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途径3篇

时间:2022-05-29 11:12:50

校园文化建设途径3篇

第一篇

一、新媒体环境———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新载体

新媒体一词最早出现在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的一份商品开发计划中,它最初被用于形容电子影音(EVR)商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所形容的电子影音已经成为了传统媒体的一部分,而新媒体的观念却逐渐被公众所接受,并且成为广泛流传的词汇,显然新媒体这一概念离不开时代特征与最新的传媒技术。近年来,很多学者都对新媒体的含义都进行了探讨。有学者认为,新媒体是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而言的,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1]也有学者认为新媒体是在20世纪后期科技发展的推动下,在信息传播领域内通过广泛运用数字技术,实现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交互地传播信息的新兴媒体。[2]其实无论是作为四大传统媒体之外的“第五媒体”,还是交互传播的表现形式,最终都反映为以信息化为背景的一种渗透、结合和交融的整合媒体形态。也就是说新媒体不再是单一介质,而是一种复合形态,这较之传统媒体也更利于文化的传播。高校的校园文化一直被认为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3]近年来,高等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育之外,都在努力通过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成长加以影响,希望以此来为培养合格的人才增加强有力的砝码。然而,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其在校园文化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强,传统的教育观念受到了挑战,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也受到了挑战。例如,在当今社会,网络文化已经成为数字时代最典型的文化本质,而文化大众化的特点又使师生之间的权重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是面临同为虚拟环境中一员的身份,这就使校园文化建设面临新的发展条件。如何在这样的虚拟与现实交错的环境中实现最初的教育和引导目的,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二、机遇与挑战并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新特点

1.新媒体环境拓宽了校园文化发展的视野,但同时也为正确导向增加了难度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承载的主体、客体和传播的方式上都有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于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无疑是良好的机遇,使高校校园文化呈现空前的繁荣。新媒体的应用打破了传统媒体对消息单向发送、被动接受的模式,主体客体之间不再有明显的界限,尤其是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单位时间传播的信息量大增,传播的方式也产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这一刻消息传播的主体在下一刻或许就成为了消息的接受者。根据保罗•F•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大众传播中的两级流动”理论,[4]传统媒体进行信息传播应当要经过两个层级:第一层级是信息从信息源通过大众媒介传达给“意见领袖”;第二层级是信息从“意见领袖”传播给受众。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方式可能是个人对个人,也可能是个人对多人,乃至多人对多人,由此呈现出信息传播的层级逐渐消解,意见领袖的权威被削弱的特点,因此,在传播中任何层级的受众都能享有平等的信息源,以及信息和信息接受的权利。高校校园文化本身一直都被认为是一种无形但却又无处不在的“潜课程”。因为它在方方面面影响着师生的言行,引导着大学生的发展方向。在传统媒体时代,大学校园内意见领袖的权威,影响着学生思维模式和人格的形成,使校园文化的整体积极向上。但新媒体环境削弱了意见领袖的权威,重构了师生关系,并且与传统大学校园文化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各类良莠不齐的信息充斥着广大师生的生活,占据了大学生的时间和思想的空间,甚至腐蚀其心灵,许多大学生因此而陷于迷惘、随波逐流甚至堕落。大量图片视频的信息较之传统媒介更加生动具体,更便于理解和传播,胜过传统的说教,作为教师不能轻易的胜过这些新媒体所带来的传播效果,塑造积极向上的主流,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也就无从谈起。

2.新媒体环境使多种文化元素在高校交融,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发展,但同时也使大学文化传统遭遇挑战

