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09:46:55

旅游文化论文

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旅游人类学;旅游文化;旅游软实力

1旅游软实力的定义与功能

“软实力”一词来源于英文“SoftPower”,20世纪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约瑟夫·S·奈教授在研究国际关系时首先提出了这一概念。他认为,一个国家拥有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可称为“硬实力”,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一种“软实力”,即“国家通过自己的吸引力实现国家目标的能力”,这种软实力来源于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对外政策的吸引力,可细分为文化软实力和体制软实力。这一见解,特别是文化软实力概念的提出,刷新了国情、国力和竞争力的研究方法,开创了全新的研究领域,很快受到各学科学者的青睐。

国内在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研究中引入软实力概念“始于2004年,研究重点集中于从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发展的宏观视野评价软实力的构成和作用”,其着力点在于如何以区域和产业的软实力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在旅游学界,陈雪钧和李莉研究了“旅游企业的软实力问题”,杨积芳和陆林研究了“饭店的软实力比较”。综观这些研究,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发展焦虑,即以区域、产业和企业的经济发展为目标来研究相应的软实力问题,忽视了约瑟夫·s·奈的理论体系中,经济发展所隐含的硬实力增长与软实力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关系,软实力是目的,硬实力为软实力服务,软实力具有独立性和整体性的理论逻辑链条,影响了研究的进路设计;二是尺度模糊,忽视了软实力起源于国际关系理论,是一种大尺度研究工具,其中文化软实力应应用于可标签的文化区域,体制软实力应应用于独立的政治与政策区域的事实,将其等同于一般竞争理论,甚至用于单个企业的竞争研究,造成了研究的空疏。因此,以建设国家或区域软实力为目标,从旅游产业的总体层面来研究旅游中的软实力问题,是比较恰当和可行的。

旅游产业的国际和区际竞争归根结蒂是国家和区域影响力的竞争,国家和区域硬实力和软实力在旅游产业中都会有所反映。在组成软实力的文化软实力和体制软实力中,文化软实力与旅游产业系统的边界基本重合,属于旅游产业的可控因素,将文化软实力与旅游产业组成在一起可以形成一个极有学术生长力的新概念;而体制软实力的系统设计高于旅游产业的控制范围,一般只能将旅游产业放在对外政策中的对外旅游政策下研究;因此,本文讨论的旅游软实力特指既定旅游对外政策下,与旅游产业相关的国家和区域文化软实力,它包括相应的心理、制度、器物和习俗。

旅游具有招徕远人的力量,是可以产生国际和区际影响力的产业。旅游产业可以利用人的三种深层欲望及其组合来获得元发性的社会、文化与心理影响力,它们分别是脱序的诱惑、怀旧的伤感和追慕的欣喜。一个地方一旦凸显了某种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常常会在相应旅游细分市场上自我完形、持续积聚。

旅游软实力并不等同于旅游影响力,尽管它是旅游影响力的来源之一。笔者认为,旅游软实力是旅游目的地在主客双方的文化对比、形象营销和旅游产品竞争中形成的,使旅游者服膺旅游目的地文化,修正其文化偏好的能力,它能对接旅游者的深层欲望,并将其导向旅游目的地充满魅力的日常生活。而旅游影响力还可以来源于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空间和生活空间的割裂、误读、曲解、污化乃至隔离,这些对旅游者的单向度满足,一旦干预目的地的日常生活,极可能激发主客双方的反感与冲突,导致旅游产业的波动和旅游影响力的崩塌。旅游影响力中,只有旅游软实力使各福利相关方趋向帕累托改善,是多赢协调可持续的一种。长久以来,有经验的旅游目的地领导已经体会到由设置旅游宣传议程和旅游文化言说框架而产生的旅游软实力,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

从议程设置的角度看,旅游软实力是目的地日常生活中一系列有说服力的资产,其中一些资产是无形的,如文化承传、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另一些则是器物的,如地理景观及气候、城乡建设及服务、生活条件及商品、文化产业及产品。旅游目的地究竟应设置何种旅游宣传议程,凸显哪些资产,不仅需要通过对主客双方作深度田野调查找到均衡点,更需要旅游目的地领导从重建目的地日常生活意义的高度,经过深刻的权衡,最终做出选择。

从言说框架的角度看,旅游软实力是目的地日常生活的自诉和好客态度的表白。在旅游产业竞争中,能产生旅游软实力的自诉往往具有相同的哲学结构:即本体论上更为理想的人生状态,以启发跨文化消费的反思性;认识论上更为真实的对话机制,以彰显跨文化消费的社会性;价值论上更为开放的多元维度,以容纳跨文化消费的合法性。具体而言,就是目的地在旅游开发时要发掘自身有魅力日常生活资源,呈现以自身的文化吸引力为核心的整体形象,有效满足游客对目的地日常生活的体验。

一个地区如果早已建立起为游客向往的日常生活形象,天然就具有了强大的旅游软实力,如西欧、北美、北京、上海等。一些地方则主要通过旅游宣传构建了使游客支持其日常生活的旅游软实力,如马尔代夫,2009年10月17日的一次“水下内阁会议”,在启动了旅游热潮的同时,激发了人们从生态危机的厄运中托起这个珊瑚礁岛国的努力;再如“好客山东”和“活力广东”的旅游主题口号,前者负载着齐鲁礼仪之邦的文化传承和北方文化的豁达豪爽,后者表达了岭南得风气之先、只争朝夕、舍我其谁的无穷动感,它们既是日常的又是理想的,准确定位了该地区的旅游形象。

2中国古代旅游软实力的结构与建构模式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旅游软实力的概念,但相应的理论和实践却源远流长、异彩纷呈。大概从西周开始,地方精英常常为自己生活的地方赋予“风水学”上的神奇定位,并广为传扬。如洛阳宣称自己为天下“土中”,庐山认定自己指配南斗星座,为地上“南际”,古徽州六邑则津津乐道“休宁蛇、歙县狗、黟县蛤蟆、绩溪牛、祁门猴子、婺源龙”的风水属号。而大概从南朝开始的“洞天福地”、“北京十景”、“西湖十景”等的评选,承继儒家从田园诗、山水诗、山水画发展到日常生活景观化的审美情趣,至迟到南宋已普及南北各地。从那时起,风景评选和旅游诗词几乎成为各地府志、县志、乡志、村志的必备栏目。“风水学”和日常生活景观化分别从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对应方面交融互渗,将旅游目的地的日常生活价值和旅游宣传价值有效整合在一起,成为中国传统旅游文化空间及其竞争规范和话语权力的结构性力量。

建构性力量来自中国传统旅游者,其运行机制可读《徐霞客游记》。徐霞客34年(1607~1640)的游历生活,以崇祯九年(1636)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29年,所到之处都是当时的著名景区,侧重于搜奇访胜,社会交往的对象主要是名僧、高道及他们的徒弟等文化精英。后期的5年,着重地理考察,探访寻常游人不至之处,重在考察岩溶地貌的表面现象、构造和特征、探索水源以及修正前人的论断与记载,社会交往的对象主要是樵夫、牧人、担者、马夫、洗衣妇、钓鱼童子、书生、官僚、地主等普通居民。《徐霞客游记》很好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旅游者追慕、占有和创新旅游文化空间的全过程。它契合旅游软实力的言说框架,与旅游目的地本身的努力相互嵌入、螺旋推进,共同形成了一种罗曼蒂克化的文化习得、文化试炼、文化确认和文化建构模式。

3现代西方旅游软实力结构与建构模式的问题

在西方,1789年爆发了法国大革命,革命者夺取了政权,接收了封建主和教会的许多地产和文物。如何处理这些财产?经过短暂争论,革命者遵循启蒙运动的思想指导建立起城市公园和博物馆。一种全新的、市民社会的文化空间和生活空间得以创立,旋即成为西方现代性的重要标志之一。从言说框架的角度看,这一空间是开放的,它标榜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精神。从议程设置的角度看,这一空间是有闲阶级的,一股兴建大饭店、摩天大楼等接待性、景观性炫耀建筑的热潮风靡欧美城市。适应文化空间和生活空间的跨时代转变,西方旅游从中世纪追寻非日常生活资源的宗教朝觐过渡到了世俗的“大旅游”时代。日常生活的进步与旅游文化空间的扩张似已完美融合,构成了近乎完美的旅游软实力结构模式。

然而,现代西方旅游软实力的建构模式存在问题,问题出在与非西方接触时。在非西方的地盘上,西方人的身份之一是旅游者,大多数西方旅游者却把自己当成了主人,把非西方当成了由他们自由建构的他者。“这方面影响最大的是美国游记作家约翰·缪尔”,缪尔的游记把非西方描述成文明的对立物,是无主的“荒野”,是西方人避居和隐退的所在,是他们体验孤独、鼓舞信仰、再造激情后重返西方的地方。在这个由西方人建构起来的旅游文化空间中,几乎完全剔除了当地人的主体地位,将非西方目的地转换成了西方的文化飞地。

以美国境内的印第安人地区为例。缪尔之前,美国艺术家乔治·卡特林认为,旅游区中的印第安人应该“身着传统服饰,骑着野马追风逐电……直至永远”。缪尔与印第安人接触后,发现印第安人无法也无意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便提出,“印第安人与所处的原野和鸟兽不协调,应该被驱赶出去为白人旅游业的发展让路”。到20世纪30年代,西方公众普遍接受了这种“荒野”观,他们容忍乃至推进了以1964年美国《荒野法案》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和法律的颁行。这些政策和法律专注于西方人的旅游权,完全无视土著的固有权利,将荒野定义为“人类只作为过客而不会永久居留的地区”,并依法将印第安人迁出保护区,把他们与保护区隔离开来。然而,迁走了印第安人的“荒野”却必须用财政资金来维持。包括印第安保护区在内,“1996年,美国国家公园系统的财政预算为11.8亿美元,到2006年增至22.49亿美元,十年间翻了一翻,达到平均每平方公里1万多美元,还依然缺口很大。”印第安保护区的这种设立方法,已引起部分美国学者的反思。

另一个案例出现在菲律宾。菲律宾北部伊富高省海拔1500米左右的高山上,历经当地人2000余年的开发,形成了数万公顷壮观的水稻梯田生态系统。1995年,伊富高梯田成为亚太地区第一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景观,一时名声大噪,成为菲律宾北吕宋地区最主要的旅游区。在伊富高传统文化中,山顶的森林覆盖区为梯田区涵养水源,是严禁踏入的核心保护地带,具有神圣的宗教地位,属于公共财产;中间的灌木林带为梯田区调节和分注水源,还能生产柴草、花果等林产,是次一级的保护地带,有相对模糊的产权界定,属于准公共财产;再往下的梯田部分为生产和生活区,自古就有精细的产权界定,属于私人财产。成为世界遗产之后,按照西方专家制定的方案,梯田部分被定为不容改变的保护区,梯田区内,当地人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因触动西方专家口中的“原生态”而被高度怀疑。而山顶森林覆盖区和中间的灌木林带不属于保护区,西方专家在那里规划建设了完备的旅游设施,强大的跨国公司通过市场运作获得了这些旅游设施,并且经营着它们,当地人则因“素质太低”而被排除在外。砍伐山顶森林覆盖区的木材,制作成传统稻神木雕卖给游客,几乎成了当地人唯一的副业。然而,即使终日制作木雕,一个伊富高家庭每月也只能获得大概相当于人民币500元的收入。此后,伊富高梯田生态系统快速恶化,青年人大量外流,梯田面积锐减。西方专家提出,症结在于“人口太多,导致梯田出产的粮食无法自给自足”,同时又在于“劳动力太少,使得25%至30%的梯田荒废”。期间,社区精英为应对危机,部分改种经济作物及蔬菜以重振当地经济的努力,又因遭到西方专家的激烈指责而搁浅。一系列事件不断掏空当地经济基础,耗散当地人的宗教信念,折损社区精英的社会资本,“当地人的社会文化价值观被破坏殆尽”,社区团结几近崩溃。

2001年,即伊富高梯田成为世界遗产的第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其列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单。2007年,也即伊富高梯田成为世界遗产的第13年,世界遗产委员会警告菲律宾政府,如果不在两年内采取紧急措施保护伊富高水稻梯田,该遗产将被除名。西方专家要求菲律宾政府采取的紧急措施主要包括,提供大量财政补贴和执行更加严格的管制措施。然而,早在2002年,菲律宾政府已经撤销了成立于1995年的“国际梯田委员会”和稍后成立的“巴纳维水稻梯田组”,2002年以后已没有对应的政府管理结构在实际负责伊富高梯田事务。西方专家既要防范当地居民,又要抵制社区精英,还要对阵当地政府,除了西方旅游者支持他们,他们在与一切人为敌的过程中心力交瘁。

历经2000余年的开发,伊富高人创造了水稻梯田,成为世界遗产后的十余年间水稻梯田便濒临全面危机。症结何在?2007年,伊富高议员索罗门·库噶拉沃对尾随西方专家组前来采访的中国记者说:“如果世界遗产委员会为了保护原始景观而让伊富高人回到过去的生活方式,我们都不会答应。我们不能像博物馆陈列古董似地陈列原始的生活方式,我们需要发展,需要与现代社会同步。梯田是伊富高人的骄傲,它是我们文化与传统的根。目前,原始农业生产无法满足伊富高人的物质需求,因此我们不得不忽视甚至放弃梯田。”他表示,“欢迎世遗委员会保护梯田,但同时,应该允许当地发展经济,向现代化迈进。”

印第安人的遭遇和伊富高人的遭遇分别反映了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西方直接控制范围内和直接控制范围外以及强势政府背景和弱势政府背景下,西方旅游文化空间建构模式的运行机制和它对非西方旅游软实力的颠覆作用。从中我们至少可以发掘出三层隐含着的意义:第一,西方旅游者反客为主的单向度旅游文化空间建构模式违反了旅游目的地旅游软实力以主为主,以目的地真实的日常生活为理想景观的文化结构模式,也违反了追求帕累托改善的旅游软实力博弈模型,是主客冲突的根源之一。第二,西方内部的旅游软实力结构模式中隐藏得极好的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延伸到西方以外时便暴露了出来。而各种需要大量财政预算和外来补贴才能生存的“原生态”景区,是有闲阶级将公共资源偷换为自己的休闲资源,并绑架公共税金的产物。第三,以赛义德的东方学为代表的,反思西方现代性的后现代景观理论可能走得太远,东方不可能绕开工业化、城市化、社会化的现代化命题,直奔信息化、乡土化与社群化的后现代景观主题。过犹不及,后现代景观理论极可能正在导致另一种基于理论认同的主体错位、权力错配和话语暴力。

4中国现代旅游软实力的迷茫

当前,我国正处于1840年以来现代性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蕴涵着一种‘现代化而不西方化’的文化要求,表现了一种民族文化身份的自觉意识,同时也难免带有泥沙俱下的复杂性”。复杂就复杂在,“中国民众之所以产生普遍而强烈的空虚感和各种莫名焦虑甚或无意义等感受,是与现代意义上主体性自我经验的实践场景的缺失联系在一起的。严重些说,中国人其实既没有整体文化自我意识,也没有属于个体的自我意识。”也就是说,我们虽然看到并开始反感西方文化在自身实践场景,包括旅游文化空间中的殖民,却又无法精准切割现代化、西方化和民族文化身份等宏大叙事,我们迷失在各种西方话语、传统“国学”和消费社会的丛林中,丢失了整体主体性和个体主体性的基础,不能自信地回答“人格同一性”和“自我同一性”等文化主体性问题。

文化主体性是旅游软实力之议程设置和言说框架的前提,没有文化主体性便不可能自信地托出有说服力的日常生活资产;也不可能自如地叙述理想的人生状态,彰显真实的对话机制和开放的多元维度;更不可能自主地设立旅游文化空间的结构性安排,以有效保障旅游文化心理的规范性、旅游文化制度的持续性和旅游文化产品的可靠性。2008年的奥运圣火风波中,绝大多数参与事件的西方普通民众并非心怀鬼胎,欺骗他们的是西方反客为主的单向度旅游文化空间建构模式。在这~模式中,西藏是创世以来未曾扰动的神域,有三两个人寂的僧人坐在石头上发呆,深蕴其中的脱序感、怀旧感和追慕感令人神往。然而如此“原生态”的环境中,居然有人修铁路、盖楼房、建水坝,怎不令人愤懑?2008年的奥运圣火风波,集合了印第安保护区事件中“赶走这个,迁走那个”的残暴和伊富高梯田事件中“应该这样,只能那样”的蛮横。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在批判西方“原生态”理论时所揭露的文化“法西斯主义渊源”,在2008年奥运圣火风波中作了一次集中的表演。然而反躬自省,最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的反应如此茫然、反击如此无力?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在绝大多数参与事件的西方普通民众,也不在西方反客为主的单向度旅游文化空间建构模式,而在于我们自己缺失的文化主体性和迷茫的旅游软实力。我国旅游业“集中力量塑造中国国家旅游整体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事业任重而道远。

5中国现代旅游软实力的文化主体性构建

从样式上说,我们所需要的文化主体性绝不是民粹样式的,而是指尊重本民族的文化传承,并在将五千年文明、五十六个民族积淀的真知灼见运用于当下时,能够对其不同于和不适于当前实践的部分进行重构的见识与能力,它讲求和而不同,是自信、理性、包容、激情、本能和反思的综合体,它是日常的又是理想的,与旅游软实力有着内在的统一性,是旅游软实力的前提条件。

