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文化保护意义研究

时间:2022-11-10 09:36:12

景德镇文化保护意义研究

一、前言

自古以来,景德镇人们沿昌江河建窑,人们沿窑而聚成弄。昌江河一带数量众多的里弄四通八达,共同构成了景德镇老城区特殊的城市布局。包括瓷器街、龙缸弄、犁头嘴、五龙桥等在内的每一条里弄都有自己的名字和特色。有的里弄和陶瓷加工工序有关,如车鸡弄、篾丝弄;也有的与当地的地形地貌特点有关,如罗汉肚、玉字巷、筷子弄;还有的与民间文化和民俗有关,如九皇(黄)宫、浚泗(进士)井、蔡家岭。景德镇当地的俚语当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街不如弄、桥不见水”。这句话道出了景德镇里弄的特色。景德镇前后出现的278条里弄在历史长河中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里弄文化。这是一种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里弄既保留了原生态的市井聚落文化特点,又保持了近、现代的陶瓷产业格局,是景德镇陶瓷工业文明的见证。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的里弄已经消失,与之相随的里弄文化也丧失殆尽。据《草鞋码头的变迁》(注:草鞋码头是过去民间对景德镇的称呼)一书的记载,珠山中路的建设使得苏家弄及其里弄文化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近年来,随着浙江路附近一些住宅小区的新建,戴家弄等里弄已经物是人非。饺子粑再也吃不出地道的戴家弄味了。目前,景德镇的里弄保护面临着一些问题。问题主要体现在里弄资源的大面积破坏。现在已有众多的里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功能改造的升级而逐渐消失。更多里弄的生存空间受到了现代城市高楼大厦、钢筋水泥的挤压。伴随而来的就是里弄文化的氛围被冲淡。我们绝不能让类似的遗憾再次发生。在城市功能性改造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加大力度保护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珍贵精神文化遗产已经变得刻不容缓。冯骥才说:“我们无法阻止一个时代的变化,但是,文化,我们必须挽留。”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里弄和里弄文化在我们眼前消失,所以我们要修补好景德镇现存的里弄,保护好现有的里弄文化,开发出里弄文化的经济价值。只有把城市里弄修补,里弄文化保护和开发,里弄生态修复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相互兼顾,全面统筹,我们才能实现里弄的可持续发展。住房城乡建设部2017年第76号文正式公布第二批“城市双修”(即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试点城市名单。景德镇市作为江西省唯一试点城市成功入选。景德镇十分有必要借着“双修”城市建设的东风,扎实开展好里弄修补和里弄文化保护工作。这项工作能否切实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全面、深刻地认识到了里弄对景德镇人们生产和生活方方面面的意义。

