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问题和思考

时间:2022-04-16 10:44:39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问题和思考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1.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面向大众的公益性的文化服务体系。先进文化理论研究服务体系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具有引导性意义。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应面向社会大众和基层,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支撑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混合主体;建立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的法律政策支持体系和监管体制。

1.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2.1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主干,以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加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电台、电视台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代表国家文化形象的重点文化设施,完善大中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在巩固现有图书馆、文化馆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在中西部及其他老少边穷等地广人稀地区配备流动文化服务车。

1.2.2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工程。一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二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三是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1.3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目的

在全国创建一批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性、带动性、导向性、科学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项目。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经验、提供示范,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起到进一步发挥典型的示范、影响和带动作用。

1.4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原则

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以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为导向,以社区和农村为重点,以体制改革创新为抓手,着力完善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建立城乡统筹、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2延边州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进展

2.1前段时期的申报工作

2011-2012(第一批申报)以地区为单位,依据创建示范区申报书、创建示范区建设规划、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方案,介绍申报创建示范区情况的光盘等材料进行申报。延边州成立了延边州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领导小组,由州长任组长,相关局主要领导任成员,下设延边州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办公室,积极进行申报工作。第一批示范区有28个地区成功入选,包括我省的长春市,东北地区有大连市、牡丹江市,少数民族地区有广西的来宾市、西藏的林芝、新疆的喀什等地区。

2.2今年的申报工作

2013(第二批申报)今年有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50个地区赴北京进行申报。延边州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创建办公室成员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目前已经成功入选第二批。创建工作二年为一周期,延边州是参照示范区创建的中部标准进行的。今年的具体标准尚未出台,但标准将会比第一批更高。

3创建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延边州的创建工作是参照中部标准进行的,在实际创建过程中存在以下的问题和不足,现从公共图书馆的角度谈一谈延边州公共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3.1各县(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硬件发展不均衡。有的县(市)图书馆已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有的二级,还有的三级,甚至部分县(市)连三级标准也达不到。部分县(市)领导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发展公共文化事业,认识不高、力度不够,各县(市)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不同等都是导致各县(市)公共文化事业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

3.2公共图书馆人均占有藏书0.6册以上(130万册),人均年增新书在0.03册以上(7万册)。以下面全州公共图书馆馆藏图书总量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各县(市)图书的藏量和年增长量都是不平均的。还有,各馆的文献总藏量占够数,但大多较为陈旧,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3.3县(市)级图书馆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率0.7次以上(91万);人均到馆次数0.3次(65万以上人次),这些指标绝大部分图书馆是难以完成的。原因有很多,馆舍的环境不够优美、接待能力达不到、从业人员服务水平较低、现代化技术人才短缺、社会教育活动不能吸引群众等,都是不能让群众广泛利用图书馆的主要因素。以延边图书馆为例,新馆开馆一年来,通过近80场的社会教育活动和各种服务才能吸引读者到馆将近5万人次,还是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更何况各县(市)图书馆,馆舍条件不够好,技术含量薄弱,吸引的读者更是少得可怜。

3.4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的文化服务,还有很大的差距。州馆已经设立了视障阅览室,专门针对视障人群提供专业服务,并拥有无障碍通道,还设立少儿图书阅览室。但各县(市)图书馆的情况大多不容乐观,基本上能够为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服务的图书馆寥寥无几。

3.5县(市)、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州馆四级总分馆制等多种模式的服务体系尚未成熟。首先,各级领导对总分馆制度没有充分的认识,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次,业内人员从认识上还不够统一。部分条件较差的县(市)图书馆人员对总分馆制持悲观的态度,认为是近期内根本无法实现的。当然,无论是总分馆制,还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都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力度,也是实现发展的首要条件。

3.6流通服务车及其相关服务不到位。配备流通服务车,一是为了在图书馆及分馆不能覆盖到地方进行服务,实现文化服务全覆盖。二是为总馆和分馆之间进行图书流通所必备的物质保障。全州各公共图书馆几乎没有配备流动服务车,所以总分馆制和流动服务就无从谈起了。

3.7各项地方配套资金不能到位。从文化部下发的免费开放经费、数字图书馆建设经费、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经费等,都有具体的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的要求。但多年来,各馆无一例外的没有得到过配套经费,让各馆的各项工作的开展大打折扣。

4对策与思考

4.1解决思想上的问题

4.1.1各级领导要打破传统观念,重视创建工作,建立政府统一领导机制,制订相关规划和政策,加强逐年的财政投入,形成长效机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主要是政府,没有政府财政的资金投入,人事部门对人员编制问题的解决等,各级图书馆自身是难以实现跨越性的发展。

4.1.2转变公共文化单位工作人员的思维模式,突出公益性、便利性,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改变坐等、坐要的工作方式,主动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积极开展各项工作,提高社会效益。也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让全社会对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有更高的认识,予以更大的重视,才能让我们工作顺利进行下去。

