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文化构建的审视

时间:2022-12-25 10:17:47

当前文化构建的审视

本文作者:张改凤工作单位:西南大学

对文化统战的界定尚存争议,不同学者基于不同视角对其界定各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手段说。这种观点又可分为文化手段说和统战手段说。文化手段说是把文化作为实现统一战线目标的一种工作方式或手段;统战手段说是以统战形式来实现文化发展的目标。二是层次说。这种观点又存在分歧,部分学者认为统战工作分为经济统战、政治统战、文化统战和社会统战,文化统战是统战工作的一个子概念,是隶属于统战工作的下一层级;另一部分学者则从境界角度出发,认为文化统战是统战工作的高级境界;还有学者认为“文化统战包括统战文化建设、宣传等文化层面的工作和政治、经济等具体领域内统战工作过程中对思想文化的关注两个方面。”[5]三是广义狭义说。两者最大的区别是针对对象不同,广义说是以社会全体成员为对象进行文化统战工作,而狭义说仅仅把统战部门工作人员队伍看作文化统战的对象。事实上,上述各种文化统战内涵的界定都是围绕文化工作与统战工作之间的关系而展开。现实和经验表明,统战工作离不开文化工作,文化工作也离不开统战工作。进行统战工作以文化工作为手段,能有效增强统战工作实效性;文化工作吸收统战工作的内容与经验,能积极促进先进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因而在理解文化统战的内涵时,我们要把握文化不仅仅是实现团结与联合的手段和形式,而且是文化统战的目的之一,通过文化统战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繁荣,实现价值思想的认同。明确文化统战的真正价值在于促使广大人民群众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从而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共同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伟大事业而奋斗。简而言之,文化工作与统战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文化统战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旨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从而为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繁荣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文化统战就是要通过文化发展巩固统一战线,通过统一战线促进文化发展,从而对全社会成员进行文化观念、思想价值整合,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从而有效实现文化价值认同。对这一内涵的正确理解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化统战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人文性。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法宝,在革命和改革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政治基础,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此外,从某种意义而言,文化统战属于文化范畴,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其核心在于形成共同思想观念和价值基础,进而有效实现文化价值认同。文化统战的主体是人,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服务于人,因此,文化统战集中体现着以人为本和对人的重视和尊重、关怀和爱护,是一种重视人的文化,具有较强的人文色彩。第二,文化统战具有较强的时代性与民族性。文化统战不是一个全新的问题,早在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提出,“文化革命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并为它们服务的。在中国,文化革命和政治革命同样,有一个统一战线。文化革命的统一战线。”[5]文化统战是一定阶段经济和政治的集中反映,具有较强的时代性。从革命战争时期到现在,统一战线一直都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联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法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其内涵和形式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拓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同时,文化统战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文化统战的核心目的是形成共同思想观念和价值基础,从而发展和繁荣中华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要通过文化统战积极传承传统文化精华,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不断创新中华文化。第三,文化统战具有较强的包容性与持久性。文化统战建设吸纳了文化特质,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和影响的持久性。不同文化之间具有多元性和差异性,而文化统战能有效地将不同民族、不同政党、不同团体、不同地域的多样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有效地聚集各种文化之间交流互动,从而在包容中相互借鉴和吸收多样优秀文化,做到“和而不同”,达到和谐共生。历史和现实表明,中华文化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时刻受着异族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但依旧能在继承传统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其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中华儿女能够在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以博大的心胸和远见的视野积极借鉴吸收异族优秀文化,而文化统战能很好的做到这一点,也正因为文化统战所具有的包容性与持久性才真正使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繁荣进步。

第一,建立稳定的文化统战基地。文化统战基地是文化统战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做好文化统战工作和推动文化统战建设的重要保障。建立稳定的文化统战基地,要求突出文化统战基地的细分性,始终坚持综合考虑和统筹兼顾原则,从文化统战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实际出发,做到高层与基层有机结合,建立类别细分、部门清晰、职责明确的文化统战基地。同时,应建立文化统战与政治统战、经济统战、社会统战有机结合的功能多样的统战基地。具体实践中,应积极主动联系政府、企业、学校、社区等部门,使文化统战基地进政府、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从而切实确保文化统战基地的稳固性和长效性。此外,各级相关部门不仅要为文化统战基地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而且要加大对文化统战基地日常管理力度,依托基地开展多样文化统战工作,推动基地活动常态化,确保文化统战各项具体工作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第二,健全文化统战管理体制。制度化和规范化是文化统战的最基本要求,对推动文化统战的持续有效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对此,相关部门应着手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建立文化统战管理体制:一方面,要完善制度规范程序。有关部门应定期做好文化统战人员的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文化统战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文化统战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定,使文化统战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严格监督文化统战工作有效落实,从而切实把文化统战工作纳入到制度化和规范化行列。此外,要完善监管机制。好的制度的运行必须要借助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做好文化统战工作的监督机制,不仅能有效促进文化统战工作的健康运行,而且能增强文化统战工作的长效持久发展。因此,做好文化统战工作就必须考虑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切实保障文化统战工作的良好运行。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文化统战领导体制。科学有力的领导是有效开展文化统战工作的关键所在。实质上,科学有力的领导不仅能有效协调文化统战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各尽所能,而且能在最短时间内有效整合各部门、各员工合力并进,做到以最大合力推动文化统战工作的开展落实。对此,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文化统战领导机制,切实把统战队伍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更好地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2]做到级级有人管,层层有人抓,彻底规范和保障文化统战工作的有效开展。第三,完善文化统战网络体系。新世纪新阶段,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开展具体工作的最重要载体之一,加之网络所具有的跨时空的独特优势,其舆论引导作用非常明显。对此,文化统战相关部门应坚持与时俱进,自觉主动借助网络平台扩大文化统战工作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完善网络文化统战体系,提高网络文化建设指导,使社会成员在接触网络的同时,思想价值观念时时刻刻保持与党和国家的高度一致;在参与网络文化活动过程中,要做到事事维护党和国家、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始终做到文化统战建设时时事事求实效。为有效利用网络载体这一优势,相关部门应加大网络环境净化力度和监控力度。网络不仅传播迅速,而且其覆盖面较广、开放性较强,与此相应,网络文化也以多样性、多变性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互联网这一特性在给我们提供了及时而又丰富信息的同时,各种鱼龙混杂的不良信息也极易侵入其中,给文化统战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这就需要文化统战工作者积极主动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及时而又到位地净化网络环境,切实加大网络监控力度,做实做好文化统战网络体系,从而有效保障网络文化沿着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迈进。第四,形成文化统战典型示范。文化统战的根本任务是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因而要始终以“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6]的理念和原则来指导文化统战建设。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进行文化统战建设试点。开展文化统战建设试点过程中,要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中全面了解和掌握文化统战试点的成效与不足,从而科学推进后续工作,对不足试点必须及时总结积累经验。对于建设工作较优秀的试点不仅要设为典型示范点,而且要进行切实有效的多元推广,从而不断开创文化统战建设新格局。同时,在文化统战建设过程中,要努力创作一系列文化统战精品佳作,着力提升文化统战品牌,推动文化统战工作理念、文化价值的有效传播,使文化统战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以及长效化。此外,相关部门应努力探索文化统战建设工作模式,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统战小组积极实践的文化统战长效机制,为文化统战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服务的保障机制,从而全方位推进文化统战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