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朗诵对民族文化传承作用探究

时间:2022-09-29 09:11:38

诗歌朗诵对民族文化传承作用探究

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保持我国文化的独立性和生命力是重中之重。朗诵作为文化传承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应该受到我们的重视。从诗歌朗诵的角度探讨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提升朗诵的效果,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朗诵;诗歌朗诵;民族文化;传承;作用

一、诗歌朗诵及其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

(一)朗诵与诗歌朗诵

朗诵就是用宏亮清晰的声音和多种语言手段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也就是文字作品的“无声化有声”的一种创作活动,通过把文字作品用声音的高低变化和不同节奏表达出来,使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审美价值得以外化。诗歌朗诵是一种以诗歌为朗诵语料的二次创作。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形式多样化,可以书写,可以朗诵,可以品味,可以吟咏。诗歌朗诵的最大特点是充满感情的有声表达,具有表演性、文学性和艺术性,通过有声语言引起听者共鸣,使自己的感受接近作者的情感,再现场景,才可能去展现作者的情感、作品的内涵和美,因此诗歌朗诵与传统的背书不同,因为背书只要求能准确地背出来,并不要求声音的节奏和韵律。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苏东坡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诗歌朗诵常常指历代名篇佳作,不仅内容丰富,而且从形式来说通常字句优美短小精炼,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从历代名篇佳作挑选出诗歌进行朗诵,会改善我们做人的质地,提升我们的文化品位,陶冶我们的审美情操。如果朗诵者不深入地分析了解作品,加强感受,体验作品中的思想,而为了完成任务,粗略地了解作品,就无法表达出应有的感情。

(二)诗歌朗诵的现状与问题

诗歌朗诵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有关部门组织了很多朗诵活动,如“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中华颂”“中国团体诗歌朗诵比赛”“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华夏文化纽带工程”“全球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会”“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朗读工程”,等等,还有传统媒体制作的一系列电视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为你读诗》等,使诗歌朗诵的方式不断创新,也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随着如今中国进入信息时代,手机、IPAD等智能终端日益普及,网络视听节目占居了人们很多时间,尤其是在当代快速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下,人们没有太多闲暇时间去进行朗诵,中国传统的诗歌朗诵艺术越来越被淡忘了,通过诗歌朗诵传承民族文化在形式、渠道、方式、方法等方面遇到了挑战。“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这就为如何通过诗歌朗诵传承民族文化提出了创作导向和具体要求。列举了国外的一系列优秀文艺工作者和文艺作品,又强调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有更多的优秀作者和优秀作品,从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屈原、王羲之、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关汉卿、曹雪芹到郭沫若,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从《格萨尔王传》《玛纳斯》到《江格尔》史诗,其中的诗歌为民族文化传承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人类文艺史发展到今天,却是不仅在整个文艺界“只有高原,没有高峰”,在诗歌界也是乏善可陈,能触及受众灵魂并引起人们思想共鸣的作品如同凤毛麟角,通过诗歌朗诵传承民族文化在内容方面也遇到了挑战。2014年在北京主持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诗歌中饱含着中华文化的精华,诗歌朗诵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但是如何能把诗歌朗诵和文化传承有机结合在一起,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既不能单纯地复制古代的吟诵,也不能盲目排除国外的做法,是需要我们深思的。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也有强大的文化创造力,坚守本根,与时俱进,坚定的民族自信培养了共同的价值、情感、理想、精神。所以我们完全可以从中挑选优秀的诗歌作品,重视朗诵,并使诗歌朗诵成为学习中国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良好渠道。

(三)诗歌朗诵的特点

规范性是诗歌朗诵的特点之一。一是因为使用的语言是规范的。诗歌朗诵一般是经过精心挑选、认真思考才确定的文字作品,作品的思想健康,语言规范。二是因为朗诵诗歌通常都是使用普通话,标准的读音、规范的语法、约定俗成的发声,被很多受众所熟悉,也能被人们接受和理解。三是诗歌创作本身的音律、韵脚、平仄等,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最能表现诗歌朗诵的艺术魅力,提升受众的审美感受能力和文化素养。比如,我们就曾在老师指导下在参加“北京市诗歌朗诵比赛”的时候,选择了《我爱这片土地》《轩辕赋》等有爱国情怀的诗歌,在排练、比赛过程中不仅被诗歌本身的美感吸引,而且弘扬了正能量。文学性是诗歌朗诵的另一个特点。文学性,来自于语言文字本身及作品的结构。文学语言不同于日常语言,不仅可以像日常语言那样表情达意,而且具有一定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诗歌朗诵比起一般的文学语言更加严格,主题更加集中,思想内涵更为明确,语言更为精炼,语感更为优美,篇章更加富有意境,在朗诵的时候,读者必须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对作品的思想内涵、句子排列方式、字词的意境有深切的体会,积极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在朗诵时用抑扬顿挫的有声语言去诠释作品。

