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化发展价值取向研究3篇

时间:2022-05-27 04:29:18

当代文化发展价值取向研究3篇

第一篇

一、文化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发展的价值追问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化的深入发展,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凸显,它已成为我国的强国战略。

(一)文化与文化的价值内涵

文化是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它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从广义上讲,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文化仅指人类精神成果中观念形态的东西[1]。同志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2]所以,人类社会可以划分为政治、经济、文化(指观念形态)三个基本领域,其中起基础性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因素,但文化对经济和政治有反作用,能超越经济、引领政治。本文所探讨的也是指观念形态上的文化。那什么是文化价值呢?文化价值是指客观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一定文化需要的特殊性质或者能够反映一定文化形态的属性。它包含两方面的规定性:一是存在着能够满足一种文化需要的客体,二是存在着某种具有文化需要的主体。当主体发现能够满足自己文化需要的对象,并且通过一定的方式占有这种对象时,那就出现了文化价值关系。文化价值是社会的产物,我们不能把文化价值只理解为满足个体文化需求的事物属性。人不仅仅是文化价值的需求者,同时也是文化价值的承担者。文化价值在任何时候都是为人类服务的,人类不需要的东西就不具有文化价值。而且文化价值又是通过人创造出来的。不管是人的文化需要,还是满足人的需要的文化产品,都只能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人创造的文化需要和文化产品的能力,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价值,且是最本质的文化价值。任何社会形态都有这种社会所特有的文化需要,这样的文化需要只能由人们的文化创造活动来得到满足。所以,在社会文化价值中,发展人的文化创造能力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文化与文化发展的价值追问

文化的根本功能就是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为社会生活提供意义和价值系统,让人在物质生活上和知识、道德、审美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以文化人”方能致远。“文化”一词有多种的解释,可以将其看作一个静态的名词,也可将其当作一个动态的动词来理解。从静态角度看,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特别是作为精神形式的活动的产物,它的价值在于满足人的精神需要。若“文化”作为一个动词,那就是“文而化之”的意思。在“文而化之”的人类化过程中,文化的价值就在于:它将“文”通过“化”的方式赋予到人的生命之中,赋予到了一切的物品、思维、生活之中。从这个层面来讲,文化的价值就体现在人、物、思、情四个方面。首先是“人文”价值,即把人“文而化之”。所谓“人文”,一是指人是由“文”而得以成立,二是讲在人的一生中都必须“以文化之”。《易经》中指出:“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这说明人文是与天文相对应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天赋使命;而且“以文化人”可以使人脱离蒙昧,也会给人带来光明,让人知道该做什么而不该做什么;文而明之,明之以止,从而产生了人的自尊、自觉和自我强健。其次是“化物”的价值,从“文而化物”的角度来看,它是指“物化”了的“文”。那么“文而化之”的立人,最基本的是在“物”的基础上立人,让“文”之风“化”得万物。然而,人作为一种“物”,则要以“文”化之,成为“人文”。于是,处理好“文与物”或“人与物”的关系就成为当代每个人最为核心的价值选择。面对社会转型后“物质社会”兴起的愈来越丰富的物质产品,文化也不能超然物外,文化最为恰当的价值,就在于对一切物质的恰当表达。在文化的价值视野中,一切的物质活动和产品,都是一定文化的产物;一切的自然万物,都是“人化的自然”,都必须经过文化价值给出的判断、认识与表述。第三,文化之思的价值,它提供给我们以思想价值,思想价值是文化价值的核心价值。当今我们所说的“文思”是一种“文化之思”,是“文而化之”的思维、思考和思想,是以人文价值为统领,覆盖了物质世界、世俗生活之思维、思考和思想。第四,文化的情感价值,在“文而化之”的文化过程中,不管是人文伦理生活的实现,还是人文思维和物质活动的开展,都充满着心灵情感,有丰富的感性体验和情意灌注。文化的情感价值作为一种文化生活,是基础性的,是不可能偏废的。在人类历史上,不存在脱离情感诉求的文化。使人类社会“文而化之”的过程充满着情感意义,是文化这个命题的自觉追求。承认并促进人的感性和情感的丰富性、多样性与自由表达,是富有人类生活意义的,它是人类的文化前提。所以,文化价值的命题是十分重要的,文化自觉的实质是价值的自觉,而文化的价值始终是一种综合的历史价值、生活价值和民生价值,脱离了历史、生活和民生的价值向度,文化将走向价值的的对立面,因为这样它就离开了文而化之的实践性,从而也就离开了文化的本义。因此,文而何为?化而为谁?是我们在实践过程中首先必须追问的。“文化的发展既是指作为意义的文化的发展,也是指作为意义载体的文化发展。从内在角度看,文化的发展既与文化模式、文化危机和文化转型有关,又与文化的超越性本性有关。文化的发展在形式上表现为既有文化模式出现危机从而开始另一新的文化模式转型,而文化危机的出现、文化转型的进行则是由文化的超越性所使然的。”、“由于超越性和发展的文化不是人格化的力量,因而文化的超越和发展过程最终表现为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3]从外在角度看,文化的发展是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在对经济、政治和法律的超越。文化发展的价值决定于文化发展目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所作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文化发展目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目标,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一文化发展的目的是文化的“化人”和“满足人的需要”价值相一致的。所以,不管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四有”人才,还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发展什么文化?如何发展文化?都是我们必须追问的。

