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转型变化的军校文化

时间:2022-12-12 03:43:08

探讨转型变化的军校文化

一、把握建设先进军校文化着力点

1.传承红色基因,用信仰文化铸魂一支强大的军队,离不开以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政治信仰作精神支撑。推进院校转型发展,必须把信仰文化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强化理论武装,为官兵自觉投身转型实践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方法论指导。一是突出强化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做好科学发展观“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工作。紧密结合院校实际,采取集中宣讲、课程渗透、营造氛围等形式,提高教育活动的感召力和渗透力,坚定官兵政治信仰,努力做到“真信、真学、真用”。二是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树立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统领地位,搞好科学统筹,实现培育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特别是针对转型任务繁重、工作量大的特点,突出在强化牺牲奉献精神上下功夫,引导官兵把为党的事业、为院校多做贡献作为人生的追求,在坚定信念中激励干劲、鼓舞斗志。三是统筹用好驻地红色教育资源。设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教育活动提供渗透式、体验式教育场所,提高教育实效。

2.融入履职尽责,用使命文化聚力建设先进军校文化,只有紧贴形势发展,根植于教学科研,服务中心工作,用忠诚使命、履职尽责激发官兵干事创业、拼搏进取的强大动力。一是培育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目标要求,牢固树立战斗队思想,全面锤炼顽强意志。坚持院校教学向部队训练靠拢,以部队需求为牵引,从实战出发,深化教学改革。落实从严治军要求,把严格的养成融入到院校教育管理全过程、体现到学习生活各方面,大力培养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二是激发献身使命的责任意识。强化办学顶层设计,优化办学定位,明确使命任务,增强转型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坚持把重大教学科研任务作为培养人才的平台,通过任务牵引、使命感召和荣誉激励,使文化理念内化为官兵迎难而上的坚定意志和献身使命的实际行动。三是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机制。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发展需要,加强院校人才制度体系化建设,改进人才考评方法,坚持以岗位职责为依据,把品德、能力和业绩统一起来,突出中心工作、重大任务在考评中的指标权重,形成鲜明的政策导向,构建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机制。

3.顺应发展趋势,用创新文化推动创新文化既是军校创新实践本身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创新活动的方法论。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能加速推进院校转型发展,有效提高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的竞争力。一是倡导追求卓越的价值导向。把追求质量效益作为转型发展的终极目标,强化全人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强化官兵充满激情、永争第一的进取精神,树立一流精品的质量观,学术追求卓越,管理追求卓越,一切工作都精益求精,以一流的工作和成果,争创全军一流院校。二是弘扬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从满足部队需求出发,坚持科学的规范和程序,坚持科学的公平与宽容,坚持战斗力标准,克服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的短期行为,大力培育官兵尊重知识、尊重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不弄虚作假的求实作风,尊重首创、团结友爱的团队精神。三是建立灵敏高效的组织机构。按照“利益、效率、竞争、激励”的思路以及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依据不同任务,集合优势力量,建立跨学科领域、跨建制单位、跨军地双方的教学科研创新团队,为全体人员提供资源共享、公平参与的机会,实现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灵敏反应和高效应对。

4.根植时代土壤,用特色文化熏陶任何一种文化,都离不开时代土壤,都根源于时代需求,只有紧跟时代潮流,才能走近官兵、全域育人。发展先进的校园文化,必须紧贴实际,科学筹划,构筑服务官兵全面发展的精神家用。一是注重核心价值精神的科学构建。二是注重优良校风学风的持续强化。三是注重民主和谐氛围的积极营造。

二、创建军校文化繁荣发展新局面

1.科学构建发展机制军校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综合的工程,必须从推动院校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把文化建设纳入到院校整体建设规划之中,作为重点任务常抓不懈。要加强统筹协调,明确各级各类人员参与文化建设的职责要求,建立上下结合、内外结合的文化工作网络。要在遵循现代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制定清晰的文化发展战略和配套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现整体建设和持续发展的思路,实现院校文化活动常态化、制度化。

2.持续打造特色品牌军校文化要保持经久不衰的活力,就必须形成具有鲜明的文化品牌。要注重学院精神的持久培育,坚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加大文化的深度融合,培育具有时代特点、军队特质、独具特色的学院精神,使之成为官兵共同遵循的共同行为准则和共同精神风貌,深入人心,融入血脉。要整合院校文化资源,着眼院校实际和学员需求,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品牌文化活动、标志文化环境和专业文化团队,提升军校文化品味,并以其强大的导向力、感染力和生命力,凸显文化育人功能,形成凝集转型发展力量的纽带。

3.全面优化环境氛围院校的建筑、景点、宣传牌等,是军校文化建设的物化形式,也是建设成果的外在表现。要整体设计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好文化体育场、文化广场、主题雕塑等,实现使用功能、审美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使官兵时时处处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达到陶冶性情、锤炼品质和塑造精神的效果。加强校报、校园网、广播电视等文化载体建设,宣扬转型发展中的先进典型,营造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文化氛围。

作者:刘宏程单位:国防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