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大学校训文化的特点

时间:2022-12-21 10:50:53

小议大学校训文化的特点

本文作者:毛殊凡工作单位:教育部社科中心

大学校训是大学校园文化和大学传统的精髓。大学校训文化特质,笼统地说主要体现在校训内容上,或说校训所提倡的思维方向和行为规范等方面。校训内容体现了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如南开大学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或者体现学校特色(如中国政法大学的“厚德,明法,格物,致公”),或体现文化传统(如西南大学的“含弘光大,继往开来”),或体现培养目标(如中国科技大学的“红专并进,理实交融”),或体现社会责任(如中国农业大学的“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等,或是以上多方面内容的综合。在我国,作为多方面内容综合的大学校训比较多且文化底蕴比较深厚。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就是如此。然而,这种笼统的对校训本质的认识仍很肤浅,只有把校训与文化本质或内涵结合起来分析,才能使我们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培养有文化的人的地方。如果一所大学培养的人有知识而无文化,这所大学的办学就不能说是成功的,也可以说它不再是所学校或失去学校的功能了。因此,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组成部分的大学校训,其本质内在地包含文化本质之中,必须从文化角度把校训当做文化事项进行分析。具体地说,对大学校训文化特质的分析,要更多地从狭义的文化概念方面来论述。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或人所创造的一切。这里,经济(物质)、政治(制度)都可以归于文化范畴,文化概念与社会概念基本一致。狭义的文化指哲学、宗教、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教育、风俗等观念形态的东西。这里,文化同政治和经济划分了界限,三者一起构成社会基本结构。这种广义狭义的文化观点,显然难以全面而真实地反映文化现象现实存在的纷繁复杂。不同的文化概念反映着人们对文化现象认识的不同。由于文化现象直接或间接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多学科从不同角度给予文化不同定义。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度,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和界说也存在很大差异。仅从学科方面来看,哲学上的文化观念更多地从广义文化概念上去理解,具体学科的文化观念更多地从狭义文化概念上去理解。如陈佳洱院士认为,文化系统包括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文化是在人类面向自然界的认识活动中形成的精神文化,是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精神的总和;人文文化是人类在认识自我、发展自身价值、求得精神自由、寻求人类和谐的活动中形成的精神文化。[2]这大致是在上述狭义的范围内理解文化概念。对大学校训进行全面的文化分析,必定涉及文化与人(广大师生)、文化与社会(与学校相对应相区别的社会和学生的家庭)、文化与政治(学校行政管理等)、文化与历史(包括与文化密切相关的校史之外的历史)等诸多关系。但是,文化就是文化,而不是与其关系密切的人、社会、政治、历史,或其他什么。大学校训研究既是文化研究,就应当同与文化关系密切的研究(如人学研究、社会学研究、德育研究等)区别开来。因此,对大学校训文化本质内涵及具体事项的分析,应该倾向于(或更多地)从狭义的文化概念方面来论述。“文化”一词,在汉语文献中最早见于汉刘向《说苑•指武》“文化不改”句,在汉语词源学上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易传》“人文化成”语。不过,人文化成也好,文化不改也好,在词源学上与现代汉语中的文化一词并无直接关联,因为文化这个词本来就不是古代汉语词源词,而是外来词Cultura在20世纪初从欧洲经由日本传入中国的。最早以文化为专门研究对象的学科是文化人类学。由于现代文化学是从文化人类学分化发展而来(我国学科专业分类中文化学科就归在文化人类学门下),现代文化概念一般就以文化人类学的定义为基准。被称为文化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B.Tylor),在1871年给文化下了个比较经典的、影响广泛的、至今仍最为文化人类学界比较普遍接受的定义:文化,就其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言,是一个复合整体,它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3](P4)换句话说,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后来许多文化人类学家都对泰勒定义做过修正,或提出其他定义。如对我国文化人类学影响巨大的马凌诺斯基(Malinowski)认为:“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这概念实包容着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4](P4)泰勒定义可作为我们对大学校训做文化考查的借鉴。应该说,限于文化研究的发展,泰勒文化定义依然不够完善,但我们可以在这种不完善中求完善。泰勒文化定义实际上包括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包括人们的思想观念,又包括人们的文化纵论行为类型或方式。把大学校训作为文化事项来看,泰勒文化定义中关于思想观念及行为类型或方式的内涵,也正是当下我国大多数大学校训制定时所必不可少的内涵。但是,泰勒文化定义却不包括器物或说物质文化方面的内容。这点很重要,因为这也正是大学校训作为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与校园人文景观、历史或标志建筑、特色校园大门等同样作为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这类器物或说物质文化的东西相互区别开来的本质不同:校训本质上是通过文字表达的精神的东西而不是器物或物质的东西。尽管表达校训精神的文字本身可以是物质载体,但其作为物质载体功用时仅仅是校训表面的可变化的东西,而文字载体形式下所包含的精神内容才是校训的精神实质即文化特质。因此,大学校训文化特质在于校训是作为“文化传统、文化精神”而存在,而不是作为器物或其他物质形式的东西而存在的。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5]

