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道德建设旅游文化分析

时间:2022-06-14 10:21:47

公民道德建设旅游文化分析

摘要:随着全域旅游理念的提出和深化发展,加强对旅游文化的研究成为旅游业的共识。将悠久的历史文化、经典的红色文化、和谐的生态文化、丰富的民俗文化,以旅游这种直观生动、喜闻乐见的形式,向人民群众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思想,展现发展成就,对于凝聚人心,提振信心,提高民众思想道德修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公民道德建设;旅游文化;功能

旅游是传播文明、传承文化、传递情感的重要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近年来,注重对旅游文化的挖掘,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特色、文化内涵、文化影响,成为旅游业界的共识。正如所说:“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新时代旅游文化的发展必然要承担新的文化使命,要着眼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挖掘。旅游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功能表现如下四个方面。

1具有政治导向功能

1.1旅游文化体现国家意志。文化是不同的社会群体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的思想、观念、行为、风俗、习惯以及群体整体意识体现出来的一切活动。曾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1]旅游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成为国家意志的重要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统一领导,把维护社会主义发展、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兴盛作为其发展的最终目的,因此旅游文化也应以此为目标,并顺着这一目标来发展。旅游文化主要以向社会提供旅游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产业的特殊功能。旅游文化所展现的这种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又必然具有政治性,会受到政治的制约,从另一种层面说它就是社会政治的独特产物,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政治思想的集中化。具体而言,旅游文化主要是在景区宣传、文化景点、文明旅游等方面,对作为旅游主体的游客在价值标准、思想信念、道德准则、行为方式等方面起到引导和规范作用,体现国家意志。1.2红色文化增强国家认可。红色旅游文化能够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可。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史、共产党人的奋斗史是红色旅游文化资源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红色旅游文化中展示给旅游者的历史故事和革命发展轨迹,能够使人们鲜明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差异和优越性,资本主义的自私自利与社会主义的共建共享精神在这种比较中得以鲜明体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路自信也得到了历史的鉴证。通过红色旅游文化的传播,人们能看到共产党人不怕牺牲、不畏困苦的革命勇气和大无畏精神,能看到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关心爱护人民群众的那份真情实意。红色旅游是讲述在“人民于水火、民族于危亡”之际,共产党人扛起民族大义,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感天动地的历史伟业和伟大壮举,这些先进个人、感人事迹、无私精神,让人们不仅能够正确地看待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更能真切地感受到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庄重承诺,同时也更能坚定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我们的革命走向成功,只有共产党人才能真正为人民谋幸福的信念。可以说,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这是时代和历史做出的正确选择,是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历练和洗礼后人民的选择。红色旅游文化增强了国家认可,坚定了永远跟党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1.3红色旅游文化还能进一步激发人们的爱国之情。红色旅游对于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感情,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重要的作用。[2]虽然红色旅游景区所在地的“硝烟散去”,但是当旅游者驻足在红色景区景点时,人们看到的绝不仅仅是绵延的群山、巍峨的峰岭,一定能透过这些景致感受到共产党人振臂高呼的呐喊、浴血奋战的身影,学习到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的勇气,不断开拓进取、不倦进取之心的意志。红色之旅让人民群众学习到共产党人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懈奋斗的精神,感悟到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倒下去又站起来,他们带领人民群众消灭了剥削,推翻了封建王朝;消灭了压迫,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列强的侵略;他们带领人民群众奔走在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上,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在爱国主义精神的促使下,艰苦奋斗,勇于拼搏。言之所见、心之所感,人民群众会深深地感受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深深地体会到我们党的民本情怀,更加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支持国家的各项改革发展,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孜孜不倦地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简而言之,红色旅游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能使旅游主体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和对旅游文化的吸收中产生一种认同感。这种认同感来自其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认同,来自于对历史故事的感动。旅游者参与到红色旅游活动中后会产生一种体验、感悟,或潜移默化地被感染、受熏陶,进而产生一种思想上的共鸣,坚定向榜样学习的信念,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的认同,增强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同,进而实现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和理想信念的坚定,从而达到政治导向的效果。

2具有民风净化功能

2.1旅游文化宣扬优风良俗。民风民俗本身就是一种旅游资源,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民风民俗就是其核心的旅游吸引力,是旅游发展的基石。具体而言,优良的民风民俗必然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地方旅游特色的体现,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优秀民俗文化能够凝聚民心、教化人心,是情感的纽带,能够增进乡土生活的幸福感。发展优秀乡风民俗,可以增强乡村文化驱动力,有助于充分发挥民俗文化作用。因此,发展旅游文化,就要积极利用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正能量,把传统道德约束与村民自律、村组织管理有效结合起来,促进和谐稳定。要在旅游文化的发展中传承民风民俗,使文化得以认同和传承。如在发展观光农业、现代农庄和特色小镇等旅游产品时,无形中推广了当地的旅游文化,也就是当地的民风民俗,使优良的民风民俗得以继承、发展。2.2旅游文化规范陋习恶俗。民风民俗与群体行为规范有类比性,都是社会互动产生的结果。社会互动是新的群体行为规范的产生过程,也是陋习恶俗不断被修正、完善甚至淘汰的过程。因此,研究群体行为对民俗民风的引导作用,对于规范陋习恶俗具有重要作用。这需要运用健康、积极的教育手段和方式,来规范群体行为,净化民风民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思想的旅游文化,以旅游这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和修正群体行为,对于弘扬文明规范,规范陋习恶俗,能起到良好效果。同时,旅游文化也能够有效地摒弃恶俗的民风民俗。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恶俗的民风民俗会因其不具备良好的社会效应和产品效应而被遗弃,没有了旅游市场也就没有了发展的平台和条件,优良的民风民俗就自然而然成为旅游的重要产品,得以发扬光大。随着旅游文化和旅游文明的发展,不文明、不科学的习俗、习惯就会逐渐被摒弃,民风民俗也在这种摒弃中逐步得以净化。如国家全力倡导“文明旅游”,以建立“文明旅游规划”、“文明旅游档案”、“不文明旅游黑名单”等方式,让文明之光照耀旅游,就是对民风民俗的一种净化。同时,通过旅游活动,本地居民与游客之间的交流、接触和互动,或多或少会影响本地居民的习俗习惯。