二、文化发展体现文化的“批判价值维度”和“创造价值维度”

文化的核心价值是创造意义、批判和超越精神。从动词的意义上说,超越即是创造,超越是对现实的批判和否定。发展一般是指事物的显著变化,而且是对人类有利的显著变化,消极的或中性的变化不能称为发展,发展包含着人们对事物的价值评判。也就是说,当人们用“发展”来指称事物的变化时,发展的那些变化是“好的变化”,“不好的变化”不能称为发展。正如克罗齐所言:“把历史设想成发展就是把它设想成理想价值的历史。”[4]所以,文化发展就可以理解为文化的“好的变化”,即文化发生了有利于人类的显著的变化,从这一层面来理解,文化的发展就体现了文化的“批判价值维度”和“创造价值维度”。

(一)文化发展体现文化的批判价值维度

批判是人类特有的自我反思,也即所谓自省。批判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文化批判从量变发展到质变后,就可以上升到哲学批判。因此,文化批判十分重要,有了文化的批判性,文化发展才有了可能和保障。文化批判不仅是一种文化的自洁,而且是文化繁荣的重要标志,同时还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没有经过反思的文化,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文化!文化批判在本质上是比较的产物,文化不仅需要在历史上的纵向比较,而且需要在不同种族文化上的横向比较。没有足够自信的文化生态群落是非常害怕文化比较,甚至可能会使用强权来“镇压”文化批判!从在历史上的纵向比较看,文化批判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有益的成分,为我所用,以丰富时代的文化内容,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批判那些腐朽没落的落后文化,以保持文化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净化文化环境和人们的心灵,确保文化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同志指出:“对中国文化遗产,应当充分利用,批判地利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主要是封建时代的文化,但并不全是封建主义的东西,有人民的东西,有反封建的东西。要把封建主义的东西和非封建主义的东西区别开来。封建的东西也不全是坏的。我们要注意区别封建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不同时期的东西。当封建主义还在发生和发展的时候,它有很多东西还是不错的。反封建主义的文化也不是全部可以无批判地利用的。封建时代的民间作品,也多少都还带有封建统治阶级的影响”,“我们应当善于进行分析”[5]从在不同种族文化上的横向比较看,文化批判就是对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扬弃,不同种族的文化都有其优秀的有益的东西,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过程中,要在批判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借鉴各民族(包括外国)优秀的文化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6]通过比较、改造、创新、消化和吸收,把它们转变成为具有中国气派、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化的文化,以丰富我们的民族文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二)文化发展体现文化的创造价值维度