从生成上说,我们所需要的文化主体性绝非悬空虚置、坐而论道的概念,而是在实践中的历史生成。历史上,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总是处于多元开放与一体深化的转换更替之中,自始至终在旅游软实力的建构机制与结构模型之间起着减压阀与均衡器的作用。我国文化史上,出现过三次“真理在外”的文化主体性震荡期:第一次是,春秋延至西汉的儒学背景的,认为现实龌龊,真理在“郁郁乎周”的时期;第二次是,晋延至唐的佛教背景的,真经在西天的时期;第三次是,鸦片战争延至当下的救亡图存、崛起复兴背景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期。前两次,文化主体性之多元开放与一体深化的转换更替机制运行良好,直接促成了民族文化包括旅游文化的结构性升级。当前这次挑战最大、程度最深,也最需要各个学科包括旅游学界的持续关注。

6强化中国现代旅游软实力的实践路径

“学术研究也是对未来的预见、构建与规范,是为人类社会立法”,我们应当在科学总结古今中外的旅游软实力经验,深刻揭示其政治经济和文化政治逻辑的基础上,通过真实的知识、科学的理论洞察和把握极为复杂的旅游现象,找到有效强化我国旅游软实力的实践路径。

6.1重建我国的旅游实践美学,夯实旅游软实力的价值基础

旅游软实力的本源是旅游者“尝试他种人生的深层欲望”,旅游软实力的本体是旅游目的地充满魅力的日常生活,旅游软实力的本质是为旅游目的地所采取的一种旅游实践美学,是旅游目的地所标签的价值观念系统相对于旅游发生地的吸引力,它能对接旅游者的深层欲望,修正旅游者的文化偏好。当前,我国旅游的价值吸引力不足,因此,重建我国的旅游实践美学,提升价值吸引力是强化旅游软实力的基础。这一工作应着力从以下方面入手:

(1)标举旅游文化心理的规范性。首先是建设旅游文化心理的民族品格,反映中华民族应对生存问题、发展问题和审美问题的伟大成就和文化遗产;其次是展现旅游文化心理的时代品格,反映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审美方式;第三是表现旅游文化心理的理性品格,反映中华民族统筹兼顾、合情合理、包容开放、亲善和谐、求真求美的科学精神。

(2)把握旅游文化制度的持续性。整合国内与国际两个圈层的旅游文化价值共识。在国内应主要采用文化自觉式整合,即努力促进国内旅游主体、介体和客体对旅游文化价值的高度自觉和自主向心。在国际应主要采用文化对话式整合,即通过旅游人员、旅游组织、旅游宣传、旅游学术间的对话、讨论、交流、沟通、辩论和批评找到正确的契合点。同时也不偏废文化管理式整合,对错误的旅游文化价值思想要进行教育引导,对反动和腐朽的旅游文化价值思想则进行规劝警告并依法处理。

(3)确保旅游文化产品的可靠性。首先是要掌握旅游文化产品的消费机制。旅游文化产品的消费大致可分为5个具有因果特征、系统特征和链条特征的环节,即适应性消费、逻辑性消费、价值性消费、参与性消费和超越性消费,旅游文化产品设计应着眼于超越性的维度,着手于适应性的维度,着力于打通5个环节,建立可控制的产品消费结构。其次是要区分市场,突出重点。旅游文化产品的细分市场高度发育,其设计应避免脱离实际的概念炒作和简单笨拙的套用抄袭,针对重点市场作有格局、有新鲜感和冲击力的产品设计,建立有主题的产品消费诉求。第三是把日常生活审美融入旅游文化产品设计的全过程,凸显旅游文化产品的原真性,以真实打动人,以真实养成人,建立有情愫的产品消费体验。

6.2重组我国的旅游产业结构,强化旅游软实力的产业基础

旅游软实力是旅游产业强国的精神之本,旅游产业强国是旅游软实力的动能之源。综观国外旅游产业近年来的实践,如明确具有软实力意图的日本“观光立国政策”,我们清楚地看到,至少在主题策划、产品组织、文化营销、政策建议这4个领域,最重要的创新主体都是旅游企业或行业组织。我国旅游业的情况则不尽理想,在这4个领域中,旅游企业或行业组织均没有起到创新主体的作用,而仅仅是创新活动的一个环节而已,旅游软实力主体动能明显不足。从这个角度看,重组我国的旅游产业结构是强化旅游软实力的保障。这一工作应着力从以下方面入手:

(1)推进战略重组,打造具有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旅游集团。美国有运通公司、日本有交通公社、英国有四大旅行社,这些大的旅游集团实现了全产业链开发和纵向整合,可以对产业资源进行多重开发、多重利用、高度共享和跨国经营,能有效影响目的地国的旅游产业形态,具有强大的文化影响力。我国目前尚未形成世界级的旅游集团,改变这种状况,需按照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形成全产业链和纵向整合的原则进行战略重组,逐步实现由国内发展为主向国内国际并重转变,并尽快建立旅游跨国公司,打造投送旅游软实力的有效渠道。

(2)启动精细分工,培育具有文化原始创新力的旅游企业。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的主要问题在于,旅游企业过于散、弱、小,业务功能分工不发育,各企业自己包办生产过程的所有中间环节,因而效率低下、缺乏文化原创能力。我们应该按业务功能的层次分工重新设计旅游业产业结构。现阶段的重点是,创建由非赢利性的旅游研究单位,专业的旅游策划、融资、营销公司和专门的旅游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等构成的“服务于旅游企业”的旅游企业,同时加强行业组织的建设。形成宏观与微观、务虚与务实、理念与操作、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具有层级性和差异性的产业分工结构,培育旅游软实力的创新主体。

(3)注重新兴业态,引领具有文化多元渗透力的旅游项目。增强对新兴业态的项目操作能力,抢占行业先机,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利用新兴业态市场大、覆盖面广、文化信息密集、跨国界流行等特征,实现旅游软实力的有效传播。同时加强旅游文化衍生产品和伴生产品的开发,在在线旅游、旅游商品、旅游出版物、旅游节事、影视作品等领域形成强大的生产销售能力,共同推进具有文化多元渗透力的旅游项目。

6.3再造我国的旅游管理理论,把握旅游软实力的时代特征

中国传统旅游文化“天人合一”的和谐优美和西方后现代旅游人类学田野作业的理性深沉,向我们展示了高度自觉、充分自律,激动人心的旅游精神,然而,在消费社会、大众旅游的当下,相关操作经验却难以复制和推广,如果一厢情愿地把它们当摹本,就不可能准确把握旅游软实力的时代特征。首先,旅游的认知功能已大大削弱,现代传媒已构筑起信息透明、读图时代的“水晶世界”,占有一控制一创造的经典旅游认知链条已经翻覆,直至简略为单纯的在场感。其次,旅游的交往功能也遭遇封闭,在“顾客就是上帝”、旅游者被呵护备至、事事有人代劳、处处为旅游从业人员包围的短暂假期中,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社会的真实的社会交往已被压缩至极限。第三,旅游的娱乐功能正面临挑战,在休闲产业尚不发达的年代,旅游几乎是最佳休闲方式,具有娱人耳目、充实身心的相对优势,然而当下无所不在的网游、流行音乐、夜总会、选秀、八卦新闻正将神经亢奋、感官刺激和人性隐私发掘到极致,它们的娱乐功能远较旅游有声有色和方便密集。而建筑在认知功能、交往功能和娱乐功能之上的多元反思的“涵化功能”,更似早已退出旅游者的心灵,“未必能发挥‘灵魂’作用了”。旅游者与目的地的关系变得轻浅和隔膜,旅游软实力似已失去凭借陷入困境。

要摆脱旅游软实力的时代困境,必须修复旅游的认知、交往、娱乐和涵化功能。然而,现代旅游管理理论信奉高效率的集约化生产,这与旅游的认知、交往、娱乐和涵化必须“巧妙而大量耗费时间”的内在要求相悖。我们必须反思旅游文化、旅游产业和旅游理论中的悖论问题,发掘学术张力,进而再造我国的旅游管理理论。公务员之家

(1)目的地资源的日常生活价值与旅游消费价值之间的悖论与张力。曾经,人们将旅游产业理解为旅游者和目的地之间的介体或渠道,目的地的日常生活资源就是旅游资源。实际上,旅游产业早已深层介入城乡发展,驱动着城乡面貌、城乡时空功能、城乡时空结构的快速变迁。在那些日常生活价值与旅游资源价值结合得好的地方,旅游软实力的发展就好,相反就不好。从这个意义上看,杭州西湖拆除景区围墙、免费开放事件中所蕴含的重大理论价值,并没有引起旅游管理学界的足够关注;而以财政资金资助部分景区免费开放的政策所蕴含的理论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人文地理学关于旅游目的地居民感受的大量调查成果和旅游人类学关于原始真实和舞台真实的大量理论成果,更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怎样整合、融合和契合目的地资源的日常生活价值与旅游消费价值,是再造我国旅游管理理论的核心工作。

(2)社会事件资源的旅游策划与策划旅游之间的悖论与张力。社会事件资源的旅游策划与策划旅游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源”与“传”的流向问题。在旅游策划中:社会事件是源,对社会事件的旅游开发是传;社会事件第一性,旅游开发第二性;社会事件是有无的问题,而旅游开发是有效性的问题。典型的如奥运旅游、世博旅游、民俗节事旅游等。以奥运旅游为例,我国旅游产业与韩国、澳大利亚、希腊的同行相比,旅游策划能力十分逊色。而策划旅游是指为开发旅游而策划社会事件,如旅游节事、“哈利路亚山”事件、“宜春,一座叫春的城”事件等。这方面我国旅游产业提供了大量案例,我国旅游管理学界对这些案例的关注和研究远远不足。如何提升旅游策划水平,优化策划旅游能力是再造我国旅游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

(3)旅游产业的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之间的悖论与张力。1978年,旅游业成为我国率先实行对外开放的行业。此后20年是我国以政府为主体发展旅游业的时期,亦可表述为由接待型向事业型过渡。1997年,国家旅游局正式提出了“旅游业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战略,其特征是产业型与事业型并存,这是我国对旅游产业同时具备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基本定性。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不但重申了旅游产业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并存的性质,还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目标。然而,我国现有旅游管理理论中,存在偏废旅游产业社会属性研究的问题,不但通行教材中几乎是空白,研究论文也较少,我国的旅游管理理论研究甚至已落后于国家政策。加强旅游产业社会属性研究,强化旅游软实力,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是再造我国旅游管理理论的根本环节。

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旅游人类学;旅游文化;旅游软实力

1旅游软实力的定义与功能

“软实力”一词来源于英文“SoftPower”,20世纪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约瑟夫·S·奈教授在研究国际关系时首先提出了这一概念。他认为,一个国家拥有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可称为“硬实力”,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一种“软实力”,即“国家通过自己的吸引力实现国家目标的能力”,这种软实力来源于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对外政策的吸引力,可细分为文化软实力和体制软实力。这一见解,特别是文化软实力概念的提出,刷新了国情、国力和竞争力的研究方法,开创了全新的研究领域,很快受到各学科学者的青睐。

国内在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研究中引入软实力概念“始于2004年,研究重点集中于从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发展的宏观视野评价软实力的构成和作用”,其着力点在于如何以区域和产业的软实力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在旅游学界,陈雪钧和李莉研究了“旅游企业的软实力问题”,杨积芳和陆林研究了“饭店的软实力比较”。综观这些研究,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发展焦虑,即以区域、产业和企业的经济发展为目标来研究相应的软实力问题,忽视了约瑟夫·s·奈的理论体系中,经济发展所隐含的硬实力增长与软实力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关系,软实力是目的,硬实力为软实力服务,软实力具有独立性和整体性的理论逻辑链条,影响了研究的进路设计;二是尺度模糊,忽视了软实力起源于国际关系理论,是一种大尺度研究工具,其中文化软实力应应用于可标签的文化区域,体制软实力应应用于独立的政治与政策区域的事实,将其等同于一般竞争理论,甚至用于单个企业的竞争研究,造成了研究的空疏。因此,以建设国家或区域软实力为目标,从旅游产业的总体层面来研究旅游中的软实力问题,是比较恰当和可行的。

旅游产业的国际和区际竞争归根结蒂是国家和区域影响力的竞争,国家和区域硬实力和软实力在旅游产业中都会有所反映。在组成软实力的文化软实力和体制软实力中,文化软实力与旅游产业系统的边界基本重合,属于旅游产业的可控因素,将文化软实力与旅游产业组成在一起可以形成一个极有学术生长力的新概念;而体制软实力的系统设计高于旅游产业的控制范围,一般只能将旅游产业放在对外政策中的对外旅游政策下研究;因此,本文讨论的旅游软实力特指既定旅游对外政策下,与旅游产业相关的国家和区域文化软实力,它包括相应的心理、制度、器物和习俗。

旅游具有招徕远人的力量,是可以产生国际和区际影响力的产业。旅游产业可以利用人的三种深层欲望及其组合来获得元发性的社会、文化与心理影响力,它们分别是脱序的诱惑、怀旧的伤感和追慕的欣喜。一个地方一旦凸显了某种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常常会在相应旅游细分市场上自我完形、持续积聚。

旅游软实力并不等同于旅游影响力,尽管它是旅游影响力的来源之一。笔者认为,旅游软实力是旅游目的地在主客双方的文化对比、形象营销和旅游产品竞争中形成的,使旅游者服膺旅游目的地文化,修正其文化偏好的能力,它能对接旅游者的深层欲望,并将其导向旅游目的地充满魅力的日常生活。而旅游影响力还可以来源于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空间和生活空间的割裂、误读、曲解、污化乃至隔离,这些对旅游者的单向度满足,一旦干预目的地的日常生活,极可能激发主客双方的反感与冲突,导致旅游产业的波动和旅游影响力的崩塌。旅游影响力中,只有旅游软实力使各福利相关方趋向帕累托改善,是多赢协调可持续的一种。长久以来,有经验的旅游目的地领导已经体会到由设置旅游宣传议程和旅游文化言说框架而产生的旅游软实力,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

从议程设置的角度看,旅游软实力是目的地日常生活中一系列有说服力的资产,其中一些资产是无形的,如文化承传、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另一些则是器物的,如地理景观及气候、城乡建设及服务、生活条件及商品、文化产业及产品。旅游目的地究竟应设置何种旅游宣传议程,凸显哪些资产,不仅需要通过对主客双方作深度田野调查找到均衡点,更需要旅游目的地领导从重建目的地日常生活意义的高度,经过深刻的权衡,最终做出选择。

从言说框架的角度看,旅游软实力是目的地日常生活的自诉和好客态度的表白。在旅游产业竞争中,能产生旅游软实力的自诉往往具有相同的哲学结构:即本体论上更为理想的人生状态,以启发跨文化消费的反思性;认识论上更为真实的对话机制,以彰显跨文化消费的社会性;价值论上更为开放的多元维度,以容纳跨文化消费的合法性。具体而言,就是目的地在旅游开发时要发掘自身有魅力日常生活资源,呈现以自身的文化吸引力为核心的整体形象,有效满足游客对目的地日常生活的体验。

一个地区如果早已建立起为游客向往的日常生活形象,天然就具有了强大的旅游软实力,如西欧、北美、北京、上海等。一些地方则主要通过旅游宣传构建了使游客支持其日常生活的旅游软实力,如马尔代夫,2009年10月17日的一次“水下内阁会议”,在启动了旅游热潮的同时,激发了人们从生态危机的厄运中托起这个珊瑚礁岛国的努力;再如“好客山东”和“活力广东”的旅游主题口号,前者负载着齐鲁礼仪之邦的文化传承和北方文化的豁达豪爽,后者表达了岭南得风气之先、只争朝夕、舍我其谁的无穷动感,它们既是日常的又是理想的,准确定位了该地区的旅游形象。

2中国古代旅游软实力的结构与建构模式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旅游软实力的概念,但相应的理论和实践却源远流长、异彩纷呈。大概从西周开始,地方精英常常为自己生活的地方赋予“风水学”上的神奇定位,并广为传扬。如洛阳宣称自己为天下“土中”,庐山认定自己指配南斗星座,为地上“南际”,古徽州六邑则津津乐道“休宁蛇、歙县狗、黟县蛤蟆、绩溪牛、祁门猴子、婺源龙”的风水属号。而大概从南朝开始的“洞天福地”、“北京十景”、“西湖十景”等的评选,承继儒家从田园诗、山水诗、山水画发展到日常生活景观化的审美情趣,至迟到南宋已普及南北各地。从那时起,风景评选和旅游诗词几乎成为各地府志、县志、乡志、村志的必备栏目。“风水学”和日常生活景观化分别从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对应方面交融互渗,将旅游目的地的日常生活价值和旅游宣传价值有效整合在一起,成为中国传统旅游文化空间及其竞争规范和话语权力的结构性力量。

建构性力量来自中国传统旅游者,其运行机制可读《徐霞客游记》。徐霞客34年(1607~1640)的游历生活,以崇祯九年(1636)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29年,所到之处都是当时的著名景区,侧重于搜奇访胜,社会交往的对象主要是名僧、高道及他们的徒弟等文化精英。后期的5年,着重地理考察,探访寻常游人不至之处,重在考察岩溶地貌的表面现象、构造和特征、探索水源以及修正前人的论断与记载,社会交往的对象主要是樵夫、牧人、担者、马夫、洗衣妇、钓鱼童子、书生、官僚、地主等普通居民。《徐霞客游记》很好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旅游者追慕、占有和创新旅游文化空间的全过程。它契合旅游软实力的言说框架,与旅游目的地本身的努力相互嵌入、螺旋推进,共同形成了一种罗曼蒂克化的文化习得、文化试炼、文化确认和文化建构模式。

