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分析论文9篇

时间:2022-04-06 02:34:44

中学体育教学分析论文9篇

第一篇: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

我国教育长期以来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多项能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但是近些年随着应试教育的发展,教师和家长把教育的精力都集中在对学生智力能力的培养上,忽视了体育能力的发展,导致学生身体能力各项指标严重下滑。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的学生,反映身体能力的各项指标都处在下滑的阶段,城市中学生和农村中学生相比,农村中学生不仅身体素质较差,而且差距越来越大。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经济水平的差异造成的,另一方面也反映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水平的落后,每天锻炼。

1小时等体育活动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

另外,当地农村政府和中学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教学设备和教师资源的稀缺以及教师教学能力的传统和落后都是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本文以我国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和总结大量的文献,实地对部分有代表性的农村中学进行调研,分析当前我国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和制约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探索可以促进我国农村中学教学水平的方法和途径。1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

2关于我国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

2.1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经费和场地、器械的分析调查数据显示,由于我国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场地和器械的匮乏和缺失,这是造成农村中学体育发展滞后的直接原因。在过去的几年,国家财政对于教育的投入比例虽在逐年增加,但是我国很多农村中学教育基础薄弱,其他主要学科的教学水准急需提高和发展,所以在体育教学上的投入基本上很少,甚至是没有,这就导致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场地和器械不足,体育教学课程很难正常开展。农村中学生缺少体育教学的环节,得不到科学的训练方法,长此以往,学生的身体能力必然会急速下降。调查发现,在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好的农村地区,普通中学在体育器械上的投入每年为1500元左右,体育教学场地也仅仅是几块并不标准的土质或者是水泥篮球场地,更不要说塑胶跑道或者是田径场等,这些严重制约了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体育教学经费对于体育教学非常重要,它是保障体育教学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但数据显示,大部分农村中学对于体育教学的经费投入严重低于《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应占有的比例,由于各种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体育教育经费不足,体育场地和器材不能得到有效的完善,只能通过减少学生的体育活动数量或者是降低体育教学水平来实现。所以,提高农村中学体育的教学水平,使农村中学生在身体素质和人格健全上都有所发展,不仅需要国家加大对农村中学的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同时也需要学校在各个部门教育经费的分配上有所权衡,真正将有限的教育经费发挥出最大的作用。2.2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资源的分析近年来,虽然很多农村经济有所发展,但是大部分高校毕业生还是会选择在一二线城市工作。除了一些农村教育事业的志愿者,只有一小部分留在农村的体育教师是高等本科类院校毕业。但是高校毕业生进入农村中学之后会有一种自卑心理、得过且过的心态,缺乏农村体育教学的热情。数据显示,高等专科类学校和师范类学校的毕业生是农村中学教师的主力军,都不属于高等专业人才,专业技术能力相对不太过硬,对专业知识理解不深入,教学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欠缺。另外,农村中学体育教师队伍的年龄普遍偏高,平均年龄都为38~45岁,他们的教学方式相对比较传统和守旧,缺乏创新,很难引起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同时由于年龄等问题不能给学生做完整的技术动作示范,如挺身式跳远,学生不能对挺身式跳远的腾空技术动作有一个准确的认知,而这正是这个动作的重难点,学生可能在糊里糊涂的过程中学习了这个动作。另一方面,农村体育教学在教师人数上也面临很大的危机。但是学校各项工作的运转都离不开教师的工作,所以在一些贫困的农村,教师退休之后甚至还需要在学校工作,导致农村中学教师的队伍面临老龄化的问题,反映了农村教师年龄结构的不合理。由于教师资源的短缺,很多体育教师不得不身兼数职,既需要上体育课,又需要完成学校一些行政工作。体育教师在忙于其他行政工作的时候,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准备和完善体育课的教案,慢慢地会消磨掉体育教师对于体育教育事业的热情,严重影响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2.3农村农民体育意识的分析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广大农村的农民基本没有体育活动或者是体育锻炼的意识,思想上不重视,或者是对体育认识不清楚,是造成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水平提升缓慢的内因。比较常见的一种错误的体育意识是农民认为劳动可以代替体育,或者劳动就是体育。农民通过自己的经验判断“劳动”是一种身体劳动,甚至是一种高强度的身体活动,通过多年的劳动自己的劳动体量、耐力等身体能力得到了提高,在他们看来这和“体育教学”都能达到一样的效果,没必要再去花费多余气力去做体育无用功。可是劳动与体育这两个概念有着巨大的差别,劳动是农民为了满足农活的需要而付出的身体上的消耗,而体育教学是指体育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能力等,制作训练计划和教学计划,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另外一方面是关于农民体育教师的意识,由于农村中学体育教学长期以来得不到重视,体育教学的场地、器械和教学方法等不能及时与外界交流、沟通和更新,所以很多人称农村的体育教学活动为“闭塞教学”。农村体育教师认为现在的教学能力给学生上课已经绰绰有余,而且太好的教学方法在学校也得不到施展的空间。长此以往,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时更新换代,甚至还会停止不前和倒退。

3关于我国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对策的分析

3.1增加体育教学经费的投入和分配,完善体育教学设备在增加体育教学经费的投入上,首先要通过学校向主管教育部门反映,根据学校具体的教学情况,争取分发更多的教育经费,同时,学校要根据自己学校体育发展的情况和体育教学的水平,适当增加对体育教学方面的经费投入。另外一方面,除了教育经费的增加,教师或者学校还可以通过主动向社会宣传、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等多种渠道,向社会筹集资金。通过查阅相关数据,国家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生的体育活动面积和规格有明确的标准,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小学生的人均体育活动场地不得小于5m2,中学生的人均体育活动场地不得小于6.8m2,这个标准在一线城市早已经得到了实现,可是大部分农村中学距离这个标准还有不小的差距。很多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场地特别简陋,甚至体育教学设备和器材缺乏,中学生中体育测试需要的实心球很多学校都没有,体育教学环境极其恶劣。学校首先应该在提升学校体育硬件上作出改变,加大体育设备和体育教学场地两个方面的经费投入力度,为体育教学及学生开展课余活动提供条件。3.2提升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在提升农村中学教师的数量上,政府和学校要制定一系列完善的人才引进战略布局,增加对农村中学教师的福利待遇的提升,或者是服务期满后的就业优惠政策,逐步吸引更多的优秀毕业生投入进来,为农村中学体育教师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增加的体育教师队伍的活力。在提升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质量上。首先,通过人才引进的体育教师,不仅在数量上填补了农村中学的漏洞,也会引进更多高水平的体育教育人才,提升体育教师的队伍。其次,学校可以经常组织教师开展一些教师能力培训的讲座,或者去其他体育教学情况开展比较好的学校学习,不断提升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最后,学校应该开展一系列的教学基本功大赛,一方面可以激励体育教师开拓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另外一方面可以调动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的积极性。

作者:张新新 单位:石庙镇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傅文伟.落实“身”“心”双赢的农村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

[2]杨顺利.阻碍河南省农村体育教学发展因素浅谈[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8):209-211.