二、里弄的历史文化意义

景德镇的里弄是研究中国早期陶瓷工业文明的“活化石”。千年以来的制瓷史孕育出了景德镇老城区独特的里弄文化。可以说,里弄文化是瓷都陶瓷文化的根基、千年瓷韵的源泉,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1.蕴含着丰富的陶瓷文化在景德镇,里弄文化代表的是千年陶瓷文化在民间的具体体现。里弄中的瓷业工人们对瓷器的热爱、对制瓷的执着,对以器载道的追求体现了浓厚的人文美学精神。例如说,蓝白相间的青花瓷,外形素肌玉骨,就象征着“君子慎独”的形象。里弄中的老瓷业工人们从父辈那里传承了精妙的制瓷手工工艺、精美的陶瓷构图元素、高深的构图技巧。这些都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里弄的存在可以促进技艺的交流和发展,让陶瓷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景德镇的里弄可以说是一个传统陶瓷器物的展览馆,祖辈保存下来的瓷器精品,留存下来的制瓷用具在这里得以集中展现。里弄也是瓷器制作、烧造技艺的博物馆,众多的古民间制瓷遗址和烧瓷窑址在这里闪耀着历史的光辉。里弄本身还是以陶瓷废料为建筑材料的特色建筑的鉴赏场所。景德镇的里弄建筑很多都以窑砖、匣钵、渣饼、窑炉废弃物等陶瓷工业衍生物和废料作为民居建筑的基础材料。这些材料构建出了世界独有、风格独特的建筑物。总之,古代的陶瓷技艺、古往今来的陶瓷器物、古代遗留下来的陶瓷作坊和烧造窑房,还有大片以窑砖建成的里弄建筑,以古瓷片铺就的道路,路面上被运瓷泥的手推车压出的车辙等共同构成了景德镇独有的里弄陶瓷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陶瓷文化内涵和陶瓷历史文化考古价值。2.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景德镇的里弄代表着瓷都人千年来的物质文化生活、社会生活以及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在278条里弄里存在的古民居、古遗址等蕴含了瓷都人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生活文化、科技工艺文化、民间工艺传承文化、信仰文化、节日文化等。与里弄伴生的一些民间工艺,如碱水粑、饺子粑、小糖人等小吃的制作技艺等,是里弄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制瓷人日常生活中的典型器物,如剃头挑、货郎挑等都能反映里弄中人们的生活状况和精神世界,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同样需要重点保护。里弄中的陶瓷人邻里守望相助,和谐共处,共同塑造了具有景德镇里弄特色的聚落文化。这种文化包含着令人称道的人文精神。里弄中的人们因瓷而聚,以瓷会友,互帮互助,共享劳动成果,分享美食的一个个场面构成了一幅幅温馨动人的美好画卷。里弄中的长者还最喜欢把家里为数不多的好吃的分给弄中的小孩,所以里弄中长大的人现在还保留着一份吃“百家饭”的美好回忆。随着时代的发展,老旧的里弄给现代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但土生土长的里弄老人宁可忍受不便也不愿搬出里弄,原因就是他们割舍不下里弄邻里间那份宁静的温馨和浓郁的温情。这些都是现代社会需要的精神食粮。总之,陶瓷产业的发展和延续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以里弄文化为代表的市井聚落文化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在景德镇辖区范围内,里弄文化包含了生活在这里的人的风俗习惯、节庆节日、民间艺术等人文文化。这些文化已经衍生成为一种精神资源,深入瓷都百姓的骨髓,与民众的生活幸福指数息息相关。