3现代西方旅游软实力结构与建构模式的问题

在西方,1789年爆发了法国大革命,革命者夺取了政权,接收了封建主和教会的许多地产和文物。如何处理这些财产?经过短暂争论,革命者遵循启蒙运动的思想指导建立起城市公园和博物馆。一种全新的、市民社会的文化空间和生活空间得以创立,旋即成为西方现代性的重要标志之一。从言说框架的角度看,这一空间是开放的,它标榜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精神。从议程设置的角度看,这一空间是有闲阶级的,一股兴建大饭店、摩天大楼等接待性、景观性炫耀建筑的热潮风靡欧美城市。适应文化空间和生活空间的跨时代转变,西方旅游从中世纪追寻非日常生活资源的宗教朝觐过渡到了世俗的“大旅游”时代。日常生活的进步与旅游文化空间的扩张似已完美融合,构成了近乎完美的旅游软实力结构模式。

然而,现代西方旅游软实力的建构模式存在问题,问题出在与非西方接触时。在非西方的地盘上,西方人的身份之一是旅游者,大多数西方旅游者却把自己当成了主人,把非西方当成了由他们自由建构的他者。“这方面影响最大的是美国游记作家约翰·缪尔”,缪尔的游记把非西方描述成文明的对立物,是无主的“荒野”,是西方人避居和隐退的所在,是他们体验孤独、鼓舞信仰、再造激情后重返西方的地方。在这个由西方人建构起来的旅游文化空间中,几乎完全剔除了当地人的主体地位,将非西方目的地转换成了西方的文化飞地。

以美国境内的印第安人地区为例。缪尔之前,美国艺术家乔治·卡特林认为,旅游区中的印第安人应该“身着传统服饰,骑着野马追风逐电……直至永远”。缪尔与印第安人接触后,发现印第安人无法也无意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便提出,“印第安人与所处的原野和鸟兽不协调,应该被驱赶出去为白人旅游业的发展让路”。到20世纪30年代,西方公众普遍接受了这种“荒野”观,他们容忍乃至推进了以1964年美国《荒野法案》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和法律的颁行。这些政策和法律专注于西方人的旅游权,完全无视土著的固有权利,将荒野定义为“人类只作为过客而不会永久居留的地区”,并依法将印第安人迁出保护区,把他们与保护区隔离开来。然而,迁走了印第安人的“荒野”却必须用财政资金来维持。包括印第安保护区在内,“1996年,美国国家公园系统的财政预算为11.8亿美元,到2006年增至22.49亿美元,十年间翻了一翻,达到平均每平方公里1万多美元,还依然缺口很大。”印第安保护区的这种设立方法,已引起部分美国学者的反思。

另一个案例出现在菲律宾。菲律宾北部伊富高省海拔1500米左右的高山上,历经当地人2000余年的开发,形成了数万公顷壮观的水稻梯田生态系统。1995年,伊富高梯田成为亚太地区第一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景观,一时名声大噪,成为菲律宾北吕宋地区最主要的旅游区。在伊富高传统文化中,山顶的森林覆盖区为梯田区涵养水源,是严禁踏入的核心保护地带,具有神圣的宗教地位,属于公共财产;中间的灌木林带为梯田区调节和分注水源,还能生产柴草、花果等林产,是次一级的保护地带,有相对模糊的产权界定,属于准公共财产;再往下的梯田部分为生产和生活区,自古就有精细的产权界定,属于私人财产。成为世界遗产之后,按照西方专家制定的方案,梯田部分被定为不容改变的保护区,梯田区内,当地人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因触动西方专家口中的“原生态”而被高度怀疑。而山顶森林覆盖区和中间的灌木林带不属于保护区,西方专家在那里规划建设了完备的旅游设施,强大的跨国公司通过市场运作获得了这些旅游设施,并且经营着它们,当地人则因“素质太低”而被排除在外。砍伐山顶森林覆盖区的木材,制作成传统稻神木雕卖给游客,几乎成了当地人唯一的副业。然而,即使终日制作木雕,一个伊富高家庭每月也只能获得大概相当于人民币500元的收入。此后,伊富高梯田生态系统快速恶化,青年人大量外流,梯田面积锐减。西方专家提出,症结在于“人口太多,导致梯田出产的粮食无法自给自足”,同时又在于“劳动力太少,使得25%至30%的梯田荒废”。期间,社区精英为应对危机,部分改种经济作物及蔬菜以重振当地经济的努力,又因遭到西方专家的激烈指责而搁浅。一系列事件不断掏空当地经济基础,耗散当地人的宗教信念,折损社区精英的社会资本,“当地人的社会文化价值观被破坏殆尽”,社区团结几近崩溃。

2001年,即伊富高梯田成为世界遗产的第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其列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单。2007年,也即伊富高梯田成为世界遗产的第13年,世界遗产委员会警告菲律宾政府,如果不在两年内采取紧急措施保护伊富高水稻梯田,该遗产将被除名。西方专家要求菲律宾政府采取的紧急措施主要包括,提供大量财政补贴和执行更加严格的管制措施。然而,早在2002年,菲律宾政府已经撤销了成立于1995年的“国际梯田委员会”和稍后成立的“巴纳维水稻梯田组”,2002年以后已没有对应的政府管理结构在实际负责伊富高梯田事务。西方专家既要防范当地居民,又要抵制社区精英,还要对阵当地政府,除了西方旅游者支持他们,他们在与一切人为敌的过程中心力交瘁。

历经2000余年的开发,伊富高人创造了水稻梯田,成为世界遗产后的十余年间水稻梯田便濒临全面危机。症结何在?2007年,伊富高议员索罗门·库噶拉沃对尾随西方专家组前来采访的中国记者说:“如果世界遗产委员会为了保护原始景观而让伊富高人回到过去的生活方式,我们都不会答应。我们不能像博物馆陈列古董似地陈列原始的生活方式,我们需要发展,需要与现代社会同步。梯田是伊富高人的骄傲,它是我们文化与传统的根。目前,原始农业生产无法满足伊富高人的物质需求,因此我们不得不忽视甚至放弃梯田。”他表示,“欢迎世遗委员会保护梯田,但同时,应该允许当地发展经济,向现代化迈进。”

印第安人的遭遇和伊富高人的遭遇分别反映了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西方直接控制范围内和直接控制范围外以及强势政府背景和弱势政府背景下,西方旅游文化空间建构模式的运行机制和它对非西方旅游软实力的颠覆作用。从中我们至少可以发掘出三层隐含着的意义:第一,西方旅游者反客为主的单向度旅游文化空间建构模式违反了旅游目的地旅游软实力以主为主,以目的地真实的日常生活为

理想景观的文化结构模式,也违反了追求帕累托改善的旅游软实力博弈模型,是主客冲突的根源之一。第二,西方内部的旅游软实力结构模式中隐藏得极好的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延伸到西方以外时便暴露了出来。而各种需要大量财政预算和外来补贴才能生存的“原生态”景区,是有闲阶级将公共资源偷换为自己的休闲资源,并绑架公共税金的产物。第三,以赛义德的东方学为代表的,反思西方现代性的后现代景观理论可能走得太远,东方不可能绕开工业化、城市化、社会化的现代化命题,直奔信息化、乡土化与社群化的后现代景观主题。过犹不及,后现代景观理论极可能正在导致另一种基于理论认同的主体错位、权力错配和话语暴力。

4中国现代旅游软实力的迷茫

当前,我国正处于1840年以来现代性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蕴涵着一种‘现代化而不西方化’的文化要求,表现了一种民族文化身份的自觉意识,同时也难免带有泥沙俱下的复杂性”。复杂就复杂在,“中国民众之所以产生普遍而强烈的空虚感和各种莫名焦虑甚或无意义等感受,是与现代意义上主体性自我经验的实践场景的缺失联系在一起的。严重些说,中国人其实既没有整体文化自我意识,也没有属于个体的自我意识。”也就是说,我们虽然看到并开始反感西方文化在自身实践场景,包括旅游文化空间中的殖民,却又无法精准切割现代化、西方化和民族文化身份等宏大叙事,我们迷失在各种西方话语、传统“国学”和消费社会的丛林中,丢失了整体主体性和个体主体性的基础,不能自信地回答“人格同一性”和“自我同一性”等文化主体性问题。

文化主体性是旅游软实力之议程设置和言说框架的前提,没有文化主体性便不可能自信地托出有说服力的日常生活资产;也不可能自如地叙述理想的人生状态,彰显真实的对话机制和开放的多元维度;更不可能自主地设立旅游文化空间的结构性安排,以有效保障旅游文化心理的规范性、旅游文化制度的持续性和旅游文化产品的可靠性。2008年的奥运圣火风波中,绝大多数参与事件的西方普通民众并非心怀鬼胎,欺骗他们的是西方反客为主的单向度旅游文化空间建构模式。在这~模式中,西藏是创世以来未曾扰动的神域,有三两个人寂的僧人坐在石头上发呆,深蕴其中的脱序感、怀旧感和追慕感令人神往。然而如此“原生态”的环境中,居然有人修铁路、盖楼房、建水坝,怎不令人愤懑?2008年的奥运圣火风波,集合了印第安保护区事件中“赶走这个,迁走那个”的残暴和伊富高梯田事件中“应该这样,只能那样”的蛮横。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在批判西方“原生态”理论时所揭露的文化“法西斯主义渊源”,在2008年奥运圣火风波中作了一次集中的表演。然而反躬自省,最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的反应如此茫然、反击如此无力?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在绝大多数参与事件的西方普通民众,也不在西方反客为主的单向度旅游文化空间建构模式,而在于我们自己缺失的文化主体性和迷茫的旅游软实力。我国旅游业“集中力量塑造中国国家旅游整体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事业任重而道远。

5中国现代旅游软实力的文化主体性构建

从样式上说,我们所需要的文化主体性绝不是民粹样式的,而是指尊重本民族的文化传承,并在将五千年文明、五十六个民族积淀的真知灼见运用于当下时,能够对其不同于和不适于当前实践的部分进行重构的见识与能力,它讲求和而不同,是自信、理性、包容、激情、本能和反思的综合体,它是日常的又是理想的,与旅游软实力有着内在的统一性,是旅游软实力的前提条件。

从生成上说,我们所需要的文化主体性绝非悬空虚置、坐而论道的概念,而是在实践中的历史生成。历史上,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总是处于多元开放与一体深化的转换更替之中,自始至终在旅游软实力的建构机制与结构模型之间起着减压阀与均衡器的作用。我国文化史上,出现过三次“真理在外”的文化主体性震荡期:第一次是,春秋延至西汉的儒学背景的,认为现实龌龊,真理在“郁郁乎周”的时期;第二次是,晋延至唐的佛教背景的,真经在西天的时期;第三次是,鸦片战争延至当下的救亡图存、崛起复兴背景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期。前两次,文化主体性之多元开放与一体深化的转换更替机制运行良好,直接促成了民族文化包括旅游文化的结构性升级。当前这次挑战最大、程度最深,也最需要各个学科包括旅游学界的持续关注。

6强化中国现代旅游软实力的实践路径

“学术研究也是对未来的预见、构建与规范,是为人类社会立法”,我们应当在科学总结古今中外的旅游软实力经验,深刻揭示其政治经济和文化政治逻辑的基础上,通过真实的知识、科学的理论洞察和把握极为复杂的旅游现象,找到有效强化我国旅游软实力的实践路径。

6.1重建我国的旅游实践美学,夯实旅游软实力的价值基础

旅游软实力的本源是旅游者“尝试他种人生的深层欲望”,旅游软实力的本体是旅游目的地充满魅力的日常生活,旅游软实力的本质是为旅游目的地所采取的一种旅游实践美学,是旅游目的地所标签的价值观念系统相对于旅游发生地的吸引力,它能对接旅游者的深层欲望,修正旅游者的文化偏好。当前,我国旅游的价值吸引力不足,因此,重建我国的旅游实践美学,提升价值吸引力是强化旅游软实力的基础。这一工作应着力从以下方面入手:

(1)标举旅游文化心理的规范性。首先是建设旅游文化心理的民族品格,反映中华民族应对生存问题、发展问题和审美问题的伟大成就和文化遗产;其次是展现旅游文化心理的时代品格,反映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审美方式;第三是表现旅游文化心理的理性品格,反映中华民族统筹兼顾、合情合理、包容开放、亲善和谐、求真求美的科学精神。

(2)把握旅游文化制度的持续性。整合国内与国际两个圈层的旅游文化价值共识。在国内应主要采用文化自觉式整合,即努力促进国内旅游主体、介体和客体对旅游文化价值的高度自觉和自主向心。在国际应主要采用文化对话式整合,即通过旅游人员、旅游组织、旅游宣传、旅游学术间的对话、讨论、交流、沟通、辩论和批评找到正确的契合点。同时也不偏废文化管理式整合,对错误的旅游文化价值思想要进行教育引导,对反动和腐朽的旅游文化价值思想则进行规劝警告并依法处理。

(3)确保旅游文化产品的可靠性。首先是要掌握旅游文化产品的消费机制。旅游文化产品的消费大致可分为5个具有因果特征、系统特征和链条特征的环节,即适应性消费、逻辑性消费、价值性消费、参与性消费和超越性消费,旅游文化产品设计应着眼于超越性的维度,着手于适应性的维度,着力于打通5个环节,建立可控制的产品消费结构。其次是要区分市场,突出重点。旅游文化产品的细分市场高度发育,其设计应避免脱离实际的概念炒作和简单笨拙的套用抄袭,针对重点市场作有格局、有新鲜感和冲击力的产品设计,建立有主题的产品消费诉求。第三是把日常生活审美融入旅游文化产品设计的全过程,凸显旅游文化产品的原真性,以真实打动人,以真实养成人,建立有情愫的产品消费体验。

6.2重组我国的旅游产业结构,强化旅游软实力的产业基础

旅游软实力是旅游产业强国的精神之本,旅游产业强国是旅游软实力的动能之源。综观国外旅游产业近年来的实践,如明确具有软实力意图的日本“观光立国政策”,我们清楚地看到,至少在主题策划、产品组织、文化营销、政策建议这4个领域,最重要的创新主体都是旅游企业或行业组织。我国旅游业的情况则不尽理想,在这4个领域中,旅游企业或行业组织均没有起到创新主体的作用,而仅仅是创新活动的一个环节而已,旅游软实力主体动能明显不足。从这个角度看,重组我国的旅游产业结构是强化旅游软实力的保障。这一工作应着力从以下方面入手:

(1)推进战略重组,打造具有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旅游集团。美国有运通公司、日本有交通公社、英国有四大旅行社,这些大的旅游集团实现了全产业链开发和纵向整合,可以对产业资源进行多重开发、多重利用、高度共享和跨国经营,能有效影响目的地国的旅游产业形态,具有强大的文化影响力。我国目前尚未形成世界级的旅游集团,改变这种状况,需按照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形成全产业链和纵向整合的原则进行战略重组,逐步实现由国内发展为主向国内国际并重转变,并尽快建立旅游跨国公司,打造投送旅游软实力的有效渠道。

(2)启动精细分工,培育具有文化原始创新力的旅游企业。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的主要问题在于,旅游企业过于散、弱、小,业务功能分工不发育,各企业自己包办生产过程的所有中间环节,因而效率低下、缺乏文化原创能力。我们应该按业务功能的层次分工重新设计旅游业产业结构。现阶段的重点是,创建由非赢利性的旅游研究单位,专业的旅游策划、融资、营销公司和专门的旅游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等构成的“服务于旅游企业”的旅游企业,同时加强行业组织的建设。形成宏观与微观、务虚与务实、理念与操作、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具有层级性和差异性的产业分工结构,培育旅游软实力的创新主体。

(3)注重新兴业态,引领具有文化多元渗透力的旅游项目。增强对新兴业态的项目操作能力,抢占行业先机,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利用新兴业态市场大、覆盖面广、文化信息密集、跨国界流行等特征,实现旅游软实力的有效传播。同时加强旅游文化衍生产品和伴生产品的开发,在在线旅游、旅游商品、旅游出版物、旅游节事、影视作品等领域形成强大的生产销售能力,共同推进具有文化多元渗透力的旅游项目。

6.3再造我国的旅游管理理论,把握旅游软实力的时代特征

中国传统旅游文化“天人合一”的和谐优美和西方后现代旅游人类学田野作业的理性深沉,向我们展示了高度自觉、充分自律,激动人心的旅游精神,然而,在消费社会、大众旅游的当下,相关操作经验却难以复制和推广,如果一厢情愿地把它们当摹本,就不可能准确把握旅游软实力的时代特征。首先,旅游的认知功能已大大削弱,现代传媒已构筑起信息透明、读图时代的“水晶世界”,占有一控制一创造的经典旅游认知链条已经翻覆,直至简略为单纯的在场感。其次,旅游的交往功能也遭遇封闭,在“顾客就是上帝”、旅游者被呵护备至、事事有人代劳、处处为旅游从业人员包围的短暂假期中,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社会的真实的社会交往已被压缩至极限。第三,旅游的娱乐功能正面临挑战,在休闲产业尚不发达的年代,旅游几乎是最佳休闲方式,具有娱人耳目、充实身心的相对优势,然而当下无所不在的网游、流行音乐、夜总会、选秀、八卦新闻正将神经亢奋、感官刺激和人性隐私发掘到极致,它们的娱乐功能远较旅游有声有色和方便密集。而建筑在认知功能、交往功能和娱乐功能之上的多元反思的“涵化功能”,更似早已退出旅游者的心灵,“未必能发挥‘灵魂’作用了”。旅游者与目的地的关系变得轻浅和隔膜,旅游软实力似已失去凭借陷入困境。

要摆脱旅游软实力的时代困境,必须修复旅游的认知、交往、娱乐和涵化功能。然而,现代旅游管理理论信奉高效率的集约化生产,这与旅游的认知、交往、娱乐和涵化必须“巧妙而大量耗费时间”的内在要求相悖。我们必须反思旅游文化、旅游产业和旅游理论中的悖论问题,发掘学术张力,进而再造我国的旅游管理理论。