[3]隆文君.我国农村体育教学工作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北极光,2015(9).

第二篇:终身体育意识对中学体育教学的启示

摘要:中学的体育教学环节对大学体育教学具有的承接作用,同时也是终身体育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终身体育意识应当贯穿到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对终身体育的特点进行剖析,通过对中学体育教学原则、内容、方法等方面,以终身体育意识为视角对中学的体育教学产生有意义的启示。

关键词:终身体育;中学体育;教学;意识

终身体育主要是针对学前体育、小学体育、中学体育以及大学体育提出。在此过程中,中学方面的运动教育是起到承上启下的意义。因此,终身的运动教育对于学校的体育教育可谓是终极意义,以及关键的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终身体育意识对中学体育教学具有多方面的启示意义,以下主要从自我体育意识、终身意识以及终身体育管理意识等几个方面进行展开论述,从而对中学的体育教学产生具体价值。

一、相关概念解释

终身体育是在“终身教育”(life-longeducation)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其应有两层意思:一方面,从学前儿童的幼儿园体育开始到大学体育阶段,以及大学体育之后的自主体育锻炼行为和习惯的过程,并将其作为生活中和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另一方面,在“终身”的意识熏陶下,通过行系统化的体育锻炼方法,和掌握一到二项运动项目,是间歇性和持续性的不中断式运动的锻炼实践过程。

二、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现状分析

“在体育教学观念上不能坚持与时俱进;在教学目标方面定位不够精确;教学内容和方法不够多样;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不成系统。”[1]“重视程度和资金都不够,缺乏相应的场地和器材;体育教材使用不够先进,缺乏运动兴趣以及兴趣单一,学生在运动的教育过程中不能有效得到满足;体育专业教师的专业不够全面”。[2]“中学的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动机呈现出多元化,大部分学生对运动教育的开展不尽如意;体育教学方法表现单一;考核体制不健全、内容比较简单。”[3]通过文献收集与调查得知,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集中表现在,运动场地欠缺完善,运动教育的方法陈旧,教授风格枯燥,教学内容相对匮乏,运动教育的评价制度不完善,欠缺学习的主动性,运动教育的内容以及教授主体的不对称等几个方面。

三、讨论与分析

1.“自我体育意识”应当渗透在中学体育的教学过程“自我体育意识”是终身体育意识的下位概念,只有具备自我体育意识以及思想,这样才会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自我体育意识应该包括,自我体育思想、自我体育运动项目意识、自我体育运动管理意识、自我体育运动习惯意识以及自我体育行为意识。自我体育意识是中学生运动行为的写照,也是运动心理过程以及学和。“自我体育意识”是终身体育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所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必须建立在自我的运动意识之上。自我体育意识的形成必须首先建立在正确的自我体育思想之上,也就是在思想上要形成爱上体育运动,引起体育运动兴趣,从理性上和科学上正确认识。运动兴趣固然是前提条件,但是在进行运动教育中,不能单纯为了兴趣而选择较为单纯地运动项目。并通过思想认识,充分了解所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结合自身的运动条件,全面而系统的认识体育运动项目的目的、意义、功能以及作用。而不是体育教师将运动意识强加给学生,应当让学生形成和树立正确的自我体育意识,让中学生从真正意义上的喜欢体育,而不是被迫接受体育教学。2.“终身”意识对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的启示终身体育意识中最关键的是“终身”意识,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项目都适合一生锻炼。“中学体育教学内容选择途径:创新性的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地方性的民族民俗体育项目,善于开发与利用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终身意识是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环节,所谓终身就是从一开始有运动能力,并且产生运动行为开始到运动生命生涯结束为止。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是有所不同的,因此,运动项目也应当有所不同。青少年可以选择激烈的,激烈的、高负荷、大运动量,高密度的,多频率的运动项目。

四、结语

综上分析,终身体育意识对中学体育教学具有良好的多方面启示与意义。第一,对正确的自我体育意识形成具有关键作用,这对运动教育过程具有个体意义。第二,“终身”的意识有利于整合和优化中学体育教学内容,对终身体育的推广具有现实意义;第三,在运动教育与教学中,学生自我管理体育意识的培养,使得教授对象形成自我锻炼的运动习惯和行为,一方面,可以提升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为达成个体在接受运动教育中,实现终身体育这一终极目标。

作者:王代忠 单位:福鼎市第十七中学

参考文献:

[1]詹才章,侯光明.对中学体育教学过程设计的思考[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9):117.

[2]梁雄.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6(13):161.

