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文明下的水生态建设

时间:2022-04-24 04:12:08

论生态文明下的水生态建设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观的新跨越

1.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与时俱进的世界强音人类对文明的认知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随着世界环境的日益恶化,地球的生命系统日趋脆弱,生态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全球性生态问题的凸显,“能源危机”的冲击,促使人类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反思,其标志是“增长的极限”的讨论,各式各样的环保运动逐渐兴起。特别是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以《人类环境宣言》的揭开全球共同保护环境的序幕。1987年,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并《我们共同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模式在联大会议上正式提出。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2.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对全球生态安全负责任的承诺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1972年,我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973年8月,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在北京召开;1979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1984年,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成立;199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环境资源委员会成立;1994年4月,《中国21世纪议程》颁布,它是全球第一个部级的“21世纪行动计划”;1996年,国务院颁布《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科学发展观”正式提出,强调我国的发展应遵循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00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纲要》明确提出“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6年6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将“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明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2007年10月15日,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持续深化的必然结果,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指路航标。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出,是中国对全球生态安全负责任的庄严承诺。3.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建设生态文明,不是要消极地回归自然、顺应自然、听从自然,以达到简单意义上的“返璞归真”,而是需要遵循自然,积极地融入自然,与自然环境友好相处,努力实现三和谐:人-人和谐、人-社(社会)和谐、人-自(自然)和谐。生态文明要求既不能简单地去“改造”自然,甚至“主宰”“统治”自然,但也不能畏惧自然、屈服自然,面对自然无所作为。需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摒弃“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的思想观念,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辩证地认识经济增长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关系,转变重GDP轻环境、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思想,牢固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念与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升华,是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中国”的具体举措。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

1.水生态文明是人们积极改善人水关系的系统集成水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水生态系统特有的自然规律,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对水资源实行优化配置、全面节约与有效保护,积极改善与优化人水关系,建设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成果的总和。包括人类因保护水环境、维护水生态安全而形成的思想意识、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法律制度、文化形态,以及组织机构、科学技术等。2.水生态文明是尊重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更高阶段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以保证整体水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为前提。人类一切干预、改造水环境的行为,必须以不破坏水及其流域环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有序流动为限度。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开发、利用与无限索取,还必须保护水环境,要亲近水、爱护水,与水和谐相处,与水共存共荣。在对待水资源的态度上,要尊重水环境的完整性和存在的合理性,平等地对待生命,合理地利用水资源、维护水环境,将善良、正义、义务等道德观念扩展到处理人与水的生态关系中去。3.水生态文明观是反映人类进步的先进生态文明观水生态文明代表着在传统水生态文化基础上的先进生态文明观。倡导水生态文明,是促进加强保护、恢复、发展、利用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水资源,逐渐实现人与水和谐相处,共荣共进的生态文明。要彻底改变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水体可以无限度容纳污染的旧观念,摒弃长期以来追求GDP而不计水资源消耗和水环境成本的做法,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指标来衡量社会的发展,从而把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都包括在发展概念之中,以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4.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十分重要的子系统水生态文明是社会历史和自然环境与生产方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产物。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推进器和生态文明程度的评价指标之一,是人类文明的新价值取向,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其主要包括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先进科学技术,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水文化的积淀与弘扬等方面内容,涉及水利规划、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修复与保护、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土保持建设、水利风景区建设、政策法规标准和科技创新等水利工作,内容十分丰富,要求非常复杂,是一个系统性、集成性工程。

试点引路,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1.以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重要抓手,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深入开展水利部选择了1个流域、7个省(直辖市)、2个市和2个县,共12个地区作为试点,先行先试,典型引路。各试点因地制宜,上下联动,大力推进实现“四个率先”。山东省了《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福建泉州市实行水资源“红黄蓝”分区管理,深圳市试点完成了中期评估等等,这些试点示范引导作用凸显。在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中,要积极推广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的经验,更好地发挥示范引导作用。2.以水生态修复与保护、水土保持建设、水利风景区建设为具体实践,重点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水利部一直都在大力加强水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推动了14个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建设,完成了无锡、丽水等5个试点验收。有序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全国已有1250个县出台封禁政策,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区全面实施了封育保护,累计实施封育保护面积达75万km2。稳步开展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截至2012年10月,部级水利风景区达518个,省级水利风景区1400余个,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水利风景区群落。带动了区域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质达标率、木草覆盖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率等显著提高。在上述具体实践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深化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山东省已先行先试,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方面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要适时启动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创建工作,争取通过“十二五”时期的努力,使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上升到国家层面,成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落地项目。3.建立健全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水生态文明持续发展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是水生态文明发展的基础。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应包括:①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即对导致流域生态功能减损的自然资源开发或利用者征收税费,以及对为改善、维持或增强流域生态服务功能而作出贡献者给予经济和非经济形式补偿的制度。②生态水权,是指有关水生态建设、水环境保护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切权利的总和,也具有一般水权所包括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③建立和完善水生态安全保障制度,确保水资源的安全。④建立和完善水污染收费制度,如污水排放费、水环境税、绿色押金制度等。4.完善水生态文明法制体系,保障水生态文明健康发展水生态文明法制体系建设有利于日趋严重的水环境问题的解决。要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强化水利立法顶层设计,完善水利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等制度,对现有水法规体系中涉及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制度进行梳理,分析与水生态文明建设新标准、新要求密切相关及不相适应的内容,逐步建立有利于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法制体系,不断夯实民生水利发展基础,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法制保障。5.大力开展水资源与水文化理论研究,夯实水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开展水资源与水文化理论研究,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要从理论上认真研究分析水资源时空分布与变化情况,水生态系统的保护程度、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水文化形成的成因,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与水文化弘扬的管理体系,为地区(流域)水资源与水文化的综合开发、利用、保护、规划及管理提供基础依据。6.积极宣传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大力度,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与思路进行宣传。在理论与政策层面深入分析水生态文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价值。大力宣传水生态文明建设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形成有利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做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部署。认真研究,及时颁布、出台相关的政策规定和工作措施,乘势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本文作者:詹卫华邵志忠汪升华工作单位: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