文化发展的本质是建设和创造,没有创造就不会有文化。文化创造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它不仅是文化生命力的本源,而且是一个关系到文化没落与新生的重要命题。人类的一切文化都是人类自身创造出来的。因此,如果没有创造就不会有文化,那就更不会有传统,创造是文化和传统的源泉。“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7]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兴国的战略,解放文化生产力,推进文化创新和创造,构建能与经济“硬实力”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必须积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创造”?或者说要创造什么样的文化呢?文化的建设和创造必须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需要长期的涵养和积淀。应该从社会和谐稳定看文化的社会调理的功效,从经济发展的质量、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看文化的底蕴、根基和表现,从文化创新的能力看文化的精神气象和格局,从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安居乐业情况看文化为民惠民的成果。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水平,必须以民风和不和、民心齐不齐、创新成果多不多、幸福指数高不高等指标来衡量。鲁迅先生曾说:“文化是骨髓里的东西。”文化发展繁荣不能空喊口号,而是要以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态度来对待。始终坚持先进文化来引领,更新理念、科学谋划、把握规律、务实推进。不断提高文化的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当前我国的文化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出现许多新的情况和态势,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共同发展,应该借助社会组织创新,才能克服发展的瓶颈,更好地释放文化创造潜力。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重要改革目标,这给我们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文化体制改革与社会体制改革配套实施,以社会组织创新来助推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已经是大势所趋。

三、文化发展的现实运作和当代价值取向

人类文化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创造性,二是继承性。文化的创造性是通过人类的创造性活动实现的,文化的继承性是通过人类的重复性活动实现的。[8]文化发展是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统一,继承是在批判的基础上的继承,创造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创造。但不管是继承还是创造,都必须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都必须与时展要求相吻合,特别还要跟本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相适应。

(一)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指向

马克思提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且文化本质上就是围绕人并指向人的,文化发展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并且具有自由个性的人。马克思认为:文化和作为主体的人是紧密相联的,两者处在互动的互相生成之中。一方面,人不仅创造了文化,而且人发展的程度制约和影响着文化发展的形态。马克思曾把人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而我们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9]另一方面,文化体现了人的社会性关系,它通过实践活动对环境的改造提升人的价值。马克思对文化的这种思考,就是把文化和主体的人紧密地联系起来,把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当作其理论的价值取向。他始终把人民群众当作历史发展的主体,提出应当将无产阶级从资本主义社会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人成为摆脱片面性的,而且能充分发挥自身才能的人,从而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所以,我们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仅指群体的人,而且指个体的人,这是当代特征)的发展理念,坚持文化发展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价值取向,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有效地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目前,我们国家的文化建设还面临许多困难和矛盾。文化建设的水平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也不能满足个人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还无法协调同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阶层的文化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并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来指导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体现于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上,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不断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切实做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的成果由人民来共享,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文化氛围,以推动文化建设和发展沿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正确方向不断前进。

(二)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为引领

我们探讨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问题,意识形态是不能回避的话题,它关系到文化发展为社会主义服务还是资本主义服务的原则问题。大家知道,当前,我国社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遭遇到了一些困境,在社会主义意形态认同方面出现严重问题:出现了对社会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心、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和共产党的信任的动摇。一方面,由于社会转型、多元网络文化的影响、社会问题和腐败问题等的冲击,以及西方反动势力的渗透等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社会出现了一定的文化危机、价值观危机,其主要表现为文化身份、文化认同及文化需求的危机;另一方面,文化消费领域也存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它们以价值中立方式表达自身,以欺骗的方法隐匿自身,倡导“普世价值”,目的在于弱化、淡化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以提倡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多种文化形式影响文化消费,以强化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渗透。面对社会转型时期意识形态的现状,我们必须坚定立场,不断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积极探索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更好地指引现实社会生活、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系,正视差异性,深化合作与融合;不断改进教育方式,努力构建意识形态建设的方法体系;积极改进宣传方式,认真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完善机制和体制,不断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必须按照文化的自身特点和规律领导和建设文化。以多样多变的文化形式引领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文化发展的过程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文化体系的过程,也是一个推进文化进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过程。文化发展的核心就是要在提高全民族精神文化水平的同时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当前,我国社会滞后的精神文明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创建,世俗的社会文化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提升,多元的社会文化思潮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引领。所以,我们要统一思想,要创新机制,要通过实践不断地加以推进。