[3]陈会元.中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J].未来英才,2016(8):192

第三篇: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的运用

摘要:体育教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实践教学已经成为教学方法中对学生行动能力、思考能力、探索能力、合作能力、控制能力等综合能力提升非常有效的方法,而如何将体育教学中自身所具备的实践教学优势更好的发挥出来,则需要更进一步加强教学方法的改进,体育游戏教学已经成为教学方法研究中非常认可一种方式,在对提高学生智力、知识水平的同时,还能够更有效的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育,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实施体育游戏教学非常有必要。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游戏;教学效果

体育教学过程与其他学科教学过程存在很大的差别,不仅能够加强学生思维活动掌握知识与技能能力,还能够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加强身体素质锻炼,是一门能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学习能力的运动类学科,其发挥作用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实践性以及体力与智力融合性等特点,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素质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而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到实施体育游戏教学的重要性,并能够对体育游戏合理组织,保证具备一定的科学性。

1体育游戏的特点以及对学生的作用

中学期间正是学生身体快速发育阶段,对学生的加强体育教学非常有必要,体育游戏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体育游戏中包括运动与练习两部分内容,形式多样化,内容多彩丰富,促使体育教学趣味不断增加,吸引学生的积极性,进而逐渐对体育教学充满喜爱,并愿意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同时,身体也能得到基础锻炼。在体育游戏教学环境中,学生需要遵循相应的游戏规则,这就使得学生在实践中还需要不断集中精力深入游戏规则的考虑,并通过智力与体力的相互配合与发挥,取得游戏成绩。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教学方法,可有更好的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肢体运动协调,增强学生体能锻炼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不断开发智力思维思考能力等,实现综合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由此可想而知,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方法中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具有多面性的教学特点与优势,将健身、娱乐、普及、目的、竞争、规则、挑战、创造、合作思考等众多特点融为一体,为培养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优秀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2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组织和应用

2.1合理组织首先做好准备工作,合理选择体育游戏,必须根据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接受能力、个性特征、中学体育教学规律、主要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保证游戏足够安全突出纪律性和自主性,另外游戏也应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但应注意这种竞争性与体育竞技的竞争是不同的,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竞争须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其次由于游戏的过程是复杂的,而每个学生又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组织游戏时应充分考虑场地条件、教学设施、学生自身因素等对游戏做出周全的安排和组织,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向学生讲解游戏规则、游戏流程,告知学生游戏名称、目的、意义和方法,必要时向学生进行示范,对于学生不明白的问题教师应认真解答。根据体育教学内容和游戏类型对游戏进行合理的安排,可分组开展游戏,每组都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具有一定能力的学生。2.2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游戏的客观、公正,对于违反游戏规则的行为应及时制止,并进行教育和批评。当任务完成后,或者到了下课时间,教师进行课堂总结,通过对学生优缺点的分析,对表现出色的学生及时进行表扬,对表现一般的学生也应给予鼓励。在体育游戏进行中要确保游戏的纪律性,引导学生在遵守纪律和游戏规则的基础上,享受游戏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将学生的情绪充分调动起来,还要做好安全防护,确保游戏场地、游戏工具和设备的安全,将学生安全放在第一位。

3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3.1在开始和准备环节的应用在体育课开始前,由于受到上节课、课间活动或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多学生没有将精力集中在课堂。教师首先要调节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充分投入体育活动中去,尽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懒惰情绪得以消退,这样才更有利于体育游戏的组织。这个环节为基本热身环节,可开展视觉、听觉、姿态等方面的游戏,为之后课堂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教师应注意,热身游戏的简短和简单。学生只有把开始环节的活动做好了,他们内心的惰性才会得以消除,然后可带领学生以游戏的方式,对上节课学习的技巧,再次进行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也可通过投掷练习、传球练习、小型竞赛的活动使学生快速进入状态,为基本环节的顺利展开打下基础。3.2在基本环节的应用基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根据多方面的情况,将体育游戏合理应用于教学过程中,保证游戏选择的科学与合理,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加快学生各项技能的形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比如,进行短跑教学教师可组织你追我赶、接力等与短跑有关的活动;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可组织接力传球、分组对抗、绕物投球等活动。3.3在结束环节的应用在教学结束环节,学生都完成了任务,这个阶段学生已耗费了大量体力,承受着一定的负荷,这个时候只有放松,才能使他们投入到下一堂课中,所以教师可组织一些比较放松的体育游戏,加快学生体力的恢复,放松学生身心,使体育课在欢悦的氛围中结束,那么学生对下节体育课的到来就会更加期待。

4建议

在体育课中更多地运用体育游戏进行教学。教师要认识到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乐于用游戏法进行教学。要善于编排运用形式新颖的体育游戏。教师应当尽可能地选择中学生兴趣所在、喜闻乐见且符合学习目标及其内容要求的体育游戏,并且在运用体育游戏时不要反复采用一种游戏方式,避免因游戏单调无趣产生枯燥乏味的学习气氛,要善于编排和学习多种多样的游戏形式,不断地推陈出新,创编出一些好的游戏来提升体育游戏的存在价值,使学生愉快地进行体育学习,享受到运动的快乐。应用体育游戏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师要善于把游戏内容与当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相结合,在游戏中渗透主要的教学内容,不要单纯地把游戏作为放松身体的手段。体育游戏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作用,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形式,对于促进学生智力和体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利于学生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在教学中应将体育游戏与体育教材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在实践中对体育游戏的理念进行完善,加深对游戏的理解和普及,根据学生的需求、身体素质、年龄、心理特征、接受能力,合理选择体育游戏,将其与体育课程的安排融合,实现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作者:金哲海 单位: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七中学

参考文献

[1]付晓蒙.成都市中学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改中“体育游戏”运用的分析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2.

[2]曹卫岗.体育游戏在中学排球教学中的作用与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5(2).

[3]李海燕.浅谈游戏在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4(10).

第四篇:中学体育课田径教学问题探析

【摘要】田径教学在中学体育课中占很大比重,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以新课程标准为背景,分析当前我国中学体育课田径教学,分析其存在的的若干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从而促进中学体育课田径教学改革。

【关键词】中学体育;田径ion

田径运动是一项传统项目,历史悠久,包括田赛、径赛和全能比赛。田赛用距离来衡量,包括跳跃、投掷等;径赛用时间来衡量,是在跑道上举行的竞走和各类形式的赛跑。除此以外,还包括由若干跑、跳、投项目组合而成的田径全能运动。田径教学是学校体育课主要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但是,当前我国中学体育课田径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明确的教学目的

中学体育课田径教学主要是培养身体健康的、体质良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终身体育思想的中学生。在实际的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将大量的时间用在几个单一的田径项目教学,例如:铅球教学就是纯粹的铅球教学,而不能将此田径项目延伸。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是给学生灌输技术,然后考核。

二、设置不合理的教学内容

基本上是以某个田径项目体系设置教学内容,以完整技术教学为主,通过掌握某项目最低要求的完整技术为目标,来达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基本活动技能和增强体质为目的。这使得大部分学生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某项目完整技术,其原因一是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局限性;二是项目教学课时数有限。这不仅催生了专门化、单一化、高强度负荷、重复单一的练习,而且造成田径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和狭隘。受教学的拓展空间局限,教学内容走向狭窄化。

