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发展规划研究

时间:2022-05-27 04:49:07

中国文化发展规划研究

一、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规划的现实要求上提炼理性筹划文化发展的本质规定性

从一般意义上而言,所谓文化发展规划,主要是指特定国度的执政集团在特定时期,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结合本国文化发展基本状况,着眼时展潮流,在归纳总结本国文化建设以及他国文化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本国的文化发展进程和步骤作出部署,通过具体的举措,分阶段地实现近期目标与终极目标的内在衔接,逐步实现文化发展总体目标的进程。具体到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规划,就是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建设性地看待我国文化建设中的曲折和失误,创造性地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选择性地借鉴西方文化建设的可取之处,在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三个面向”为主线,以民族复兴为目标,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所进行的全面部署。对文化发展进行理性筹划是一个兼收并蓄的整合过程,是在对文化发展内在规律进行充分认知基础上的通盘谋划。因此,我们的理性筹划具有整合性和融合性。这种整合不是古今中西的简单堆积,而是有机的融合。正如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谈到文化建设中对吸收外来文化与古代文化时所指出的:“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所谓‘全盘西化’的主张,乃是一种错误的观点。……清理古代文化的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分开来。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1](P707)理性规划不仅要兼收并蓄地进行整合,而且是融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整合,更重要的是这个整合、融合是一个过程。也就是说,理性规划是一个过程,不仅是一个透过感性深入理性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分阶段不断趋近终极目标的动态过程,更是一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逐步累积过程。因此,尽管这个规划是理性的,但是这个理性是相对的,即这个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长期性不仅是指时间长,而且还指这个规划是在迂回曲折中前进的,也就是说既不能固步自封、停滞不进,又不能拔苗助长、一步到位,通常是积小变以成大变,一旦成熟,便出现大的飞跃。这种飞跃并不是割断历史,乃是历史自身演进的一种形式,而且随后又会出现一段较长时间的渐进过程。

二、适时地主动地对文化发展进行科学规划的原因分析

1.如果对文化发展有了相对明确的规划,就能使国际国内社会成员对未来中国的发展树立相对明确的预期。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发展的规划与预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也就是人们基于特定时期国家对文化发展的规划,当能使自己对未来文化发展产生相对明确的预期,而对文化发展的明确预期,是稳定国内国际环境的重要社会心理基础。如果有了对文化发展相对明确的预期,国际国内就能对文化发展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政治等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有所期待和把握,并以此奠定社会稳定的心理基础。

2.适时主动的文化发展规划有利于在人心所向中发挥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者的主动精神。人心所向是党制定文化发展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客观依据,文化发展规划归根到底是对文化发展的客观实际及其规律性的反映,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本身是一种无形、无声的内在必然性,它总是要通过群众的要求,群众的呼声表现出来,变成可以触得着、听得见的东西。所以,党所制定的文化发展路线、方针和政策要以人心所向为依据,这同它们要正确反映文化存在的实际过程和规律是完全一致的。同时,人心所向也是文化发展规划符合文化发展内在规律的直接体现。文化是群众创造的,而群众的意志和愿望即人心之所向,乃是群众创造文化的精神动因,是积极参与文化建设的一个因素、成分,又能动地反映并作用于这个历史进程。文化发展规划与文化发展内在规律之间的关系,就转化为文化发展规划与人心所向之间的关系。这样文化发展规划与人心之间就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文化发展的客观过程及其规律通过文化规划反映到人心中来,而人心又通过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体现文化发展的规划。因此,文化发展的动力和原因就不仅有理论视角上的基本矛盾学说,还有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后,逐渐产生的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以及经济体制变革对原有上层建筑之上的文化带来的冲击,提出了使现存的文化体制变革的要求。这些对文化现存体制的冲击就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而作为文化发展规划的制定者适时地顺应这种走势,就是顺民心,从而也就有利于发挥人民大众在文化大发展中的创造精神。

3.不适时地主动地对文化发展进行规划不利于国际国内社会对文化发展建立稳定的认同感,不利于经济文化的健康发展。固然,即使在没有文化发展规划的条件下,国际国内基于对社会特定阶段的文化现状、过去及走势与相关因素的分析,也或多或少可以对未来文化发展作出推测性的预期;从一些国家的经验来看,还有一些国家的文化发展是在非规划的状况下完成的。但是,这种非规划的文化发展,通常导致文化发展的无序,由此带来的对经济政治健康发展的影响以及对人们正常生活的干扰,因为人之所以是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有理想,是活在意识之中,如果没有理想、没有预期了,那简直不敢想象对于人来说是多么大的灾难。如果社会成员对文化发展前景缺乏必要的预期,就没有稳定的文化认同感,就会出现很多短期行为。如果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背后的文化理念缺乏相对的预期,就会有一种不安全感,