“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5](P695)在这里,把文化“当作观念形态”,“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可见,我们对大学校训作为“文化传统、文化精神”而存在这一文化特质的分析和认识,是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从文化本质上对大学校训文化特质内涵进行分析,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大学校训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就大学校训文化研究来说,在对大学校训文化特质内涵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就可以进一步明确把校训研究作为文化研究应该把握的主要维度。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在现实具体研究主题与方法的表现上是丰富多彩的。英国文化学者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Williams)认为,当代人们对文化一词一般在三个相对独立的意义上使用:艺术及艺术活动(意义之一);习得的、首先是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符号的特质(意义之二);作为发展过程的文化(意义之三)。[6](P4)这里其实给出了人们经常从事文化研究的三个不同的主要维度。由此,意义之一的文化,通常是人文学者的探讨事项;意义之二的文化一般是运用田野作业和社会调查方法的人类学家与社会学家所考察的对象;意义之三的文化主要是运用历史文献和历史方法的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哲学家则在更高的理论思维层面上从上述三个方面对文化进行研究。作为从事大学校训文化研究的人们也是来自多学科的,大家可以从各自学科出发以不同文化角度用不同文化研究方法对我国大学校训进行研究。但是,这样的研究一定要建立在对校训文化本质及其与之密切相关的文化本质的相对正确认识之上(比如上述的3个主要维度)。否则,校训研究有可能多走弯路甚至南辕北辙。