三、单一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受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硬件的影响,教学仍停留在一般讲解、示范、反复练习的阶段上。有一种现象比较普遍:只注重研究教法,忽视研究学法,不能达到全面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这影响了教学方法的科学化的同时,还影响学生主体地位的确定,久而久之会使学生自主性变差。

四、存在偏差的教学认知

田径课受传统的体育价值观念影响,将中学田径教学、竞技性的田径运动联系在一起,忽视了两者区别。在新课标的教学观与健康观未能全面传播与更新的情况下,许多体育教师依然认为可用单一的素质练习代替田径项目的练习。学生难免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失去对田径课的兴趣。

五、单一的教学考核方式

当前的评价体系在身体素质达标、竞技技术评价层面停留,田径成绩评价仍以学生的绝对成绩作为主要评价依据,这使得中学体育教师教学质量以田径项目的动作技评水平作为反映依据。这不仅忽视了学生现实存在的个体差异,也未能体现不同的个体学习中的努力程度与进步幅度,偏离了体育教育和评价目的。学生只追求快、高、远,忽视基本技术的规范化,错认为不求过程只要结果,将导致学生的动作僵化、不协调,不利于正常身体发育。

六、薄弱的师资力量

中学体育教师必须担负起一个班级的所有体育教学内容,包括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田径课。但非田径专业毕业的教师,田径教学的经验不足,不可避免的对教学要求偏低,而对他们专长的有所侧重。

七、学生较差的身心素质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很差。学生对运动强度较大的田径课厌烦心理明显。学生身体素质一直不能提高,心理素质差,没有坚持的毅力。对于中学体育教师来说,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以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从思想上转变学生对田径课的态度,注重兴趣培养。实现田径教学生动化可以通过培养体育爱好实现,而中学体育课的关键是锻炼学生身体。由于学生存在差异性,在教学中要因人而异,而是及时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多加鼓励,以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转变教师教育思想观念。注重教材教法形式的运用,使教学内容合理,教学手段科学,课程结构形式适宜,准备活动的多样化,为田径教学生动化奠定基础。再次,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以自身表率作用和文明形象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教师较强的业务能力是获得威信,促进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田径项目对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起到最基础、最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田径课可以培养顽强意志品质、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无惧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决心。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中高考对于文化课成绩要求不断升高,体育课重视度更是逐渐降低。改革传统教学,融娱乐与健身为一身,将教材枯燥乏味变为有趣,进一步适应素质教育要求,是摆在当前田径教学面前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应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探究、创新,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作者:项红 单位:锦州市体育运动学校

参考文献:

[1]屈自德.高中生不愿意主动参与田径项目教学活动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体育教育,2016(7).

[2]史雪方.浅析中学体育课田径项目的教学改革,科教文汇,2008(4).

[3]陈仁花.浅析中专学校田径创新教学改革,文化与探索,2016(7).

[4]薛小峰.中学体育田径教学内容改革与开发研究,中国培训,2012(6).

[5]吴杰,陈泷.对中学体育课田径项目的教学改革初探,内江科技,2010(10).

第五篇:怎样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在中学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锻炼为主要形式,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科目。在新形势下对中学体育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有效性就显得刻不容缓。中学体育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力,使其综合素质得以更好地训练与发展,让他们积极踊跃地参与到体育训练中。该文主要对如何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进行认真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希望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如何;提高;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

中学体育教学在学生身体发育和心理成长方面有着相当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初中生正处于长身体的重要时期,适当地进行运动是不可或缺的,符合他们的成长需要与年龄特征。为此,中学体育教师需想方设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把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巧妙展开教学,借此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

1关注学生个性特点,真正落实因材施教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个人差异,包括性格特点、身体素质、学习能力和基础水平等,要想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首先需关注他们的个性特点与兴趣爱好,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因人而异地展开体育教学。中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坚持因材施教理念,应当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教学内容,并适当地设置训练密度与教学强度,让学生根据个人身体素质情况和发展需要学习体育知识,以及参与项目训练。例如,在中学体育跨栏教学中,教师可先考察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跨栏技术,以此为基础制定教学计划和安排训练内容、流程,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展开分层教学,以此兼顾到整体教学对象,促进整体教学质量有效性的提升。针对跨栏技术水平较高的学生,可适当增加栏架高度,并对他们的跨栏动作和姿势提出更高的规范与技术要求,使其敢于挑战自己;对于跨栏技术水平一般或较差的学生,则需适当降低栏架的高度,为他们提供一些辅助性与诱导性练习,并多给予这部分学生鼓励与帮助,耐心指导他们完成跨栏动作和技术的训练。以此提高跨栏教学的有效性,并改善体育教学效果。

2积极开展趣味教学,提高体育课堂实效

中学生活泼好动比较喜欢趣味性课堂,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在体育教学中也是如此,通过积极开展趣味教学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不错的举措。因此,中学体育教师需积极构建趣味性课堂,让学生在寓教于乐、学趣并存的氛围中轻松学习体育知识,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训练中。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事先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结合具体运动项目恰当地延伸教学内容,让体育教学变得形象化、生动化,使体育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诸如,在进行篮球教学时,教师可先为学生讲授关于王治郅、姚明、易建联等优秀篮球运动员,如何通过个人努力和艰苦训练进入NBA联盟中,并取得不错的成绩,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动力。接着,教师可将游戏融入篮球基本动作中,将学生分为10人左右的小组,要求他们围成一个圆圈,每人在运球5次之后随机传给其他同学,如果对方没能接住,需要运球围着大家转一圈。教师也可将学生分为3人一个小组,进行简单的半场比赛,让他们亲身感受到篮球运动的魅力和比赛氛围,不断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最终实现有效教学。