(三)坚持“二为”方向和“三个面向”要求,以适应时展的需要

在推进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为谁服务”和“如何服务”的问题始终是一个“核心问题”,根本的“原则问题”。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二为”方向,确定了党对文化工作的基本方针,指出“为谁服务”的问题:“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并且认为这是整个“问题的中心”。其实现在我们也是这样,“为谁服务”这一中心问题解决了,文化领域中的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为人民服务”既能够体现了文化源于民用于民的本质内涵,又能够打造服务型政府、服务型社会。“为社会主义服务”指明了文化发展是坚持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又体现着文化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繁荣是为了促进社会进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坚持“二为方向”,既可为人民创造更多更丰富的精神食粮,又能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转型,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经济发展。“如何为群众服务”就是要坚持“三贴近”,努力做到“三个面向”。《决定》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文化工作在对群众感情上体现了贴近性、在工作内容上体现了针对性、在工作方法上体现了灵活性、在工作途径上体现了多样性、在工作作风上体现了务实性、在工作机制上体现了持续性。繁荣文化事业,提高文艺创作水平,继续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巩固和完善文化网络建设,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积极引导和培育文化产业,加强文物保护工作。保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沿着正确轨道蓬勃地向前发展。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文化发展的时代要求。十六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科学、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面向现代化”就是文化发展要面向以科技革命为先导、为动力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等全面发展的时代趋势,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包含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面向世界”这是指立足于中国实际,瞄准当代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先进水平,吸收一切文化优秀成果,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尽快缩小中国和世界先进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的差距。促进多种文化的和平共处及共同发展。“面向未来”就是指我们要彻底打破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害怕变革的习惯思维,瞄准未来科学文化的发展方向以及我国和世界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要吸取以往的经验和教训,要适应时展的需要,吸收一切有助于未来文化发展的进步文化,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努力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三个面向”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仅是对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规定,而且是对先进文化基本含义的完整阐述,它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面向现代化是对先进文化总的性质要求,体现了先进文化的时代性,面向世界是对先进文化空间尺度的界定,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包容性,面向未来是对先进文化时间尺度界定,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前瞻性。所以,“三个面向”是当代我国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总之,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文化不仅具有对纵向历史文化和对横向世界文化的批判价值取向,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创造价值取向。我们应该通过文化价值的现实运作,创造文化、继承文化、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充分发挥文化价值的功能。