网络化和数字化带来的是全新的虚拟文化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大学生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想法,更容易实现自我,这为学生实现更加自由和丰富精神世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数字时代,大学生既可以张扬个性、拓展思维,更可以重构理想、宣泄自我。这些文化因子和文化元素既能够满足大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参与社会实践、实现自我价值的创造性需要,又能够满足大学生缓解压力、消除疲劳、追逐好奇的娱乐性需要。[5]但当个体发展遇到障碍和曲折时,虚拟文化空间往往体现为对现实社会的排斥和质疑,而这种负能量也能够很快影响到其他有类似遭遇的个体,由此一种情绪传播开来,使校园文化主流受到冲击,校园文化遭到挑战。新媒体环境拉近了世界的距离,推进了大学国际化的进程。跨文化交际不再是奢侈品,而在很多高校都变成了现实。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异域文化更多的走入校园的同时,更多的异域文化现象也进入到了校园。异域文化给高校校园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繁荣了校园文化,同时异域文化的魅力对大学生的生活元素构成了强烈的冲击,自然也冲击着传统。异质文化的融合碰撞和跨文化交流实践,都蕴藏着外来文化强势扩张的危险。大学生在寻找更多与异域文化交流的同时,如何进行有选择的吸收就成为了首要的问题。确实有一些外来人口本身就是罪犯,或者本身就存在极端的人格特征等,又或者在人生观世界观方面存在自由主义、极度功利主义、无政府主义、拜金主义等缺陷,在这些负能量的影响下大学生很容易迷失自己成长的方向。在新媒体环境下,亚文化不再只是主流文化相对应的一个发展方面,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亚文化的发展使校园文化的大众化特性更加丰满;另一方面,亚文化也对校园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构成威胁。当代大学生的个性更符合亚文化所代表的气质,而亚文化也能更好的表现和宣泄当代大学生的个体情绪。正因如此,诸如课桌文化、厕所文化、网络文化、短信文化、新潮语言文化、享乐消费文化、“恶搞”文化等为代表的亚文化因子错误的被理解为校园文化的主流,并备受推崇。这必然影响校园文化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3.新媒体环境使高校校园文化的创新元素增多,但使大学核心价值遭到冲击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然要融合新的元素,这是时代与科技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大学生从大学校园向现实社会转变过程的必然要求,同时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要满足当今学生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也必然要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不断创新,来保证校园文化建设这块阵地依然在培养学生的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新媒体作为在大学教育中的有效载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必然要反应新媒体发展的要求,就是不断推出新的表达方式来指导实践,使高校校园文化繁荣发展。在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大学的核心价值是我们必然要考虑和必然遵循的因素,新的元素是否与大学的核心价值形成了冲突或者背离,有待于实践的检验,但是就在还未产生检验结果之前,很多新的元素已经作为成功的经验加以推广,这势必会给大学的核心价值造成损害,严重者势必会影响大学的理念和宗旨。

三、感性与理性融合———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对策

1.积极转变观念,适应新媒体环境,保证高校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

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在感受新媒体环境的同时转变观念最重要。只有转变观念才能接受新的元素,并创新性的发挥其作用。新媒体产生了很多新的信息传送方式,但不管是用哪一种方式最终都是从传播主体到传播对象的过程。只要把握过程的方向正确,就不会导致传播偏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方向,也就保证了校园文化建设阵地对大学生培养发挥积极作用。第一,从空间上看,要改变传统媒体的单一视角,应既看到大学校园又看到现实社会,既看到现实世界又看到虚拟世界,这样才能使校园文化建设顺利与新媒体环境接轨,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二,从时间上看,要既看到当下又要面向未来,决不可短视。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会随着时代的发展继续前行,数字时代的特征也将会延续,在这种条件下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就必须着眼长远,转变观念,紧跟时代,紧跟学生。第三,从主体上看,要既看到学生又看到社会,既看到现实身份又看到虚拟身份,既看到传播主体又看到接受主体。要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传播主体、学生为接受主体的观念,使文化内容能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多视角相互传播,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体现信息本身的价值,最大限度的发挥新媒体更利于信息传播的特性,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引导作用。第四,从方法手段上看,要摆脱传统媒体的影响,增加师生互动,使不同主体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在思想观念更新之后,就可以充分把握正在流通的信息,进而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引导,主动传播有益的信息,抵制和防止不良信息,以保证校园文化发挥积极导向作用。