(1)目的地资源的日常生活价值与旅游消费价值之间的悖论与张力。曾经,人们将旅游产业理解为旅游者和目的地之间的介体或渠道,目的地的日常生活资源就是旅游资源。实际上,旅游产业早已深层介入城乡发展,驱动着城乡面貌、城乡时空功能、城乡时空结构的快速变迁。在那些日常生活价值与旅游资源价值结合得好的地方,旅游软实力的发展就好,相反就不好。从这个意义上看,杭州西湖拆除景区围墙、免费开放事件中所蕴含的重大理论价值,并没有引起旅游管理学界的足够关注;而以财政资金资助部分景区免费开放的政策所蕴含的理论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人文地理学关于旅游目的地居民感受的大量调查成果和旅游人类学关于原始真实和舞台真实的大量理论成果,更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怎样整合、融合和契合目的地资源的日常生活价值与旅游消费价值,是再造我国旅游管理理论的核心工作。公务员之家

(2)社会事件资源的旅游策划与策划旅游之间的悖论与张力。社会事件资源的旅游策划与策划旅游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源”与“传”的流向问题。在旅游策划中:社会事件是源,对社会事件的旅游开发是传;社会事件第一性,旅游开发第二性;社会事件是有无的问题,而旅游开发是有效性的问题。典型的如奥运旅游、世博旅游、民俗节事旅游等。以奥运旅游为例,我国旅游产业与韩国、澳大利亚、希腊的同行相比,旅游策划能力十分逊色。而策划旅游是指为开发旅游而策划社会事件,如旅游节事、“哈利路亚山”事件、“宜春,一座叫春的城”事件等。这方面我国旅游产业提供了大量案例,我国旅游管理学界对这些案例的关注和研究远远不足。如何提升旅游策划水平,优化策划旅游能力是再造我国旅游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

(3)旅游产业的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之间的悖论与张力。1978年,旅游业成为我国率先实行对外开放的行业。此后20年是我国以政府为主体发展旅游业的时期,亦可表述为由接待型向事业型过渡。1997年,国家旅游局正式提出了“旅游业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战略,其特征是产业型与事业型并存,这是我国对旅游产业同时具备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基本定性。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不但重申了旅游产业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并存的性质,还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目标。然而,我国现有旅游管理理论中,存在偏废旅游产业社会属性研究的问题,不但通行教材中几乎是空白,研究论文也较少,我国的旅游管理理论研究甚至已落后于国家政策。加强旅游产业社会属性研究,强化旅游软实力,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是再造我国旅游管理理论的根本环节。

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篇3

论文关键词:烹饪文化;旅游文化;海南

一、海南烹饪文化概述

中国烹饪文化是关于中国人饮食的生产与消费的科学、技术、艺术、习俗的文化综合体,是中华民族宝贵、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国烹饪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上有一定地位,法国烹饪、土耳其烹饪与中国烹饪,在世界上被称为世界三大风味体系。海南烹饪在我国烹饪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海口与三亚等城市,各种餐厅,星罗棋布;各类排档,遍布街头。游人可品尝国内各大菜系,品味各地风味小吃,假如对外国菜有兴趣,也能够在海南一饱口福。笔者得知海南企联会展公司总经理张洪德的父亲张荣志先生是著名的国宴大师,于是同他探讨旅游文化中的烹饪文化,发现他是个美食家,能够评点全国各地的烹饪文化风格。张洪德认为,海南烹饪文化的特征是特色鲜明,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海南省是个大岛屿,有自己本土的特色风味;海南大特区又是个移民省份,世界各国的外宾,南来北往的国内游客,促使海南在保持本土饮食文化特色的同时,吸收外来的烹饪文化。海南有四川餐厅、东北餐厅、湖南餐厅、湖北餐厅、广东餐厅。游客到海口,总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地方特色风味。比方说,武汉人爱吃的热干面,重庆的麻辣烫,沈阳人的炖菜,韶山的回锅肉,在海口都有地方品尝。粤菜、湘菜、京菜、沪菜、鲁菜、鄂菜、陕菜等,百花齐放。韩国菜、日本菜、欧洲点心,五花八门。还有各种火锅、各类小吃、海南粉、抱罗粉、尖堆,当地风味小吃,各具特色。来海南旅游的游客,或在海南生活的人群,实实在在地当上了“美食家”。中国是礼仪之邦,热情好客,各地各民族的待客仪礼,体现出美好的伦理道德。中国人日常的饮食,节令佳肴,风味小吃,五花八门,展示出饮食文化的风采。

张洪德还认为,海南烹饪集中了中华烹饪文化的精华,具有高、中、低三个档次,展示在中外游客面前,表现出相当的吸引力和优势,拥有最广大的消费者群。彼此吸引,相互借鉴,是中西饮食文化交流的主流。外国人十分喜欢中国各种平民化的点心,如饺子、汤圆、馄饨、面条、烧饼、米线、粽子、糕点、豆浆之类。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中西交流中,我们往往自我贬低,以吃洋西餐为时尚,吃中式点心为过时。一位外国人很奇怪中国人招待他小吃时,总带他上麦当劳以示尊重,其实他最喜欢海南的街头小吃。中国一向以烹饪王国感到自豪,所积累的饮食文化精华,从营养学的角度看,值得向世界推广。

海南菜系独具风格,地方风味浓厚。海南菜的风味特色以鲜、香、甜、酸、淡为主,格调质朴自然,洋溢海岛风情、南国韵味浓郁,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特点一:烹饪原料丰富。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就是烹饪离不开原料。四面环海的地理位置,地处热带的气候条件,使海南物产原料极为丰富,从而也为海南菜的构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特点二:菜肴品种齐全。在数百种海南菜肴中,有号称海南四大名菜的传统佳淆:白切文昌鸡、白切加积鸭、白汁东山羊、清蒸和乐蟹。也有黎族、苗族菜肴,配料方法独特,体现了典型的少数民族风格。还有东南亚风味菜肴,可使游客足不出国,便可品尝异国风味。海南菜的烹饪借鉴了国内主要菜系的烹饪法,创新了一些独特的操作程序。海鲜宴、椰子宴、火锅宴、全鸭席、全羊席等,颇受海内外宾客的欢迎。

特点三:饮食口味奇特。近几年来,海南人饮食趋向猎奇。在海口市场上,鱼头比鱼肉贵,鸡、鸭、鹅的掌与翼,比鸡、鸭、鹅肉贵;吮骨头比“吃肉”更有滋味。小章鱼过去是极贱的水产品,如今登上了大雅之堂。田螺、泥鳅原是人们不正眼看待无人问津的野物,如今堂堂正正上了筵席。猪的上颗成了名菜料“猪天梯”,牛心上的软膜,烹成了新菜肴“牛心蒂”。拆骨鸭掌、烧烤鸡爪、油炸鸭嘴,全成了时尚食品。

特点四:强调原味真味。海南菜系突出的特点就是清新,保持食物的原味、真味。具体手法有白切、清蒸、清炖、原汁、净测等。例如,白切文昌鸡、清蒸大龙虾、净测羊肉等,都是以“清”为特色。海南菜肴的选料很讲究,重视活杀现宰,不活不鲜的原料不要。由于用料新鲜,做出的菜味当然“新鲜”。当代人崇尚回归大自然,清、鲜的菜肴保持了自然风味,对人的身体健康极为有益。所以各地游人评价海南菜营养丰富。

二、海南四大名菜与地方风味文化

(一)四大名菜文化

1.文昌鸡。文昌鸡素以皮薄而酥、肉嫩骨软,“色、味、形”俱佳而驰名中外,文昌鸡系海南传统四大名菜之一。由于文昌鸡饮誉海内外,在海南,主人宴请宾客,席上必备一盘白嫩嫩、香喷喷的文昌鸡,以表款待之盛情。众游客到海南旅游、观光、度假,都要品尝一顿文昌鸡。文昌鸡肥而不腻,味美可口,是因为饲养方法独特。从孵出小鸡后就牧养,在备杀前一个月就离地笼养育肥,置阴暗处,每夫喂以米饭、玉米糠、花生饼、椰茸混拌成的糊状饲料。文昌鸡吃法多样,当地人喜欢煮熟后白切,配以佐料。佐料用姜泥、蒜茸、精盐、辣椒、米醋(或桔子水)和适量鸡汤混在一起,然后加人少许味精、山袖油或花生油,其味甚佳。还有文昌鸡中的炒鸡、炖鸡、椰奶鸡、椰盅鸡和杂锦鸡。也令人垂涎欲滴。

2.和乐蟹。当初,没有人敢吃螃蟹,于是,有人曾说过,第一个敢吃螃蟹的是勇士。现在,喜欢吃螃蟹的人越来多越。螃蟹作为海南四大名菜之一,堪称秋令美食。螃蟹味美肉鲜,特别是蟹黄,更是独具风味。螃蟹可生烹,可酒浸,可盐腌。最常见吃河蟹的方法是:洗净螃蟹,置锅中,加清水、料酒、生姜一同煮熟,取出,蘸用醋、细盐、酱油、香油、生姜丝配成的调味汁吃。和乐蟹既是名菜,药用也不可忽略。螃蟹营养丰富,它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甲壳素、铁、铝、磷等成分。但是,最好不要吃死蟹,以免引起蟹中毒。也因蟹性寒,脾胃虚寒者不宜吃,斑狼疮病人也应忌食河蟹。

3.东山羊。人们将险峻的山路比喻为为羊肠小道,或称为羊肠鸟道。在山上的动物,一般都是后腿长,这样,有利于爬山,野兔就是如此。人们要抓野兔,不能够从山下往上赶,而是要从山上往下赶,这样,野兔就会翻跟头。羊就不一样了,特别能够走山道。万宁东山岭的羊虽然是家养的,总是在山上跑,却有野羊的味道,其毛色乌黑,肉肥汤浓、鲜而不擅,其美味据传是因羊食东山岭特产鹤鸽茶等稀有草木所致。东山羊是海南四大名菜之一,食法多样,各具特色,蘸以独特佐料,味美难得。有诗道:“徒彼东山岭,调羹独爱羊。天桥攀不上,岩洞步难扬。”

4.加积鸭。到海南来的游客,应该尝尝加积鸭,其以琼海市加积镇得名,是海南传统的四大名菜之一。加积鸭喂养方式特别,据说加积鸭当放养到1.5公斤左右时,要求离地笼养,笼子窄小,只容鸭卧,不让其站立和转身,每天以精饲料填喂,养到3一公斤重最适合宰杀。海南四季如夏,气温较高,人体新陈代谢增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质的供应必须酌量增加。植物蛋白可以从豆制品中获得,动物蛋白除了奶制品外,还应适当地多吃肉。夏季的肉食以鸡肉、鸭肉、瘦猪肉、鸽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为好,其中,加积鸭肉最佳。由于加积鸭属水禽,具有滋阴养胃、利湿的作用。加积鸭皮脆、肉厚、骨软、脂肪少、富含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传统食法是白切,用清水煮熟以后,以酸醋、姜泥、芝麻油蘸食,可健脾补虚,这是海南民间常用的滋补食法。

(二)地方风味文化

临高县面临琼州海峡,毗邻北部湾,海岸线长,渔产资源丰富,盛产鱿鱼。这鱿鱼,肉嫩润喉,美味可口,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据说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时,总理在国宴上安排了“琼台金鱿”给他品尝。结果,尼克松总统赞叹不已。

临高乳猪也是临高的特色产品,它可以加工成多种佳肴,如红烧猪肉、土豆炯猪肉、荷叶米粉蒸肉、荤素猪肉饼、肉片炒豆腐、狮子头、白萝卜炖猪肉、胡萝卜炖猪肉、腐乳爆猪肉、烤仔猪、糖醋菠萝猪肉、菊花粉丝炒猪肉、肉末冬瓜、肉末丝瓜、辣椒炒肉片、东坡肉等。临高乳猪因猪肉味甘、咸、性平,有滋补肾阴、滋养肝血等功能。东江玉兔具有营养价值高、饲养周期短、饲养来源广、繁殖力强等特点,肉质细腻、野味浓郁。干蝙的玉兔肉色红亮、肉嫩味美、气味芳香,是临高县养殖业的品牌产品。

万泉河鲤与万泉河有关,它因盛产于琼海境内万泉河中得名。由于万泉河无污染,水质优良,比较适合于鲤鱼的生长,以至河中鲤鱼成群。万泉河鲤,营养价值极为丰富,吃法是以清蒸为主,是当地人招待贵宾的宴上佳肴。素有“不吃万泉鲤,枉为琼海行”之说。温泉鹅指万泉河沿岸农户饲养的本地杂交鹅,具有营养丰富、肥而不腻、清淡原味、淳香可口的特点,食法大多以白切为主。以通什市为代表的五指山地区菜肴,洋溢黎族、苗族风情,散发山野气息。五指山奇味佳肴,以野牛肉为主,每头野牛生长在海拔600米以上的丛林,净肉近五百斤重,肉质爽脆,清炒、油煎、烧烤,各有特色;野牛火锅,味道更鲜。五指山的地方风味,有鳗鲡、五脚猪、蚂蚁鸡、福寿鱼与灵芝山蟹。五脚猪是五指山地区未经改良的小种猪,脚非常短小,嘴不离土,像是多生出一只脚,因而得名五脚猪。虽然五脚猪也是家猪,可是黎家人饲养过程中未加圈养,一日饲养二至三次后,任其在外自由觅食和活动,因而它的肉质结实,鲜嫩爽口,味道芳香,多吃不腻。蚂蚁鸡是指五指山地区的黎苗群众放养的本地小种鸡,本地人形容它小得象蚂蚁,故称蚂蚁鸡。该鸡种最大重量不超过2斤,瘦肉多,肉质芳香。

海南地方名吃中的黄流老母鸭或干蝙、或白切、或清炖。南宝鸭体大肉肥,具有肉质香嫩等特点,无论是清煮,还是红烧,味道鲜美,是宴席上难得的佳肴。鸡屎藤棵仔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滋补品,以鸡屎藤叶和大米为原料精制而成,具有滋阴壮阳、补气补血之功效,且味道香醇。

三、海南野菜、特色小吃与米饭文化

(一)野菜文化

野菜的历史由来以久,唐代诗人爱吃野菜的不少。贺知章诗云:“镜湖药菜乱如丝,乡曲近来佳此味。”孟郊作诗,有“食算肠亦苦”之句。是说到了秋季,葬菜枯老,仍有人为之采食。杜甫诗云:“蓬芬独不焦,野蔬暗泉石。卷耳况疗风,童儿且时摘。”海南,阳光充沛,雨露滋润,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各种野菜的生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海南野菜资源丰富,在森林、草坪、田野、渠畔、河旁,都可以发现野菜。目前已发现的野菜有百种之多,如马齿觅、树仔菜、雷公笋、雷公根、白菜花、黄鹤菜、车前草、蒲公英等。五指山盛产十多种野菜,菜名很有意思,什么白花菜、革命菜、新娘菜、苦苦菜、雷公根、四棱豆、勾勾菜等,形象别致,又朗朗上口。

野菜味道鲜美、独具风味,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用来治疗某些疾病。马齿觅,又叫马齿菜、五行草,还有一个名字很好听:长寿菜,其生长于田野、荒地,喜欢向阳地带。它的茎甸甸生长于地上,自基部长许多分枝,叶片像一个个精致的小汤匙,花为淡绿色或淡红色。据《本草纲目》载,马齿芜“散热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治产后虚汗”。它对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也有较明显的防治作用。革命菜其实就是野筒篙,据说,当年冯白驹统率的琼崖纵队能在五指山区坚持革命斗争23年红旗不倒,靠的就是这种野菜充饥,故将野筒篙誉为“革命菜”。野筒篙是海南中部五指山区常年生长的野菜,以其丰富水灵的外观,清香嫩滑的口感,博得人们的喜爱。《本草纲目》有记载:筒篙“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利肠胃。”

海南各地,可经常看到的野菜有黄鹤菜,它又叫黄瓜菜、黄矮菜,因为它开黄色的舌状小花,成伞状排列,其味道清凉,略有苦味,有助消化、利肠胃、解热毒、活血化癖的功能。雷公根又叫连钱草、马蹄草,是一种黎族同胞经常食用的野菜,它的茎很长,葡伏生长在地面,叶圆肾形,花为红褐色,有清热、解毒、利尿的功效,将它与河里的小鱼虾或肉骨同煮,便是可口的佳肴。崖州白花菜之所以珍贵,不是因为它的花好看,而是因为腌制后其味独特,十分醇香,略胜其他腌制蔬菜一筹。据《崖州志》记载:“白花菜,茎紫,生荒园里。花白,味香,宜腌酸食。杨贵妃因高力士进之,称美。自此著名。”

闭鞘姜喜温暖,喜潮湿,其嫩茎似笋,风雨雷电交加的天气长势更好。闭鞘姜嫩茎营养价值高,茎中含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碳水化合物,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可供药用。对肾炎、浮肿、肝硬化腹水等,均有辅助疗效。车前草,又叫车转辘菜,株高10-20厘米,叶椭圆具有疏短的柔毛,花序像麦穗,密生着很多小花。具有利水通淋、清热明目、清肺化痰之功效。野览,海南常见的芡科草本植物,可炒食、做馅、凉拌。由于野觉其性味一甘、淡、寒,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葬菜,含有葬菜酸,味甘、性平、无毒,可和脾健胃、利尿解毒,且有止血作用,对吐血、尿血、牙跟出血有明显的疗效。香椿可抑制肺炎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等。东山特产山旅菜可“去暴热、利水道、乏人唾、补五脏不足。”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山旅菜有防癌作用,因而畅销国内外。树仔菜又称五指山野菜、越南菜、天绿香,质地脆嫩,风味独特,具有清凉去热、降低血压等功效。

