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活动育人构建思考

时间:2022-05-29 11:55:26

校园文化活动育人构建思考

一、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人本育人模式的内涵解读

(一)对以人为本的理解

从学术界对“以人为本”的界定来看,以往多从人本主义思想或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过程中理解。从人类精神解放或人的精神发展过程来看,我们今天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西方人本主义思想发展的较高层次。西方人本主义思想主张尊重人性、人格,始终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我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中也同样包含现代“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说,人本思想源远流长,但是无论作为西方人本主义的人本思想,抑或我国的传统民本思想,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西方人本主义思想是在反对宗教神学的神本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我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是在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实现统治阶级利益(以统治阶级为本)的背景下形成的。因此,和我们今天所提出的“以人为本”有着质的区别。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对以人为本的理解应该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坚持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依靠人,一切为了人,这里的人不是个人或少数人,而是绝大多数人或全人类;第二,坚持以人作为实践的主体和根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进程的推动者,在实践活动中只有充分相信、依靠人民群众,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促进社会发展,推动历史进程;第三,坚持以人作为价值的主体和根本。人不仅是推动历史进程的实践主体,更是价值主体,人们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的价值,满足人的需要。

(二)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人本育人模式的内涵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人本育人模式的内涵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确立人本理念,凸显育人功能。加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建设,营造出积极、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素质发展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确立校园文化活动工作理念的过程中,要始终以学生为根本,不断挖掘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不仅以学生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实践主体,同时学生更应该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价值主体,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需要得到满足,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第二,满足学生诉求,促进全面发展。人本观照下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应是高等教育的目标追求与大学生知、情、意、行相结合的实践基点,即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马克思通过自己的理论创造劳动为人类构建了一个‘意义世界’,这个意义世界的核心是:人应当是全面发展的。”[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指路明灯,高校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应当把人生哲学、伦理规范、理想信念、德智体美、审美品位、道德人格等融入其中,满足学生合理的潜在的需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第三,全员参与育人,上下统筹一致。“全员育人”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是指学校的全部教职员工为了实现育人的目标,在工作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直接或间接教育的过程。教书、管理、服务同育人是一个整体,二者不可分割,它体现了系统育人的思想,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有机统一。因此,高校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绝不仅仅是学校团委和基层院系团委的单边工作职责,更应该形成学校统一谋划、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人本育人模式的现实体察

(一)组织形式单调,精品活动较少

当前各高校虽然都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但从总体上讲,趋于盲目性、单一性、娱乐性的校园文化活动较多,具有启发意义的专业性、科研型、思考型的校园文化活动往往较少;以各高校团委和基层团委为主导者的校园文化活动较多,以学校、学校其他职能部门或学生自治团体为组织者的校园文化活动较少;形式上讲排场、图热闹、以吸引更多人参与为目的的校园文化活动较多,能够准确把握青年学生思想特点和校园文化热点、以人为本地按照学生的实际诉求来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较少;粗放式的低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较多,内涵式的精品化的校园文化活动较少,等等。总而言之,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不同程度地存在形式上单调、内容上缺乏时代感、组织上缺失感召力等状况。

(二)工作任务繁重,缺乏专业知识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学生工作队伍也凸显出一些新问题、新情况:其一,高校基层辅导员是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指导者和实施者,但目前多数高校没有达到教育部规定的1∶200的辅导员与学生的人数比例,即使通过聘任兼职班主任形式达到了比例,由于兼职班主任自身工作繁忙,不可能做到全身心投入,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其二,由于高校扩招、校园突发事件增多、学生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再加上多数学校把“凡与学生有关的千头万绪的工作最后都落到了辅导员的身上”[2],导致事务性和突发性工作占据了辅导员大部分工作时间,使其对校园文化活动很难做到周密部署和精心策划,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问题更无从谈起;其三,由于辅导员的选择、录用、配备等因素,各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辅导员的专业背景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个性化、专业化需求;其四,由于辅导员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压力大,待遇低,出口难,培训深造机会少,导致很多辅导员不愿长期从事学生工作,这样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研究能力的校园文化活动专家团队就很难建立。

(三)安全机制薄弱,教师参与不够

高校的安全稳定对整个社会的平稳运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备受党中央国务院、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此,各高校在努力打造和谐、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的同时,也把校园文化活动尽量控制在校园之内,有的高校因为惧怕校园文化活动带来的不安全隐患,主张校园文化活动尽量少开展或不开展,可谓是因噎废食,小心翼翼,再加上严格的管理规定,“往往把学生超出‘常规’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拒之门外,很多创新活动被扼杀,难以使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感等潜能得以发挥。”[3]另外,由于高校专业教师评职晋级的竞争激烈和教学科研工作的日益繁重,很多专业教师全身心投入科研,从而忽视了教学工作,或者机械地照本宣科,从而忽略了育人职责,他们不愿意或者没有过多精力去参与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显而易见,缺失专业教师参与指导的校园文化活动是不完整的。

