后,不能正确的对自己进行定位,从而导致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态度不端正,影响了高中物理的学习状态。良好的心态也指归零的心态,这种心态对于我们的学习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每一次学习都应该将自己放在零的位置,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同时在学习中也会更加细心和虚心,这对我们物理学科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该正确对待我们的学习,将物理知识进行有效的运用,从而使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以便未来更好的发展。

3结语

高中物理学科的学习注定是充满困难的,我们应该正确看待物理学科的特点,结合自身情况,用良好积极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学业,从而更好的掌握相关物理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物理素养。

作者:郭宇琪 单位:山东青岛市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孟祥巍.高中物理教学中结合生活物理现象的重要性与教学方法[J].赤子,2015(11).

[2]黄国金.高中物理教学中结合生活物理现象的重要性与教学方法[J].新课程•中学,2013(5).

[3]景小芬.基于让生活物理全程化的构想[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12(9).

[4]景小芬.生活即教育倡导生活物理全程化[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5(1).

第九篇:高中物理教学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体系的教学,追求对学生发展需求的满足.因此,高中物理课堂可以智能提高为目标,即为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需要而教.从多元智能理论出发,如何让学生的多元智能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发挥作用,如何以物理教学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言语智能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体现

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不喜欢物理的原因在于物理内容太生涩,听课好比听天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丰富的言语信息来建构教学情境,用精美简练或幽默风趣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情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内在需求的响应,使课堂更加生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入概念时,教师应创设与之适应的情境.情境的创设,可以借助实验,也可以借助生活场景,还可以借助言语信息所呈现的幽默故事.例如,在讲“温度传感器”时,提到热胀冷缩,此规律太过寻常,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为活跃课堂气氛,笔者讲了这样一个幽默故事:父亲对儿子说:“热胀冷缩是一个普遍的存在,但凡物体只要遇热则必然膨胀,遇冷则会收缩.”儿子跳起说道:“原来如此.昨天我的手被火炉烫到,立刻激起一个水泡.”幽默的故事,让学生会心笑了,热胀冷缩的概念也顺势呈现出来.

二、动觉智能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体现

动觉智能强调的是肢体的协调能力.它指的是人运用自己的肢体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运用肢体完成各项动作的操作.动觉智能,不仅是运动员或舞蹈家的长项,也是外科医生、机械师的基本素养之一.物理教学也与此密不可分,其中明显的体现就是实验操作.物理实验,不仅需要严谨的逻辑设计和理性分析,也离不开灵活的操作.在实验中发现,学生对照电路图连接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很难一次到位,暴露出学生在此方面的能力不高.在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机会进行动手操作,发展他们与物理相适应的动觉智能.

三、人际沟通智能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体现

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人际沟通智能.这一模式在物理复习教学中尤其重要.在复习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味罗列概念和规律,讲解典型例题,就会使优生不乐意听,差生跟不上节奏.如果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将有关问题交给学生自主沟通处理,则学生在自己的小团队内部将毫不避讳地畅所欲言.学生的沟通交流,一方面暴露自己认知中可能的缺陷,另一方面正好进行针对性的知识缺陷弥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编成四到五人一组,共同接受任务,彼此之间相互启发,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消化知识,并及时进行纠正,从而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实现知识的共享.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而且在该模式下学生共同扛起责任,学会彼此配合,有助于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

四、空间智能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体现

空间智能强调个体以三维空间的方式进行思考,使个体知觉到外部和内部的图景,并且能对图景进行重现、转化和修饰,不但能在空间中自由行走,而且能随意操作物件的位置,从而生成或解读图景的信息.空间智能强调形象思维、观察能力,以及对空间关系的把握,特别是二维与三维空间关系的切换.这一点在高中物理中明显的体现就是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这是高中物理学习中难度最大的地方,关键点在于学生要能形象化地建构对象的运动轨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受力、半径、周期上的特点.此外,空间智能还有一项重要内容是观察能力.这里所谓的“观察”,不仅是“看看而已”.它应该包括多感官的协调工作机制,对物理现象进行整体性、细致性地进行分析和掌握.众所周知,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得出,源于对大量现象的观察和总结.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安排一些实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从而建立认识.比如,通断电自感现象,学生要敏锐地观察到,通电自感时灯泡的延时变亮,断电自感时灯泡的延时熄灭等.这些细节信息的采集,就是对学生空间智能的考验.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对该项智能的培养.