三、里弄的经济价值

景德镇的里弄是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这些里弄延续将近千年,古香古色,独具陶瓷文化氛围,极具建筑特色。里弄中老陶瓷艺人们传承的制瓷技艺,陶瓷绘画技巧和原住民传承的民俗手工艺,一旦与现代创意文化产业结合,并进行一定的商业开发,就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旅游产业和里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机结合,既能促进里弄文化的保护和里弄旅游事业的发展,又能推动里弄陶瓷创意产品的销售和里弄陶瓷文化的不断积淀,对促进里弄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1.旅游开发价值包括《环球游报》在内的31家都市报纸曾经把景德镇评为“中国最值得外国游客去的50个地方”。这些报纸给出的评选理由就是景德镇既有用窑砖砌成的街巷、以古陶瓷碎片铺就的小路,又有陶瓷制造的路灯、陶瓷烧造的雕塑、陶瓷材质的壁画;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散发着陶瓷的魅力,就连音乐都是蕴含陶瓷韵味和气息的瓷乐。自宋元两朝以来,昌江河沿岸的民间制瓷作坊就十分兴盛。一座座紧密相连的民窑和作坊形成如今的里弄和老街的雏形。景德镇古代瓷窑的窑膛是用普通的黏土砖修成的。这种黏土砖经过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烈火烘烤后就必须换上新砖。而替换出来的窑砖(有的窑砖上还有一些三角形或斜杠标记,极具历史痕迹),连同废旧的匣钵、渣饼、窑炉废弃物就被用来建成了房子。被松木柴窑烟火熏染过的窑砖呈现出深浅不一的红色和深褐色,建成的建筑物颜色鲜明。烧造后不合格的瓷器被砸碎铺路。这种绝佳的废物利用方式,这些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徽派风格建筑在全世界都绝无仅有,跟福建的土楼、云南的傣家竹楼、陕西的窑洞一样特色鲜明。里弄中的窑砖墙、窑砖建筑和瓷片路是各个时代背景下,景德镇地区独具特色的标志,具备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值得大力保护。景德镇厚实的陶瓷文化吸引了大批国内外陶瓷艺术家和陶瓷爱好者来到景德镇里弄中创办工作室,在“土里土气”的小街小巷里,寻找探秘中国古老的陶瓷文明,寻找创作的灵感,甚至还吸引了无数的外国游客和考古爱好者蜂拥而至,领略里弄瓷文化的醇厚魅力。下一步景德镇可以全面打造里弄旅游项目,此项目的打造可以延展景德镇旅游的纵深,从而留住以往匆匆而过的游客,为景德镇的餐饮住宿业的发展做好铺垫,留下契机。目前,我们的里弄资源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只有个别的成功开发案例,如陶溪川的开发和建国陶瓷文化创意园的建设。深入的开发需要把里弄文化与现代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相结合。2.创意开发价值景德镇的里弄是无与伦比的陶瓷创意文化资源,与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有效结合极有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国际上许多文化创意开发的做法告诉我们利用景德镇的里弄资源进行陶瓷文化创意活动既具有现实可行性,又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创意指的是富有创造性的想法、构思、意念、主意。文化创意专指文化领域中的创新,并不包括科学技术上的创造发明,在很大程度上与对原有资源的创造性利用息息相关。世界上很多的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都起源于文化氛围浓郁的,曾经被淘汰的旧城区、旧工厂、旧仓库。美国曼哈顿地区有名的“苏荷”(英文为SOHU),现在是世界知名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地。人们竞相迁入“苏荷”地区使得这里又成了新时尚的代名词。英国伦敦世界知名的泰德现代艺术馆同样是由原来的火力发电厂改建而成。这里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全世界旅客光顾最多的美术馆,是英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典范。景德镇的里弄中古陶瓷作坊林立,古窑址众多,完全可以利用旧陶瓷工业厂房、历史建筑来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可以改善景德镇城市的造血功能,提升城市竞争力。全球范围内有影响的大城市几乎都是创意产业最集中、最发达的地区。到目前为止,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英国国民经济第二大产业,在GDP中占的比重达7.9%。单就伦敦而言,文化创意产业的贡献度甚至已经超过英国的传统强项,金融服务业。美国的新英格兰地区也利用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城市老城区产业发展的普遍趋势,也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国内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城市有北京和上海等。如果我们能学习好北京的胡同保护经验和上海的里弄文化开发经验,把北京的南锣鼓巷和上海田子坊的创意文化产业部分复制到景德镇为数众多里弄里并加以再创造,就必定会带来景德镇的繁荣和富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为保护景德镇里弄中的工业文明遗产、特色的历史建筑找到一条新路,十分契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同时还能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城市发展模式的改变,带动老瓷业工人的再就业。景德镇陶瓷产业的主管部门应该深入里弄,寻找传统的瓷土加工工艺,陶瓷绘画、构图技艺,瓷器烧造工艺的传承者,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里弄中的老陶瓷艺人利用自身精良的技艺,就地创业,积极从事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传统的陶瓷艺术与现代的陶瓷创意结合既能给人们带来完美的作品,又能推动工人就业,为城市发展提供经济动力。总而言之,里弄旅游项目开发和里弄陶瓷文化创意开发既可以保护里弄文化,又可以发挥文化的经济价值,完善城市的“造血”功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里弄对景德镇“城市双修”的意义