海南野菜生长于山野之中,野生野长,既不用化肥催生,又不用农药杀虫,无污染、无公害,且有营养价值,是真正的天然绿色食品。随着“食饱”之后,人们开始追求“食好”,注重“食疗”。曾经用来度饥荒的野菜,端上餐桌,别有风味。野菜是一种特色资源,既能丰富老百姓的菜篮子、餐桌子,又能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

(二)特色米饭文化

山兰香饭以山兰稻“香米”为原料制成,十米外能闻到饭的芳香,尝一口顿觉满口齿香。按不同的制作工艺,可分为山兰粽子饭、竹筒饭、盐巴香饭、三色饭、山兰黑米饭、红米饭、糯米饭等。竹筒饭为五指山地区黎族同胞的特色传统风味食品,用料以山兰米(早稻)盛人细嫩的毛竹筒内,灌人清水少许,用香蕉叶堵住竹筒口,用火烧烤至熟,削掉烧焦的竹筒表皮即可食用,味道可口,风味独特,端上宾馆酒店的餐桌,成为游客喜欢的美味佳肴。

海南鸡饭很有特色,鸡肉脆滑爽口,味道鲜美;米饭油润柔滑,芳香可口。其制法和吃法比较简便,却十分讲究。制作文昌鸡饭,先将优质大米洗净、滤干、猛火热锅,用鸡油加蒜茸爆香,再倒进大米翻炒到适度,然后加鸡汤煮熟。这种鸡饭多吃不腻。

黄色饭是古时黎族同胞招待舅舅、亲戚或当地头人的美食。现在用来招待贵宾,素有“一家黄饭熟,百家口水流”的赞誉。黄色饭的制做方法是:先将洗净的山兰米倒进锅里,加人适量的水,然后将山上采来的山黄姜、牛大力、土藤根叶等草药切成片,均匀地拌在一起,煮熟后,便成为黎族特有传统风味美食—黄色饭。

解放前,黎族人民生活十分贫困,大米稀少,多以杂粮野菜充饥。少数富裕人家,日吃三餐,烟酒不少。烟叶靠自种,以竹制水烟筒吸抽;酒是糯米酒,靠自家酿制。年纪大的妇女喜嚼槟榔,青年姑娘则是在结婚或喜庆的日子里品尝。黎族人煮饭有特色—用竹筒烤香米饭。制作方法是截成一节一节竹筒,灌进山兰糯米或田糯米,加上水,放在火堆里烧,烧沸后,用树叶塞住筒口继续慢慢翻烧,烧熟后,破开竹筒就是香喷喷的干饭了。用嫩竹筒烤饭,特别芳香可口,故称“香饭”。

、苗族人民的五色饭、竹筒饭等是南坤苗寨风情村招待游客的主食。其中五色饭有红、黄、蓝、白、黑五色,是海南苗族的特色饭。在农历“三月三”民间节庆之时,苗寨家家都要制作。五色饭用独特植物汁液作为天然色素拌在米中,并放进特制的木蒸笼蒸成。色彩鲜艳的五色饭,象征着苗族人民的生活五彩缤纷,其清香可口,是苗族人喜欢的清凉佳食。

(三)特色小吃文化

由于海南移民众多,对饮食文化的接纳也是“五湖四海”。传统小吃,丰富多彩。海口市金龙路的“南北风味一条街”,南宝路的“美食街”,东、西门的“夜宵一条街”,博爱南路小吃街,日夜经营。小吃品种多种多样,价格适宜大众消费水平。

生蚝一般有生吃和烧烤两种,吃生蚝要注意生蚝的新鲜度,新鲜的生蚝呈半透明状,颜色鲜亮,均匀地抹上芥末,然后放进嘴里,鲜嫩可口。不过,不常吃者,却觉得海腥难忍。烧烤的生蚝不一样,蚝壳里放上各种调料,别有风味。

南山是全国著名的长寿区,“寿比南山”是千古流传的吉祥名句。重返自然、返璞归真,渴望健康长寿,是人们的追求。而清淡、味美、特色鲜明的南山素斋,正好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多文空心菜又称总统莱,其味道鲜嫩可口,别具一格一九七二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期间,我国专门从海口空运此菜到北京招待总统而得名。牛眼螺亦称太阳螺,产地临高新盈镇、调楼镇沿海一带。制作方式是红烧带辣,特点是鲜红色泽、口味鲜辣。沙虫产地以马袅、新盈产为主。制作可白灼、可滑烧,特点是爽口清甜。制成沙虫干,是临高特产之一。

文昌民间传说小吃慧米果已有悠久的历史,它的得名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传说300多年前,某村18的岁阿春离别了母亲,在郑成功部下当海军,飘洋过海打楼寇。张大娘思念儿子,每逢中秋佳节,就将儿子在家乡最爱吃的慧米果摆在月光下。那年中秋佳节,张大娘摆出慧米果在月下祷告时,儿子阿春突然回来了,他从白发苍苍的老娘手里接过了“慧米果”。文昌惹米果象征喜庆团聚吉祥幸福甜蜜芬芳丰收欢乐友好情谊。不但自家人吃,还可赠送亲戚和朋友。1959年,总理来文昌县视察时,县政府用慧米果招待,他吃了精制的文昌惹米果后,大为赞赏。

传统小食里有清蒸南宝芋头、葱煮临高小芋头,油膏虾米韭菜饼、临高煎堆、临高粉、毛薯葱蒜油膏。比较起来,海南粉更有特色,海南粉在继承传统的腌制方法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用米粉与十几种色味独特的佐料调制而成,其味比原来鲜美得多。吃海南粉成了海口人夜生活中的一大乐趣。经营海南粉生意的排挡,在海口星罗棋布,颇具名气的,在海秀大道、西门市场、南门市场等场地。

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篇4

旅游业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和风尚,部分旅游业经营者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对当地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旅游文化的建设,造成了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降低了旅游资源的内涵和品位,从而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威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对每个旅游者来说,旅游不仅是观光和享受,也是接受某种文化的熏陶和影响的过程。因此,旅游业必须依靠本国本地的综合环境,通过分析和评价本国本地的文化背景,立足旅游文化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确定旅游文化的主题,如以民俗文化为主、以休闲度假为主、以生态文化为主等等。在此基础上,由政府通过各种管理方法和手段,营造良好的制度文化环境,旅游业能否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科学管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健全制度,科学管理,才有可能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的档次和水平;营造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将净化、美化、绿化、优化、亮化作为建设和衡量标准,建立高雅、优美、充满文化气息的游客接待场所,让旅游者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让旅游者有美好的经历,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环境,安全是旅游者的第一需要,要为旅游者创造一个舒适、安全、放心的文化环境,力争使每一个旅游者高兴而来,平安而归。以及群众的积极配合,营造良好的旅游消费文化环境,以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旅游。

以闻名海内外的深圳华侨城为例,作为旅游产品主体的三大景区(世界之窗、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针对游客的文化和心理需求,从总体布局,到每一座建筑、雕塑、庭园、小径,以至指路牌、路灯柱、小商亭、休息椅、电话亭、垃圾箱、洗手间和花草树木,无不精心设计,精雕细琢。其造型、色彩和竹木草石自然材料的选用,都力求同景区的主体浑然一体。每个小区的背景音乐也随景而异,使游客充分感受到他们是在悉心追求产品的整体和谐与完美,是在潜心营造一种愉悦游客身心的氛围。这种氛围正是高品位的旅游产品不可或缺的。在管理方面,他们以疏导代替防范,充分尊重了游客,创造了宽松、和谐的游览环境,化解了可能出现的纠纷,同时达到了管理的目的。也正是这种氛围启动了游客的自律心理,使他们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这三个景区,已成为深圳市旅游业标志性、支撑性的吸引物,它们不仅有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和深远的生态环境效益,已成为弘扬民族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和增进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

二、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特色旅游文化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垄断性,因为它是长期积淀的结果,所以很难被复制和移植,是旅游目的地发展旅游业的首要依托条件,具有很高的潜在经济价值,而且作为一种文化,它带给游客的印象也是深刻和持久的,能够再次激发旅游动机。但是,国内旅游业的发展有时会出现产品千篇一律,缺少创新,服务缺少品牌和个性的现象,导致行业之间的竞争停留在行业自杀式的价格层面上。我们也会看到,几乎所有的旅游景区都在过度的商业包装下失去了文化的基本内涵;几乎所有的旅游景区都在被规划、改造、修缮而千景一面;几乎所有的景区商店都在卖一样的商品,没有纪念价值,没有收藏意义。没有本地旅游特色,就不会有广阔的旅游市场。那么,如何从挖掘文化内涵出发,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以“民族的、民俗的、民间的”理念为经营导向,以差异化和特色化经营为准则,根据自身的旅游资源条件,研究确定主打市场和主打品牌,用典型、生动、形象的形式去展现文化,将最能体现旅游资源特色的东西展示出来,才是改变这种现状的最好方法。

从被世界旅游评估中心授予“世界杰出旅游服务品牌”称号的河南省焦作市,到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了“浪漫之都”旅游城市品牌和43个类别的“浪漫之都”系列产品商标的大连市,这两个城市取得的成功都充分证明了突出产品特色,打造出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精品,能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例如云南省以风情各异的民族民俗文化、颇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以及丰富多彩的休闲文化,塑造了与众不同的文化旅游品牌,使云南省的旅游业保持了良好、平稳的发展势头,2006年全年接待海外旅游者达到181.02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达到7721.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499.78亿元。又如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全国旅游主题定为“2006中国乡村游”,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围绕这一主题,“十一”黄金周期间,南京市各郊县、景点推出15个特色乡村游基地。使“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学农家活、享农家乐”和亲近自然,享受蔬果采摘之乐的乡村旅游景区成为了“十一”的热点,游客可充分体验和享受田园风光并享受垂钓、骑马、种树、采摘新鲜果蔬、品特色农家菜等活动带来的乐趣。这种旅游活动由于特色鲜明而受到旅游者的格外青睐,报名参团的游客络绎不绝,平均每天客流量逾1万人次。

三、用文化来指导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开发

发展旅游业必须重视当地的文化传统和地方特色,注重文化的传承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开发不仅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更重要的是坚持旅游文化的指导作用。在坚持合理开发与及时保护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基础上,努力找出旅游地文化的历史特色、人物特色、时代特色、艺术特色、习俗特色,兴建一些标志性文化设施,充分发挥当地文化的精华,以多种形式办博物馆,修缮历史街区、村落、文物古迹,注意城市建设的艺术性。同时强化文化部门与旅游部门的相互合作、优势互补,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各种方式参与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开发、利用和经营,形成不同品位、内涵、档次,适合各类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在把旅游资源开发为旅游产品的过程中,无论是设计者、开发者,还是经营者、管理者,都应该首先是一个文化人,一个艺术家,有一颗弘扬优秀文化之心,有一种发现美,创造美的审美心态,站在文化的角度来开发旅游资源,浓郁的文化氛围,就会从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品位自然会得到提升。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自传入我国以来就和旅游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无论是有形的佛教文化遗产,抑或是无形的佛教文化遗产,都成为吸引成千上万游客的重要旅游资源。佛教体验式旅游也伴随着这股潮流应运而生,其主要特点是游人亲身体验佛教出家弟子的日常生活、功课以及佛家戒律与清规等,从而感受佛教独特的生活、文化氛围。游客在佛教圣地,可以参与做法事、学习佛教礼仪、研习佛教等活动。在这种旅游活动过程当中,游客吃斋念佛,住僧舍式的旅馆,听晨钟暮鼓、经声喃喃,再加上所购配套佛教旅游商品,使游客在一种肃穆崇敬的心态中,摒弃杂念,忘却烦恼,达到一种心灵的松弛与净化。还有的名山推出富有神话色彩的“祭天文化旅游”,有的城市和景区推出了科学考察旅游、古文化旅游、修学旅游、书法旅游、烹饪旅游、中医康复旅游等等,都体现了文化对旅游资源开发的指导作用,体现了旅游向更高的精神文化消费层次发展的趋势。

四、以文化为手段经营管理旅游企业,加强对旅游企业文化的建设

世界旅游组织曾提出:“高质量的服务,高质量的员工,高质量的旅游”。高品位景点和高水平经营管理所带来的高质量的旅游服务,归根到底是高素质的人员所创造的。从有形的旅游物质产品、到无形的旅游服务产品;从景点景区的景观产品、旅行社的线路产品,到度假村、酒店酒家的餐饮、客房和康乐产品,从设计开发到营销推广,都需要有文化内涵、个性,才能具文化品位,形成文化核心竞争力。因此,各个旅游企业必须通过塑造独特而富有魅力的企业文化来吸引人才,提升员工素质,增强凝聚力,依靠全体员工发展企业,从而达到提升企业、品牌吸引力,更好的满足不同顾客的不同需求,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以文化为手段经营管理旅游企业,要尤为注意企业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三个方面的建设:第一,物质文化的建设,它主要包含的要素有企业名称、企业标识,企业象征物、纪念品,各种用于宣传的资料以及员工衣着等等。通过这些内容,消费者会对旅游企业产生一个直观地认识和印象,并由此来判断和选择该企业的产品。因此,简洁而易记的名称,独特的标识和纪念品,丰富翔实的资料等等,会给所有的消费者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并且带来亲切、舒适、温馨的感觉。第二,精神文化的建设,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凝聚全体职工的主要精神力量。它需要长期的培养过程。旅游企业精神文化的建设,其重点就是“以人为本”,要本着“员工第一,顾客至上”的理念,以人为中心,尊重员工、关心员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加强团队和协作精神。同时,要注意对企业形象的建设。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个性化的表现,比如该企业是倾向于守成,还是追求创新?是领导独裁型,还是职工民主型?是以商品廉价占领市场,还是以商品优质赢得人心?这都会在社会上留下该企业的独特形象。好的企业形象至少应具备三条特征:鲜明的企业个性;重视对社会的责任;关心和尊重职工,重视企业内部的民主管理。第三,行为文化的建设。旅游产品的无形性决定了旅游企业行为文化建设应当首先注重企业的行为规范,包括企业内部每个成员都必须遵照执行的行动准则和企业自身应当以诚信为本,以德为先,讲求职业道德,反对欺诈顾客行为,弘扬文明经商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同时也应注重人际关系的规范和企业公共关系的规范,即再考虑企业自身利益的同时,要兼顾游客和公众利益以及社会效益,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总之,无所不在的企业文化,能够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逐渐陶冶和提高员工素质,使旅游企业自律性不断增强。

以深圳华侨城民俗文化村为例,民俗村内有很多少数民族员工,针对这些少数民族员工,企业根据民族员工的特点,制定了“真诚爱护,加强教育,善于引导,严格管理”的方针。用工制度对少数民族实行倾斜,取消试用期。生活上充分尊重民族习俗,为伊斯兰教信仰者办清真食堂,为他们举办自己的民族节日活动,此外还有生日晚会、卡拉OK比赛、图书阅览室等。使许多少数民族员工感觉到在这里工作好像进了学校,能学到许多东西,大大促进了他们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提升。

作为科学文化交流的纽带,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有效途径,旅游业推动着国际国内文化的交流,而文化作为现代旅游业的灵魂,能对旅游者产生持久的吸引力。纵观当今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正在由“观光时代”和“休假时代”转向“文化游乐时代”和“旅游文化时代”。中国要完成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转变,就需要以文化来提升旅游的品位,赋予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文化内涵,营造旅游企业文化氛围,使我国的旅游业以崭新的、独特的文化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篇5

一、个案调查:河北省沙河市乡村旅游文化的现状

文化是旅游者产生乡村旅游动机的重要因素,人们除了渴望在旅游中得到感观及心理的愉悦之外,还希望学习到一些在自己居住地所未见未闻的知识[1]。对河北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研究,要深入挖掘散布于河北省各地的乡村旅游景区的文化遗址、文化传统等内涵,从而做到“精”“深”和“广”“博”相结合,提升景区的文化品位,带动景区经济发展。沙河市旅游资源丰富,风光秀美,文化资源厚重,共拥有旅游资源单体220个,其中特品级和优秀级旅游资源单体24个。目前形成了以“百里画廊”为主轴的旅游观光带,以中国传统古村落为依托的乡村田园旅游观光群,以3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为支撑的农业观光休闲区,以“中国玻璃城”为引领的宜居宜游生态新城,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文化体验观光游,逐步构建起了富有沙河特色的全域旅游新格局。其中栾卸银杏风景区属于后发优势,利用当地的自然山川、植被和历史遗迹开展生态休闲、健康颐养游。河北恒利乡村旅游开发项目(栾卸银杏风景区)2016年3月获批建设,项目占地7420亩,主要为家庭农场建设、产业观光园建设、休闲设施建设及路网建设。其中新建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该项目主要以旅游开发为主旨,以生态旅游为主体,是集休闲、养生、文化为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观光园。园内建设四区一带,分别是:四季观光区、水景颐养区、躬耕体验区、综合服务区及文化产业带,形成“一村”“二田”“三谷”“四园”。目前已建成万亩银杏林、菊花园和红叶谷等,在原来的旧式水渠上铺设近十公里的“文化长廊”。目前尚处于观光游的初级阶段,相关的文化景观还没有开始建设。因此,“文化长廊”的建设成为提升景区品质的重要抓手。通过调研发现,乡村现有的可供挖掘的文化资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静态的,自然状态下呈现出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地方建筑、自然风光、文化遗址等;一类是动态的传统工艺,可以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的,如饮食、歌舞、手工艺等。文化因素渗透在乡村旅游活动的各个方面,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内涵,可以吸引和激发起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满足人们对科学、史学、文学、艺术和社会学等方面的不同需求。但是这些文化的发展程度不一,良莠不齐,对景区的提升作用也或大或小。

