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文化建设分析

时间:2022-03-15 09:18:23

课程文化建设分析

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的特性

相对而言,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更需要课程文化的研究与实践。研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的特征,仍然要以高等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文化的属性和职业教育课程这几个维度来说明。笔者认为,与其他教育的课程文化相比,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不仅有着文化的共性,也有着自己的个性。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和普通高等教育课程非本质的区别在于:对知识技能的组织以及因所选择的知识技能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科课程相比,具有明显的工作过程导向或行动导向的特征,教学过程强调工学结合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与企业文化具有天然的联系。它强调职业教育课程与职业资格的衔接、与职业岗位的对应并推行“双证书”制度。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的个性。课程本身是文化,也是文化的实践。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与普通高等教育课程相比具有职业定向性、区域适应性、行业参与性、费用昂贵性等显著特征。虽然不能把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特征就理解为高职课程文化的特性,但是任何课程在内容上都是其所处时代的一定文化精华的理论化、结构化和系统化的体系,其目的是为了研究、保存和传承一定时代的文化。在过程上,课程都是教师或学生对该理论化、结构化和系统化的文化的讲授、学习、研究和创新的过程。因此,课程的特性反映了课程文化的特性。

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自高等职业教育诞生以来,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在高职院校应该说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就。然而,从文化的视野判断,明显的缺憾之一就是缺少文化价值意义的审视。在实践中对课程建设予以文化价值学审视,这就是所谓的课程文化建设。

(一)课程文化建设的基本问题

课程改革不仅孕育着教育改革的全部信息,而且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因此,课程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基本问题也就是课程文化建设的基本问题。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是职业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问题。改革的基本依据是职业世界的生产技术、工艺流程、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等的发展对职业人的职业素质、技术技能、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的要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文化视域中的课程改革重视的是价值审视和文化追求,属于典型的价值活动。它的复杂程度远远高于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改革。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涉及的范围之广泛、内容之丰富,是普通高等教育无法比拟的。其中涉及的内容主要有课程开发的改革、课程内容的改革、课程实施的改革、课程评价的改革、课程管理的改革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的改革等。文化视域下的高职课程改革的基本问题是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运行系统中,作为文化(价值)主体的课程改革者的价值需求与文化(价值)客体的高职课程的价值属性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课程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

引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已经成为全社会倡导的主流价值理念,这样的核心价值理念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建设中具有价值引导、方法指导和规训归化的价值功能。笔者认为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践的价值取向在探索中经历了一个由“学科为中心—知识技能本位—能力本位—全人本位”的演变历程。这一过程体现了价值主体对职业教育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认识过程。正是这种演进,使人们在争论中达成了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双重属性的共识,使高等职业教育在性质定位上确立了教育类型、教育功能的特殊地位。“学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显然不具有职业教育的价值。“知识技能本位”的价值取向,仅仅看重了知识、技能、经验的价值,又失去了高等教育的属性。显然“,能力本位”的价值取向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才能反映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这是我们在课程文化建设中应该坚守的文化价值观。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所关注的是培养受教育者充分适应职业岗位、职业变化、劳动组织变化的能力,以使受教育者可以实现职业岗位需要以及职业之间的转移和适应。能力本位的课程观反映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的相关性。因此,课程改革的主旨之一就是适应和满足产业结构转型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的课程观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和职业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高职课程文化的根本目的是在关注就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就业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任何教育活动永恒的主题。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建设致力于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素质,促进人的健全发展,培养具有职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发展能力以及完善人格的社会公民。

(三)课程文化建设的实践模式

从文化学的视角来看,一定社会中的课程是被该社会认可的文化精华经过专家选择、加工而形成的简约集成的理论化、系统化的文化。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课程是一种由多主体参与的开放的复杂系统,课程作为一个集合概念,不仅承载着几乎人类全部文化信息的精华,而且承担着对受教育者文化培育的责任和对文化的传承、批判、创新的使命。课程改革作为文化实践行为,其主体性在课程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因而课程文化建设、课程改革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对文化进行价值选择并不断完善的系统过程。课程系统由课程资源、课程素材、课程标准、课程教材、课程方案、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要素或环节构成。文化视野下的课程文化建设实践模式就是要通过主体性行为集合这些要素或环节,构建一种课程活动方式,追求文化育人的价值取向。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课程作为一个系统应是开放的,课程文化建设的实践模式也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常新的系统模式。课程改革在高职院校应该是一个有组织的、多元主体参与的实践行为。通常是由专业带头人、学科专家、职业专家、教学专家、心理学家、技术专家、教育专家等组成的人群来进行课程资源的选择、加工、课程的设计、编制、实施、评价和调适。因此,多元主体性就决定了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差异性。在课程改革中,确保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义务得到保障,组织的制度安排和保障非常重要。课程改革离不开物质条件的支撑,它不仅需要经费,而且需要必要的物质设施、技术装备、工作场地、差旅成本等。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要构建的实践模式可以归纳为人力系统+课程系统+制度系统+物质系统等四个系统构成的开放性模式。