(四)忽视人文关怀,影响人格塑造

由于受到功利主义、形式主义的影响,在市场经济和社会不良信息的冲击下,高等院校的人文底蕴和人文精神受到极大地挑战。目前,校园文化活动已明显表现出了功利主义倾向,如“重数量,轻质量”、“重结果、轻过程”、“重精品、轻普及”、“重成绩,轻育人”、“重宣传、轻实干”、“重形式、轻内容”等。“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它决定了教育的使命、目标和标准”[4],高校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如果没有把校园文化活动融入到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中去,没有深入挖掘校园文化活动所蕴涵的人文意蕴,没有为学生的成人成才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那么这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就没有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校园文化活动育人便是一席空谈。以学术交流、社团活动、竞技比赛、创业就业、爱心奉献等为组织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更应该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满足学生需求,反映社会时代特征,使校园文化活动不但具有“肢体”,更有“灵魂”,从而促进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和精神境界的提升。

三、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人本育人模式的路径探索

(一)满足学生需要,促进学生发展

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人、塑造人、影响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实践活动。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求,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校园文化活动与人的自由公正、尊严幸福、终极价值紧密结合起来,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要完成这一目标向度,具体到实践当中要做到四个结合:第一,坚持“精品化”与“普及化”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普及化”校园文化活动是为了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精品化”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树立学校品牌、培养学生自信,它是大量群众性校园文化活动基础之上的锦上添花;第二,坚持“启迪型”与“愉悦型”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校园文化活动既要能够引发学生对于人生哲学、伦理规范和理想道德的思考,同时又能够使大学生健身健心、在温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成长;第三,坚持“创新性”与“基础性”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创新校园文化活动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渠道,基础校园文化活动可以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二者相得益彰,统一于校园文化活动中;第四,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走出去”、“引进来”的校园文化活动策略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提前认知、了解社会,并内化为自我完善、提高的力量,有利于学生增强就业信心、优化知识结构、培养专业特长等。

(二)提升审美水平,丰富精神世界

“集知识性、科学性、艺术性、创新性于一体的高校校园文化在塑造灵魂、培养情操、潜移品性等方面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渗透力和导向作用。”[5]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活动载体,对于大学生审美品位、性情志趣、精神人格等方面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有四点内容需要把握:一是不断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增加培训进修机会,梳理工作职责,要想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与层次,着力提高辅导员的素质能力、审美水平是关键;二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导向作用,使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念成为广大青年学生的精神支柱,形成共同的思想共识和价值认同;三是吸收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增强爱国主义热情;四是与学校改革发展相协调,反映时代特征,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其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校园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三)完善机制创设,优化育人环境

邓小平曾指出:“人与制度相比,制度更重要,更带有根本性,制度有毛病,好人也要犯错误。”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推进同样离不开制度的完善和规范,育人环境的优化以及以育人为目标的校园文化活动制度的建立,是提高校园文化活动育人水平的决定因素之一。一是建立师生协调机制。为学生参与校园管理、服务搭建平台,使学生对关系自身利益的重要决策和管理事项的知情权、建议权得以实现,这有利于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实现师生的沟通协商以及学校和学生的良好互动;二是建立校园文化活动育人的评价机制。对校园文化活动育人的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出评价,是不断提升校园文化活动育人水平的重要手段;三是建立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激励机制。高校可以把教师或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数量以及所取得的成果作为评职晋级或评先评优和奖励学分的重要依据,调动最广大的专业教师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四是建立校园文化活动常设机构,专门负责校园文化活动的整体设计,梳理学校既有的各项制度,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自身独特的学校精神和文化元素,通过活动载体确保大学精神文化成果不断在学校发展历程中得以传承与弘扬。

(四)构建和谐校园,凸显人文关怀

校园是师生赖以生存生活、学习工作的主要场所,是师生情感家园的寄托,心灵归属的港湾,安定和谐、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是每一位师生所深深向往的,也是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前提,为此,有四个方面需要努力做好:一是努力创造民主自由、严谨务实的学术氛围。兼收并蓄、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既保证了各种思想的碰撞,又有利于形成和谐的精神环境。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够在追求真理的旗帜下乐享其土、乐守其规;二是努力形成平等互信、尊重人格的师生关系。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应消除师生关系的对立,尊重学生的个体性、独立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尊重教育规律,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尊重教育对象的人格人性;三是努力建立公平公正、重在鼓励的创新机制。任何规章制度的制定都以激发师生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出发点,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逐步形成崇尚创新、支持创新、追求创新和奖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四是努力构建充满真情实感、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高校无论是实践活动的开展,还是规章制度的制定,都是为了师生员工身心愉悦和健康发展,实现团结协作、民主和谐、共同发展的人际氛围,进而实现陶冶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总之,高校只有科学构建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活动育人模式,校园文化活动才能持续展现出感染力、震撼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不断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满足学生实际需要,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丰富学生精神世界,从而奏响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时代最强音。(本文来自于《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刘成立1,2王立仁1工作单位:1.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2.吉林财经大学应用数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