2.加强高校校园数字化建设,强化舆论导向作用,保证高校校园文化贴近学生实际

在当今社会,新技术革命带来了人们生活全方位的变化,新媒体技术已经融入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作为众人心目中的“象牙塔”,对新技术的理解和应用也必然首当其冲。对此高校的管理者应当以新技术为基础进行校园建设,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实现与时代的对接,以此来保证高等教育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以数字化技术为主的校园信息化能够提升大学校园网络基础设施的水平,加强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就为广大师生运用新媒体进行沟通交流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同时也应当是新媒体环境下高等学校建设的主要内容。只有现代化的校园才会使这些新时代的学生能够真正的融入大学,以校园文化为主要载体进行信息传播。这样才能很好的把握以学生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方向,排除外来文化和非主流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正确的引导舆论,为学生成长服务。

3.加强观念教育,塑造大学精神,体现大学核心价值

大学是让人明白道理的地方,因此,任何一所大学都有其特有的教育理念,或称之为教育传统、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本身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就有深远的影响。而新媒体条件下信息的广泛传播,使大学所一直强调的大学文化逐渐被学生忽视,代之以各种非主流或极端的观念。对此应当从课堂教学入手,教学生道理;再以校园文化为主要载体,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消化并使用。这样在校园文化活动实践中,学生才能够深切体会其含义并身体力行。进入新媒体时代,虽然大学文化的主体更加多样,价值更加多元,但同样更需要加强核心价值来实现高等教育的目的。通过打造高校核心价值、形成共性文化特征,以此影响学生,从而达到学生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提升,并形成正确的“三观”。这既是大学教育的成果,也是大学精神和大学教育理念在现实中的反映,更是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希望从高等教育中获得的。

作者:张喆工作单位:辽宁医学院

第二篇

一、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许多中职学校办学跟风现象比较严重,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等都在走向“统一”的风格,缺乏明显的学校特色,学校精神核心地位不突出,对广大师生缺乏教育意义。有的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文体活动”,缺乏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设计和推进,缺乏后续发展的动力支持,学生疲于奔波,专业技能的学习时间和精力却因频繁的活动得不到有效保证。有的学校简单地把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不加任何改造,移植到校园当中;许多学校校园社团活动雷同,缺乏本校特色。这些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致使校园文化形同“快餐文化”。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及实践

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校园文化应充分体现与积极宣传中国先进文化的优秀成果,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职业操守。

1.加强整体推进,突出精神文化

(1)校园物质文化。笔者所在学校充分利用占地400多亩的物质基础,因地制宜,多格局打造校园环境。校园里各种功能齐全、设施现代的建筑楼群鳞次栉比,林间绿地松鼠欢跳,鸟儿嬉戏,整个校园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锻造出了处处育人的生态育人环境文化;长城园、明志园、校南大门广场等人文景观,处处点缀着富有侨兴精神内涵的文化石;大型主题壁画,励志标语、名人名言、中外科学家塑像等散见校园的各个角落,使得整个校园“块块石头有寓意,处处景点都说话,面面墙壁均育人”。

(2)校园制度文化。学校建有一整套完善的规章制度:一是以人为本,激励为主。学校本着“激励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制定了教育教学各类管理制度和奖励办法等,通过评优树典型,极大地鼓励了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积极性,形成了争先创优的良好风气。二是尊重师生权益,实行民主管理。制定了学校党、政、工、团议事规则,将重大教育教学活动交班子集体商定。三是搭建平台,校企融合。学校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精神,将校企合作融入到办学行为,实施工学结合、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多种育人模式,打造出了具有企业特质的制度文化。四是关注疾苦,关爱师生。出台了“送温暖”工程、党员联系“学困生”、学生资助条例等制度。五是讲究科学、追求规范。引进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学校各项管理工作,使学校管理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缩小了学校与现代企业之间管理水平的差异,有利于塑造企业化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现代企业认可的技术人才。制度文化建设使广大师生逐渐产生“学校是我家”的归属感,收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人人愿做事,事事能做好”的良好效果。