作者:赖英腾谢丽华工作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第二篇

一、当代中国文化现状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当代中国文化现实状况可谓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既有居于主导地位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并体现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有一些反映一定群体或个人的亚文化的存在,如大众文化、消费文化、饮食文化、本土文化及外来文化等非主流文化,诸多文化促成了中国文化的纷繁复杂的场景。此状况从侧面反映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发展的民主性和开放性程度日益深化和提升。从根本上说,当前中国文化多样性的样态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文化上的观念反映,即是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2]1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地肯定了人的价值,使人们的创造力和自主性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它不仅延伸人们的经济自由,同时也催生和加速了人们思想自由的深度和广度。尽管多样的文化满足了人们精神需求的差异性和选择的多样性,但同时也给人们的价值观念带来一定冲突和矛盾。一方面,如果文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不仅能激发文化领域创新活力,带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时也能满足人们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如果文化发展偏离社会的发展方向,可能带来一定程度的混乱与失序,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乃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因为“在一个商业化的环境中,以金钱算计为目的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也在不断腐蚀人们的精神领域”[1]105。因此,在文化多样性存在的条件下,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变化了的历史和社会背景适时转换意识形态话语的主题和分析范式”[3]。把文化的多样性统领到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之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就是一项突出而严峻的任务。事实上,“文化要素越来越成为意识形态的力量依托和作用方式”[4]4,支流的文化要素所携带的思想观念可能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产生消极影响。“各种意识形态以其特殊的文化理念和价值符号,以长期潜移默化的功能作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4]4因此,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不仅要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愉悦身心,更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文化发展及建设的过程中,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领域中的主导地位,维护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各种社会文化思潮的发展路向,消除个人主义及功利主义价值观在文化中的消极影响,这是中国文化发展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主旋律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初步概括。这一概括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分别从国家、社会及个人三个方面进行概括和提炼,鲜明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自由、平等;社会主义个人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如爱国、敬业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契合的多方面价值观念。中国正处于改革关键期和攻坚期,社会格局处于深刻变动之中,由此引发人们思想观念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因此,当代中国文化应当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成为凝聚思想共识,激发爱国热情与民族活力的精神食粮,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应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主旋律。首先,当今中国文化发展凸显多元并存局面,一方面说明了中国文化开放并蓄、包容和谐的精神,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人们在创造和实现价值过程中,出现的多元价值体系并存的事态。文化的深层次差别本质上是价值观的差异。由于人们看待和对待世界、社会、他人及自身的态度不同,从而决定了一定社会的人们的价值观念的多维性。但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5]70。这表明了任何社会和国家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而且必须要有一种主导的核心价值观的强力支撑,多元文化并存并不代表无中心的文化发展,而是一元处于指导地位的多样共存。可以说,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一个健康的社会是这样一个社会,在其中公民被一种单一的正统或者一套共享的价值联合起来,他们相信这套共享价值优于任何其他文化的共享价值”[6]133。简言之,社会核心价值观是在统治阶级指导下形成的,是维系社会秩序并进而使一个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的基本精神依托,体现着人民主体的价值规范、价值取向及价值追求。其次,当今中国存在着多种价值观,既有引领人们思想主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民主、和谐、公正、友善等;也有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价值观,如仁、义、礼、智、信;还有来自于外来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或功利主义价值观。当代中国存在着多种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始至终都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并把人的发展、进步与幸福当做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尺,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适合中国国情,具有强烈的时代实践性,文化先进性及代表主体的广泛性,体现了中国文化与人民需求的价值取向。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扬弃了西方社会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之所以是扬弃而不是彻底否定,就在于它借鉴和继承了个人主义价值观中的合理因素,如西方社会重视对自由、平等的追求等。历史发展证明,自由、平等从来都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利,也可以有社会主义社会的自由、平等。但是两者的内涵却大不相同。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平等是资产阶级的专利。广大民众却很少能享有这些权利,最终演化为资本至上,个人成为资本的附属物而变为被异化的人。而社会主义社会所倡导的自由和平等价值观念是基于广大人民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人平等的社会。同时,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如对中华文化中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弘扬,对公正、诚信、友善等价值观的提倡。唯一不同的是当代中国社会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超越了传统文化价值观中的狭隘性与局限性,是体现时代特色的新型价值观。从此种意义上说,尽管当今中国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其他社会思想文化思潮的价值观念有所差异,但他们之间并不是绝对排斥,完全对立的,而是一元与多元,主流与非主流的关系。只有在此种情况下才能在差异多样文化境况中最大程度地凝聚思想共识,才能在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的社会文化思潮中发展富有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最后,一定社会的主流文化,常常对一定的个体和社会群体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外在的约束和规范的效果。这种外在于人们思想和行为的约束性和规范性其实来自于社会核心价值观。当人们依据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标准构造个人价值观时,使个人价值观的目标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相一致,似乎感觉不到外在的核心价值观的约束与强制,但是感觉不到并不代表不存在这种客观约束力量,只是人们以自觉意识和自觉行为对待它的约束与强制性。但是,当人们的个体价值观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目标相背离时,这种来自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约束与强制性力量就异常明显和突出,它要求个体反思自身的价值取向,遵从核心价值规范建构个体价值观。这种可能改变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力量就来自于社会核心价值观。因此,在当代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它符合中国国情的价值追求,是引领中国文化发展的“生命线”,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之源。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要想唱响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主旋律,关键要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而要想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关键要解决好操作性层面的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7]125,这里的桥和船指的就是方法或途径。要想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国文化发展的有效路径,应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建立在广泛的接受和认同基础之上,才能有效地发挥其引领作用。在当前中国现实境遇中,以中国的优秀民族文化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精神为接受和认同的突破口,才能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从理论上说,一定区域的人民都生活在共同的民族之中,沉淀和孕育了本民族共同的基本价值观念,在此基础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先天的优势。另外,世界全球化的加剧促使各民族国家,只有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接受和认同,才能保持本民族的鲜明特色,才能在世界上谋取发展地位和途径。从现实实践看,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近当代优秀的中华儿女,正是在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怀中,才接受和认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从认同和接受爱国主义精神,转变到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这是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有效路径。当然,弘扬民族精神要处理好与世界其他文化共存的关系,实现各文化的和谐相处。其次,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要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及“三贴近”原则。任何社会文化的发展都服务于一定社会的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因此,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要确立正确的方向,即为社会主义服务与为人民服务。同时,文化的发展在贯彻“百家争鸣”与“百花齐放”的方针中才能有比较和有鉴别。只有在与各种错误思想和社会思潮进行争论交锋的轮回中,才能显示出社会主义文化体现人民意志和精神需求的先进性和适时性。此外,由于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各种文化逐渐淡出宏观的显性的政治领域,逐渐向微观的隐性的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渗透和靠拢。各种带有一定意识形态的文化会干扰和影响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热情,危及社会和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在此种情况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下,才能“占领思想文化的道德制高点,掌握话语制造权和舆论领导权”[8]。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想有效地发挥引领作用,还必须适应中国人民的社会心态和人性需求,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调顺人际关系。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决定了它还必须以生产力发展为第一要务,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深刻调整和变革之中,利益分配多元化,组织方式和生活方式多样化,一些物质利益上的差异决定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因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2]32,特别是在当今追求效益和效率的社会中,处于边缘和弱势群体的人们的现实和思想问题异常复杂和突出。在此种程度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引领作用,关键是掌握人们思想和心理变化发展的规律和新特点,及时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同时,在关心人、尊重人及理解人的基础上关注人们的现实生活及身心发展,切实把人文关怀落实到实处,使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协调,和谐共处。最后,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的有效性,还要以网络及新兴媒体为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在文化产品或文化活动中,占据网络思想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的主阵地。现在网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普及,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青少年是网络的主力军,他们借助网络获取知识和信息,各种良莠不齐的知识和信息给他们的思想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影响他们对社会现实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看法,动摇他们对社会主义共同信仰和共同理想的坚持。但一个社会的人们对共同信仰和共同理想的坚持是一个社会得以存在的前提,“甚至可以说,一个没有共同信仰的社会就根本无法存在,因为没有共同的理想就没有共同的行动,这时虽有人存在,但构不成社会”[9]525。长此以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他们必定不能完成历史所赋予他们的神圣使命和时代课题,甚至会危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因此,一定要充分利用网络及新型媒体等重要载体,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当中的影响。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发展是一种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中国文化发展方向正确的价值导向,而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却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营养土壤和表现路径。文化的发展过程应该是一个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文化体系、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过程。要充分挖掘一切可利用的发展途径、发展形式及发展方式,实现二者的和谐、互动发展,以此来最大限度地凝聚思想共识,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在理性上而且在感性上被人们认同和接受,有效地发挥它在文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作者:邓远萍1郭咔咔2工作单位:1.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三篇