1.人力系统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人力系统按照理论主张,笔者把它定义为“双师”结构的师资团队。从实践的角度来考量,课程文化建设从价值审视,到整理资源、收集素材、设计课程、编制课程等必须是教师才能担当。不仅如此,就课程建设与改革本身而言,并非任何教师都能胜任,只有那些“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研究与应用”等素养相对优越或完善的教师才能胜任。这种“能胜任”的教师往往就是我们说的具备条件的专业带头人或职业教育专家。因此,文化视野下的课程建设与改革需要的人力系统应该是由懂教育的组织管理专家、专业带头人(课程专家)、辅助性的专业人员、行业企业人员共同组成的人力系统。高职院校领导者、管理者的作为就是为课程文化建设选拔、培育、组建这样一支队伍,并以开放的思维、关爱的情怀、以人为本的理念为这支队伍开展课程文化建设提供条件保障。

2.课程系统

课程系统表现为由课程资源到课程评价的一个全过程,它由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3个子系统构成。课程开发系统由课程资源、课程素材、课程形态三个要素构成。即由开发主体对课程资源进行选择和加工可利用的课程素材,并通过审议课程素材形成课程形态。课程开发的全过程是根据人才培养规格,通过能力体系分析、教学领域分析、教学资源筛选、教学内容分解、形成课程科目、设计课程方案、开发课程科目。课程开发的全过程需要生产的文本产品主要包括课程资源选择标准、课程素材、课程形态、课程方案制订标准、课程方案实施、评价标准和课程评价总结。在此基础上加工整理成课程形态,包括课程标准、课程计划和教材。课程方案在这里就是我们常说的针对某一专业设置的课程体系,是围绕培养目标设计和编制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体系。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总体上可按照通识教育、职业教育、拓展教育三个模块来安排,以此构建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是一种大学教育观1945年,哈佛大学深刻地指出:“通识教育问题实质上是对自由和人文传统的继承”,“我们试图寻找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自由教育的对等词”,“通识与自由在本意上是相联系的,它在于塑造自由人,它旨在使学生的理性获得自由”。[2]这段话说明了通识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中的重大意义。职业教育就是针对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教育,其核心理念是“能力本位”,按现在的行话说,包括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核心课程,是对现实专业技术发展水平的系统化整理。它支持了面向职业岗位就业的能力需求、技术需要、知识需要。拓展教育应该是一种素质教育观。这种教育观主张在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个性教育,为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课程实施系统包括课程方案的制订与教学实施两个主要环节。课程方案主要由教师完成,学生只是以合适的方式如配合调研参与课程方案的制订。课程方案的实施就是通常说的组织教学的过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强调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这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的显著特点。课程评价系统主要由课程评价活动及其评价总结两个要素构成。课程评价的主体应由学生、教师、学科专家、职业专家、课程专家、教学专家、社会学家、教材专家、学校课程领导等组成。课程评价是一种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价值的判断与评价。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既要评价课程对受教育者的职业知识、技能、技术、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和提升功能,又要评价课程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服务与适应功能。

3.制度系统

制度系统包括课程开发制度、实施制度、评价制度三个要素。如前所述,制度不仅要有实体性制度,还要有程序性制度,同时还需要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制度系统建立的着力点应该是规范行为、激励创新,成全人的价值实现。没有激励功能的制度如同没有制度,对于复杂的文化创新活动是不利的。高职院校顶层设计的制度需要具有成全人的价值的功能。

4.物质系统

物质系统是进行专业文化建设的条件保障,包括经费、办公场所、基础设施、实验实训条件、图书条件等要素。物质系统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为专业文化建设提供支撑,更为重要的是物质条件是课程设计和编制的依据,是对课程实施最有力的支持。因此,它是课程改革的前提条件。我们不希望看到“无米之炊”的现象长期蔓延,这是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文化建设要克服的弊端。因为课程文化建设的全部工作是需要物质条件、科学精神、求真意识的,不提供条件的课程建设是对生命和教育的严重不负责任。总之,课程文化建设的实践模式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实践过程中要因实际情况的变化而采取应变性行为。课程文化要随区域文化、产业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发展而变化,这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客观要求。

作者:唐邦勋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