二、原因分析:乡村旅游文化挖掘不足的原因

散落在河北省各地的乡村旅游目前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支柱,他们在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农村环境,促进现代农业转型方面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但对于乡村文化传统的挖掘十分不够,正如一位学者所言:“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片面追求旅游业的经济效益,旅游的文化熏陶功能被忽视了。”[2]如何充分发挥文化的带动作用,需要首先找出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所在。(一)资金投入不足,文化设施建设滞后。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周期长,见效慢,所需前期投入较多。乡村旅游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三种途径,一是自筹经费。依靠原有产业的收入来开发新的旅游项目。这就对村落原有经济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否则的话很难拿出钱来投资旅游。而目前中国乡村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型期,新型农业合作社刚刚处于起步阶段,故而经济投入有限,所以常常是在原有农业经济和设施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就开始接待游客,这就势必造成与文化相关的设施建设滞后。二是政府拨款。政府拨款不是按照人口数或者村落数等平均分配的方式来进行,而是以“申请+项目”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不仅对景区的前期建设要求较高,而且引入了竞争机制,对于处于乡村旅游发展初期的景区建设十分不利。三是社会资金。由于社会资金来源多、稳定性差,很多时候难以和乡村旅游文化发展的长期性相适应。资金是乡村旅游建设前期发展阶段必不可少的投入,资金不足导致一些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迟缓,已经开始发展的项目亦无暇顾及文化建设。(二)文化意识淡薄,重视不够。景区的建设离不开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带头人多数为乡村的党支部书记或者村委会主任。由于村级组织不是政府的一级组织,而只是村民自治组织,产生方式由全体村民大会从本村居民中选举产生。部分景区建设的领导者本身的文化素质不高,没有意识到文化在景区建设中的作用,重视硬件建设,忽略软件建设,对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认识不足,对其核心特征和基本依托点———乡土性的认识不足,缺少统一的设计、规划。(三)人才缺乏,农村难以留住人才。乡村旅游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文化建设,应该依托专业的人才,具备一定学识之人,可是当前中国,农村留不住人才,这也是制约景区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一方面,城市的大学毕业生首选留在大城市,哪怕是出生在农村的大学生一般也不想再回到农村。另一方面,国家政策的照顾不足。“大学生村官”制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人才匮乏的问题,但一届村官的期限为2~3年,到期后很多大学生会离开农村另谋出路,农村只是他们短暂停留的场所,极易使政策执行不连贯,朝令夕改。“三支一扶”所涵盖的区域有限,多数是较为贫困的地区,且其所分布的行业集中在教育、医疗等,这样的地区往往经济发展落后,难以有基础发展旅游业。文化的挖掘是一个系统而集中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往往是综合起作用,成为制约乡村旅游文化传统挖掘的原因所在。

三、解决对策:进一步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措施和建议

乡村旅游是多项因素的综合体,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要因地制宜,打造出特色,所以发展景区,需要文化先行。一方面是自然的田园风光,一方面是社会的、历史的民俗文化,二者要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体现出来,这个环境往往是在自然田园风光之中,同时又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硬件设备等基础设施,把这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特色,突出生态、文化和趣味,从而吸引游客。因为文化是任何一种旅游形式发展的内在起因和持久动力,缺乏文化内涵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根据现有情况,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一)构建“三位一体”的人才体系。乡村旅游要给游客一种与众不同的体验,实现身、心、灵的统一,这就离不开人才的作用。既需要熟知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或专业规划设计人才,负责对景区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或整体规划;又需要熟知当地情况的建设者,协调景区建设,使文化软实力建设和硬件建设相配合;也离不开对当地文化较为熟悉的人,主要是当地村民。这三类人才分工合作,搭建“三位一体”的人才体系,从而在不同的层面上发挥作用。首先,聘请相关的专家、学者提供智力支持。中国文化的精髓集中在儒释道的精神中,以儒为主,释、道为辅,从唐宋以来逐渐成为了整个社会发展的一种思想倾向,并且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中国人潜意识中存在的民族精神。乡村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在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和农耕社会、聚族而居的历史渊源相联系的,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另一种呈现方式,和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精神、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文化渊源结合,凝练文化的优点和特长。对其进行挖掘,除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外,更多的是要唤起一种文化的共鸣,使游客在体验的过程中能够得到认同,感受到思维方式中的文化根基所在,满足文化寻根的心理需求。深入到游客的思想意识当中,必然会获得与众不同的体验,在旅游的过程中流连忘返。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背景进行分析,凝练出几种不同的文化模式,进一步将这种文化模式反馈,用于指导各景区建设,从而为河北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一定的智力参考和实践依据。其次,在政策和体制上进一步创新,吸引更多的人才回到农村。景区的建设尤其是文化内涵的挖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并且要保持稳定,在现有条件下,在人才政策上要形成长效机制,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把农村建设作为其发挥聪明才智的选择之一,让回到农村的大学生能够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在工资待遇、津贴福利等方面都要有所体现。同时,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建立相应的配套设施,为大学生在农村的长期发展做好基础性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留住人才,让更多的有才之人投身到农村的建设中去。最后,加强文化景观的保护,发挥当地农民的主体作用。旅游文化的保持也是一项较为重要且基础性的工作,要有长远的眼光,重视已经建成的文化景观设施。重视对游客的引导,游览的过程要注重保护。要加强村民的素质教育,激发当地居民对所在地方文化的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树立起文化景观保护意识,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受益,保障旅游发展的长期目标。发挥乡村旅游地村民的主体作用。一方面他们本身的淳朴以及对当地风土人情的熟悉是开发旅游的基础,另一方面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和文化水平,以使在接待游客时能够顺利“对话”,而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的作用必不可少,教育的发展提升了当地人的基本素质,改变了他们的精神面貌,间接促进了旅游文化的发展。(二)和地域特点结合,形成品牌效应。文化的发展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对本地特色进行深入挖掘。乡村旅游景观是乡村文化的载体,可以认为乡村旅游的本质属性就是具有民族性、历史性和地域性的乡村文化[3]。河北省位于华北地区,从空间的角度看,加强对反映农耕文化特点的物品、民居、民俗、民间艺术等的保护,探究乡村文化传承的新方式,保持和营造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氛围。从历史延续来看,有封建时期的建筑、革命老区、新兴景区,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从时间的角度看,文化和节令、民俗相关联,结合本地的文化传统,利用特定的时间段展示文化内涵。从人物的角度看,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历史名人、事件相联系,要有特色和亮点,满足游客的需求,吸引游客做深度游。传承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生活方式、思维特点、价值观念等,从而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利用本地区原有的遗址遗迹、耕地、水源、建筑等,因地制宜体现出具有不同地域特点的农耕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等,打造出特色,形成品牌。将传统文化优势打造成乡村旅游产业优势,走文化品牌之路,以特色文化提升乡村旅游含金量,走体验经济之路。(三)根据文化的不同属性,探寻不同的方式传承文化。文化具有不同的呈现方式,相对应的传承方式也不同。对于一些静态的文化,要用与之相适应的方式展现出来;对于一些动态的文化,可以让游客亲身体验的方式来获取。在传承的同时还要做好文化的保护工作,申请一些部级、省级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一些濒临灭亡的文化,要做好传承、保护工作。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做好文化的复制和保护工作,从而更好地为景区服务。对本土文化的研究和认知,找准定位,彰显特色,深挖历史文化内涵,使得蕴含在山水、村镇、民居、民俗中的文化积淀、文化遗存、文化信息“活化”起来,成为吸引游客、感染游客的亮点。充分挖掘民间历史文化,整体性开发民俗、饮食、建筑和村落等。在深挖历史文化内涵的同时,还应紧跟时代的发展变化和旅游者新的追求,不断注入现代文化元素,既为彰显历史文化特色服务,又使得乡村旅游更加丰富多彩[4]。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概括出不同的文化类型,诸如田园景观文化、农耕文化、民居建筑文化、节庆文化、饮食文化、民俗风情文化、家庭生活文化、乡村艺术文化等旅游资源类型。文化建设和发展是把物质文化通过制度文化上升为精神文化,必须要依靠当地的物质基础,建立在自身特色的基础上,所以通过设计产品、规范管理、服务让旅游者体验和感受到知识文化。因此,挖掘景区的文化内涵也应该因地制宜,在现有条件下,在合理规划的引领下,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突出儒释道的精神内涵,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打造高品质的乡村旅游文化。将乡村文化的建设、保护和传承与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的综合效益,从而打造出河北省乡村旅游的文化品牌,提升河北省在全国旅游业中的地位,重塑河北形象。

参考文献:

[1]刘红艳.关于乡村旅游内涵之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5-18.

[2]夏林根.小议“和谐旅游”[J].旅游学刊,2005(5):8-9.

[3]赛江涛,乌恩.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界定[J].河北林果研究,2006(9):11-17.

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篇6

翻译界对于旅游文化翻译的探讨历来不绝于耳,比如探讨旅游翻译技巧、存在的问题等。同时,学界关于翻译教学的讨论也是由来已久。文化与语言的密切关系,已成为大家的共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深深地植根于语言。不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就不可能掌握所学的语言。[1]但是翻译教学与旅游文化的传播似乎一直被认为是两个互不相干、各自独立的学科,两者没有得到很好的结合。同样,温州的旅游文化及其闻名全国的秀美山水在国际上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如果要得到更好的传播与发扬,翻译便是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但翻译教学对于旅游文化传播的促进作用,尚未引起重视,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翻译教学与旅游文化传播的社会功能的结合值得进一步研究。翻译教学是高等院校英语或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温州本土也有多所高等院校。有些院校的翻译课程教学中,传统的翻译课程教学模式中的翻译内容是为翻译理论而设定的,服务于翻译教学,而非服务于实际社会文化生活。对温州本土高校的翻译课程教师或者学者来说,翻译教学与温州旅游文化的关系一直是一个被忽视的领域。温州旅游文化传播与翻译课程教学的联系性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因此探讨翻译教学与促进温州本土旅游文化的传播的应用研究,即将翻译教学与温州本土旅游文化的传播这一社会功能相结合,具有诸多意义。

1.将温州本土旅游文化作为翻译教学的内容,向学生提供了最直观、最真实的翻译素材。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挖掘本土旅游文化内容,使之与翻译教学相辅相成。这些真实项目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实现了“工学结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赋予翻译教学一定的历史使命与责任。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社会。翻译教学中师生如果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其教学也将更趋针对性与实用性,能更好地实现社会功能,达到为社会服务的目的。

3.更好地促进温州旅游文化的高质高效传播。目前旅游市场的翻译质量良莠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温州的城市形象,也影响了温州旅游文化的推广与传播。高校翻译教学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有目的分阶段地翻译温州旅游文化内容。有了足够的人员、时间,再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与修改,翻译质量才有保证,才能更好更有效果地促进旅游文化的传播。只有本着“服务于社会”的理念,教学与现实才能紧密结合,相辅相成。

二、温州旅游文化翻译与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

(一)温州旅游文化翻译现状

温州山清水秀,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旅游度假胜地。其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部级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有雁荡山、楠溪江、南麂、乌岩岭4个;省级风景、保护、旅游度假区有仙岩、洞头、百丈漈、瑶溪、滨海———玉苍山、泽雅、寨寮溪、瓯江、氡泉9个;市级风景区有天柱、南雁门、桐溪、茶山、岷岗、圣井、铜盘山、赤岩山8个。有森林公园9个,县级风景名胜区5个。风景旅游区密度大、种类多、品位高、特色鲜明,集山、江、海、岛、湖、泉之大成。各个旅游景点英语译文涉及景点介绍、名人故居、导游词、标识、公示语等。外国游客来温州旅游极其需要英语译文的帮助。但目前温州各旅游景点的英语译文覆盖率各不相同,若仔细查看,许多景点的英语译文往往不尽如人意。一些热门景点英语译文比较完善,包括景点介绍和标识等。但有些景点,根本没有英语译文或译文很不规范,存在众多语法错误或译文语言不符合英语表达方式;有些景点译文不完善,只有部分内容有译文,或标识缺少译文。这些问题都会给外国游客造成诸多不便,不利于外国游客了解景点和进行游玩,也不利于旅游文化向外传播。

(二)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

传统的翻译课程教学中,教师将翻译技巧的学习按项目内容或技巧内容进行分类分项,然后辅助以翻译实例。教师在介绍翻译知识、理论、技巧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翻译实践,而翻译实践内容涉及文学、商务、旅游等各个小项目。但是这些内容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或较为零散,或只有短小段落,或没有连续性,各项内容之间彼此没有联系,缺少整体性规划。这些翻译内容是为翻译理论而设定,服务于翻译教学的,而非服务于实际社会文化生活。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中,旅游文化只是教学内容中一个极其微小的部分,学校与教师都没有将旅游文化传播视为自己的使命。这种传统模式可能只针对学生的翻译能力训练,对社会的发展并无益处,因此与现实脱节的教学与社会功能相结合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笔者也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从区域特色角度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将社会经济文化情况融入教学,将课堂学习内容与社会经济文化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能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结合地域特色进行课程建设,旨在结合地方产业和经济,更好地实现工学结合,更好地培养“学以致用”的有用人才,真正实现教学为社会服务的目标。[2]除了翻译教学,在许多院校的专业整体规划中,文化传播一直是一个没有引起重视的领域。有人曾说温州是文化的沙漠,其实不然。温州本土的文化资料非常丰富,它们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视野。在人们的生活、学习中,如果不重视、不宣传,那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而成为历史。因此,在学校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从意识形态上树立起发扬传统、传播文化的观念,并在教与学中开展实际行动,对于保护传统文化将有极大的帮助。

三、以温州为例

探讨基于本土旅游文化传播的翻译教学模式翻译教学对本土旅游文化传播的促进作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下面以温州为例进行探讨。旅游文化传播与翻译教学相结合,最常见的模式包括学期翻译课程教学内容和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这两大块,具体如下:

1.高职翻译课程教学中,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时,不再是零散地选择小部分旅游文化内容作为翻译实例,而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详细规划,将庞大的温州旅游文化内容分成若干个小项目,融入翻译教学的各个章节,进行翻译实践。有了足够的人员、时间,再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与修改,翻译质量才有保证,才能更好更有效地促进旅游文化的传播。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商务英语翻译教学通常分为如名片、标识、商标、广告、组织机构、商业信函、公司介绍、产品说明、城市信息、文化产业信息翻译等章节进行教学。任课教师本着“促进旅游文化传播”的理念,在教学整体设计时,进行合理规划,采用项目化教学。课程项目化立足职业岗位要求,把现实职业领域的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等实际工作内容和过程作为课程的核心,把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主体内容,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3]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将温州旅游文化的内容融入名片、标识、商标、广告、组织机构、商业信函、公司介绍、产品说明、城市信息、文化产业等教学项目,并分别在这些项目中设计旅游文化翻译内容,如导游名片、温州景点标识、温州知名旅游产品商标、景点宣传广告、旅游产品广告、温州旅游局介绍、拓展旅游项目及线路等信函、知名旅游公司介绍、温州知名旅游产品宣传资料、温州下属各市县基本信息;经济发展概况;温州知名景点介绍、饮食文化(温州名菜、小吃、农家乐);传统文化(风俗民情、四大名瓯、温州历史、典故等)。教师在安排以上教学内容时,并不是将这些内容作为唯一的材料,而是将这些材料与其他翻译材料并重,或侧重以上旅游文化材料。教学方法可采取案例教学法、翻译工作坊等。在翻译工作坊(WORKSHOP)模式中,教师先对某项任务进行简略的说明与讲解,然后将班级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就是一个独立的WORKSHOP。小组成员要在共同的努力之后,再经过讨论、小组校稿才能完成翻译任务。此外,讨论结束后,每个WORKSHOP派一名代表向全班讲解自己小组的作品。最后教师要对每个WORK-SHOP的作品进行点评与分析。[4]在这样的翻译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来说,不仅仅是翻译能力得到了锻炼,更重要的是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们的文化意识得到增强,帮助他们尊重传统,了解传统,这对于旅游文化的传播是极其重要的。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瓯剧为例,教师借“瓯剧进校园”活动的契机,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瓯剧简介等文化知识翻译,既锻炼了学生的翻译能力,同时又加深了学生对这一传统文化的了解,达到了旅游文化传播的目的。

