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策略分析

时间:2022-11-06 10:51:41

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策略分析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青少年的营养状况已显著改善,但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及缺乏体育锻炼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表明,青少年身体素质近年来一直在下降。小学生是身体成长的关键期,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对他们以后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小学体育教学是少年儿童进行体育锻炼、培养锻炼意识和掌握运动技能的重要渠道,教师应该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本文对有效教学的概念和理念进行分析,探讨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的策略,为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策略

有效教学的理念起源于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是指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意味着用更少的时间投入、精力投入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益。体育教学对小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对于提高其身体素质,塑造良好的性格品质,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小学体育缺乏足够的重视,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已不容乐观,往往出现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但学生的体育素养、体质指标、健康水平却没能很好的提高,学生也没有在体育教学中得到乐趣,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进一步被削减,体育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促进作用也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探讨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的策略,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理念

1.1体育的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全面发展。有效教学坚持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精神内核,秉承体育教学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者某个学科的发展,从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立场出发,不仅要关注学生体育能力和身体素质的提高,要关注学生学习习惯、兴趣、态度的培养,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1.2体育的有效教学呼唤效益意识。经济社会追求的是效益,追求的是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产出。但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效益性往往被忽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制订和教学过程的设计都没有考虑到时间、人力、物力等付出。有效教学要求讲究效益,提高教学的效率,增加教学的产出,用有限的资源让学生更多的受益。体育有效教学是教学成果和预期目标、学生和社会需求相一致的教学。1.3体育的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反思与创新意识。体育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自己日常的教学行为,如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如何提高教学的效率等?另外,教学活动往往是一种思维活动,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创造性的运用新的理念和方法,并运用到体育教学实践中去,不断提高教学技能,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长期以来,大部分体育教师都是机械式、填鸭式的教学,缺乏创新精神,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需要跟上改革的步伐,不断反思,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使小学体育教学更加高效。1.4有效教学也是一种策略。有效教学认为教学是一门科学,要求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并且娴熟的运用到教学中去。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可以分为教学准备策略、教师实施策略、教学评价反馈策略等。

2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的策略

2.1主动参与策略。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生长出来的,学生必须将新的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经验相结合,内化为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才能真正的掌握,那么这个过程势必需要学生自己的亲身参与,主动的探索才能实现。在体育教学中也是如此,只有学生主动参与进去,才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另外,体育课程的教学除了陈述性知识的掌握,还有程序性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习得,这就更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因此,主动参与是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的一项重要策略。2.1.1问题引导式教学。小学生往往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也具备了较发达的形象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个问题作为一堂教学课的开始,用发问的方式来启发学生观察和思考,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组讨论与学习,主动参与到问题解决的全过程。2.1.2创新教学手段,提高趣味性小。学体育课在开展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习惯定势,往往采用教师先示范,学生再模仿练习的方式,或者是重复练习一些简单的队列队形,这样的体育教学往往缺乏趣味性,不能吸引学生参与其中。体育有效教学强调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参与的全员性、全程性、全面性,强调参与方式的多样化。在教学中,可以创新体育课的形式,丰富体育课的内容,如可以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既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又提高了身体健康素质。2.1.3针对差异,因材施教。学生存在个性、品质、能力、体质等各方面的不同,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合理设置教学目标,采用分层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体育教学中,应该避免以往的对全体学生都制订一样的目标,采用一样的教学方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对学习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让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2.2环境激发策略。体育教学环境是体育教学效率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也是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客观条件。教学环境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的整个过程。另外,良好的教学环境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能够促使学生更自由、健康的发展。2.2.1优化体育教学的硬环境。教学的硬环境是指外在的物理环境。体育教育教学过程往往对外在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外在的硬环境往往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活动的舒适度。例如,学生能够在干净整齐的场地、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开展体育活动,往往会身心愉悦、精力集中。如果让学生在空气浑浊、卫生情况差的环境中上体育课,就会大大降低教学效果。体育教学应该尽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如在上课前,体育教师可以提前对场地进行布置,准备好体育器材,做好教学过程的各项保障工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教学外部环境,让小学生享受体育课的乐趣。2.2.2创设体育教学良好的软环境体。育教学的软环境是指人文教学环境,也就是指校园文化氛围,是由各种人为要素所构成的一种无形的环境。一个人在民主、和谐、平等的环境下才能够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挖掘自身的潜能。相反,如果是在压抑、紧张、恐惧的心理状态下,则会尽可能的追求自身安全需要的满足,创造性则得不到发挥,个性也得不到表现。良好的体育教学软环境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1)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小学生来讲,他们虽然年龄小,身心发展都还未健全,但是他们也是独立的个体,也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个性也开始凸显,也希望教师能够尊重自己的意见。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需要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体育教师要尽量避免粗暴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一些想法不要一味的否定,甚至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要求学生服从自己,形成师令生从。这些都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培养,会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道鸿沟,影响师生之间的互动,进而影响到学习效果。教师要以平等的方式和学生互动交流,彼此真诚的交流沟通意见,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想法,才能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使教学活动更加顺畅,也更符合学生需求。(2)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和见解,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创建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和意见多一份宽容和耐心,对学生多一些赞赏,少一些批评,多一点肯定,少一点失望。在体育课上,学生不仅要掌握体育运动技能,更要培养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恰恰有利于学生该方面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设计上,多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见解,共同探讨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激励师生共同进步,教学相长。2.2.3科学合理的评价策略。新课程改革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行为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习得,学生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掌握是在行为实施后得到强化而产生的结果。学生在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对学生的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反馈,就是一种强化,可以导致行为重复概率的增加。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决定了评价的质量,决定了对学生行为强化的效果。(1)分散评价与集中评价有机结合。行为主义认为即时的强化效果更好,但过多的强化容易使强化物失去吸引力。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整个体育教学进程中对学生学习行为与表现进行即时的分散评价,也可以在体育教学进程结束后进行集中评价。两种评价方式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激发学习的热情。(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事物往往具有多面性,很难做到一言以蔽之。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不能简单的概括为好、中、差几个等级,在进行定性评价的同时,也应该结合定量的评价。在考核评价中要根据考核内容,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评价更为合理。尤其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这种结合更有意义。通过定性与定量的有机结合,转换成几个等级,对学生进行等级评价,这样教师既能掌握一定的量化数据,又淡化了学生对分数的斤斤计较,并能使教学评价富于弹性。(3)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相对评价是指将全体被比较对象之间相互比较的一种评价,绝对评价是指参照客观的评价标准对个体进行评价。相对评价可以激发学生之间相互竞争,但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绝对评价的优点则是相对客观科学,不易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4)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相结合。小学生自我概念还未完全形成,对自己的评价还依赖于教师、家长和同学,但也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评价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要摒弃学生只是被评价者的做法,除了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外,也可以让学生之间和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价,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确定合理的比重,体现学生共同参与的意识,也有利于改善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更能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有利于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作者:杨娜 单位:济南市小辛庄小学

参考文献:

[1]赵延军.体育游戏与小学体育教学刍议[J].学周刊,2016(26):194-195.

[2]谢志刚.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J].科技创新导报,2010(28).

[3]王瑛.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192.