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运用特点及文化探索

时间:2022-12-21 02:53:28

地名运用特点及文化探索

本文作者:李景生工作单位:德州学院中文系

(一)习用“东、西、南、北、前、后”,少用“上、下、左、右、里、外”汉语的“东西南北”是随着汉民族初始方位概念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汉民族方位文化的发展,被赋予了丰富的方位文化的尊卑观念,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先民的方位概念萌生于日出、日落的自然现象,日出之向为东,日落之向为西,太阳正射之向为南,背阳之向为北。“东、南”蕴含着新生、光明、温暖之义,“西、北”蕴含着死亡、阴暗、寒冷、逃亡之义。而尊卑观念形成于人们的“喜暖恶寒,向阳背阴”的传统习俗。“东、南、西、北”对于各个地区乃至全球来说都是常用的方位词,但是,为何在德州市地名中使用频率较高,而在涪陵及周边地区使用频率较低呢?因为德州市位于平原地区,地势高低的差异极小,地面上带有显著特征的地理实体标记极少。人们为聚落命名时,找不到具有地理特征的自然参照物,于是就选用了“东、南、西、北”等方位词。这些需要命名的聚落多是在原聚落的基础上迁移或新独立的聚落,多数与原聚落有着同宗或同源的关系,用成对的方位词构成地名既方便易取,又能准确地反映源流关系。而且,鲁西北平原广袤无垠,人们善以恒定的太阳为参照物,固方向感较强。而“东、西、南、北”又是反映平面空间的绝对方位词,符合德州低坪坦荡的地势,所以,德州市地名中“东、南、西、北”的使用频率较高。而涪陵及周边地区位于山区,地势高低差异较大,这是最突出、最容易识别的特征,也是聚落命名首先应该依据的地理实体。对于命名参照物而言,地势的高低差异是最大的、最典型的特征,而且这种参照物是永恒的,固定不变的;空间方位是纵向的、立体的,“上、下”无疑是反映这一关系较准确的方位词,用“上、下”来给聚落命名更能恰当地为地理实体定位。所以,这一地理特征就决定了“上、下”的使用频率高于“东、西、南、北”。“前、后、左、右、里、外”是相对方向的方位词,可简称“相对方位词”,它需要一定参照物来表达方位,所指示的空间方位是动态的、相对性的。观察者位置不同,被观察的对象所处的方位也不同,因此相对方位词所标记的方位是不确定的。涪陵及周边地区地势多山区、丘陵,树木参天蔽日,天气常常阴雨连绵,人们很少见到阳光,也就很难以日出、日落去辨认东西南北的方向,而习惯以人体的前后左右里外定出方向,因此,这一地区“上、下、左、右、里、外”使用频率较高。德州市地势平坦,如果用“左、右、里、外”等方位词命名,就缺少自然的标志性参照实体。所以便采用了方位地名以外的命名形式,如“姓氏+通名”等,有了这类地名后,以这些地名为参照物,便形成了大量的方位地名。在给地名命名时,由于德州人方向感较强,善于运用“东、西、南、北”这类表示绝对方向的方位词,久而久之,人们对“左、右”等相对方位词的使用就缺乏敏感和习惯。另外,用方位词给聚落命名的目的就是要给某个地理实体一个准确的空间定位,而相对方位词很难做到这一点。因此,德州人很少用“上、下、左、右、里、外”表达方位,致使这类方位词使用频率较低。