(3)校园精神。优秀的校园文化必然要有一种独特的精神指导,它是校园人格风貌和群体意识的集中表现。校园精神一旦形成,就能对学生产生不可抗拒的影响力,并且有持久的继承性。笔者学校通过以下三方面的建设,展示了精神文化的影响力。一是校园精神的文字表述。学校提出了“换一种眼光看教育,换一种眼光看学生”的指导思想;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育人承诺,把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核心价值。“崇德尚能”是学校根据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为锻造“明理守纪、和谐创新”的校风;树立“明德循礼、敬业爱生”的教风,培养“尊师乐学、强技致用”的学风而量身定制的侨兴校训,是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思想规范和行为准则。二是校园精神的物化产品。侨兴师生设计的校标、校服、自创的校歌、校园网、广播台、《侨兴教研》,以及每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节、体育节、技能节等活动均成为了侨兴精神文化的烙印。三是校园人文景观。学校创办人陈子兴先生的雕像、师生设计制作的大型壁画等,这些物化的精神外显体现了笔者学校经过30多年的办学所积淀下来的深厚的职业教育文化底蕴,也体现了华侨捐资兴学及其独特的人文精神的传承。

2.树立全员意识,创新共建机制

学校制订校园文化建设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形成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合力抓的工作机制。明确行政部门在提升校园文化层次、构建优秀校园文化上应担负的导向性职责;落实教学管理部门在教学中努力体现,并不断拓展具有学科特色的育人内容,实现各学科德育有机渗透;规范教师群体在育人方面的职责,师德建设常抓不懈,努力形成全体教职员工共建校园文化的良好局面。校党委推行“党员挂靠班级,党员帮扶学困生”制度,鼓励党员发挥先进模范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共青团、学生会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和示范作用,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把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到学校社区生活中,调整改革学生宿舍管理体制,开展学生宿舍、食堂、活动中心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使学校社区成为培养精神文明、提高艺术修养、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坚实阵地。学校通过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的调整与变革,充分调动了全校上下共建校园文化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领导的带头作用、教师的表率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广大后勤人员的服务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全员共建校园文化的喜人局面。

3.体现办学特色,突出学校个性

笔者学校努力从学校发展历史中去提炼校园文化内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创造校园文化特色,形成学校独特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1)经典诵读。笔者学校地处侨乡,大部分学生父母出国、外出务工经商,家庭教育严重缺失。为了给学生补上人生必修的一课,学会做人、做事,学校规定了每天早上课前10分钟的经典诵读;并将每周二下午班会课前20分钟固定为《弟子规》学习时间,并将它具化为“孝德、食德、寝德、口德、行德、仪德、课德、会德”的“八德”行为规范。通过强化日常行为的养成,把说教德育转化为活动德育,使传统文化与侨兴的校园文化融会贯通。

(2)活动育人,激发多元智能。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中职生成绩虽不理想,动手能力却不低,学校组建了跆拳道、街舞社、吉他社、茶艺社、时尚彩妆、比萨制作等26个学生社团,将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固定为社团活动时间。多元化的社团活动在激发学生自身潜能的同时,也为校园的文化建设注入了鲜活的内涵。

(3)贴近生活,净化网络环境。为了杜绝网络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学校建立了校园广播台和电视台,每天中午和傍晚时段为播音时间,每晚的8点至9点为电视播放时间,播放学生各类自拍自制节目,寓教于乐,如经典歌曲、影视频道、缤纷校园、法制之窗、知识殿堂、校园拍客、平安校园等。校园网站在加强正面宣传教育的同时,针对学生特点,开设了德育服务、心理辅导、家长学校、益智游戏等栏目,增强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将网络化的影响引导到正效应的道路上来。