3巧妙展开体育教学,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学习任何一门知识或技能都需要在一定的氛围中,优质的学习氛围能够促使学生充满动力和渴望,参与意识同样有所增强,而枯燥乏味的氛围则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耐心,最终丧失对这门课程的信心与兴趣。中学体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需巧妙展开教学,主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体育训练中,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对运动技能和动作技术的练习充满期待。在课前,教师需结合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学生实情等,巧妙设计、细心谋划营造出良好的体育课堂氛围,让学生可以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堂,真心喜欢体育训练,愿意学习好每一个动作细节。在这里,以排球教学为例,教师可先讲授排球运动的动作要领和动作规范,并站到学生中线进行标准动作展示,让他们都能够自信看清示范动作,使其了解需要练习的动作和技术,知道需要学习的内容。接着,教师可将学生分为两人一组,使用相互投球的方式,一个人使用带绳子的排球投向对方,对手则使用步法或动作躲避,从而形成良好的训练氛围。这样,学生将会对排球技能的学习更加热爱,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4提高体育重视程度,形成体育锻炼意识

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从表面上看都在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体育课堂也是充满生机和活力,但是实际效果很一般。有的学生虽然人在体育课堂上,但是心却在外面,在体育锻炼中被动参与、自由散漫,难以实现预期训练效果。针对这一现象,中学体育教师需多多加强宣传教育,引起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重视,使其认识到体育训练的作用和价值,并树立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意识,从思想意识教育方面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如此,使学生知道参与体育锻炼不仅能更好地强身壮体,还可以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品质,为学习文化课知识和生活实践奠定良好根基,只有他们在心中真正意识到,才会自愿地学习体育知识,才能够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教师还需增强体育测试考评,正所谓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测试作为提升学生成绩的有效方法,利用考试强化他们的体育锻炼意识。在与其他同学的相互竞争和比较中,学生才会努力拼搏在他人面前全力展现个人能力,并为获得优异成绩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充满前进向上的动力,从而更加热爱体育运动,且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

5丰富课堂教学设计,不断优化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通常在室外进行,这为丰富课堂教学设计提供良好契机和优质条件,能够使体育教学变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为此,中学体育教师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设计课堂教学形式时可结合运动项目的实际特点,巧妙地将部分和训练与学习相关的内容融入课堂互动中,让体育课堂变得更加丰富与生动。比如,在进行田径中的长跑教学时,针对训练环节教师可要求学生在放学之后,确保安全为前提,让他们使用跑步的方式回家,并鼓励学生要长时间地坚持,以此实现锻炼长跑耐力和磨练意志的教育目的。也可组织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去敬老院、广场、公园等参加义务劳动,借此实现锻炼身体和强化体能的效果。再如,在武术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对武术的精神进行自由讨论,使他们知道学习武术的目的是提升素质、培养意志和增强体魄。并结合武术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竞赛、武术表演、才艺展示、套路比赛等活动,通过新颖别致的教学模式丰富课堂设计,让他们在多样化、个性化的活动中学习武术知识和训练。如此,不仅可使学生愿意主动接受体育训练和练习,还能够让他们了解到更多的体育知识。

6结语

在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需清晰地意识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结合体育教学内容和运动项目,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施和条件,从多个方面与角度不断优化教学形式,全力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乔志良 单位:山东省平邑赛博高中

参考文献

[1]陈华西.关于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学周刊,2016(12):40-41.

[2]刘惠玲.浅析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文理导航(中旬),2016(3):90.

[3]沈红凤.有效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之对策刍议[J].考试周刊,2016(87):110.

[4]闫伟利.创新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中华少年,2016(34):15.

第六篇:如何破解中学体育教师“三难”“两低”难题

摘要:中学体育教师作为初中生体育健康知识的传播者、指导者,在传播健康理念、教导正确技能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中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出现了人难招、人难留、人难管的“三难”以及职业认同感低、工作积极性低的“两低”问题,为实现能用人、用好人、留好人的良性循环,该文从中学体育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入手,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思路,一是多方介入强化安全理念,分担体育教师安全重任;二是提高中学体育教师工资待遇标准,完善人才保障机制;三是转变管理思路,加强日常考核;四是加强创新意识,打造体育精品课程。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师;三难;两低

随着全民健身理念的普及,社会将越来越多的焦点投放在体育事业上。中学体育教师作为孩子体育知识的启蒙师,在传播健康理念、教导正确技能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支队伍的良性发展,既需要充足的经费作为硬件支撑,还需要优秀人才提供软件支持。

1现状及存在问题

由于社会责任大、管理复杂,中学体育教师队伍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1.1人员队伍呈现“三难”(1)人难招。尽管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加大自媒体宣传,利用各类信息平台招聘公告,但仍难以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与专业体育人才到中学任职,人难招的问题日益凸显。中小城市因体育教师师资力量不足,甚至出现为数不少的代课现象。(2)人难留。工资待遇低则成为人难留的重要原因之一。近两年,大城市房价一路飙涨,物价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成本日趋增长,而工资待遇仍停留在原有水平,许多优秀的年轻教师早已不堪重负,纷纷离开这支队伍另谋生路。(3)人难管。中学体育教师队伍结构分编制内和编制外人员。现有的“铁饭碗”管理体制使得存量编制内教师沉淀下来,而采用传统编制管理思路则约束了编制外教师的发展,从而出现了校方管理不满意、教师队伍不满意的双输局面。1.2职业认知呈现“两低”(1)职业认同感低。近年来,新闻媒体的活跃让体育教学事故进入大众眼帘,跑步猝死、军训昏厥等案例让舆论一片哗然。在信任危机的大环境下,体育教师成为众矢之的,也让体育教师自身成为惊弓之鸟,无法寻得职业认同感。(2)工作积极性低。一方面在教学中循规蹈矩、墨守成规,难以形成互动反响,降低课程效果;另一方面为了避免教学事故,过度保守、消极备课等现象日趋明显。

2原因分析

中学体育教师队伍之所以存在“三难”“两低”,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承受压力过重,人才望而生畏。中学体育教师的授课对象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的爱心、耐心、细心。为了顾全学生的课上的安全,体育教师承担的责任较之更重。面对家长、学校、社会的三重压力,往往使优秀的高校毕业生和有经验者望而生畏。二是工资待遇较低,积极性难以调动。无论编制内教师还是编制外教师,其工资结构单一,起薪标准较低,无法体现人力资本的市场价值,从而影响工作积极性,降低身份认同感及归属感。三是管理体制受限,劣币驱逐良币。这是著名的经济学定律,也称“杜雷欣法则”,是指若市面上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久而久之会出现良币退出流通,劣币占领市场的现象。反观当下的编制管理,“铁饭碗”观念深入人心。一部分教师认为只要进入编制系统即可高枕无忧,忽略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一方面管理体制沉淀了存量难以淘汰的人员,不利于教师队伍的有序发展;另一方面教学资源的挤占使得优秀人才难以进入教师队伍,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较为凸出。