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文化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

发展是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主题,发展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以为总书记的领导集体,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文化建设,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只有紧紧抓住和搞好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和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邓小平同志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同志强调:“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同志强调:“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要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基本国情,基于人民追求和过上美好生活的深切愿望,基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基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履行党的执政使命作出的重要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靠经济发展,同时也要靠文化发展来不断巩固和前进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我党适应时代要求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文化发展日益成为国家全面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中流砥柱。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首次明确地将文化放在经济、政治同等重要的地位来进行宏观构架,这一战略规划,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也指明了我国文化发展的未来方向,必将对当前乃至整个21世纪中国和世界的文化发展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党的十六大进一步从根本上确立了文化在国家体制、发展战略和未来竞争中的地位。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推动我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战略决策。报告指出,我国当前的文化正处在历史性转折的重要时刻:“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发展最终应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对人类发展来说,文化可以看做是更深层次、更高境界的追求。人类社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世界范围内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这场全球范围的大竞争,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必须面对、不能回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到实现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文化发展新要求及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创新文化科学发展新理念,破解文化科学发展难题,掌握文化科学发展的新规律。历史一再表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落后的国家和民族就可能实现发展的新跨越,走在时代前列;丧失发展机遇,原本强盛的国家和民族就可能成为时代的落伍者。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奋力在这场文化大发展大竞争中取得主动,发展壮大自己,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也是对我们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大考验。

二、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是文化科学发展的核心立场

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体现了文化科学发展的核心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以人为本之路。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和代表人民的利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使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得到更多的实惠。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牢记文化建设的根基和力量在人民,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文化发展是为了人民,就要顺应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实现中国梦。要在文化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都体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精神生活质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文化发展依靠人民,就要始终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文化发展最深厚的力量源泉。离开人民群众,文化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切进步的文化创作生产都源于人民、属于人民,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引导文化工作者接地气,向人民学习、拜人民为师,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挖掘素材,努力创作生产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文化发展成果是由人民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道路。这条文化发展道路,坚定地维护广大人民的文化权益,蕴含着我国文化建设永恒不变的价值追求,其重要特征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民至上。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完善城乡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多生产质优价廉的文化产品,多为低收入群众和生活困难群众提供文化服务,努力让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三、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文化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