(4)书香校园,提升文化底蕴。中职生以技能培养为重,理论知识相对较少。为了培训学生爱学习、爱看书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校大力建设书香校园,向晚自习要质量,出台了“班级轮读”制度,安排每个班级轮流到图书馆、阅览室参加晚自习的看书读报活动,使图书馆、阅览室成为学生修身养性的好场所。学校还设立了语言文字工作办公室,积极开展书法、作文、经典诵读等比赛,努力培养具有侨兴文化特质的学子。

(5)发挥余热,关注学生成长。学校在福建省中职学校中率先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建设方面,发挥退居二线老同志的独特作用。他们为学生开设中华传统美德讲座,讲人生规划,讲职业道德,还走出校门,向周边学校、企业、社区辐射,免费送国学上门,彰显了侨兴校园文化的独特魅力。

(6)集思广益,凝聚教工智慧。为了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共同推进学校事业的发展,学校开创了“教师论坛”,每双周二下午为论坛开讲时间。《弟子规》推广、示范校建设、职教发展趋势,招生策略、校园文化建设等话题全面碰撞,擦出火花,教师论坛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智囊团。

作者:严凌锋工作单位: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

第三篇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和发展现状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1世纪以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经历了简陋、停滞、恢复、振兴、繁荣、稳定等阶段。进入21世纪之后,教育界对校园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入和成熟,尤其在中发16号文件颁发以后,各高校在树立文明风尚,创建和谐校园方面卓有成效,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良好态势。与此同时,众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仍存在很多局限性。

1.校园文化建设成效简介

伴随高等教育受到重视,国家加大了对高校的投入,很多高校不断修建新校区,完善教学楼、体育馆等硬件设施,建设校园网络,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高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清华大学在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发展校园文化,并且要把发展校园文化贯彻到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中,从而促使全校教师和学生将制度的约束转化为自身的内在行为。此外,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制定了制度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划。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从教育部公布的2012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结果可以看出精神文化建设的初步成果:2012年共评出特等奖10项,一等奖30项,二等奖61项,优秀奖116项。其中南开大学的校园话剧社团、吉林大学学生德育工作创新示范基地、上海交通大学“十年校园原创文化”等文化建设成果荣获特等奖。虽然各高校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效不够显著,但各高校都已将精神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开展。

2.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局限性

第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发展不平衡。校园文化建设应当从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方面来进行。但从实际情况看,许多高校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仅仅局限于物质文化建设,只重视道路、设备、花草等表层建设,忽视深层次的文化建设。这是目前各高校存在的普遍现象,也是问题所在。因此,现阶段,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发展较为成熟,拓展空间较小时,就更应该将工作重心放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否则只能使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外强中干的状态,无法实现引导师生,培育人才的目的。第二,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以培养人才为最终目的,但从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看,相关活动并未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从表面上看,很多活动开展得非常热闹,但就活动的文化内涵而言却相当贫乏。由于此类活动不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久而久之学生不再对此类活动投入热情和精力,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也就难以发挥。除了以上普遍问题之外,各高校还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其他问题,例如,文化建设投入不足,缺乏长效机制和系统性,等等。

二、跨文化交流为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的带动下,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高校外国留学生带来的异国文化极大地丰富了高校原有的校园文化。在中外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既看到了机遇,也面临着挑战。

(一)跨文化交流拓宽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视野

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随着西方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大量涌入,渗透到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校园文化建设者逐渐摆脱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限制,具有全方位、开放的视野。大学教师、学生管理者、学生作为校园文化的主体,也应该具有世界的眼光,在坚持独立性的同时充分开放自己,积极融入世界文化。