常以“前、后”替代“南、北”两个方位词德州方位地名中带“前、后”方位词的较多,它虽然低于“东、西”方位词的比例,但远远高于“南、北”方位词的比例,原因就是地名中表达方位时,用“前、后”替代了“南、北”。(见表一)按照平原地区命名的一般规律,应是带“东、西、南、北”方位地名的比例比较均衡,带“前、后”的要远远低于带“东、西、南、北”的地名。可是,德州的方位地名表现出一种超常现象。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从文化的角度深入解析。从中国古代文献的相关资料来看,自先秦至明清,“东西南北”与“左右前后”在作为地理方位时可以相配通用。例如:(1)《战国策•魏一》:“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2)《仪礼•士冠礼》:“主人迎,出门左。”(郑玄注:“左,东也。出以东为左,入以东为右。)(3)《尔雅•释丘》:“途出其右而还之,画丘。”(宋邢昺疏:“右谓西也”。)(4)《汉书•扬雄传下》:“今大汉左东海,右渠搜,前番禺,后陶涂。”(5)《后汉书•张衡传》:“出右密之闇野兮。”(李贤注:“右,谓西方也。”)(6)《魏书•张彝列传》:“刘符专据秦西,燕赵独制关左。”(7)温庭筠《过五丈原》:“天晴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8)《大明一统志》卷一:“古幽蓟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9)《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六引牟子才语:“汉中前瞰米仓,后蔽石穴,左接华阳黑水之壤,右通阴平秦陇之墟。”以上例证说明,自古以来,“东西南北”与“左右前后”在表方位时,匹配的表达比较普遍。这样看来,德州市方位地名命名时,也存在着“东西南北”与“左右前后”匹配的现象:即将本来应用于“南、北”的方位词而选用了“前、后”替代,致使带“南、北”方位地名的比例相对减少。这种现象是否是纯粹的习惯使然呢?笔者认为其中也存在着文化的缘由。因为方位词“北”为“背”的先造字,是假借字。《说文》:“北,乖也,从二人相背。”韦昭注《国语》:“北者,古之背字。”我国位于地球北半部,房屋、居室多为坐北朝南,阳光能照到的阳面为南面,而阳光照不到的一面即阴面,于是就假借表背面之“北(背)”来表阳光照不到的方向之“北”。《论衡•说日》:“北方,阴也。”南有明亮、生长义;而北就是收敛幽藏万物的地方,是幽暗之所。所以,古人死后都一般埋葬在聚落之北,并要求头朝北,即“北首”。《礼记•檀弓下》:“葬于北方,北首,三伐之达礼也,之幽之故也。”孔颖达疏:“言葬于国北及北首者,鬼神尚幽暗,往诣幽冥故也。”因此,北方为死亡之地,为幽灵生活之地,人皆畏忌。“北”还有“败逃”之义,古代作战,冲锋时面向敌方,败逃时则北(背)向敌方,所以自“北”中也引申出“败逃”之义。《荀子•议兵》:“遇敌处战则必北。”《孙子兵法•军争》:“佯北勿从。”这里的“北”即“败”、“败退的部队”。因此,“北面”引伸开来即有了“称臣于人”的卑服象征。《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对孙权说:“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即指向曹魏俯首称臣。由于“北”含有这些人们忌讳的意义,同时也“殃及”到与其对举使用的“南”,因此在给聚落命名时,能用“前、后”代替“南、北”的,往往就尽量取而代之。另外,人面对的方向为前,背对的方向为后,人类的行动多为向前或向后,很少横向行走,其活动便常与方位相关联,久而久之,人们“前、后”的方位意识远远强于“南、北”,所以在表达这样的方位时便最先反映出的是选用“前、后”。

为何无“左、右”替代“东、西”的现象?德州方位地名中有以“前、后”代替“南、北”的现象,而无“左、右”替代“东、西”的现象。究其原因,除去上述讲的“前、后”为绝对方位词,“左、右”为相对方位词外,我们初步认为还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德州处于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人们的视野开阔;又多为晴朗天气,每天日出地平线和日落地平线都清晰可见,因而太阳是辨别方向最明显的标志,而且是永恒不变的,所以用“东、西”来指示方位最为简单、方便。第二,德州各县市自古以来房屋建筑、道路走向、种植排列都是东西南北方方正正,这就更加有利于培养德州人用“东、西、南、北”指示方位的习惯,从而内化为方向认知的思维模式,久而久之,人们不再习惯运用左右来指示方向。所以在德州问路时,德州人总爱告诉“往东、往南、再往东”,不说“往左、往前、再往左”。第三,中国古代有时也以“西”为尊。清初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旁征博引地证明:“古人之坐以东向为尊……即交际之礼亦宾东向而主人西向。”[3]“东向”就是坐西面向东,可见古人也有时以西为尊。特别是“东”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给大地带来春天和万物复苏的希望,因而,人们对其有一种特殊的尊敬和崇拜心理,因此,在给聚落命名时首先选用的就是“东、西”两个方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