(一)文化科学发展必须是全面发展。当代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社会的全面进步,其中文化发展越来越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魂,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也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强大的民族,既是物质上富裕的民族,也是精神上富有的民族,这样才能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文化发展既要发展公益性文化,也要发展经营性文化,如产业文化、商业文化等,文化发展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就会丧失文化的本质,背离文化发展方向和规律。文化发展既要发扬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也要注意吸收世界优秀的文化发展成果,两者不可偏废。

(二)文化科学发展必须是协调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经济、政治、文化不仅要全面发展,不可或缺,而且要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提出“协调发展”的要求,在抗非典工作会议上全面阐述了协调发展的思想,提出发展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不仅要增加促进经济增长的投入,而且要增加促进社会发展的投入,增加社会资源和环境的投入。总理曾形象地指出,一个国家跟一个人一样,应该是协调发展。一个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肯定站不住、站不稳;一个国家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也站不住、站不稳,所以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是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经验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我国的文化建设总体上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与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不相适应,文化发展水平、发展程度仍然相对滞后。因此,文化科学发展必须协调发展,必须下大力气加快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这条腿“补上”、“补长”、“补壮”,使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相得益彰。

(三)文化科学发展必须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发展的认识深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社会对自身发展进程中得失成败进行反思的结果。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的发展。”换句话说,可持续发展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保持资源和环境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也是可持续传承的血脉;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灵魂。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我们的创造性的多样性》开宗明义地指出:“脱离人或者文化的发展是没有灵魂的发展。”文化是创造性的集中体现。文化所承载的创造精神,是人类发展进步的最基本要素。可持续发展是针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言的,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无度、甚至贪婪,导致资源枯竭、环境破坏,资源不能实现永续利用。资源可以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文化、科技、人口、政治、卫生等属于社会资源。文化作为一种社会资源,是人类社会创造的精神产品,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它具有的教化、激励和导向功能,在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既是民族精神的结晶,也是其动力的源泉所在。文化产品和文化设施承载着文化精神和文化传统,产生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从而增进了社会财富,也构成了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独特的、重要的资源———文化资源。文化资源具有无限丰富性和可发展性,但它也是需要加以保护的。在某些方面和某种意义上不可再生的资源,如文物和无形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历史遗存,它们都是不可再生的珍贵的文化资源。文化对于人类创造性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保护和培养人类创造性,就需要加强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因此,如同对待自然资源一样,竭泽而渔地开发文化资源,必将给人类发展带来无以挽回的损失。

四、始终坚持统筹兼顾是文化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深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深刻揭示了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深刻反映了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统筹兼顾同样是文化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文化科学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把握文化发展全局,处理好各方面的重大关系。文化科学发展要实现六个统筹:一是统筹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文化建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融入渗透在各个领域,与其他建设相辅相成、互为支撑。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载体,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愈益成为国家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既是推进政治建设的深厚土壤,又以社会意识形式的身份同政治制度等共同构成上层建筑;文化建设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文化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正在消解人们与自然生态天敌对立,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文化理念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二是统筹文化事业全面繁荣与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党的十六大作出将文化建设区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重大决策。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对于文化建设来说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既互为支撑又各有侧重,共同推动着文化发展。三是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按照《决定》关于缩小城乡区域文化发展差距的要求,一方面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文化服务网络建设的支持和帮扶力度,着力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另一方面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鼓励城市对农村进行文化帮扶,把支持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基本指标,中央、省、市三级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保证一定数量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乡镇和村文化建设。四是统筹文化科学发展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党的十七大指出,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应“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这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五是统筹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优化文化产业结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按照《决定》关于“两个毫不动摇”的要求,一方面着力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使其在发展文化产业和繁荣文化市场中发挥主导作用;另一方面确立和维护非国有文化企业的平等地位,在国家许可范围内,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在投资核准、信用贷款、土地使用、税收优惠、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对外贸易和申请专项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营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和法制环境。六是统筹文化“引进来”与“走出去”。文化发展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是我国文化对外开放的基本方针。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是我国开展国际文化交流的基本原则。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按照《决定》关于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的要求。一方面,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另一方面,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完善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政策措施,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展现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作者:毛政发工作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