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规划设计传统文化研究

时间:2022-06-15 10:15:28

建筑规划设计传统文化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对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其后,从批判性原则、综合性原则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原则;最后,围绕实现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内涵精神、体现传统文化地域特色、借鉴学习传统建筑风格四个角度,对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策略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建筑规划设计;传统文化;“太极”元素

现阶段,随着社会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产品整体效果的独特性和艺术性,为建筑规划设计人员的设计能力和文化素养提出了很高要求。据此,我们有必要对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致力于寻找出兼具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建筑设计发展思路。

1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必要性

(1)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是推动现代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当前来看,受到现代审美观念和现代化城市建设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建筑产品在设计上越来越趋向于“千篇一律”,使得人们对建筑产品的好评度直线下降,甚至产生出一定的视觉疲劳感。据此,为了改变这一困境,建筑行业相关人员应积极从我国传统文化领域中汲取养分、寻找灵感,进而创设出集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特色建筑产品,为现代城市添加出新的审美特色。(2)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是实现我国文化继承的时代要求。提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建筑行业相关人员必须要秉持起高度的民族文化精神,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建筑产品的规划设计当中,为现代人们了解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提供出有效的环境支持[1]。

2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原则

①批判性原则。我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其难免会呈现出精华与糟粕并存的现象。据此,相关人员在结合传统文化进行建筑规划设计时,一定要秉持起批判性的眼光,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分析、筛选和调整,以此保证最终建筑产品质量、风格、审美等方面的积极优秀,并与现代生活、社会文明建设的实际需求相符;②综合性原则。在实际的建筑规划设计中,相关人员切忌遵循“拿来主义”,简单地对“历史”进行移植拷贝。而是在积极寻找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建筑技术之间的契合点,例如保留灯笼元素的外观设计,而在其内部加入清洁性人工光源,或应用金属材质表现木雕效果等。这样以来,一方面能有效提升建筑产品的艺术性和设计感,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实现传统文化在实践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

3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策略

3.1实现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创新发展。要想实现出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规划设计中的有效应用,相关人员在注重学习、借鉴和继承的同时,也要做好创新与发展。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为例:在该建筑的规划设计当中,借鉴了我国传统建筑原型中的很多元素。①从色彩设计的角度讲,中国馆运用了大量的“中国红”元素,极大地彰显出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红色的喜庆、吉祥寓意。同时,中国馆与我国著名传统建筑故宫的颜色相同,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传统建筑文化基调的传承与发展;②从造型结构的角度讲,中国馆采用了我国传统建筑中的斗拱设计方式,使建筑整体达成了良好的承重效果和抗震效果。此外,基于独特的斗拱结构设计,中国馆还呈现出了下窄上宽的视觉效果,与我国古代的冠冕形状相似,与传统文化主题“东方之冠”相一致,并表现出了现代化的设计感[3]。3.2对传统文化的内涵精神进行深度挖掘。为了更好地将传统文化“化为己用”,相关人员不但要做好各类传统符号、传统形制、传统建筑结构的应用融合,更要对这些元素进行深入探究,致力于寻找出其中所包含的文化理念、哲学思想和社会精神。例如,在将“太极”这一符号元素融入到实际的建筑规划设计中时,相关人员还需要透彻、全面地了解太极黑白图案中传递出的“阴阳调和”思想,并据此感悟古代典籍中对于太极的“太极只是一箇混沦底道理,里面包含阴阳、刚柔、奇偶,无所不有”(《朱子语类》)、“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谓太极也”(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太和》)等内涵解读。这样以来,相关人员便可将太极理念结合到光影设计、空间规划当中,呈现出虚实结合、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使传统文化由表象至内涵地融于建筑设计产品,又与我国传统文化领域中艺术的至高境界———“神形兼备”达成契合。3.3在建筑规划设计中体现传统文化的地域特色。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使得不同地域产生出的传统文化也具有很大差别。由此,为了实现建筑产品与所处环境、用户情感之间的深层联结,相关人员也必须要注重地域性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体现。例如,在东北地区,可以将“萨满文化”作为建筑规划设计的理念基础,并把虎神、鹰神、鹿神等图腾元素加入到装饰风格、装置设计当中,营造出主题化的视觉效果和文化效果。这样以来,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建筑产品与满族、赫哲族、蒙古族等北方民族的地域情感契合性;另一方面,也能有效地提升建筑产品整体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起到一定的文化继承与传播作用。同样的,在进行四川、重庆等地的建筑规划设计时,相关人员应积极变换思路,将“巴蜀文化”作为理念基础,注重建筑整体风格的“古色古香”,以及各类木色材料在建筑结构、装饰中的应用,从而良好地呈现出“天府之国”的独特魅力,为人们带去极具亲切感的文化体验和视觉体验。3.4致力于从传统建筑风格中获得启示。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传统文化与各地区人民的实际生活相互结合,孕育出了多种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建筑设计风格。现阶段,人们通常根据设计特点、建筑结构、应用元素等差异将我国中国传统建筑分为多个风格派系,如徽派、京派等。其中,徽派建筑以“青石白瓦,高墙深院”为特点,常表现为以高深天井为中心的内向合院。当雨季来临时,四面屋顶的雨水都会统一流入到院中天井内,被称为“四水归堂”,形象地彰显出了古代徽州商贾“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经营心态和文化思想,并对现代建筑的绿色节水设计做出了启示[3]。京派建筑强调“对称分布,如意吉祥”,以四合院最为典型和著名。从文化方面来看,京派建筑无论是在纹饰雕刻、装置设计,还是在结构规划、尺寸选择上,都是极为考究的。从纹饰装置上讲,既有以“福寿双全”为寓意的蝙蝠、寿字元素,又有体现屋主人意趣、志向的字画楹联;从结构尺寸上讲,京派建筑大多崇尚坐北朝南、规矩中正,在表现出京城人民正统、严谨的传统文化思想的同时,也很好地保证了建筑整体采光性、私密性、层次性等实际功能需求,对现代建筑结构的科学设计具有很高参考价值。

4总结

总而言之,把传统文化应用到建筑规划设计当中,是实现建筑行业发展、推动社会文化传承的必由之路。分析可知,通过明确传统文化继承应用的重要性,结合批判性、综合性两个原则,进而实施出挖掘文化内涵、突出文化特点等手段,并做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协调融合,能有效提升建筑产品的生命力、设计感和艺术性。

参考文献

[1]刘沅.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6(10):52.

[2]李明.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运用[J].江西建材,2014(24):20.

[3]马长新.基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建筑规划设计探讨[J].门窗,2013(12):238~239.

作者:赵芳 单位:贵州省安顺市规划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