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活字文化影像保护研究

时间:2022-06-14 11:06:46

铜活字文化影像保护研究

【摘要】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无锡荡口古镇会通馆铜活字文化面临着数字化保护和传承的困境,为此,提出了铜活字文化影像保护与传承的建议。即在大数据、“互联网+”背景下,利用影像技术、结合铜活字生产制作过程,对活字文化进行收集、整理和加工,以一种更直观的方式向人们展示,推动铜活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会通馆;铜活字;影像保护

无锡荡口古镇会通馆活字文化兴于明弘治、正德年间(1488~1521),其活字铜版印本是我国现存最早,且最具代表性的金属活字印本。期间,无锡华氏、安氏采用的活字铜版印刷术,为中国印刷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档案[1]。长期以来,关于会通馆铜活字文化的研究也非常多,主要包括铜活字印刷的技术、种类、生产技艺、印本以及印书家的研究功绩等等。在无锡荡口古镇的会通馆内,展示着铜活字文化,但仅仅是传统的平面展示方式。在当前大数据、“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铜活字文化的展示缺乏数字化的保护与传承,如何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已经是刻不容缓亟需解决的问题。

1会通馆铜活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

1.1会通馆铜活字文化是荡口古镇的重要文化特色。无锡荡口古镇是我国铜版活字印刷业发祥地之一。其中,以明朝中期华燧会通馆为代表的民间刊刻书坊所使用的铜活字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及艺术价值。《无锡通史》中指出:“明代无锡铜活字印刷,形成了群星璀璨的文化奇观,这些铜活字印本书,流布四方,震动海内外。”2017年无锡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要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快推进荡口古镇申遗,提升文化传承和产业影响力。”会通馆活字文化作为荡口古镇重要特色文化之一,需要进一步保护和传承。1.2传统铜活字文化需要多方进一步保护与传承。活字印刷被誉为“文明之母”。在其发展的历程中,曾对社会文明发展和文化传播起到了极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748工程”加速了汉字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进程。汉字印刷由“铅与火”的时代进入“数字化”时代,活字逐渐失去了实际使用价值,活字文化日渐缺失,其中,荡口古镇铜活字印刷技艺作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珍贵文化遗产,面临着被遗忘的危险,活字传统文化需要多方面保护和传承。1.3影像模式对铜活字传统文化的保护展示更具直观性。大数据、“互联网+”时代为传统技艺文化的记录、保存、展示与传播带来了新的方法———影像传播。这一技术手段能更直观、更具体地将不为人们所熟知的传统文化带向大众视野,唤醒人们的保护传承意识。2016年,提出了“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等重要论述,告诉我们影视制作爱好者要讲好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自信传达本土文化。铜活字文化的影像保护与传承可以从“纪录片影像”的角度对荡口古镇铜活字文化进行影像再现和保护研究,以此来丰富荡口古镇的特色文化内涵。

2影像在铜活字保护与传承中的优越性

影像传播是铜活字传承保护过程中一种非常有效的传播方式,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影像传播的优点和要注意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影像来传播,加强铜活字的影响力。铜活字的影像传播的主要工作是对铜活字项目进行影像记录,呈现原始、动态的声像效果,它具有以下特点。2.1影像记录的生动性。影像以一种灵动的影像画面和真实的声音呈现给观众,观众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所在[2]。影像将声音和画面等元素符号综合运用,以时空统一的方式呈现,体现了铜活字文化的“原生态”,与传统语言文字传播和平面图片传播相比,具有明显的灵动性和真实性。2.2影像记录的全面性。影像记录铜活字文化可以进行时间、空间多维度融合,整体性强,可以向观众展示一个较为生动、全面和原生态的纪录片。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形态,纪录片对传统文化进行记录和呈现,有着多元化的表现方式。它可以通过故事的发展对传统文化进行叙事,还可以通过人物讲述来介绍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也可以通过现场的还原来客观地记录和表现传统文化。2.3影像传播的便捷性。大数据与“互联网+”时代为影像的快速发展和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网络时代推动了新媒体的发展,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当下媒体传播的环境,影像在新媒体的传播中逐渐体现出优势,体现出便捷性。