3解决思路

为破解中学体育教师的“三难”“两低”的难题,提高队伍整体水平,达到家长、学校、社会“三满意”的目标,该文提出如下解决思路。3.1多方介入强化安全理念,分担体育教师安全重任体育教学安全不仅是体育教师的责任,更需要多方主体共同保护。作为教师,应拉响警钟,时刻关注学生的人身安全,做到课前注意热身,避免运动损伤;课中准确传授技能,积极指正;课后组织放松,劳逸结合。作为学校,应保障教学场地、器材等硬性设施的安全可行,加强定期定点的设备检查与维护。作为家长,应时刻给孩子“打预防针”,多向孩子灌输安全第一的理念,教导如何保护自我。作为学生,除了在体育课上学习运动技能外,还应牢牢掌握运动损伤预防要领与应急救护知识,做到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3.2提高工资待遇,完善人才保障机制通过研究沿海发达城市人才保障机制,学习沃尔玛、华润等优秀企业先进HR管理经验,发现提高教师工资待遇,为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机制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人难招、人难留的压力。学校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通过提供人才公寓、周转房等方式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还可增设教师专项培训、定向学习来培育人才,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利用完善的人才保障机制,进一步实现引人、留人、育人。针对编制外教师,可丰富工资结构,引入企业管理的绩效考核理念,实现工资与绩效挂钩,从而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3.3转变管理思路,加强日常考核学校在管理时应打破“铁饭碗”思维,建立健全的教师竞争机制和日常考核制度。一是用人时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二是全面考核、奖惩分明。为了不使日常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建议可结合实际实行条块并进、质量并存,提升考核效果。既尊重行政部门意见,也注重学生反馈;既考虑课程数量,也评估授课质量。3.4加强创新意识,打造体育精品课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体育教学中投入创新理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法宝。近两年,娱乐竞技节目广泛活跃在电视荧幕前,在激发全民体育热潮的同时也为体育教学带来创新的曙光。体育教师可以学习竞技节目经验,设计经典游戏环节,将体育知识与技能融入其中,打造精品体育课程。一方面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另一方面能加快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4结语

中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所面临的人难招、人难留、人难管,职业认同感低、工作积极性低的难题,是环环相扣、互为影响的。因此,要破解“三难”“两低”难题,应对症下药。通过多方介入分担体育教师安全重担解决人难招、职业认同感低问题;通过提高工资待遇和完善人才保障机制,加强创新意识解决破解工作积极性低难题;通过转变管理思路,加强考核机制破除人难管障碍,从而达到能用人、用好人、留好人,保鲜工作活力期的良性循环。

作者:丁岳群 单位: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铁铺中学

参考文献

[1]张道文.浅谈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预防[J].教育学刊,2010(6).

[2]黄艳,刘中凯.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感的调查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9(4):116-119.

[3]赵维赟.中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J].改革与开放,2010(20):116.

[4]吴杰.如何做一名优秀的中学体育教师[J].学周刊:a版,2013(7):67.

[5]黄丽娟.广州市中学优秀体育教师素质特征及培养研究[D].广州大学,2012.

第七篇:高级中学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调查与研究

摘要:课余体育锻炼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方法,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活跃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体育教育活动。有效开展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该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旨在揭示当前高中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根据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加快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课余体育锻炼;调查与研究

高中时期是人的一生基本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够提高身体免疫力,还可以提高身体素质,为今后的学习与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该文对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揭示当前高中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根据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当前高中生体育锻炼的开展提出科学性建议,为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该文以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高一、高二和高三3个年级段,每个年级段随机抽取100人为研究对象。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的需要,搜集、整理知网、万方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为研究做好理论准备。1.2.2问卷调查法根据该研究的内容与目的,设计了调查问卷。对被调查的各年级高中生发放调查问卷,采取现场发放、填写与回收的方式。发放问卷30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291份,有效率97.0%。调查问卷均做了效度和信度检验。1.2.3数理统计法将调查问卷进行整理,运用SPSS19.0做数据统计,为该研究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撑。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高中生参与体育锻炼现状调查

经常参加课余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还可以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减轻学习压力。高中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面临着高考,学业压力大,导致学生大部分时间花费在学习上,参加课余锻炼的次数较少,运动量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身体发育。根据表1可知,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可以发现1~3次的人数最多,占52.9%,7次以上的人数最少,占3.1%。因高中生受高考压力,未养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从不参加的人数占据了约1/3,一方面是学生没有时间去参加体育活动,另一方面是自身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由此可见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频率处于不合理状态,说明高中生对课余体育锻炼不够重视。长期如此,学生将会对体育锻炼失去兴趣,缺乏一定的体育活动将会对其身心造成不好的影响。课余体育锻炼的内容和方法多种多样,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吸引学生积极参加运动。通过表2可知,在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中,课余体育活动参加的项目主要集中在跑步,占42.6%,最少的是网球,占3.8%,足球占据了第二的位置,占23.4%。经过与学生的沟通发现,跑步因为不受器材、场地等限制,最受学生欢迎,且跑步可以与家人一起,促进家庭和睦;足球是因为“校园足球”政策,激发了大部分同学的运动热情;其他几个项目由于受到场地和器材等因素的限制,选择人数较少。国家体育总局提倡“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每天保持一定的运动时间可以有效地促进身体机能健康发展。根据表3可知,高中生每次锻炼时间主要以30min以内为主,占61.2%,1h以上最少,占16.5%。经过走访发现,因高中阶段,特别是高三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期,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都非常希望学生能够考好,重视升学率,所以,留给学生的课余活动时间并不多。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坚持不了1h以上的体育活动,运动强度过大导致第二天恢复不过来,影响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另一方面是空余时间段有限,各种补课与培训班占据了学生的空余时间,大部分学生只能把运动时间控制在30min以内。