五、内省智能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体现

内省智能强调个体对自我的认知,以及对自我进行分析和反思的能力.专业地讲,内省能力就是个体要建构自我知觉的机能,进而客观审视自身的优缺点,同时能够进行自我激励,并且懂得依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努力的方向,校准适合自己的方法.从物理学习的角度来讲,我们提倡学生要善于发现自己知识结构的特点,认清自身知识上的缺陷或能力上的不足,由此明确自己哪一部分要强化训练,哪一部分要重点弥补,等等.学生能够在自我分析和激励中获得提高,完善自我.

作者:曹雪荣 单位: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

第十篇:高中物理学习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

在20世纪90年代,国外很多国家就已经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经过近20年的发展,该理论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形成了一个较为健全的理论体系。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视为培养高中学生的重要目标。然而,从现阶段我国高中学生在物理方面的学习情况来看,其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还没有彻底得到落实,需要我国相关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并制定相关的培养方法来完成对学生的培养。下面笔者就对其进行详细的阐述。

1从回答问题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高中开展物理教学时,教师已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入了3C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具有积极意义。3C教学模式主要的作用是能够将物理中的相关内容、知识和批判性思维进行优化和整合,以学习内容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同时利用物理内容、概念等来帮组学生学习相关物理知识。但是,从当前我国高中物理课堂的学习情况上来看,学生参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较低,这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将会产生消极影响。要改变这一现状,应当让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之中[1]。例如,在进行电磁感应定律的课堂教学时,教师通常会利用提问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也能够更加清楚理解公式的具体含义。所以,学生在面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时,应当积极主动进行思考,以便能够找出问题的答案。此外,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还应当联系生活中的实例,从而综合提升学生的物理水平和能力。

2采取多种解题方法以培养批判性思维

不管在任何科目当中,其解题方法都不止一种,特别是在物理这种学科当中,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都有很多,在解决这类问题上不应该只使用一种方法,应当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并找出最适当的解决方式。在同一问题上采取多种解题方式,对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拥有积极意义[2]。例如,在计算速率这类问题时,教师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组,让每个小组通过探讨选择不同的解题方法,待选定解决方式以后再让所有同学这对这些解决方法进行分析和交流。最后,教师对这些解题方法进行总结,说明每一种解题方法的优缺点,并选择出最适合该题的解决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利用物理史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

在所有自然学科当中,物理是其中相对较为成熟的学科,其知识理论体系也是以自然学科知识为基础,因此物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学科。现阶段,物理学之所以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同物理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拥有紧密的联系。客观性不仅是科学的特征,还是批判性思维的特点,使科学与物理学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通性。所以,为了能够培养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应当多多学习物理史方面的知识。例如,学生在学习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时,就可以利用伽利略的物理批判观点,特别是其对亚里士多德所进行的批判。在伽利略未出现之前,人们一直认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正确的,认为力是保持物体运动的重要原因,物体的质量越大,其运动的速度也就越大,人们通过利用此理论也的确在生活当中解决了很多问题。但是在自行车运动上,这一个理论便无法站住脚跟,因为当自行车运动起来以后,即使人不给它一个作用力,它也能够保持运动的状态。伽利略正是因为这个现象对亚里士多德观点持有怀疑的态度,最后提出物体具有惯性的理论,力只是改变物力运动方式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因为伽利略的批判,才改变了这一被人们使用了两千年的错误观点。除了上述理论以外,还有量子说、日心说等理论都是基于这种批判性思维才被人们所提出的,对于物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和推动作用[3]。

4时刻保持对教材和教师的怀疑

物理学中的知识很多都是通过物理实验得出的。在物理实验中,很多实验样本都具有一定普遍性和客观性,并且每一位老师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也是不尽相同的,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应当时刻保持怀疑的态度,不能够将教师讲的话或是教材中的内容当成真理。很多物理知识理论体系都是在一定条件才能够成立,随着人们的不断深入研究,会发现过去很多知识理论已经不再适用。例如光,过去人们认为光是摸不到看不见的,然而经过不断的实验和研究,发现光也是一种粒子,同样具有波粒二象性。所以,只有不断进行物理实验和研究,一直保持的怀疑态度,才能够促使物理学不断的发展和进步,进而为社会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5总结

总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知识的传授能够使学生继承过去的知识体系,而思维能力的培养则能够有助于人们的发展,特别是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物理学知识理论的改革和进步拥有更加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物理学已经渗透到了人们中的各个领域,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工具。因此,应当加强对高中生的培养,不仅要使其拥有扎实的物理知识基础,还应当培养其批判性思维,有利于其日后的发展和我国物理知识体系的革新。

作者:司旭 单位:河南省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曾赟.高中物理学习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中外企业家,2014,07(15):164.

[2]左素云.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01(01):126-127.

[3]郁敏.高中物理教学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策略初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1(0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