3铜活字活字文化影像保护与传承的研究内容

以无锡荡口古镇会通馆铜活字文化为研究对象,适应大数据、“互联网+”的时代特征,以影像技术为手段,从“记录片影像”的角度对古镇活字文化传统技艺展开保护研究,拍摄“致敬荡口活字,再现历史文化”纪录片,形成荡口古镇的特色文化之一。具体研究内容如下。3.1铜活字文化的影像保护及展示现状分析。会通馆铜活字印刷史被视为珍贵的文献档案,大多为国家图书馆所珍藏,因其具有档案的历史再现性,而深得印刷史和版本学学者的青睐。1918年,孙毓修在《中国雕版源流考》的“活字印书法”中,摘录了多种相关文献,将无锡华、安二氏的活字铜版印本,作为明代活字印本的典型事例进行了分析,缀加按语定其曰:“明世无锡铜活字本”[3]。1925年,美国学者卡特著《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是迄今为止外国人论中国印刷最全面的一本书。书中称“十五世纪之末无锡印工华燧首先用铜活字印刷”[4]。1941年,潘承弼与顾廷龙同纂的《明代版本图录》,收录了多帧“明铜活字本”书影,称“明铜活字本以华氏兰雪堂、会通馆两者为最著”[5]。1952年后,赵万里撰写《中国印本书籍发展简史》《中国版刻图录序》诸文,《中国版刻图录序》述:“现代流传最古的活字版,要算十五世纪末苏州、无锡、南京一带盛行的铜活字印本,出版量最大的有无锡安家和华家”。其后,张秀民撰写的《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1958)、《中国活字印刷史话》(1963)和《中国活字印刷简史》《中国印刷史》(1989)等等,凡论及中国古代印刷、古代书籍史或古籍版本学的学术著述,均谈到明代无锡的活字铜版书籍,称之为“铜活字”印本[1]。可以看到,对于会通馆铜活字的研究仅仅停留于一系列的学术研究层面,在实地调研中,发现无锡荡口古镇汇通馆内呈现的活字文化也仅仅是通过图片和模型进行展示,如图1~4。本研究通过对荡口古镇会通馆活铜字印刷的发展历史、影像保护及展示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铜活字文化影像保护面临着困境,在影像和展示研究中存在着不足之处,针对这个问题,希望通过影像记录的方式来全面、具体和直观地进行保护和传承。3.2铜活字文化的影像保护探析。通过国内优秀案例和理论研究现状的分析,以及方法体系的探讨,探索活字印刷传统技艺影像保护及展示方法的具体设计流程,并从方法体系、影像采集、拍摄、制作以及展示应用等方面,对活字印刷传统技艺的保护及展示进行设计方法和综合运用的归纳。央视《留住手艺———千年木活字》是关于中国木活字影像保护与传承的研究成果。通过对中国木活字影像的研究,借鉴《留住手艺———千年木活字》系列记录片影像方式,结合荡口古镇特色小镇文化,在方法体系的指导下,拍摄制作“致敬荡口活字,再现历史文化”纪录片,再现荡口古镇铜活字影像。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研究:首先,对铜活字传统技艺的资料进行整理,并结合文献资料,对活字影像采集方法进行探析,并形成纪录片拍摄脚本;其次,综合运用本位与他位视角方法、复原拍摄与参与写实方法、追踪拍摄与回访重拍等方法,对活字影像拍摄方法进行探析;再次,合理运用剪辑方法和技巧,对活字影像后期制作方法进行探析;最后,探析活字影像保存形式和展示方法,分析活字文化传统技艺的影像保护及展示方法,即发挥影像的动态设计展示优点,结合静态的设计艺术展示和基于网络的交互设计展示,多方位综合地保护和展示活字文化。

4结语

无锡荡口古镇铜活字印刷技艺作为一种蕴含着浓郁地方特色和较高文化价值的珍贵文化遗产,在现代技术文明面前,面临着被遗忘的危险。通过影像进行记录与展示,对铜活字文化进行科学、合理和有效的开发,将会成为无锡荡口古镇地方特色文化的一个新亮点。因此,对荡口古镇活字印刷文化的影像资料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厅.明代无锡活字铜版印本的档案价值[J].档案与建设,2014(3):59-61.

[2]朱创伟.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传播[J].歌海,2015(3):118-120.

[3]孙毓修.中国雕版源流考[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90:40.

[4]卡特(T.F.Carter).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97-201.

[5]潘承弼,顾廷龙.明代版本图录初编卷九[M].上海:开明书店,1941:7.

作者:施小英 单位: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