音声性也是诗歌朗诵的特点之一。音声是指朗诵诗歌的声音,诗歌朗诵就是把诗歌无声换有声的艺术展现。在这个艺术创作过程中,朗诵者对诗歌的思想内涵的理解和对诗歌的整体设计都是通过语言和声音表达出来的。受众通过朗诵者的有声语言感受经典中的思想感情,感受语言的魅力和诗歌的意境。所以,朗读者的声音和语言成为诗歌朗诵艺术的载体。正因为这样,那些认为只要朗读者思想深刻,理解到位,富有感情就能创作出好的诗歌朗诵作品是不对的。优秀的诗歌朗诵艺术家必须经过声音的训练,并做到发音标准,归音正确,停顿到位。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朗诵者的声音并非诗歌的全部,同时也是传递思想内涵、提升艺术渲染力的关键。所以,我们想要朗诵好诗歌必须经过认真刻苦的训练。每个人的声音不一样,所以在一些大型的朗诵中,花式的朗诵形式更具魅力。在我们参加“北京市团队诗歌朗诵比赛”的时候,老师让我们进行《轩辕赋》节选的朗诵,先开始每人一句话,然后再男声、女声、合声,这样不仅艺术形式增加了,艺术魅力也呈现了出来,对诗歌朗诵表演有很大的作用。

二、诗歌朗诵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诗歌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化,不仅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文化也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底蕴和血脉。古代的诗文对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提升、人品的塑造、习惯的养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当今物欲横流的年代,我们很容易发现,现代文化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少而又少,致使大多数学生不了解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按照这样的趋势,我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底蕴肯定会变得越来越少,直至消失殆尽,文化就会慢慢地被侵蚀。所以,摆在我们21世纪新青年面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是如何将我们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丰富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一)诗歌朗诵在内容上传承民族文化

中国是诗歌大国,有“诗的国度”美誉,诗歌创作历史悠久,作品众多,佳作辈出。根据现存的历史文献,《诗经》中有三千多年前西周时期的作品,比如《豳风•鸱鸮》《唐风•蟋蟀》,民间众多作者参与。《史记》中有记载“孔子删诗”一说,“删诗”是为了“选诗”,选出优秀的、有代表性的、符合当时政见的作品,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此后,《全宋诗》《全明诗》《全清诗》等几乎都是众多作者参与创作的作品,保留下来的大都是名家名作。古代诗歌创作大多以“人”为中心,描写生活常态,反应社会现状,抒发喜怒哀乐,使人引起共鸣。诗歌风格多样,影响广泛。中国诗歌的表现手法以含蓄为主,这和我们古代的思想教育,思维方式,民族文化有着密切关系,也和我们的文化氛围有关。中国有“以诗辅政”的说法,古代文艺创作与政治息息相关,有时,诗歌也是政府管理的组成部分,是百姓表达心意的一种方式,是执政者了解民意的一种途径,因此不可避免地通过诗歌继承当时的思想文化,并通过诗歌朗诵对民族文化传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诗歌朗诵在形式上弘扬民族文化

诗歌音韵和谐,文词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形式上给人以美感,为传承民族文化奠定了基础。我们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无与伦比的智慧,拥有数不清的经典文化,更有数不胜数的历代名篇佳作。中华民族有传奇神话,有四书五经,有百家争鸣,再有唐诗宋词,金元散曲和明清小说等,名篇佳作数不胜数。而且在古代教科书中,都是以朗读为基础。即使在现当代,一篇古诗文也应该先朗读,在朗读中去感悟思想,体会意境,欣赏作品。古代诗歌在语言上,基本是对偶工整、骈散结合,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平仄有序,理解字词、理解意境就很容易了解作者的思想内涵。对于诗歌,我们只要反复吟读、朗读、细读,仔细体会其中的韵律和节奏,就会产生一种愉快感。比如,播音课堂上老师为我们读过的作品《春游湖》: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双飞对夹岸,燕子对桃花,几时回对蘸水开。春雨对小舟,断桥对撑出,人不度对柳阴来。不仅对仗,而且押韵,朗诵起来充满了美感,需要静下心细细品读,眼、口、心同时进行,才能对作品的美感有所体会,也才能让听者产生兴趣,让受众喜爱朗读,让越来越多的人都养成热爱朗诵的习惯。