(二)跨文化交流促进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思维方式的变革

跨文化交流要求思维方式从二元向多元转变,要求多角度、多层次考虑处理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在容纳差异化的基础上完全尊重和重视自己的思想,在汲取不同观念,获取新的知识之后,形成一种批判性的、客观的思考方式。另外,要善于从现有的思维方式中发现问题,形成对比反思的习惯,大胆提出质疑,培养逆向思维能力。

(三)跨文化交流为大学生带来了文化价值冲突和思想冲击

西方文化的进入给大学校园带来了很多西方的哲学和思想主义,主张追求个体的自由发展和获取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很多人未能理性分析西方价值观真正的内涵,而是将对于主体性的追求转化为对现有文化的排斥。因此,很多大学生在过分追求西方自由化的同时走向了开放的、区分性的断裂。另外,在接触不同的信仰选择之后,一些大学生容易出现信仰危机,找不到人生的价值和目标。在众多文化影响下,传统的道德观念也会受到严重挑战,以致部分大学生产生伦理道德的困惑。

三、中外文化融合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思路

面对中外文化融合的趋势,中国高校需要坦然直面文化多元,在多元文化中进行文化交流和文化选择,注重本土文化与其他国家文化的融合,在融合中发现校园自身的文化,精心培育大学精神。

(一)以培养中外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作为切入点,打造交流平台跨文化交流拓宽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视野,并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但高校的核心任务始终在于育人。高校应抓住中外文化融合这一机遇,将培育多元化、国际化人才作为育人的更高目标。而交流是创造的前提,要想培育多元背景的高素质人才首先要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目前,我国高校在中外学生交流平台建设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例如,以个人活动为主,缺乏大规模的集体活动。中外学生经常通过张贴广告,朋友介绍等方式以语伴方式结识,就个人交往而言在学习语言的同时确实可以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但这同时也是目前高校中外学生交流的局限。因此,各高校应该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对待中外文化交流问题,通过多种渠道为中外学生提供交流机会,以满足学生在交流上的不同需求。

(二)求同存异,创建校园文化特色

1.社团整合:发挥共性,整合优势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依托社团活动为载体,各学生社团通过开展社团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丰富了校园文化。社团的发展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第一,发展壮大老牌社团。各大高校比较普遍的老牌社团包括合唱队、舞蹈队、武术协会、辩论协会等。这些受中国学生喜爱的社团有很多在外国高校中恰恰也很受欢迎。例如,英语辩论学会在加拿大渥太华大学享有较高的人气,合唱团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最受欢迎的社团。由此看来,中外学生在选择社团的时候具有很大的共性。因此,老牌社团应利用优势多吸纳外国留学生,在给中外学生提供交流机会的同时也能够借鉴外国社团的经验,不断丰富社团组织理念和活动内容,打造更加全面的学生社团。第二,生成新的社团。加强社团建设一方面要加固根基,另一方面也要开拓新的领域,不断发展新型社团,为社团建设注入新的血液。中外学生联合建立社团可以从语言和兴趣方面入手。例如,建立语言交流协会,为中外学生提供一个更大的语言交流平台,打破个人交往语伴的局限,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交流渠道。“东华大学学生国际交流协会”就是以语言交流社团为基础建立的中外学生交流平台,通过组织文艺体育项目和学习项目促进中外学生的密切交流。在社团组织方面,骨干团体要同时吸收中外学生,保证均衡发展。同时,尤其对于新社团,不要盲目扩大社团规模,要以参与为主,在保证活动质量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规模。

2.校园特色项目建设

求同存异,在中外学生和谐共处的基础上突出学校特色才是校园文化魅力所在。各高校应结合自身特点,创办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北京大学曾多次举办中外学生联合支教特色活动,利用学校的支教平台和留学生资源将活动影响力扩大到了所在地的其他中小学,形成了北京大学的支教特色。这既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也在接受支教的中小学乃至整个社会为学校树立了国际化的爱心形象。由此也可以看出,除了在学校内部开展活动,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周边资源,开发活动新思路,让留学生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校之外的社会生活。