2.2发展高中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对策

2.2.1加强学校体育课程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关联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学校体育对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对增强民族体质,建设精神文明等都有着重要意义。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向学生灌输积极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意识,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体育教师应根据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将体育课与课余体育锻炼有机结合。2.2.2加强宣传与教育,营造良好运动氛围体育教师应与班主任及学校相关部门合作,加强体育锻炼的宣传与教育。结合学校现有或特有的地理优势及其他资源,积极开发适合高中生运动的活动内容,逐渐形成自己的体育活动特色,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其中,培养和发展他们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激发锻炼的积极性。2.2.3科学合理运用学校现有的体育设施硬件设施是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基础保障。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器材的逐步完善与更新,为高中生的体育锻炼提供了有利条件。大厂高级中学地处南京市的郊区,场地设施与市区比较相对落后,场地建设和设施配备有所不足,学校应加强场地器材的建设和完善,可以适当地结合学生的生理特点,对器材进行创新与加工,有利于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体育活动。

3结论

(1)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的学生每周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次数较少,主要集中在每周1~3次和从不参加这两种。锻炼的项目主要以跑步和足球为主;每次参加锻炼的持续时间主要在30min以内。(2)影响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学生不能很好地参加课余体育锻炼因素有:第一是学生压力;第二是空余时间少,作业多;第三是对现有的体育活动不感兴趣,没有新意;第四是运动场地缺乏,开放时间短,不能满足部分学生的需要,因此,直接影响着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3)发展高中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对策:加强学校体育课程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关联;加强宣传与教育,营造良好运动氛围;科学合理运用学校现有的体育设施。

作者:葛蔚 单位: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张淮权,周云.论我国中小学生假日体育锻炼模式的构建[J].安徽体育科技,2003,24(2):90-92.

[2]杨贵仁.学校体育工作培训教材[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2.

[3]李敏卿.试论体育与健康的生活方式[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114-116.

[4]苗大培.论体育生活方式[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5(3):6-8.

[5]宋晓东.论影响体育锻炼行为因素[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2):49-52.

第八篇:高中体育的开展现状和对策研究

摘要:阳光体育是一项为贯彻教育部教育方针,以促进中学生体质健康为目的,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开展,从而形成全国亿万学生中积极主动锻炼热潮的一项运动,文章对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背景、提出和启动、意义进行分析和研究,对该校阳光体育运动各个方面开展的情况进行反思,并对我校阳光体育如何更好的开展提出自己的一些策略,希望为我校阳光体育能够开展的越来越好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高中体育;现状和对策

1阳光体育提出的背景

一直以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大事,青少年的健康是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的举足轻重的大事。只有一个国家的青少年健康成长,这个国家才能稳步发展,这个民族才能兴旺发达,这个国家的整体竞争力才能提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成才一致是我们国家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的。在国家的密切关注下,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青少年的体育事业开展的如火如荼,学校的学生体育工作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与此同时,我们清楚的看到,一是大多数学校为了升学率的提高而重文化轻体育,一直以来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轻视体育的锻炼导致青少年学习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都趴在书桌上埋头学习,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导致很少有时间到操场上,到阳光下运动,也正因为学习的压力导致过多时间用于学习从而缺少休息和运动;二是存在着不健康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影响了了青少年的体质健康;三是大多数学校的体育设备实施以及体育条件的不足,也导致学生的体育锻炼无法保证,综上几个方面的原因导致青少年的体质每况愈下。近期的体质健康监测的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在力量、耐力、速度等一些体能的指标方面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视力率在大中小学生中越来越多,青少年的肥胖率也在不断增加,青少年学生的肺活量水平也一致是不断下降的趋势。青少年的体质形势已经十分严峻,不容乐观。青少年的体质状态越来越差,这影响到了国家的正常稳步的发展,所以改变这种状况是紧迫的必须马上付诸行动的,不然势必会影响国家的正常发展和民族的兴旺发达。

2阳光体育运动的提出和启动

2006年12月20日,为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方向,在全国亿万大中小学生中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的热潮,切实使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提高,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团中央三部门联合发出通知,通知决定从2007年这一年开始,开展全国亿万大中小青少年学生的阳光体育运动。《通知》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提高对体育的认识。各级部门、组织、学校认真组织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掀起阳光体育运动的热潮;第二,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活动开展三年后,使绝大多数大中小学校学生能每天锻炼一小时,掌握至少两门体育锻炼的技能,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及格标准以上;第三,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认真测试记录结果,作为毕业升学相关依据,开展“达标争优”活动,达到优秀等级,颁发“阳光体育奖章”;第四,以体育课教学相结合。依国家法律规定,上好体育课,上足体育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的质量;第五,要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通过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长跑、竞赛等多种途径丰富大中小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平均每个工作日都有1h来进行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第六,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开展过程中不断宣传健康的理念,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在全社会人心中生根发芽,从而在全社会更加全面深入更好更顺利的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第七,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各组织、各学校都要成立领导小组,制定细则组织实施。2007年4月29日上午10时至11时,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举办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生这一天以多样的形式参加到这场全国亿万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活动中来。

3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

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就是要通过让青少年多锻炼多运动,增进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为青少年的健康增添砝码,以此让青少年健康成长,从而成国家栋梁,成民族骄傲。阳光体育运动通过体育运动和体育锻炼使青少年身体素质提高的同时,也同样可以磨练青少年顽强的意志,陶冶积极向上的情操,养成不屈不挠的优秀品质,加深青少年的团结精神、集体意识以及爱国情结。在体育锻炼和运动过程中青少年可以得到健康的全面发展,为将来成为国家的合格建设者和祖国事业的出色接班人打下深厚的根基。阳光体育运动是一场国家发起、全社会各族人民参与其中、目标明确、声势浩大的的活动,阳光体育运动是一场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组织开展的活动,它以国家之力把全社会号召起来共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献计献策献力。它掀起了全社会参与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的热潮,它在社会中形成了群众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和体育锻炼的良好风气,它也使大中小各类学校的校园体育运动和体育锻炼开展的红红火火热闹非凡氛围浓烈。阳光体育运动,通过加强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方面的相关工作,使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更多的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里、走到阳光的照射下,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运动和体育锻炼,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更好更多的与人交流,在体育运动和体育锻炼中得到身心的洗礼,在体育运动中变得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在体育运动中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提高,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因而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也是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综合素质教育的过程。