三、以诗歌朗诵促进民族文化传承通过诗歌朗诵传承民族文化,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政府的号召。

(一)新时代的诗歌朗诵

在党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时代在变化,文化在发展,人民对文艺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发展。新时代的诗歌朗诵,为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文化对人的影响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我们需要挖掘出文化的潜在力量,特别是隐藏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优秀民族文化、优秀民族精神,通过朗诵能更好地挖掘。以中央电视台《朗读者》为例,既保留着电视作为“第一媒体”的权威性,又借助于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实现了创作与传播的多样化。在编排上,先由主持人和朗读者进行聊天,再让朗读者朗读符合主题的诗歌或散文等作品,给受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有一期节目请到了著名影视演员袁泉,她选取的作品是《牡丹亭》,她坦诚地表示自己并没有学过此文,但因为《牡丹亭》的唱词是昆曲曲牌里的唱词,是她熟悉的曲牌,所以她能理解其中的每一个字词表达的意境,在那些字和字组成词句之后,会有昆曲的韵律在里面,所以她在《朗读者》中就把这个有昆曲韵律的场次通过朗读的形式表现了出来,使受众既了解了作品的背景,又了解了作品的思想内涵。有网友注意到,网上有一些视频表明是比较喜欢诗歌朗诵的。在2017年春节团拜会上,他讲话的开头与结尾都是吟诵的诗歌,开头引用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春天的生机活力扑面而来;结尾引用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立场,既有诗意,又有真情,给新春佳节带来了浓浓的文化气息。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借助于诗歌朗读传承民族文化,就是为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付出的实际行动。

(二)新媒体视野下的诗歌朗诵提升民族文化传承效果

在新媒体时代,诗歌朗诵既是网友自娱自乐的一种方式,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途径,如果合理加以利用,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在传统媒体的层面,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进行宣传和传播,借助诗歌朗诵活动提升民族文化传承效果,已经是屡见不鲜。如:“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中华颂”“中国团体诗歌朗诵比赛”“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华夏文化纽带工程”“全球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会”“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朗读读工程”,等等,还有一系列的电视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为你读诗》等,为诗歌朗诵带来新形态,也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出了新的贡献。电视节目与网络互动,把节目分割成各个小的作品片断并在网上传播,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民族文化传承的效果。在大众层面,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及企事业单位组织的各种大型活动,也可通过推出诗歌朗诵作品提升民族文化传承的效果,提升了人民对诗歌的喜爱,从而达到了学习传统民族文化的目的,为弘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做出了贡献。最近流行起来的“为你读诗”公众号,每天都为大家分享一首诗歌,并有专门的APP来进行传播,影响力巨大,吸引了大批粉丝参与其中,既可以听完节目跟读,也可以自由选诗录读,还推出了新型的方式——读一首诗送一个人,并且首创特别分享功能,对传播民族文化有不可磨灭的功劳。在学校层面,也有借助于各种形式的朗诵比赛,比如我们学校的党委宣传部、图书馆和艺术学院就先后组织过多种形式的朗诵比赛,有在微信公众号上扫描二维码报名的,有通过学校电视台组织的,也有学院组织现场比赛的,学生踊跃参加,在学校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练习、讨论诗歌的,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为弘扬民族文化付出了实际行动。

总之,诗歌朗诵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虽然它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发展,但我们当下要利用手中的智能手机、IPAD等终端设备,借助于无线网络加强诗歌朗诵,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人。通过诗歌朗诵不仅可以体会到音韵和谐的诗句美,还能提升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为传播正能量、树立核心价值观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N].人民日报,2014-10-16(01).

[2].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02).

[3].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02).

作者: 王彦霞 王天雯 单位: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