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瓶颈分析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5-18 03:59:24

中学体育教学瓶颈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中学体育课程改革颁布已久,但实施过程并不顺利。在真正地落实中遇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该文对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研究发现影响中学体育教学的因素有内因、外因。对此提出了体育中考考虑加设专项测试;加大中学体育科研的投入;改善教学环境,建立相关规章及法律,提高体育教师工作的热情;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共同支持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等对策。旨在引起社会各界及体育工作者对中学体育的重视,并希望中学体育教学改革能真正落实。

关键词:中学;体育;改革;瓶颈;对策

体育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我国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是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核心和前沿[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颁布了6套有关体育教学的大纲,大纲的演进趋势有一个明显的过程,从关注“集体本位”到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目的从“增强体质”到“增强健康”,从关注“集体共性”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整个过程可以说是革命性的,本质上的变化。对指导中小学生体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这毕竟是理论指导,在真正地实施中有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从而也制约了中学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体育教学改革必然会有风险,要想达到改革的目的,需要我们看清影响改革的内外因素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1影响中学学校体育教学的因素

1.1影响中学学校体育教学的内部因素

1.1.1课堂教学内容安排与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大纲要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中应该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身体素质、个性特点等来安排教学内容,但现在中学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体育课往往被当作“副科”,虽然有体育中考,在课时少,学生不重视的情况下,体育老师在课上只能单一地练习中考项目,把运动量、运动强度集中在一周2、3节的体育课上来进行,不得不把体育教学内容竞技化,体育老师倍感压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却大大降低,学习效率也就无从谈起,学生甚至对体育课感到厌烦。这也是制约体育课程改革实效性的最大因素。

1.1.2教学模式单一、评价方式定量

在中学体育课中,教学模式往往是单一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等,课的组成包括准备活动、练习内容、防松,这样千节一律的教学模式不能充分地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强,学习上依赖老师的讲解示范,对动作细节的要求不能融会贯通。由于体育中考内容的安排都是一定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也是定量的,跑的多快、跳得多远等是我们不变的评价标准。虽然也会加上过程评价,但真正应用在中考上的还是结果评价。

1.1.3中学体育教学的断层

中学体育往往仅局限于中学阶段让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什么的标准。忽略了体育教育的后续发展。上了大学以后,学生往往接受不了大学体育课的上课模式,大学注重学生的自学,他们会觉得无所适从,甚至变得散漫,以为上体育课就是扎堆聊天,也就渐渐失去了对体育的兴趣。中学体育与大学体育甚至终身体育之间出现了断层。

1.1.4中学体育科研薄弱

中国的学校体育的科研力量大都集中在高校,高校中有相对较好的科研条件。中学体育的研究大多是调查类、综述类,研究课题陈旧,研究深度不够,对教学的影响实际意义不大。中国高质量的研究倾向于竞技体育,中学体育作为基础力量往往被忽视。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的高质量的论文鲜有出现,很多科研工作者认为研究对象为竞技运动员才能出成果,这样的研究才有价值。

1.2影响中学学校体育教学的外部因素

1.2.1体育教学的环境

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的体育老师,上体育课没有标准场地,没有充足的体育器材,体育课不能正常开展。有的学校甚至在计算工作量时把体育老师同其他文化课老师区别开来,津贴计算都会倾向于所谓的“主科”,致使体育老师的有职业倦怠情绪[2]。长此以往,对体育教学工作不利,对学生发展不利,学校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学校体育改革的落实也就无从谈起。

1.2.2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

学校的管理模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3]。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由于中高考的压力,应试教育在短期内不会消失,学校对体育的重视远不如文化课。学校对体育课的管理过于封闭,学生很难接触到社会;很多学生也简单地认为体育课就是走、跑、跳,家长、社会对体育课的认识不足,改革得不到各方的支持,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举步维艰。

1.2.3专门的体育教学规章及法律

全国中学生健康体质调查显示,我国中学生体质总体状况令人堪忧[4]。体育运动只有经过长期、科学、系统的训练才能保证人的体质。令体育老师比较头疼的是感觉现在的孩子娇气,体质不好,即使安排的内容再合理,准备活动再充分,在真正系统的练习中也难免会出现运动损伤,发生这样的情况有些家长只会把责任推给体育老师或者学校,为了不惹麻烦,体育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基本上是以安全为主,即使学生不运动也没关系。很多学校在学生体育课意外伤害事故上没有相应的规章,国家也没有这方面的立法。

2对策分析

2.1解决内因

2.1.1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

在体育课上要真正把学生的身体全面发展和兴趣为前提,中考可以考虑把专项加进去,有利于避免训练内容过于集中在中考的两个项目上,学生应该按照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进行锻炼。在教学模式上要有创新,教学设计要多变,例如:准备活动可以是游戏,可以是素质练习,还可以是韵律操,不能只是简单的跑步和徒手操。由于中考的存在,评价方式不可能避免结果性评价,但在平时的体育考核中要有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全面地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2.1.2与大学体育的接轨

中学体育教学要与大学体育教学相连接才能保证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如何保证沟通呢?首先,中学体育教材的编写可以咨询大学老师,在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上可以适当地参照大学老师的上课模式;在美国,大学与中学的体育合作和交流是非常频繁的。其次,体育老师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单纯地观看教师示范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这种能力,可以利用室内课对教学内容进行一个多媒体展示,通过更加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建立动作表象,再利用实践课进行模仿练习,将会取得很好地学习效果;最后,适当的理论课教学必不可少,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体育生理、心理、营养、保健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从正面了解体育的意义,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2.1.3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科研投入

中学体育教学改革需要体育科研的支撑,科研工作者应该加大对中学体育及体育教学的研究,国家、社会、学校也要为中学体育科研提供有力的物质保证。作为中学体育老师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也是必须的,各省、市、学校要为体育老师提供相应的专业培训,加强体育老师专业知识的交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改善目前中学体育科研价值不高、研究课题陈旧等现状。

2.2解决外因

2.2.1保证良好的教学环境

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有良好的教学环境,行政部门应该改善学校的体育场馆条件,保证充足的体育器材供应。更要保证体育老师的地位与其他各科教师的地位一样,才能提高体育老师工作的热情。

2.2.2学校、家庭、社会的支持

学校领导要重视体育课的地位,美国非常重视管理者对课程改革的作用。管理者的支持是每所学校里主导和促进改革的主要因素,管理者在课程的改革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或者是首要的支持作用[5]。同时,中学体育的教学需要家庭、社会的支持,体育老师要与家长保持沟通,并接受社会的监督,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使体育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3结论

影响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真正落到实处的因素有内因、外因。内因对体育教学工作有直接的影响,外因对体育教学改革的长效性有关键的影响。(1)中学体育教学存在教学内容竞技化,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模式单一,评价以结果评价为准的现象;中学体育教学缺少与大学教学的接轨,过于局限;中学体育科研薄弱。(2)中学体育老师产生职业倦怠;部分学校体育教学环境没有保障;学校、家庭、社会没有对中学体育足够的重视。

4建议

(1)在中考项目中设立一个专项,保证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并可以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教学形式要多样性,在平时的体育监测中重视过程性评价;选择性学学体育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国家科研人员要重视中学体育的科研投入,中学体育教师也要提高科研能力。(2)加大投入改善学校体育教学环境;管理者要重视学校体育教学,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学校、家庭、社会要形成合力,共同支持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作者:欧阳祖欢 单位: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建安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石理想.中学体育课程改革30年的回顾与反思[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10(12):180-182.

[2]曹利民.体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探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106-108.

[3]潘丽英.中学体育课程改革风险与规避问题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0(32):65-68.

[4]中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