景德镇“双修”城市建设的一方面是对老城区进行有效修补。里弄本身是老城区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加选择地完全推倒里弄,进行颠覆性的重建会摧毁城市的文化底蕴,与城区修补的初衷大相径庭。里弄的存在可以为老城区的创新性修补提供契机,为全国范围内的城市修补提供景德镇模式。景德镇传统的里弄建筑多为两层、三层,两边的建筑物中间夹着一条可容纳陶瓷手推车通过的小巷。在里弄修补的过程中,虽然我们没法做到为了保护里弄文化而去保护里弄的一草一木,也没法做到让里弄原封不动得以完整保存,但我们绝不能完全丢弃里弄文化。我们要运用一切手段去取得文化保护和城市升级改造两者之间的最佳平衡。为了既有效利用土地又在一定程度上保持里弄的原始风貌,可以采用适当的建筑方法让高层建筑底部的一、二层与原有的里弄保持基本一致。在高层建筑底层的建造过程中尽量使用原有窑砖建材或复古建材,以求做到修旧如旧。同时对建筑的内部进行适当的空间改造,以便适应现代生活需求。里弄的巷子可以适当加宽,但地面的铺设要尽量使用原有的青石、瓷片等原始材料,尽可能避免水泥等现代建材的使用,以保留历史的存在感和厚重感。里弄中原有的窑址和遗址可采取就地修复,建造遗址公园的做法,务求尽可能留住历史遗迹,以遗迹承载历史。“双修”城市建设的另一方面是修复城市生态系统。景德镇的里弄大都沿昌江河而建,里弄的环境美化与景德镇“昌江百里风光带”的打造密切相关。一方面,里弄以及里弄尽头延伸至昌江的古码头本身就是昌江沿途风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风光带极好的原生态人文环境资源。另一方面,里弄的生活污水排放事关昌江水生态修复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且与群众生活密切关联。所以里弄文化的保护,古码头的保护,里弄生活功能的完善和城市生态的修复应该同时、同步进行。传统的里弄购物不便,出行不便,洗澡不便,上厕所不便,植被稀少等不足应该予以妥善解决。里弄附件还可以适当规划城市绿地或遗址公园以修复生态环境,让里弄既宜居且宜游。

五、结语

景德镇的里弄是世界陶瓷工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效见证了中国早期的陶瓷工业文明及其伴生的精神文明。景德镇的里弄文化与陶瓷密切相关,是千年瓷都景德镇独有的文化。现如今,里弄文化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资源,衍生成了独特的精神资源,深深扎根于景德镇老百姓的骨髓。在“双修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城市功能升级改造的步伐不断加快,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产已经变得刻不容缓。景德镇里弄修补和里弄文化保护是一项着眼于长远利益的工程,不能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也不能完全不顾经济利益。在里弄修补和里弄文化保护方面有三点值得我们特别注意。一是要以文化保护为重,并从里弄文化经济价值的发挥这一角度去看待文化保护,注重文化“造血”功能的开发。单纯地为保护而保护的做法最后反而会加速文化的消亡。景德镇的里弄文化保护措施应该紧紧围绕保护文化,发展里弄陶瓷文化旅游,开发里弄资源的陶瓷文化创意价值三大主题。二是在里弄文化保护方法的运用中要注意找文化保护与城市功能改造之间的平衡点。既要做到里弄修旧如旧,保留原有的制瓷活动遗迹,保持里弄原有的陶瓷古韵,又要做到完善里弄的生活功能,修复里弄的生态环境。三是要注意文化保护中人的能动作用的发挥。里弄中的老陶瓷艺人,原住民是里弄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和参与者。修补后的里弄中如果少了他们的身影,就会丢失文化传统,失去原有的“人味”,给人以物是人非、旧事难续的感觉。所以里弄中典型居民的回迁也是必要的文化保护措施。总而言之,景德镇的里弄修补和文化保护是一项综合工程,十分有必要借鉴欧美城市更新运动的经验、北京的胡同保护经验和上海的里弄文化开发经验,同时兼顾历史、文化、经济、生态和原住民等多重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景德镇工业文明“活化石”的长久保护,里弄文化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才能维护和保持“瓷都”的美誉,弘扬陶瓷文化,才能提升里弄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和文化满意指数。

作者:刘立煌 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

参考文献:

[1]范文兵.上海里弄的保护与更新[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2-27.

[2]李兴华,黄吉宏,王秋雷.景德镇陶瓷器物中的人文美学精神[M].江西高校出版社,2012,(3):3-15.

[3]吕俊华,邵磊.南池子危旧房改造规划[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7-18.

[4]郭建晖.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战略探讨[J].决策参考,2005,(5):65-67.

[5]吴庆文,李海东,黄弘等.景德镇与潮州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的比较分析[J].中国陶瓷工业,2007,(4):37-39.

[6]许喜华.论产品设计的文化本质[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117-123.

[7]张松.国外文物登录制度的特征与意义[J].新建筑,1999,(1):35-39.

[8]周俭,张恺.在城市上建造城市———法国城市历史遗产保护实践[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