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的应用

时间:2022-07-14 04:16:54

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具有其自身特有的优势。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识的重难点。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求知欲,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有效提升。教师首先必须要意识到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在初中物理教学的各环节科学合理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而有效提升物理教学效率。

1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重要意义

多媒体技术将音频、文字、图像以及视频融于一体,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能够突破视觉的限制,使学生可以从多层面和多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观察,从而突出物理教学的重难点,这也将会极大的推动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多媒体技术还具有动态性,它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反馈物理概念及其动态过程。此外,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为学生创造了更多参与教学活动以及学习知识的机会,而且还会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还对物理实验具有扩充作用,有效的实现真实情景的模拟和再现,进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能力。

2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

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具有很强抽象性的学科,而且实验教学环节是开展初中物理教学的基础。同时,该课程还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思维能力,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很多的物理规律和概念。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容易学习物理知识,而且还丰富了物理实验教学的内容。例如,当教师在演示关于凸透镜成像这部分实验内容的时候如果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会使学生无法清除的观察实验的情况,这一方面会导致学生不能全面掌握实验情况,另外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如果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合理的运用其交互性和动态性形象直观的把凸透镜成像呈现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物理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将物理知识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动态思维能力。

2.2在物理习题课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

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具有个性化、发散性、动态化以及探索性等特点,教师在进行物理习题课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物理知识,而且还应该引导学生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逐渐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教师通过引导和讲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解题思路。在此过程中如果教师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板书形式讲解肯定会极大的降低课堂的效率。但是如果教师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物理习题课教学中,将习题及对应的解题过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技术动态的播放出来,不仅可以有效的节约课堂时间,而且还会极大的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而且很多物理习题中都会配有图解,静态的图解不利于更好的将物理过程展示出来。例如,当教师在讲解计算时间和路程这部分习题的时候需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过程,如光线传播和改变、电路变化示意图以及内燃机冲程变化等等,这些物理的运动只有借助多媒体技术动态的展示出来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习题内容。

2.3在物理课堂导入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

无论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讲授新知识还是复习旧知识,课堂导入都是必经的环节,课堂导入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教师应该对设置课堂导入环节予以足够的重视,虽然课堂导入时间比较短,但是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堂课后面的教学环节。如果选择正确的课堂导入方式可以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满怀热情和兴趣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在课堂导入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其更加的生动有趣新颖,从而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其想象能力。例如,当教师讲解关于光的反射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首先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与光有关的视频,如城市夜景、车辆照明灯等等,这样不仅可以直观的向学生展示光,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信息技术越来越先进,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意识到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充分的发挥其优势,使多媒体技术能够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但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必须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技术,避免因为太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而使初中物理教学走向误区。教师应该将传统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演示以及多媒体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作者:桑运旺 单位:山东省宁阳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蔡睿智.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09):164.

[2]谷友青.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