2.英语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也是促进旅游文化传播的一个极佳途径。毕业设计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次锻炼与考查。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任务。因此,教师的项目设计极其重要。随着论文撰写逐渐淡出毕业设计的舞台,越来越多的真实项目成为学生毕业设计的主打任务。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丁金昌院长也曾在文章中提出“温州特色高职教育”的理念,在高职教育中体现温州的人文精神。[5]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选择以下有关本土旅游文化方面的内容作为毕业设计。每个小组6~8人,分工明确,将大任务分解成若干小任务分组合作,在其过程中又可以进行互改互译互评的合作,以达到更佳的质量。可以设计以下项目:项目一:考虑学生的语言能力水平,整合温州市常见旅游文化的资料并进行编辑,分成各个小项目,包括温州名人故居翻译、温州民间故事翻译、温州旅游小册子翻译、温州市鹿城区旅游景点翻译、温州景点标识语纠错与翻译、温州著名景点导游词的翻译、洞头旅游翻译,并将这些小项目分配给不同小组进行翻译,其具体内容包括介绍温州名人、文化推广;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旅游景点概况、线路、住宿、便民信息;温州市鹿城区知名景点;景点标识语纠错与改进;著名景点简介;洞头景点介绍和旅游推广。经过整个英语专业毕业生团队的毕业设计,所有的小任务综合起来,就是一个关于温州整体旅游文化翻译的大项目,非常可观。项目二:经过调查,选择某一旅游文化翻译情况不甚理想的区域。以温州市龙湾区的旅游文化翻译为例。温州市龙湾区风景秀美,是山水温州的典型代表。但是在旅游文化推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龙湾各个风景区的英译状况不太理想。众多景点完全没有英语译文。一些已有的景点翻译或旅游小册子或农家乐译文错误较多,有待改进。经过龙湾旅游局协商,根据实际需要,选取一些旅游文化信息进行整理与翻译,帮助其传播与推广,可以设计各个小项目,包括龙湾概况、龙湾农家乐、灵昆旅游、天柱寺风景区、百家尖风景区、瑶溪风景名胜区、永昌堡,具体内容包括龙湾地理位置、气候、行政区域、经济、文化概况翻译;农家乐推广内容、具体商家、小册子;灵昆地理位置、景点、传说翻译;概况、主要景点、传说、名人翻译;永昌堡概况、历史等。对温州市龙湾区的旅游文化资料进行翻译时,将以上内容分成若干个小项目,学生分组完成,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互改,互评,最后再经教师修订。这样翻译质量才更有保证。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多项能力如翻译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也得到提高。

四、结语

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篇7

[论文摘要]地域文化资源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的优势决定旅游竞争力。齐齐哈尔的地形地貌、人文历史独特,构成了古朴、原始、神奇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其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构建具有传承性、独特性、创新性的旅游文化,全面打造文化鹤城,使地域文化与旅游文化共同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策动力。

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域的地理、历史、经济、社会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地方特点的文化。齐齐哈尔市建城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在历史长河里形成了多元的地域文化、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催生了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已经成为全国有名的绿色食品之都、装备工业基地、生态旅游之乡和历史文化名城,赢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等称号。当前,如何充分发挥我市地域文化优势,打造齐齐哈尔旅游文化品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地域文化内涵是塑造旅游文化的灵魂

在本地文化资源中,选择那些能吸引人的眼球的要素,开发出有说头、有听头、有看头、有玩头的旅游产品,提供有独特体验、有新鲜感受、有无尽回味的旅游服务,已经成为当今旅游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齐齐哈尔的地形地貌、人文历史独特,构成了古朴、原始、神奇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

一是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我市拥有世界闻名的扎龙部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扎龙湿地是首批被国家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的,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数以百万的游客。河流漫溢,苇草丛生,湖泊星罗棋布,是鸟类栖息繁衍的天然乐园。据统计,扎龙自然保护区有各种禽鸟296种。其中尤以鹤类居多而文明于世,世界上现有鹤类15种,在扎龙就可见14种鹤。我国有野生鹤9种,扎龙就有野生鹤6种。世界最珍贵的丹顶鹤不足2000只,扎龙就有400多只。因此,齐齐哈尔成为驰名中外的“鹤乡”。鹤文化已经成为我市的特色品牌,写鹤、画鹤、吟鹤、摄鹤蔚成风气,观鹤成为著名旅游品牌。一曲感人至深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就是歌颂为寻找走失的丹顶鹤而献身的我市姑娘徐秀娟。扎龙驯养的丹顶鹤曾在澳门、黄鹤楼放飞表演,独特、鲜明的鹤文化正在提升我市知名度和竞争力。此外,齐齐哈尔四季分明,沃野千里,空气清新,全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达到326天。境内的“一江九河”未受污染,绿色农业旅游资源丰富。全市有14个中国特产之乡,获得绿色食品标识120个,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特色鲜明。首批部级梅里斯绿色观光农业园等就是生态休闲旅游的代表。风光旖旎的明月岛、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东北最大的城市公园龙沙公园、穿城而过宛若晶莹剔透的城市项链劳动湖等构成了鹤城旅游文化的精彩华章。区位上,齐齐哈尔是我省西部与内蒙古东北部旅游的中心城市,有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观鹤节,鹤翔人舞,共同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齐齐哈尔的大湿地与大庆的大油田、五大连池的大火山、黑河的大界江、呼伦贝尔的大草原共同构成了生态旅游精品线路,成为中国十大完美旅游线路之首。

二是工业文化旅游资源气势恢宏。齐齐哈尔是重要的装备工业基地,为我国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象马恒昌小组那样的产业工人在创造物质财富同时,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里有被总理誉为“国宝”的中国一重集团、“掌上明珠”的北满特钢集团。有亲自选址,为国防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华安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以及和平厂、建华厂等三大军工企业。有亚洲最大的铁路货车生产企业齐车集团,有全国机床行业“十八罗汉”的第一和第二机床厂,已有三家企业已经成为部级工业旅游示范点。

三是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凝重厚远。齐齐哈尔城始建于1125年,1954年前曾作为黑龙江省省城达255年之久,是我省历史文化名城。有曾被写入历史教科书的昂昂溪文化和被学者称之为“北方半坡”的滕家岗文化遗址、有一千多年历史的辽金塔子城遗址、有中国最北的“金长城”遗址、金代蒲峪路遗址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有建于1695年的黑龙江将军府旧址,曾居住过萨布素和寿山等68位将军。有民国黑龙江省最早的行政机构黑龙江督军署旧址,有吕氏旧居等流人故居。有马占山将军打响全国武装抗日第一枪的江桥抗战遗址。可以说,完全可以打造成一条北疆历史文化游的精品线路。

四是民族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异彩纷呈。齐齐哈尔有达斡尔族、鄂温克族、蒙古族等35个少数民族,蕴藏着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多宗教构成了丰富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有我国大陆唯一的五教道德院,有建于1939年东北著名的佛教圣地大乘寺,有建于1684年的全国重要文物保护单位、我省最大规模的卜奎清真寺,有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圣弥勒尔教堂等。这些建筑流光溢彩,无论是在设计、彩绘、建筑、造型和布局等都极具体现其科学、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艺术价值。

五是关东文化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我市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届的中国齐齐哈尔关东文化旅游节,紧紧围绕冰雪文化、雪鹤文化、民俗文化等开展旅游文化活动,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旅游节庆活动之一。挖掘和弘扬生生不息、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闯关东”精神的内涵,为重振齐齐哈尔老工业基地雄风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赋予了新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我市至今尚有山东村、山东屯的文化遗存,全市有七成以上人口是关内移民的后裔,生活和生产方式仍有关内习俗。电视剧《闯关东》就多次提及齐齐哈尔。全国闻名的甘南兴十四村就是典型的山东移民村,它已经成为我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部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村。我市历史悠久的冰雪游园开全国的先河,自1963年首届开办,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二十八届。冰浇艺术在全国更是堪称一绝,冰雕玲珑、雪雕奇伟、冰灯璀璨已成为旅游亮点,深受中外游客的欢迎。

地域文化的优势决定旅游文化的特色,旅游文化的灵魂存于地域文化的内涵。因此,齐齐哈尔要依托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资源,开掘其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建设具有传承性、独特性、创新性的旅游文化,全面打造文化鹤城,让文化发展与旅游发展真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策动力。

二、依托地域文化生产力提升旅游文化竞争力

地域文化资源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的优势决定旅游竞争力的强弱,我们要依托地域文化优势提升旅游文化的竞争力。

一是结合地域文化品位定位旅游文化特色。根据我市地域文化的特点和景观分布及自然资源现状,可以开发建设昂昂溪文化旅游、辽金文化旅游、红色文化旅游、民族风情文化旅游、历史建筑文化旅游、工业文化旅游、生态文化旅游、农业观光文化旅游、都市观光旅游九大系列旅游产品。鹤文化研究也要进一步挖掘内涵,以鹤文化与关东文化的表现形式,逐步形成齐齐哈尔的文化品牌。

二是提炼地域文化精髓包装旅游文化形象。要根据齐齐哈尔地域资源特点,挖掘、开发并创造出自己的个性化产品,力求与众不同。目前,我市已经形成夏秋有绿博会、观鹤节、小交会、和平节,冬春有关东文化旅游节、冰雪节等,构成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旅游文化格局。同时,还要充分利用齐齐哈尔文化艺术品广场等作为展示和推介艺术作品和旅游产品的平台。

三是突出地域文化特点塑造旅游文化精品。当前,齐齐哈尔市的旅游业对文化的继承、传播和交流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必须在认真研究、深入探讨的基础上,确立目标、塑造形象,加强旅游文化建设,提升旅游文化内涵,注意研究旅游与文化的有机结合,体现旅游景区、旅游管理、旅游商品、旅游服务和旅游促销的文化性。

三、以地域文化优势推动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文化的交流和相融趋势明显。保持和发展民族文化特性,并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转化为适应现代经济需求的旅游文化产品,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要促进旅游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解决人文资源开发滞后于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旅游业是一项经济、文化兼承的产业,随着经济文化的互动和广泛交流得到快速的发展,加强我市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和品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深入挖掘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按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的定位,突出生态特色,要大力实施地域文化发展战略,打造我市独特的旅游文化品牌。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和自然、人文、社会环境相适应,开发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的新兴旅游文化产业,以特色创名牌,以优势争市场,把特有的地域文化融于旅游产品、旅游管理、旅游服务、旅游营销之中。要依托我市多姿多彩的文化资源,深度开发和挖掘其人文价值、美学价值,加快建设民族文化旅游。同时要注重把发展文化产业和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要确立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形成多元化投入、多种形式共同发展的格局。坚持用市场的眼光看待地域文化资源,用市场的方式配置地域文化资源,用市场的机制开发地域文化资源。我市旅游产品档次低、品种少、地域文化特色不突出,旅游文化企业总体上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充分考虑发挥地域文化优势,紧紧围绕打造旅游文化品牌的发展思路,制定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其次要注重培养乡土文化人才。牢固树立文化人才资源是第一文化资源的观念。乡土人才是最为宝贵的财富,鼓励和引导他们创作出更多的文化艺术作品,打造出更多的文化艺术精品,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品。要延长旅游文化产业链条。旅游文化产业是综合性产业,市场空间大,社会效益大,最为直接的就是能够带来就业岗位的增加,相关产业收入的提高。这就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配合、相互协作,深层次地研究、挖掘、整理、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作为重要内容。比如以达斡尔族为代表的北方少数民族艺术表演、文化展览等,开发各类衍生文化产品,形成高效益的文化产业链。

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篇8

1.文化和旅游的概念

文化是什么?由于其语意的丰富性,多年来一直是文化学者、人类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考古学家说不清、道不明的一个问题。美国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回顾》中列举了欧美对文化的一百六十多种定义。就西方而言,基本能够达成共识的,在最宽泛的意义上,文化指特定民族的生活方式。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BurnettTylor)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就对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义上说,在不同社会中的文化条件是一个适于对人类思想和活动法则进行研究的主题。”(引自马文·哈里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顾建光、高云霞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6页)它将文化定义为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体,包括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提供道德的和理智的规范。它是学习而得的行为方式,并非源于生物学,而且为社会成员所共有。文化作为信息、知识和工具的载体,它是社会生活环境的映照。文化作为制序(institution)、器物与精神产品,它给予我们以历史感、自豪感,据此我们理解人的生命存在、意义和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文化作为人类认知世界和认知自身的符号系统,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切成果。

“旅游”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沈约的《悲哉行》一诗:“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从沈诗中看,旅游在当时已含有外出旅行游览的意思了。从字面上理解,旅游是指人在空间中有目的的活动,到异地他乡去旅行游览。远古时代,人们为了争取最佳生存空间,采取了种种方式,其中就包括旅游。人们在崇拜远方的心理的驱使下,怀着对异地的憧憬,不知不觉迈出了旅游的第一步,从此一发不可收。近现代意义的旅游,始于十九世纪中叶。从此,人类的旅游活动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旅游业逐渐成为一项新兴产业得到蓬勃发展。旅游,作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旅游和文化的关系

2.1民族文化关系着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业内人士都清楚,旅游的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体现着对文化的应用、旅游产品的品位,反映了策划、规划、开发者对文化的理解。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旅游产品才更具有生命力。这个基本规律对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更是表现得极为突出和典型,例如:西双版纳的傣族泼水节、杨丽萍的原生态大型歌舞《云南印象》等,都是对民族文化充分理解和挖掘运用的典型。

2.2旅游和文化密不可分。

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始终蕴含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魅力。综观旅游发展史,虽然各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但在本质上却有许多共同之处,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追求的文化享受。文化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发展性,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它们的地域性决定了文化的差异性。但是,地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必然相互联系、相互交流,而人类的旅游活动,就是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结合的运动。旅游的主旨和内涵,主要是文化。因此,组织旅游和参与旅游的一切活动,必然与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

2.3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并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它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中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始终作用于旅游活动整个过程之中。首先,旅游文化包括人们对旅游的理论研究成果,如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美学、旅游文学、旅游地学、旅游教育学、旅游影视艺术等,具有为旅游业奠基和定向的作用。其次,旅游文化是在与多学科的结合、碰撞、融会过程中形成的学科和专业,它主旨鲜明、内容丰富、研究内容独具特色。此外,它还肩负着为旅游业服务,提高旅游品位和格调的任务,如主要体现在行、吃、住、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中的特色文化。对旅游者来说,旅行游览、食宿、服务、旅游环境的文化氛围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旅游活动。最后,与旅游有关的文化载体,如机场、车站、餐馆、市场、导游人员等,都能通过不同的角度和多种方式给游客以文化的熏陶和启迪。因此,旅游与文化是分不开的,旅游要发展就必须与文化联系在一起。

3.湖北省旅游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旅游文化性竞争日益激烈,利用文化来发展旅游,繁荣经济,已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大趋势和主潮流。有“千湖之省”之称的湖北省在人文资源的开发上面明显不足。

3.1旅游资源的赋存状况与开发错位。

湖北省自然风景资源丰富,人文景观博大精深。但是,从资源开发的现状来看,全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赋存状况存在着错位现象,一是在资源开发种类方面,各地更注重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人文资源的开发明显不足;二是在资源及其开发的匹配方面,全省旅游行业与资源开发的匹配现状不理想。湖北省目前的旅游行业开发层次主要是基本层次,提高层次的开发薄弱,专业层次的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低。

3.2旅游产品同质化、区域旅游产业同构化现象严重。

从总体上看,全省旅游产品的开发还主要停留在传统旅游产品的设计与组合上,旅游新产品的开发明显不足,特别是对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缺少高品位、大规模、有鲜明特色的综合性旅游产品。由于对资源特色与开发方向把握不够,出现了较严重的旅游产品同质化和区域旅游产业同构化现象,突出地表现为各地的旅游产品多以观光型为主。

4.发展旅游文化的主要对策

4.1充分发掘文化内涵,提高旅游文化品位。

湖北省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全省各地要深入调查研究,大力加强对旅游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使蕴含在旅游资源中的文化潜能得以充分释放;要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旅游节庆活动或者建设一批主题文化公园来显示博大精深的楚文化内涵;要特别重视旅游文化策划工作,切实解决存在的整体旅游形象不够清晰、旅游产品文化档次不高、旅游市场文化营销策略不高明的问题,真正把旅游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4.2加强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

作为旅游经营者必须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和文化精神特征。比如,外国旅游者来中国,除了欣赏我国秀美的山川名胜、体会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品尝中国的美味佳肴外,更希望能够了解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了解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信仰、娱乐等方面的习俗。这就要研究不同的旅游消费群体,把握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心理。

4.3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旅游开发格局。

当前,旅游需求消费的重心正在由观光型向文化型、保健型和生态型等方面转化。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从今年起全力打造宜昌、恩施、神农架等8个城市组成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壮大湖北旅游产业。武汉城市圈,三峡与神农架、武当山,武当山与三国、钟祥明显陵,以及鄂东地区,或以都市度假旅游为概念,或以一江两山(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为标榜,或以世界遗产、红色旅游为主题,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全省要下功夫打造一批旅游精品,重点开发有关生态文化、健康娱乐、度假休闲、会务和商务型旅游产品,以及独具楚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

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篇9

明朝中后期,随着城市的日益繁荣以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民文化蓬勃兴起,商品经济的出现以及人们思想的日趋解放,不断冲击着人们保守而又封闭的生活方式,人们的视野不断开阔,社会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作为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充满生气和活力的旅游文化,也在社会中日益流行起来,并逐步发展成一种全民性出游风潮。自明朝中叶以后,许多文人也开始走出书斋,陶冶于广阔的社会生活,一些文人撰写游记,表达自己对旅游的兴趣,如张岱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张瀚的《松窗梦语》,王士性的《广志绎》等游记,都是这一时期的游记佳作。由于上层文人、士大夫思想观念的变化以及旅游观念的变化,晚明时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以上层文人、士大夫为主导的旅游热潮。作为这一时期著名文人,张岱必然会受到这股旅游热潮影响,养成一种寄情于山水,生性好游的个性。他的游历足迹遍布江南繁华都市,他领略了秀丽的江南山水,考察了各种各样的市井人物以及独特的风土人情,同时,也留下了许多流传后世的美文佳作。他的许多散文、诗歌,都是游历时的乘兴之作,记录了张岱的旅游心态以及所感所想,这些,对研究明代旅游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张岱自幼生活条件优越,在张岱幼年时期,家族属于家境殷实的官宦之家“,百口丛我食。婢仆数十人”,因此,少年时期的张岱是一个“纨绔子弟”,比较讲究享乐的生活。