4阳光体育背景下我校体育开展的不足及改革方向

(1)认识不足,自觉性不够。学生在校期间达不到每天都能锻炼一小时的标准。学生日常的学习以考试科目为主,对体育类课程的学习没有给予重视,学生没有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他们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家长的认识也不足,只重视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在他们眼中体育锻炼可有可无。为此要加强宣传,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宣传健康的理念,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在学生和学生家长心中生根发芽,争取让更多学生及学生家长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而更多的学生自己主动走到操场上,更多的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主动进行体育锻炼。(2)体育场馆设施不够完善。体育设施种类偏少,可供学生选择的体育锻炼方式少。为此需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体育场馆和设施的建设,改善体育场馆和设施的条件。体育场馆和设施多了,学生锻炼的热情自然会提高,锻炼的频率和时间自然会增多和增长。(3)每年阳光体育运动比赛较少,密度不大。为此要增加比赛的数量,并争取每个月都有阳光体育运动的比赛。与此同时,增设更多的奖项和奖品,增大奖励力度,让更多学生有更大的动力积极参与到阳光体育比赛中来。(4)学校的运动队不多,运动队参加比赛也不多。为此要增加运动队数量,每周安排运动队训练,在校园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以此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体育运动中来。(5)体育社团数量不够多。为此要不断增加体育社团数量,并为体育社团制定详细活动计划,按时准时进行社团活动。社团多了,学生可供选择的余地就更大了,自然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参加到体育锻炼中来。

作者:郭士银 刘德乐 单位:费县第二中学体育组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保飞.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长江大学,2012.

[2]尚现达.济南市普通高中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调查及模式构建[D].山东大学,2012.

[3]姚纯泽.枣庄市普通高中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3.

第九篇:初中课外体育锻炼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摘要:“课程制学习”不能很好的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兴趣。需要对课外体育活动进行进一步的拓展来辅助课堂教学。在“填鸭式”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压力,现在的很多学校一味追求学习的成绩,而忽视学生身体、精神健康。通过对现在中学课外体育锻炼开展现状的具体情况,制约因素的具体分析,来解读课外体育锻炼对于体育教学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课外体育锻炼;体育教学;影响;兴趣

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滞后,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学校体育的整体发展。课外体育锻炼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教学的延伸、补充和继续,对于协调学生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养成学生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等方面,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沾益县乡镇下有初级中学1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大坡一中、大坡麻拉学校、白水一中)。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据统计法。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课外体育锻炼开展现状

在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次数中,男生和女生都有参加2-3次的比例最高的特点,其次参加一次活动的男生高于女生,偶尔参加的女生却高于男生;另一个特点就是男生、女生课外体育锻炼偶尔参加的比例都高于从不参与的比例。总体来看,每天坚持锻炼的学生只是少数。

2.2学校体育课课时数和锻炼时间

初中学段,平均1周有两节课左右,两节课之间的时间间隔很大,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动作技术,课外体育锻炼能让学生得到锻炼之外也是体育课的进一步的学习与巩固。调查结果表明,课余时间开展课余体育活动,49%以上的学生每次活动的时间小于30min,无法真正促进学生体质的提高。从表2中可以看出,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是明显不够的,达不到体育锻炼的效果。

2.3课外体育锻炼活动项目

在学校的活动篮球、跑步、羽毛球、其他活动,从调查的结果看,男生比较喜欢篮球,女生偏向于羽毛球,对于跑步男女生相差不多。对于开展的项目来看,活动开展较少,项目单一,而且设施器材不足,也直接制约着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开展。2.4学校组织体育活动内容的调查从课外体育锻炼内容上看,中学课外体育锻炼内容主要有早操、课间操、校内竞赛等形式,其中,早操、课间操是国家规定的学校的组织形式,90%以上的高中和初中都组织开展。

2.5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2.5.1教学目标更易达到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强制性没有体育课上强,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去锻炼,在锻炼的时候得到快乐,也能不断去克服在锻炼时候遇到的困难。2.5.2适当增加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在教师教学中就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学,学生的具体情况与教学不符时就要进行对教学内容安排的运动量与运动强度的调整,来适应学生的身体情况,安排运动量与强度的时候,过小达不到锻炼效果,过大会造成学生身体的运动疲劳。2.5.3适当增加教学的深度初中体育课教授的技能与知识很基础,要求达到的目标也相对较低。在基础教学时,学生掌握之后就加深教学技能,知识的传授,这样对于教学就是一种促进作用,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6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2.6.1体育教学的竞技化我国受到苏联军事化教学模式影响,在教学中过多的要求动作技能的准确和完美,在竞技运动中的走、跑、跳、投等的动作难度大,专项素质要求高,练习次数多次重复,这些都脱离了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的,难以满足学生对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实用性的要求。2.6.2教师教学思想陈旧,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落后现在的中学体育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束缚在现有的教法之中,教学方法单一,没有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个性差异进行教学,只是在教学中强调动作技术的整齐划一,没有去注重学生学习的效果。2.6.3场地器材是制约中学体育教学的开展体育设施、运动器材的缺乏是制约着体育教学的重要因素。由于地方政府投入少,学校自行建设成本过高,体育器材设备价格定价不合理,教育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等原因,直接导致中学没有经费来修建和维护场地与器材,所以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学体育教学。

3结论

课外体育打破了体育课上的局限性,让学生丰富了学习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缓解了学习压力带来的烦闷。给学生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由学习时间。

4建议

学校积极开展多个运动项目的课外体育锻炼,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去选择运动项目,也能增加体育教学的资源。加强体育健康知识的传授可以让学生在自主锻炼的时候根据自身情况去选择锻炼方法,出现运动损伤的时候也能及时发现解决。体育教师发挥聪明才智,因地制宜去选择或者自制、创新体育器材和场地,对已有的器材进行管理和维护,让场地器材充分的发挥作用。

作者:吴仕荣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保华.现代体育管理学[M].中山: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2]陈平.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情感教育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1(7):107.

[3]于长镇.试论终身体育与学校体育[J].体育科学,1993(5):16-18,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