三、适时主动地对文化发展进行适度的富有弹性的理性筹划的思考

文化发展的规划不是为规划而规划,而是为了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展繁荣文化才是规划的立足点和归宿。因此关于文化发展的规划就必须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

1.文化发展规划要体现规律性。作为文化发展的规划主体要把握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反映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文化发展归根到底受物质生产状况和条件的制约。但是,对这种制约作用不能作机械地、抽象地理解,不能认为文化的发展只受物质生产状况和条件的制约,后者是制约前者的唯一因素;也不能认为文化发展直接受物质生产状况和条件的制约,后者的每一个发展都直接引起前者的相应成比例的发展。必须看到,生产和经济发展是通过改变生产关系、阶级关系、政治关系、社会制度来间接影响文化发展的。物质生产和经济发展与阶级关系、政治关系、社会制度等并非单值对应的机械决定关系。任何一个文化领域的发展都是以一定的思想资料为前提的,都必然要从一定的思想资料出发,经济因素的决定作用是通过对这些思想资料的影响表现出来的。文化的发展是通过思想家的头脑来实现的,在形式上表现为思想家的创造过程,表现为思想家头脑中思想的延续和发展。因此,文化的发展要受思想家的个人状况,包括他的聪明才智的制约。固然这些思想家归根结底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的经济政治条件所造成的,但使他们成为思想家的,除了时代的因素,还有个人的因素。

2.文化发展规划具有相对合理性。因为文化发展要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文化的发展需要很多条件为前提,而这些影响文化发展的条件的成熟,以及对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的认识是一个过程。因此,特定阶段的文化发展规划就只具有相对合理性,这就说明对文化发展的规划不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而是一个逐步完善的长期过程。认识到文化发展规划是一个长期过程,对我们制定文化发展规划非常重要,它说明了文化发展的艰巨性,告诉我们发展文化需要花大力气,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操之过急,不能幻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各个方面都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在文化上就轻而易举地实现巨大发展。还有的人想在我们对于整个世界的物质生产、阶级斗争、社会状况、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了解不多、研究很少的情况下,创建一个能够体现时代精神的囊括这个时代的普遍真理的比较完满的文化发展规划,这也是对发展文化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缺乏认识的表现。当然,从发展文化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一定时期的文化规划只具有相对合理性出发,得不出发展文化可以慢慢来的结论,得不出制定文化发展规划可以不理性的结论。因为发展文化的长期性,文化发展规划的相对合理性,是我们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适应认识文化发展规律上进一步加速文化发展、制定合理、理性文化发展规划的动力,而不是为我们不主动发展文化,不积极制定合理的文化发展规划寻找借口。

3.文化发展规划要体现主动性要富有创造性。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制定文化发展规划是一个从经济因素出发以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为中介,反映再现精神文化生产和发展规律及其本质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在遵循文化发展中各个要素内在联系的基础上主动地、适时地、富有创造性地制定文化发展规划。之所以说要强调主动性,是因为,我们对文化发展有一种误解,认为文化发展是由经济决定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自然而然就发展了,但是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不能代替文化本身的发展,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一切都要我们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对文化发展规划进行介入。不仅要对文化发展的宏观设计进行规划,更要对文化发展的具体举措进行思考,不仅要在理论创新的层面上进行规划,更要在实践创新的微观践行上进行筹划。因为在我们文化发展上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在多数情况下,是理念有余而制度不足,目标有余而具体规划不足,口号有余而实际行动不足。因此,从理念到行动,从宏观到微观,都需要审慎地规划。这些多层面、宽领域、分阶段的规划无一不需要我们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介入。只有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恰如其分地创造性介入才能实现我们文化的大繁荣和大发展。

四、结语

恰如其分地估价文化发展规划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么一个大课题而言,仅有宏观上对文化发展规划的理论自觉与清醒认识还远远不够,因为它仅是这个大课题当中的一个必要环节和组成部分,远远不是其全部,更不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真正实现。我们强调文化发展规划对文化发展的理论指导作用,认为只有制定科学合理适度的富有弹性的文化发展规划才能实现文化发展的大跨越大发展,并不是说一规划立即就能得出文化发展规律性的认识,更不是一有规划,文化发展问题立即就能得到解决。而是说,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认真研究面对的问题,在实践中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创新,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结合实践的结果及时总结经验,坚持正确的东西,纠正错误的东西,不断完善我们的文化政策和措施,才有可能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毕竟规划不能代替文化本身的发展。看到了文化发展规划本身在文化发展繁荣中所起作用的有限性,并不必然得出文化发展规划是可有可无的或者说是微不足道的、可以忽略不计的结论。使大多人通过文化发展规划对未来的文化发展产生相对明确的预期,使国际社会了解我们发展背后的文化理念,从而认同、认可、支持中国的发展,最终实现让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并为全人类发展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张晓明1王家芬2工作单位:1.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中共江西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