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文化艺术传播思考

时间:2022-07-25 10:08:40

龙江文化艺术传播思考

一、引言

(一)传播途径直接化。现阶段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是我国对外宣传的主要平台之一。黑龙江省应加强与对外媒介的合作意识,将更多与龙江文化相关作品借助对外平台进行推广。另外,我省应在延边口岸城市加强宣传力度。省级市级电视广播媒介可设立有侧重性的频道,改变过去只是以栏目为单位的传播方式。力争做到,龙江作品走出去。(二)宣传内容精品化。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等传统传播媒介依然是当代主流传播平台。具有可信度高,影响力强等优势。针对传统媒体的特性,我省应在传统媒体上侧重精品力作的打造。不论是制作纪录片、拍摄影视剧、还是撰写一部小说,这些作品在艺术造诣、传播范围都会直接决定作品中文化背景的影响力。龙江文化本身的包容性,为国外受众降低了理解难度,这更为文化传播带来了便利。事实上黑龙江并不缺少好的艺术题材和感人事迹,大美龙江的黑土地、大森林、冰天雪地里孕育太多好景色,好故事。

二、新媒体:树立创新、融合意识

(一)结合时代背景,创新传播内容。“互联网+”时代下,不仅带来经济发展新机遇,更带来媒体格局的巨大变化。“两微一端”广泛普及、快速崛起,新兴媒体日益成为传播的主渠道。新形式下的媒体更要准确了解受众口味,传播内容要与受众的生活、心理合拍、产生共振。1.在理论宣传方面。厚重理论要轻巧传播,用短小精悍、观点独到,深入浅出的方式传播龙江文化。2.在时政报道、主题宣传、典型宣传等方面。要抢占全网独家稿源。探索运用短视频、微电影等新载体新技术推出一批受众喜欢看愿意转的产品。3.在典型事件、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深入发现和挖掘龙江大地上个体化叙事,讲述龙江普通人却不平凡的事迹。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战士高铁城的感人事迹。小人物大事迹、短故事长流水,潜移默化地把龙江精神融入在普通人身上。(二)运用全媒体等传播形式,推进媒体融合。1.实现全媒化传播。综合运用图文、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借助多样化、多元化表现手法,图文并茂,使稿件更立体、鲜活。2.注重可视化呈现。加强微动漫、微视频、微电影的创作,多创作“动新闻”,以视觉、听觉的直观体验吸引受众。3.艺术化展示。在确保新闻信息真实性客观性的基础上,借助流行音乐、现代美术、传统艺术等元素融入信息传播之中,可以将“龙江丝路带”用说唱形式推出MV等等,让受众在好看好听好玩中植入主题、价值取向,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人文传播:主题性交流,国际范与中国味相结合

人文交流是民心相通的感情基础,是推进经贸往来的合作前提。除了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传播龙江文化之外,还要开拓多渠道的传播途径。(一)黑龙江省并不缺少对外交流的平台,比如“中俄博览会”与“哈洽会”。在这种大型展会上,我省在工农产业的交流基础上,也应该推进文化产业的对接机会。不仅将我省的文化产品推出去,也将国外的产品引进来,形成产业对接的形式,促进国家文化交流。(二)举办“文化大集”“文学交流”等双边文化活动也是促进双方交流的途径。也可以举办带有冰雪主题的“国际电影节”等艺术交流平台,提升我省影视文化的宣传力度。黑龙江艺术氛围浓郁,每年举办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就是最好的例证。漫步在迷人的中央大街步行街,所处可见的都是文艺爱好者自发的艺术活动。黑龙江人喜欢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也热衷将本土文艺推广出去。民间艺术爱好者之间走访互动,有助于实现连锁式传播效果。(三)充分借助海外华侨华人的力量。海外华侨华人是中华故乡与他们的居住国之间文化交流、友谊传递的民间使者,借助海外华侨华人优势将龙江大地上的美景、美食、民俗、人情传递出去。华侨华人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参与者。他们既熟悉中华文化和内地企业,又熟悉当地情况,了解当地民俗。“龙江丝路带”沿线各国各地区商贸、文化产业的对接,华侨华人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四)我省可以全面利用哈尔滨大剧院等优质演出条件,承办国际级、中外联合文艺团体演出,增进我省国际艺术交流,加强国际影响力。一年一度的冰雪大世界,创办主题性冰雕雪雕比赛,敞开大门,与世界艺术家、爱好者同台竞技,碰撞艺术火花。

作者:李智博 单位:黑龙江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