4.1.3大力宣传公共文化服务,提高广大群众的认识。让广大群众知道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设施、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并进行合理的监督。

4.2加快总分馆制的探索与研究步伐

4.2.1什么是总分馆制

总分馆制度是指积极实施多馆合作共建,把拥有相当规模的信息资源、网络技术程度高、经费逐年增长的公共图书馆作为总馆;其它相对薄弱、涉及面小的图书馆为分馆。采用统采统编,进而实现“一卡通”式的通借通还。在资源信息上,互通有无,实现共享,帮助解决城乡之间、全州各县(市)间、街道社区或乡镇村屯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4.2.2为什么要搞总分馆制

过去传统图书馆服务主要以单馆运作为主,各级公共图书馆立足于本地,利用馆藏资源开展各类服务,这样会出现资源重复的现象。单体的图书馆其规模再大,服务半径是有限的,通过设置分馆为广大读者提供便利的阅读条件,形成一个覆盖全州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进而打造“15分钟文化圈”。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实施总分馆制的技术保障。

4.2.3按照延边州的情况,应该如何运作

首先,各馆之间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很难实现财政上的统一,实现统采统编有一定的难度。不妨先以各县(市)为中心,各乡镇(街道)和社区(行政村)形成三级网络,实现统采统编。但需要注意的前提是,中心馆要提供统一编目、统一网络操作界面等支持。或者,可以在资源条件和技术条件较为成熟的一个县(市)和州馆形成四级网络进行试点。例如,长春图书馆的藏书量占整个长春地区总藏书量的65%,购书经费占地区总数的80%,其在当地名副其实地承担起了总馆的职责,帮助其他分馆共同成长。其次,在实现“统采统编”的基础上要实现“通借通还”,这是总分馆制对方便读者中体现的最充分的方面。实现这一点,还要解决图书流通问题。一方面,积极争取流通服务车。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引进社会力量的参与。比如,把图书流通这一块业务承包给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公司,进行集中配送等。再次,不断加强与延大图书馆和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图书馆的合作,扩大联盟馆的各项服务功能。在进行有效尝试的同时,及时总结经验,完善机制,提高服务水平。

4.2.4总分馆制度的建设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总馆的选择必须慎重。在各项资源上,总馆都必须拥有毋庸置疑的优势。例如,数字化、自动化尤其是网络化是总分馆制建立的前提。作为各分馆通过互联网访问的终端服务器,总馆的网络建设必须足够完善,而且总馆的图书管理软件系统要实现统一。其次,等级划分必须明确。以州图书馆为中心馆,各县(市)图书馆为分馆,街道、乡镇图书室为分支,社区、行政村为基层网点,形成四级图书馆事业网,分工明确,才能确保更多人群享受到公共图书馆服务。再次,完善相关制度,是确保实现总分馆的基础。总分馆制的建立,是为了使市民在不同的图书馆中,享受到同样优质的服务。为确保图书馆总分馆集群内读者证号、文献条码号的唯一性,要实现统一的管理、统一的证号、统一的代码,避免各馆间文献通借通还时出现数据错乱。

4.3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4.3.1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是首要问题

从业人员要做好自身的定位,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就是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的服务人员。我们是靠财政全额支持的机构,财政的资金来自于广大群众的税金。实际上广大群众已经支付了文化服务的费用,不能因为是免费提供的服务而让服务质量打折扣。要处处体现人文关怀,营造文化氛围,在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战线上表现出一个文化工作者应有的精神面貌。

4.3.2掌握从业能力是必备条件

从业人员必须要掌握为广大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掌握图书馆的专业知识和现代化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是当前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不知道公共图书馆的专业知识,无法对图书馆的业务进行钻研,进而无法提高专业技术能力。不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更是无法承担必要的日常工作,甚至寸步难行。馆内要通过经常组织馆内业务学习,外派培训等方式提高职工的业务能力。只有熟练地掌握了这些能力,才能更好地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提供专业的服务。

4.4将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落到实处

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不是最终目的,是为了以创建促发展。能够通过创建,使延边州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能够为全州218万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才是我们的目标。因此,在创建过程中要立足本地,结合实际,将延边州的创建工作落到实处。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要多做一些老百姓真正需要的实事。基层的社区(行政村),老百姓真正能用上什么,真正需要的服务是什么,这是我们要着重思考的问题。比如,给村文化活动室送去资源利用率如何,他们有没有时间去利用,有没有能力去利用?有的村里活动室的电脑,一年来都很少有人利用。能不能为他们提供与远在外地的子女进行网络视频服务,能不能为老年人进行基础性的计算机培训等。为了不让创建工作成为流于表面的面子工程,需要大家群策群力,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为延边州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作者:金勇进朴长浩工作单位: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