3具有精神教化功能

3.1旅游文化弘扬正气教化人。“正气”又称“正能量”,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道德品质。旅游文化主要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达到教育、教化众人的目的。以“景区宣传”渗透教育。景区是游客停留时间最多的地方,是旅游的吸引力所在,也是宣传、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窗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旅游景区内广泛宣传,以宣传标语、专题活动等方式,积极向游客传播,让游客在耳濡目染之间了解熟悉内容,在旅游过程中不自觉践行价值理念。当前,旅游景区景点积极跟进时代步伐,弘扬主旋律,以道德讲堂、成人礼、实景演出、公益电影、VR动漫等多种多样的新形式、新方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涌现了众多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寓教于乐”,引导和鼓舞人民群众昂扬向善,从善如流。以“文明旅游”规劝教育。针对不文明旅游现象频发的状况,自2015年以来全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文明旅游宣传和整治工作,《文明旅游公约》,建立不文明游客黑名单制度,开展文明旅游专题宣传、专项治理行动,取得了积极成效,让文明成为旅游新常态。红色文化、廉政文化景点是引导教育。人民群众通过红色文化景点、廉政文化景点感受先进人物的品德、优秀事迹,领略革命志士、民族脊梁的“无私奉献、舍生忘死、一心为民、两袖清风”的思想精髓,知廉耻、懂敬畏,进一步牢固树立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廉政意识,努力从源头上杜绝腐败的滋生,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事。3.2旅游文化以优秀产品鼓舞人。旅游文化根源于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培育了一大批影响古今、闪耀寰宇的仁人志士、名篇大作和历史故事,书就了中国古代秦国一统、汉唐盛世、康乾中兴等恢弘篇章,是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记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情感。旅游“讲述”历史和文化,开发了一大批旅游文化产品,给人以精神的慰藉和鼓励。以万里长城、北京故宫、秦始皇陵为代表的历史景点,让人顿生“叹为观止”的民族自豪感;以泰山、张家界、九寨沟为代表的自然景观,让人充满“江山多娇”的国家自豪感;以名人故里、伟人故居为代表的人文景点,让人收获“荡涤心灵”的正能量;以红旗渠、十八洞村为代表的乡村景点,让人感受“人定胜天”的自信豪情。优秀的旅游文化产品能让人在心理上产生思想共鸣和文化认同,鼓舞人民群众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坚定的理想信念投身到工作和生活之中。

4具有文化传承功能

4.1旅游文化保护“实体文化”。旅游实体文化包含文物古迹、自然景观等一切实体旅游产品,是承载了记忆的历史“活化石”。有人说,旅游意味着开发和破坏。其实这是割裂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保护和开发并不是绝对对立排斥的,它们有着共同的利益趋向和价值取向。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对旅游实体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这就要求科学评估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坚持保护与开发相协调的原则,科学处理二者的关系,追求通过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既保护了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存,又以一种新的方式,让这些历史的印记面见世人,焕发出新的光彩。4.2旅游文化继承“精神文化”。首先,优良的民俗风情本身就是一种珍贵的旅游资源,是旅游发展需要依赖的重要吸引物。[3]从这一点来说,旅游文化对于民俗风情具有继承和保护的作用,如:云南纳西族文化、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如果不是以旅游方式面向世人开放,让世人所熟知,也许这些文化和文明早已离我们远去。其次,传统的习惯习俗是一个的独特标志,是旅游的魅力所在。旅游文化较好保存了当地的习惯习俗,并让游客在当地体验体会本地的习惯习俗,如饮食习惯、语言习惯等,具有较好的体验效果,能够增强旅游的体验性。再次,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温良恭俭让、敬老爱幼等传统文化,作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考量标准的旅游文化,本身就是积极的宣传和传播,让之成为社会的公德和提高公民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准。并且通过景区景点的展示、精彩的旅游活动,更加生动、活泼地展现给广大的游客和市民,是旅游文化一直在践行的原则。同时,旅游活动的交流与融合,使当地传统的精神文化与外地的文化甚至外来文化进行了积极的比较、融合,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创新力,是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4.3旅游文化创造“规范文化”。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为了制约不良的旅游风气和现象,旅游自身所创造出的“旅游规范”,也逐渐成为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文化用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净化风气的重要法宝。如2016年正式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是我国首部以法律的形式,规范旅游产业发展、旅游经营活动和旅游活动的法律,标志着我国旅游业正式进入法制发展的轨道。如何遵守《旅游法》,用以保障旅游活动的公平正义,这本身就是一种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创造的新生文化。因此,旅游文化是创造规范文化的重要来源。当然,在创造的同时,旅游文化也在进一步继承和发展原有的规范文化,使之更加科学和有效,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进步。旅游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旅游文化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公民道德是旅游文化发展的活水源泉,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依托每年50亿人次的国内游客量,旅游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领域可以大有作为,并且已在红色旅游、文明旅游、生态旅游等具体实践中发挥了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

[2]夏友照.生态旅游城市建设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1,4.

[3]陈健.红色旅游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创新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10.

作者:张峰林 胡庚灿 单位:南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