我们强调大学校训的文化特质,目的是使我国大学校训建设要有文化特色,通过凸显文化本质促进校训文化建设,从而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当前来看,大学校训建设要真正做到凸显文化本质,至少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一所大学校训的形成与提炼,若经过了一个相对漫长的历史过程并经得起历史检验,那么这样的校训往往是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如清华大学校训取自于梁启超1914年演讲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7]复旦大学在1915年选定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8]中山大学由孙中山于1924年11月11日在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前身)举行成立典礼时亲笔提写的校训词“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9]东南大学在2002年百年校庆时恢复的由第一任校长郭秉文(1921年)提出的校训“止于至善”,[10](P322)已伴随各校历经近百年变迁发展,其文化内涵主旨依然,不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焕发旺盛生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更增强了历史文化底蕴。当然,引经据典经常是很多大学使校训历史文化底蕴更为厚实的最直接最简单的手段之一。上述几所大学的校训都取自中国古代典籍,分别为《周易》(清华大学)、《论语》(复旦大学)、《中庸》(中山大学)、《大学》(东南大学),它们都不同程度地汲取了中国古籍中的经世格言,以此教育学生做人、做学问的道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校训的历史文化底蕴也表现为: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校训会发生相应的表述变化甚至内容调整,但在历经长期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巨变后,校训的根本精神内涵作为历史文化的积淀依然保持着自身的独立和稳定,甚至连字面的表述形式也丝毫不变。比如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从建校之初不久的1914年提出至今近百年时间里,尽管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可以做出不同的解释和阐述,但其基本内涵一直没有改变。所以同志说:在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清华大学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一代又一代清华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中顽强拼搏、真诚奉献,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建立了突出功绩”。[11]二是铸就时代文化烙印。20世纪上半叶,面对复杂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为了引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其中就包括文化建设理论。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精辟地论述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个“新文化”问题。认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5](P708~709)可见,文化建设一定要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要打上时代烙印。清华大学所沿用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强调的是做人和做学问的基本道理。过去五千年,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历经挫折而不屈,靠的就是这种发愤图强、矢志不渝、刻苦勤奋、自立自强、兼容并包、与时俱进的精神。清华大学正是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在积弱积贫的中华大地上自强不息,延名师,添设备,尚民主,创名牌,经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无论政局如何动荡,始终稳步有序不断发展,开清华一代生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蒋南翔校长特别提出授学生以“猎枪”而不是“干粮”,创新学风依旧,优良传统不失。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1985年就提出要“建设成世界一流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并在世纪之交提出“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模式,其中“综合性”是基础,即要继承和发扬学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发展学科综合实力。[12](P98)处于伟大民主革命时代的孙中山,为了革命需要十分重视教育,造就一代振兴中华、再造文明的人才。1923年到1924年,他倡议在广东设立两所学校,一是黄埔军校,一是广东大学,以一文一武的学校模式造就“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为世界服务”的人才。被立为校训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中山大学十字训词,是孙中山继承传统的教育形式而赋予时代的、革命的新的教育方针和内容,在我国高等教育近代思想创新中占有重要地位。三是体现文化传承创新。中国文化历来十分重视创新,大约集成于西周初期的《诗经•大雅》就有“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句。同志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大学校训建设体现文化传承创新的途径和方式多种多样,前面论述的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和铸就时代文化烙印的问题,其实说的也是大学校训建设要体现文化传承创新的问题。尽管我们可以说,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偏重于文化传承,铸就时代文化烙印则偏重于文化创新,但挖掘本身也是创新,铸就本身也是传承。因此,大学校训建设的传承和创新是相互统一的。除了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和铸就时代文化烙印,大学校训建设体现文化传承创新另一个重要的途径是要真正做到凸显大学校训自身文化特色。清华、复旦、中山3所大学的校训都各具浓郁特色。其他许多大学也拥有各具特色的校训。如彰显专长特色的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道明了师范教育的目标和教师的职业特点;海南大学的“海纳百川,大道致远”,在彰显学校自己宏大气度远景抱负的同时,巧妙地在句首暗嵌了“海大”二字。校训建设要有自身鲜明特色,必须科学与人文并进,继承与创新结合。但是,当代我国部分大学在校训建设时缺乏对本校历史及校训本身的深入研究和对本校现实发展的敏锐判断,在特色提炼和创新追求上做得不够。这些大学的校训或雷同平庸或空洞陈旧,个性不显、似曾相识,过于追求形式美而忽视形式与内容及校情的内在有机融合。总理说:“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13]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这就是温总理眼中大学独特的灵魂,也同样是大学校训文化建设中体现文化传承创新所必须追求的。四是丰富文化育人内涵。《易传》“人文化成”一语就表明文化具有育人功能。挖掘和深化大学校训的文化育人内涵,有利于增强校训文化的吸引力、渗透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的价值观,有利于发挥高等教育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11]大学校训文化建设与大学育人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这种契合性源于校训文化融理想信念、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等为一体,具有价值导向、教育熏陶、规范激励等育人功能。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在强调个人的品行道德修养上就包含着深刻的内涵,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对于广大师生而言,大学校训文化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内含着广大师生高度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因此,校训以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作为始终不渝的追求,以引导、培育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为目标。大学育人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就是要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教育人、启发人,解决人的立场、观点和思想问题,提高人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就是要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以优秀作品鼓舞人,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因此,要在着力深化大学校训在文化传承中的深刻内涵中积极发挥校训育人作用,并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大学校训文化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凝聚广大师生的思想共识,从而形成一个既有核心、有主导,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