(三)学校、学院优势互补,搭建全方位实践平台

学校与学院视野不同,资源不同,但各具优势。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利用好学校与学院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活动丰富程度的最大化。

1.学校学生活动与教学工作齐头并进

从学校层面来说,首先,学校具有的优势是面向全体中外学生,并且拥有丰富的资源。因此,校级学生工作机构要眼界开阔,活动开展要着眼于整个学校,照顾到各国学生、各学院学生的需求和爱好,举办更大规模和更大影响力的活动。其次,校园文化建设还要与教学工作相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不只是团委、学生处等学生管理部门的工作,也应该让教师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来,实现校园文化的全面发展。考虑到全校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差异性,学校可以通过开设文化公选课的方式让教师和中外学生在互动中促进校园文化传播和交流。加强校内活动和教学工作的同时,也要加强与外校的交流,包括中国高校与外国高校。频繁交流,借鉴校园文化建设经验,以达到本校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在交流之上,也可以与外校共同打造中外学生活动,将校园文化建设从本学校上升到校际的层面,一方面能够在合作交流中获得进步,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扩大自身校园文化的影响力。

2.各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打造特色平台

学院文化生活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学院的不同特色让文化建设的内容更加丰富和精细。与学校相比,学院学生总数较少,直接接触的留学生人数更加有限,要想通过大型兴趣类活动加强中外学生交流并不太现实。但各个学院都存在很强的专业优势,因此可以通过学生活动与专业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学院内的文化交流和建设。凭借专业课教学背景,学院学生工作方面可以在授课的教师的协助下策划寓教于乐的学术实践项目。尽管涉及的范围较窄,但更加具有针对性,更贴近实际,能够在教育中促进中外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四)学生实践与学生管理相配合,共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1.文化活动开展与趋同管理原则相一致

为了方便中外学生文化交流,北京市教委了《留学北京行动计划》:“鼓励高校推进趋同管理,扩大中外学生同堂上课的范围,推进中外学生使用趋同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考核标准,鼓励留学生参加学校学生会等学生社团组织,把留学生的学籍管理、学习和生活管理纳入学校整体规章制度。”从理念来看,中外学生趋同管理制度与跨文化交流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相辅相成。但与此同时,趋同管理加大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在与学生管理的配合中也存在很多困难。校园活动的开展要配合学校的教育计划和管理制度,遇到冲突时应理性权衡,以学校总体管理制度为主要依据推动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2.做好中外学生活动资源的整合与分配

在趋同化的学生管理制度下,学生管理部门能够实现与中外学生的密切接触,更加便利地实现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信息和人力资源;同时,中外学生管理制度的趋同性也降低了资源分配的难度,使学校、学院顺理成章地在中外学生之间均衡分配资源,避免产生对中外学生支持不均衡的状态。总之,只有通过与学生管理工作相配合,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够从资源支持方面保证中外学生的均衡发展。

(五)加强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完善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包含于社会总文化,社会总文化的发展必然影响校园文化建设效果。而由于人才的集中和思想的活跃,校园文化在与社会文化同步发展的同时,又更超前于社会总文化。高校自身的文化品位较周围社区要高,就高校所在地区而言,校园文化场对周围社会文化场的辐射、影响作用,具有其他文化无法比拟的优势。由此看来,校园文化对社会的辐射作用也是值得关注的一部分。所以,在加强校园内部文化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与周围社区、企业及社会团体的互动,在顺应社会文化发展趋势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对周边社会文化的引导作用。国际文化发展趋势是存在冲突,更注重文化融合。在中外文化交融日益深刻的背景下,要建设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只有突破现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局限性,将学生活动与学生管理以及教学工作相结合,加强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发展学校特色,才能构建完善的校园文化,树立独特的校园文化品牌。(本文来自于《前沿》杂志。《前沿》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张坤工作单位:北京语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