张岱少年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明王朝大厦将倾,所以,张岱立下“补天”之志,热心于“举业”,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政治抱负。与当时多数文人一样,张岱虽然有着远大的理想,对于功名有着强烈的愿望,但是,对于当时的八股取士却有着矛盾的态度。科场蹭蹬以及长时间的痛苦煎熬,使张岱放弃了科举这块走入仕途的“敲门砖”,从科举和八股文中解放出来,转而倾力于史学与文艺,并且专事著述,把自己同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和旅行游历结合在一起,通过四处游历,感受市民文化和人文主义思想,同时,通过四处游历广交朋友,拓宽了眼界,接触各种各样的市井人物以及奇人逸士,感受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

二、张岱游历与明末社会尚游风气

张岱一生笔耕不辍,生平“好著书”,撰写过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等各方面学术著作,因此,张岱一生的游历,许多和学术考察有关。受家庭环境熏陶,张岱少年时立下修史之志,曾以一人之力完成明史巨著《石匮书》。修史是张岱最值得骄傲的、毕生最大的使命。张岱修史重视实地考察,重视采集历史资料,要取得第一手历史资料,必须行遍天下,访问各地遗老。崇祯十五年十月,张岱为了了解李自成攻打河南南阳等地情况,亲自到金陵至淮安游历,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在《石匮书后集·盗贼列传》中。在编撰《石匮书》时,张岱苦于手头史料不足,文献不足关乎史著的质量,因此,顺治十年八月,为收集第一手史料,张岱上三衢,入广信,实地考察,访问当地遗老,搜集了大量真实史料,为撰写有关崇祯至清初时期的历史著作《石匮书后集》积累了丰富资料。张岱能以一人之力编撰出《石匮书》,也和他与周围众多“史学知己”(如黄道周、李长祥等人)相互切磋、交游往来分不开。出于著书立说需要,张岱交游各方,四处出行,广泛搜集史料,张岱将旅游与学术研究结合在一起,这一点,也蕴含着晚明时期文人旅游文化特色。

明代中后期,旅游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各个阶层都比较认可的,全民参与的社会时尚,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黎民百姓,无论是贵族士大夫,还是文人墨客,上上下下皆好游成风。由于交通因素以及时间因素影响,人们出游,都选择距离较近的景点,只有少数的文人士大夫才有能力和机会去从事长距离旅游。大部分黎民百姓以及文人墨客只会选择短距离游览附近名山胜水。张岱虽然早年家境比较殷实,但是异地远游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其游综多盘桓于江南等地。张岱第一次远游,是崇祯二年自杭州赴山东兖州为其父张耀芳祝寿。当时,张岱之父张耀芳就任山东鲁王长史,张岱自杭州,沿京杭大运河北上来到兖州。在山东期间,张岱拜访友人,游历了曲阜、泰安等地,历时两年多载,才自山东归里。此次远游,张岱留下了《孔庙桧》、《岱志》、金山夜戏》、《鲁藩烟花》等名篇佳作。张岱另一次远游,是崇祯十年七月,以探望其仲叔张联芳为由,赴江苏瓜州叙叔侄之情。张岱前往瓜州游览了金山寺和焦山,随后,又来到天平山访好友范长白。明王朝灭亡以后,张岱家道中落,四处沦落,其宗亲也是客居他乡,四处奔散,顺治十四年,张岱至杭州灵隐寺,专程看望出家的族弟具德和尚,第二年,灵隐寺大殿方丈落成,又恰逢具德和尚六十寿辰,张岱还作诗志贺。文人实现社会交往,交游结社是一种重要方式和途径。

张岱出游,交游结社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张岱一生交游十分广泛“,生平所遇,常多知己”,如史学知己有黄石斋、李研斋;时艺知己有马巽青、赵驯虎;游览山水知己有刘同人、祁世培;古文知己有倪鴻宝、陈木叔;诗学知己有王白岳、张毅儒、王予庵;曲学知己有袁萚庵、祁止祥;字画知己有陈章侯、姚简叔等等;张岱志同道合的友人众多,日常出门访友或者与友人相邀一同结伴出游是张岱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乐事。如在万历四十一年三月初三,为参加王右军祠修禊活动,张岱相邀周戬伯、陆癯庵,同赴天章寺侧的兰亭旧址;崇祯十一年,张岱与祁世培、陈洪绶赴白洋观潮;随后,又与好友嵇仲举、吕吉士、姚简叔等人访问闲居南京祖堂山的阮大铖等等。在交游活动中,张岱不仅增长了学识,还结识了许多工匠、和尚、艺人等,虽名不见经传却身怀绝技的奇人才士,张岱与艺伎王月生、竹刻艺人濮仲谦、盆景艺术家范与兰、串戏明角彭天锡等人都互有往来,这些人物,对张岱雅、俗一体的文化意蕴以及奇特的文化品位都有很深的影响。张岱不仅悠游四方,结交各地奇人雅士,还喜欢与友人结“诗社”“、斗鸡社”“、蟹社”“、丝社”“、噱社”。访友、交游、结社,蕴含着明代末期士大夫旅游文化特色。

三、张岱出游与明代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篇10

民间音乐生态系统在现代科技的冲击下产生了极大的变异,这种变异一方面表现为功能生态系统之功能的丧失,另一方面又表现为生态系统之功能的变异。

(一)原生态生态系统功能的丧失。正如前文所述,民间音乐的原生态生态系统是基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生产、生活等社会关系的,与人类所生存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诸因素紧密相关的功能生态系统,其中,功能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原生态的状态下其功能极其多样,因而,就存在极其多样的子生态系统,形成了一个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群。但是,一旦其中的某些功能丧失,将会导致相应的子生态系统的消亡,从而导致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群的萎缩。20世纪下半叶至21世纪初,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恰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诸因素之间的格局形式,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生产、生活等社会关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中的许多事项不再需要依靠音乐就可以完成,因而导致民间音乐功能大量的丧失,如高速运载工具的出现,机器设备代替了人力和畜力,指挥生产、协调劳动动作和鼓舞劳动热情的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就丧失其功能;现代通信设备的运用,缩短了人们时间、空间和心理距离,以歌(乐)传情、传信、传授生产生活知识的功能丧失;现代科学技术增强了人类认识自然、社会和人体自身的能力,破除了诸多的迷信,众多用以主持仪式的音乐丧失其仪式功能,等等。随着这些功能逐渐丧失,与之相应的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也就随之消亡。接着,随着这些子生态系统逐个消亡,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群也就渐次萎缩。

(二)原生态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异。一方面,民间音乐原生态生态系统的功能在丧失,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在消亡;事实上,另一方面,民间音乐又企图从别的地方寻找出路,生态系统又在转化其功能,这就出现了功能的变异。显然,变异产生的前提,是原生态功能的丧失,我们将变异前后生态系统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就能找出其变异之所在。第一,原来丰富的企盼(动机),诸如希望顺利完成劳动、风调雨顺、找一个称心如意的伴侣、家宅村坊平安、老人长寿、小孩顺利入睡、获得娱乐放松等,均已萎缩,有些已不复存在。如果要讲有所企盼的话,那就是趋利的商业动机——希望挣钱,原来那五花八门的企盼都萎缩为这一个希望,它所表现出来的物质外壳是对民间音乐进行包装。第二,原来的各种场所,如荒山旷野、牧场草地、田头地角、路口水边、祠堂庙宇、家堂香火、喜堂灵堂、街头巷尾等,均不复存在,萎缩成一个方寸的空间——局限于舞台之类的一个划定的表演空间。第三,活动的参与者产生了分化。原来所有在场的人员均为参与者,其中有操作者,没有表演者和观众的称谓,而现在分化出表演者和观众,其泾渭分明,参与者萎缩成操作者(即表演者)。第四,原来丰富的活动项目和音乐程序,如仪式中的哭嫁贺郎、超度亡魂、驱灾解难、祝寿等项目,大为简化,并且从活生生的生活现实中剥离出来,成为一种表演,萎缩成一种残缺的标本。第五,原来那众多的目的也萎缩成一个“获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各相关因素的变异之大,在这些变异后的因素作用下,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的功能必定产生变异,原来由众多企盼所生成的、要达到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紧密相关的众多目的之众多功能,萎缩成一个简单的“获利”功能。

(三)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的产生。由于上述民间音乐生态系统各相关因素和功能的变异,民间音乐生态系统必须产生变异,将变成为:包装(商业动机)→表演空间→表演者和观众→表演和观赏→获利从整个过程及其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它们已经严重的脱离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生产、生活等社会关系的实际情况,不再是原生态的生态系统了,在本质上它是一个追逐利润的商业运作系统,那种原生态的功能性已经完全丧失,相反,其功利性是主要的。我们把它再进一步浓缩,就得到:包装(商业动机)→表演→获利这个思路是非常清晰的,基于这一点,我们认为这一民间音乐的运作系统是一个以商业动机为驱动力的系统,因而,是一个以功利为主的生态系统,在此,我们将变异后的民间音乐生态系统称作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在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中,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那些丰富的内容和形式业已消失,它缺乏子生态系统,因而没有其生态系统群。

二、生态系统在旅游文化产业中的重建

原生态的民间音乐在其功能性丧失,生态系统群严重萎缩的情况下,走进旅游文化产业,企图依附旅游文化产业以延续自己的生命力,重建新的生态系统,就目前的现实而言,如果任意发展的话,那免不了是一个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的出现。摆在眼前的事实说明,在旅游文化产业中重建民间音乐生态系统,是一个极其人为的过程,建构怎样的一个生态系统能够做到既有利于民间音乐的活态保护和传承发展,又能利于旅游文化产业维持恒久不衰的效益,能做到二者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一)民间音乐功能变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旅游文化产业中重建民间音乐生态系统的时候,首先应该理清一个问题,即我们要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生态系统?是恢复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是帮助构建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还是来一个折中,构建既原生态又变生态的合二为一的某种系统?还是别的某一种系统?这是颇值得探究的问题。

1.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不可恢复。民间音乐的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是经过千百年来民间音乐的传承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它的功能性决定其系统的运作,一旦功能消失,系统即停止运作,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导致诸多民间音乐的功能消失,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民间音乐的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的丧失是正常的,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我们要充分地认识这一点,必须明白的是:我们总不至于为了挽救一些原生态民间音乐的乐种,将历史倒退过去,让一部分人停留在业已过时的岁月里,不让他们享受现代化的文明成果。在这方面曾经有不少的探索者做过实验,他们模仿自然界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做法,历尽千辛万苦保留或者恢复原生态的环境,建立或保护原生态的村寨,对一部分民间音乐的操作者、物品和场地,进行类似封闭式的保护,然而,这些被保护的人认为自己落后,渴望住现代化的洋房、听流行音乐和穿时装,渴望使用现代化的物品。这证明了一个事实: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在功能丧失以后不可恢复,所以,要想在旅游文化产业中重建民间音乐的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是根本不可能的。

2.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危机四伏。既然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在功能丧失以后不可恢复,那么,就让它随目前的现状左右,成为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这样是否可行?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注重的是经济效益,就现在的状况来看,许多项目的经济效益相当不错,呈现出一定的繁荣局面。但是,它们大多数注重的是眼前利益,没有注重对民间音乐文化价值的研究和挖掘,多有肤浅的破坏性的开发利用。事实上,大家一同追逐利润,项目雷同和重复,没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作为支点,会对民间音乐价值造成很大的破坏,最终,导致民间音乐更快地消亡,与此同时,相应的旅游文化产业也难以为继。可以说,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显现的是眼前的功利,而并非长远的利益。它只能在“包装(商业动机)→表演→获利”这个框架下运作,不可能作为民间音乐和旅游文化产业二者可持续发展之可以依赖的运作系统。它隐藏着较多的危机。

3.能否构建既原生态又变生态的合二为一的某种系统?这个合二为一的思路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其合理性在于:民间音乐要生存,就要保持其生原生功能生态系统的特点;要它在现实的情形下存活,就要保持它变异后的变生态功力生态系统的特点,使其系统同时满足二者的要求。按照理论上来讲,它是有可能的,实际当中是否可行,那当然需要事实来证明。但是,原生态功能的丧失,不可能恢复,再者,原生态和变生态二者之间的调和,无论是在认识上还是实践上,都有一个很艰难的转换过程,看来,这个二合一的产物降临的可能性比较小。至于别的某一种生态系统的建构,肯定是有可能的。

(二)再生态文化生态系统的构建。现在我们考虑在旅游文化产业中重建民间音乐生态系统的问题。这里先提出一个狭义的专业音乐生态系统,这是排除音乐与自然和社会等诸方面的功能,单就音乐自身而言的整个音乐活动过程所构成的一个系统。它包括创作、表演和欣赏三个方面,是由作曲者、作品、表演时空、表演者和欣赏者、表演和欣赏诸因素构成的一个小范围的生态系统。即作曲者→作品→表演时空→表演者和欣赏者→表演→欣赏一般来说,专供欣赏的音乐艺术活动,即遵循这个系统进行运作。在这个运作系统中,维持系统运作的关键性因素是欣赏者的欣赏。这个运作系统与原生态音乐的原生态功能没有关系,它们主要是一种艺术的审美活动。假如我们把民间音乐拿到这个系统内进行运作,那就能够排除其受原生态功能的制约,就很容易避免随其原生态功能丧失而消亡的问题。其实,旅游文化产业中包含着颇相类似的运作环境,我们只要从专业音乐生态系统的视角去审视,就能够将其转换成与专业音乐生态系统相类似的形式。

在旅游文化产业项目中,其作曲者是一个隐性的因素,为民间无名艺术家;作品为民间音乐项目;表演时空中的空间由专业音乐的音乐厅、舞台转向为旅游景点的表演场所;表演者变成了民间音乐的操作者,他们的表演给游客观赏,游客是观众。其运作系统为:民间音乐项目→旅游景点→民间音乐操作者和游客→表演→欣赏在这个运作系统中游客就是欣赏者,维持系统运作的关键性因素是游客的欣赏。由此可知,旅游文化产业中的民间音乐可以参照专业音乐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运作,这样,就能排除原生态功能这种致命因素的控制,会有更多活态的潜力可发挥。当然,这个运作系统还得遵循旅游产业的运作规律。旅游产业的运作规律是以赢利为目的的,一般的运作原则是:投资→产品打造→产品消费→获利目前,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就是按照这个系统运行的。这个系统强调的是产业的一面,旅游部门通过表演获取收入,是最终目的,是推动系统运作的根本动力。如果从民间音乐功能变异的角度考虑的话,实际上就是一个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那么,它与专业音乐生态系统及其相类似的运作系统存在哪些相通之处呢?现在,我们将二者各因素做一对照:在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运作系统中,“产品打造”就是打造“民间音乐项目”;“产品销售”就是“表演”和“欣赏”;其中的“投资”和“获利”,在专业音乐生态系统中作为因素是存在的,但不是那么突出,不具有显性特征。

这样,二者就具有了一致性,因而,就具有转换的基础了。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旅游产业的运作系统,具体地说是把目前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的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通过转换其着重点,强调其专业音乐生态系统功用的一面,就能够转换成与专业音乐生态系统相类似的形式。这种形式把旅游产业的运作系统、民间音乐的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和专业音乐生态系统三者结合为一个整体,具有综合性的功用。尤其重要的一点是:它能排除原生态功能这种致命因素的控制,为民间音乐的活态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考虑在旅游文化产业中建构一个什么样的民间音乐生态系统。我们要建构的关于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的生态系统,是一个民间音乐文化和旅游文化产业双重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系统。它既要满足民间音乐活态保护和发展的要求,又要使旅游文化产业良性运作,我们必须把此二者结合起来。基于上述的分析,其关键主要在于,借助专业音乐生态系统的特征,建构起与之相类似的运作系统。然而,单是做到这一步,还是远远不够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产业的运作方式用于文化,要谨防肤浅地理解文化,谨防对文化价值的破坏和伤害。这在原生态民间音乐功能变异的过程中,是有很深刻的教训的。因此,必须投进科研和教育,发挥研究者和教育部门的作用,从保护文化价值的角度切入,保住民间音乐的文化内涵、代表性的风格特征,保住其珍贵的文化价值,方能保证民间音乐文化产业的双重可持续发展。综合上述诸方面的因素,我们专门为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构建一个生态系统:科研(文化价值动机)→民间音乐项目→旅游景点→研究者、表演者和游客→研究、表演和观赏→文化的交流与传承、获利在这个运作系统中,首先以科研为开路先锋,探究民间音乐的文化内涵,代表性的风格特征以及文化价值,这是整个系统的动因。

旅游景点是民间音乐操作的场域。参与者大概由四种人组成:一是民间音乐的研究者;二是民间音乐项目的策划主持(包括程序和音乐的改编)者;三是旅游产业中民间音乐的操作者——表演者;四是游客(观者),他们在特定的情况下有相容的关系。其活动的过程包括研究、表演和观赏三个方面的过程。最后的目的是达到文化的交流和传承,并获利。整个系统的运作过程起因是文化价值的挖掘,目的是文化交流和传承,并在此基础上获利,其核心是文化价值。从整个过程及其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它虽然脱离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生产、生活等社会关系的实际情况,不再是原生态的生态系统了,原生态的功能性已经完全丧失,但是,它却保留了原生态民间音乐本质特色和精髓,能够按照专业音乐的生态系统进行运作,并且包含着产业运作方式,因此,它是一个具有综合功能的全新的生态系统。我们把它再进一步浓缩,就得到:科研(文化价值动机)→研究、表演和观赏→文化的交流与传承、获利在本质上,它是一个以文化价值为内核的运作系统,这个思路是非常清晰的。基于这一点,我们认为这一民间音乐文化产业的运作系统是一个以文化价值动机为驱动力的系统,是在民间音乐通过功能变异后,在融合功能性和功利性生态系统的因素,兼顾民间音乐本身的传承和旅游文化产业的良性运作的双重可持续性发展的一种新型的生态系统,对于濒临消亡的民间音乐而言具有再生的意义,因此,可以称作民间音乐再生态文化生态系统。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